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李亲王刀劈贼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驸马张茂林领了文王教示,顾不上回家看望妻子儿女,急匆匆返回幽燕战场,向李阳和吕德信传达了文王的教示。李阳接文王教示,立即把指挥权交给吕德信。吕德信把四万人马集结到榆关,准备再向幽州发起进攻。
这时洛阳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李光弼大军节节胜利。史朝义突破李光弼十万大军的围困,率领残兵败走莫州。这天史朝义到了莫州城下,却见城上已经遍插大唐旗号。原来田承嗣已经接受李光弼的命令,担任了唐莫州留守。
史朝义大怒,向城上军兵喊道:朕是大燕国皇帝,尔等快将反贼田承嗣拿下,每人赏金一千两。
田承嗣把手一挥,命令城上守军放箭,顿时箭如雨下。
史朝义不敢停留,一面拨马而走,一面回头骂道:田承嗣,你这背主求荣的反贼不要太得意,待朕去幽州搬来精兵,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大燕皇帝史朝义败走莫州的时候,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和幽州兵马使朱希采知道燕国大势已去,就相约一起降唐。两人派出使节到大唐兵马副元帅李光弼大营送上降表。李光弼自然乐于接受,当即命二人守住幽州,等待皇帝诏命。李怀仙和朱希采就把旗号换成唐字,一个自称大唐范阳节度使,一个自称大唐幽州兵马使,做起了大唐国的封疆大吏。
史朝义奔到幽州城下,见城门紧闭,城上一片寂静,便叫亲兵上前叫门。亲兵来到城下刚喊了一声,就听城上一阵鼓响,呼拉拉竖起了无数旗帜,那旗上都写着大大的唐字。旗影下闪出范阳节度使李怀仙和幽州兵马使朱希采。
李怀仙向下拱手叫道:请史皇帝原谅,本节度使未经史皇帝恩准,已经擅自作主率本部人马归顺大唐了。
朱希采向下拱手叫道:燕国气数已尽,请史皇帝认清大势,主动向大唐请降,免得我们动起手来伤了和气。
史朝义绝望地向上叫道:朕视二位爱卿如左膀右臂,将幽州大事全权托付。二位为何如此绝情?
李怀仙道:史朝义不必多言。是求死还是请降,只在你一念之间。
史朝义大骂道:你两个反贼休要猖狂,待朕借得渤海国骑兵来,定要将你两个千刀万剐。
李怀仙冷笑道:你还想逃离幽州,真是痴心妄想。你且休走,待我放马出城去将你生擒活捉。
史朝义自知不是李怀仙的对手,不敢等他出城,就带着亲兵向榆关逃去。
此时榆关正在渤海军控制之下。吕德信得到文王教命之后,正集结队伍要攻幽州。这日忽有探马来报,说幽州城头已经换成大唐旗号。吕德信叫苦不迭,不敢再向前进军,就在榆关坚守阵地,静观战局的变化。
李阳向吕德信提议道:如今幽燕各将纷纷降唐,我军不宜再去攻城。史朝义从洛阳逃出来,必然要退回幽燕,能捉到这个贼首者,可建大功。吕元帅可遣一军到幽州外围搜索,如果史朝义逃来,就抢先把他劫获,也不失为向大唐皇帝计价还价的本钱。
吕德信道:李阳殿下言之有理。如果能将史朝义抓在手中,我就可以和李光弼谈判,为殿下争取主持幽燕的实权。这件功劳还是由殿下亲自完成较为有利。就请殿下率一支人马相机行动。
李阳就带着一万渤海骑兵向幽州开来。这天正向前推进,忽见前方有一支人马奔来。李阳喝住队伍,严阵以待。不多时,就看清那支人马打着燕国旗号。
李阳大喜道