第二二七章 惊诧处山市洞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右大将军指挥禁卫军,配合萨满大巫师,在山顶设置祭坛。宣王祭山神与别人不同。他在出发之前就向萨满大巫师说过,山莽之中,神鬼精灵并存,孤王只祭山神,不祭山鬼和山精。为了只请山神不招山鬼和山精,随行的萨满巫师上山时就牵着白犬抱着白鸡,一路撒着白盐。这样山鬼山精不敢来骚扰,山神就会把芝草灵药和碧玉宝石洒遍山岗。
宣王夫妇和两位王孙上香祭祀山神,祈求长白山神保佑渤海国繁荣昌盛。在渤海国,长白山神就是开国高王的贵妃高贞玉的化身。大仁秀面对高贞玉的神灵时,心中总是有些不安。他起兵救国时觉得天降大任,责无旁贷,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可是夺取了王权之后,又常常为开国英雄大祚荣的后继无人而感到惋惜,惋异之余又有些内疚,如果遵循祖宗大野勃的家训,力保大明忠继续称王,大祚荣的后代也可以兴旺发达。现在站在长白山山神的祭坛前面,大仁秀嘴上不明说,心中是在祈求老祖宗贵妃高贞玉娘娘的宽恕,宽恕大仁秀从高贞玉的后代子孙大明忠手中夺取了渤海国王权,祈求高贞玉不要为难大仁秀的子孙,祈求高贞玉保佑渤海国王权万年永绪。
就在宣王闭目祷告的时候,突然从光秃秃的岩石上窜出五只怪物,其体大如兔,其形状似鼠,浑身长着长毛,背上长着肉翅,四足腾空而起,飞行如鹰似雁,往来穿梭,吱吱哇哇,怪叫连声,内翅掮动,十分骇人。大王子大多英急叫禁卫军护驾。宣王睁眼一看,见一群怪物在祭台周围往来飞行,急忙把两位王孙掩在身后,又喝斥禁卫军不得乱动。再看那些怪物,飞了几圈之后,扑通扑通接二连三地跃入天池水中,转眼不见踪影。
众人拥到崖边,望着天池水波,惊慌地议论着。有人说是飞免!有人说是飞貂!有人说是飞狸!有人说是飞獾!有人说是山妖,有人说是山怪。
宣王说道:大家不要惊慌。仙功秘册上说,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名曰飞鼠。大约指的便是此物,它应该就是飞鼠,也叫倒挂鼠,也就是燕蝙蝠,只不过山上的燕蝙蝠要比山下的大得多。这种动物以山果和毛虫为食,不会伤人。想必是嗅到了祭坛上的美味,想来分享。就把祭品献到天池去吧!
禁卫军上前,把祭台上的祭品全部投入天池水中。
祭山神的活动匆匆结束了,宣王就要下山回营。下山时宣王反倒觉得吃力了,就让禁卫军抬着下山。宣王坐在滑杆骄子上,闭目不语,心中却在翻江倒海。五只飞鼠扰乱了他的神经。十二属相中,鼠为首,与地支子对应,故称子鼠。祷告之时出现五只飞鼠,应该是山神的回应。这个回应是什么寓义呢?鼠即是子,子即是子孙,五鼠寓义五个儿子或五代子孙。宣王只有四个儿子,五子应该是指五代子孙。这样想来,山神是在告诉大仁秀,他的王位可传递五代,到第六代就要结束了。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他们的皇位只传了两三代,大仁秀的王位能传五六代也是喜讯,可是大仁秀却认为不吉。他像所有的帝王一样,要传递百代千代万代才能满意。所以他现在很忧郁,很烦燥,很苦恼。
回到行营,宣王觉得浑身无力,懒得再动。随行的太医和萨满巫师以为国王受了风寒,就送一些防治感冒的药汤,请宣王早晚饮用。宣王白天睡得多了,体力恢复了,晚上就久久不能入睡。他怕扰了贵妃的睡眠,就起身来到帐外,向着长白山天池方向眺望。
深秋八月的长白山之夜,风寒剌骨,黑暗异常。这时长白山特有的夜光木就十分耀眼。那是老松树根暴露在外,经过多年风吹日晒,木色微黄,每逢阴雨夜即放光亮,如同硫磺燃烧一般,忽大忽小,若明若暗,此隐彼现,形同鬼火。
宣王努力在云雾中寻找白头山峰,却是漠漠胡胡,影影绰绰,正在努力辩识,忽见眼前一亮,奇观展现。只见东方欲晓,霞光万道,仿佛山上有许多人出没,往来行动,各具形态。转眼之间,红日升起,阳光普照,在东南一隅,有楼台绵亘,更有街巷宏通,长达数十里,行人游览,络绎不绝。两旁榆柳,枝叶参天,大者数围。到处炊烟缕缕,繁荣兴旺。中间有孤塔嵯峨,高达万仞,直插云霄。有飞禽起落,凤凰白鹤,不下万千。塔下多狮象度熊,往来缓缓,与人无争。忽闻歌声四起,响籁天然,若琴若瑟,若管若琶,其音清越宜人。既似唐乐,又似渤乐,实为世间所罕闻。又过了不长时光,突然雷声震耳,风雨交加,景物变得虚无漂渺,只有孤塔依稀尚存。再过半个时辰,天黑如前,景物消失。宣王正在骇疑之际,东方既白,晓光展现,这回真的是到了清晨时光。再向山上望去,只晨曦中的雪山冰峰清清楚楚地耸立在那里。

宣王衣服被雨水淋湿,确信刚才不是梦,匆匆奔回营帐,急传萨满大巫师来询问道:为何会有这样既非梦非幻又似梦似幻的神奇景象?
萨满大巫师奏道:沙漠上有沙市蜃楼,大海上有海市蜃楼,高山上也会有山市蜃楼。沙市和海市可谓十年一遇,山市就是十年百年才有一遇了。山市奇观极少发生,更极少有人能看到。基下所见必是山市蜃楼无疑。这是千古奇观,据说只有黄炎二帝、孔丘先师、秦始皇帝、汉武大帝等少数圣贤帝王见过。基下有此幸运,必是大吉之兆。
宣王似懂非懂,似信非信,将信将疑,琢磨不定,思来想去,难以释怀。将近中午,宣王还在想着山市蜃楼,痴痴迷迷地在山坡上漫步,不知不觉转过了松林桦林,忽见前面草地上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道士,在和一群绿发红钗白衣衫的童子在玩耍。宣王觉得稀奇,就悄悄地走过去,静静地看着。
那小道士发现了宣王在偷看,就问道:你是何人?到此何干?
宣王道:我是来朝山祭神的。你是谁?家住哪里?和谁一起来的?
小道士回道:我叫大永兴,跟师父学道,就住在前面的山洞里。
宣王一听,心中不由得一阵乱跳。这个道童自称大永兴,会不会是简王大明忠的儿子?当年的幼儿大永兴是在海兰江畔被一个自称是长白山神的老人带走的,应该就是他。看来这个自称长白山神的老人来历非凡,应该会他一会。
宣王不动声色,向大永兴说道:你师父在家吗?请你带我去见一见你师父好吗?
大永兴道:我师父正在洞中会客。你随我来吧?
大永兴在前面领路,那群绿发白衣小童就跟着跑。走了三百余步,大永兴指着前面一个山洞口说,到了!宣王正向洞口看去,却不料那群绿发白衣小童纷纷跳进草丛中,转眼之间不见踪影。
宣王惊诧道:那群小娃娃怎么不见了?
大永人笑道:那不是小娃娃,是人参娃,都藏到草丛中去了。
宣王不禁大骇,问道:你是在和人参娃娃玩耍吗?这可是奇而又奇!请问你师父的道号怎么称呼?
大永兴道:师父道号无垠,别人都称他陶国老。
宣王立刻想到陶国老就是高王大祚荣的亲家陶永久。这个人还活着,应该有一百八十岁了,那就是活神仙了。活神仙陶永久曾经对王成根说过,要还大野勃子孙一个人情,帮助大野勃的重孙大仁秀登上王位。现在宣王已经做了十年国王,早就把长白山神和大永兴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可是现在大永兴却突然出现在面前,而且是活神仙陶永久的弟子。毫米简直砂不可思议了!活神仙陶永久在教他些什么呢?这个少年长大了又会做什么呢?他会不会来夺取渤海国王权呢?
宣王心中有些紧张,问道:你师父都教你什么功夫?
大永兴笑道:这个嘛,无可奉告。师父不准乱说的。
宣王执意要弄个明白,说道:你不要怕。我也是信奉道教的人,我学的是仙功道法,想和你切磋一下。
大永兴说道:既是同门,说说也无妨。我学的是无为之术。
宣王继续探询道:这我就听不懂了。无为之术究竟是什么法术呢?
大永兴就把手伸开,扳着指头说道:无为就是八无八不为。无所想、无所求、无所思、无所念、无所喜、无所忧、无所惧、无所愁。不作为、不欲为、不争为、不怯为、不惧为、不敢为、不泛为、不独为。
宣王追问道:照你这么说,无为就是空空如也,又怎么可以称做术呢?
大永兴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吧?世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无为。要想做到无为,就必须放弃人间一切进取之术。这种放弃之术,就是抑制百术之术,是最难学到的术。我学了十年,才刚刚懂了一点点。
宣王关心的是他将来会不会来争夺渤海国政权,便问道:你学这术有又何用呢?比如说,十年二十年之后,你学成了,能用它来做什么呢?
大永兴笑道:你想用你的有为来理解我的无为,当然是不能想通了。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山洞口,大永兴突然问道:哎,对了,你还没告诉我你是谁?
宣王道:我是大仁秀,是你的本家长辈。你应该叫我一声堂爷爷。
小道士欢笑道:你就是渤海国宣王大仁秀?师父经常说起你。他说欠你家一个国王,又还你家一个国王。师父知道你要来,写了一封信,就是给你的。你跟我来取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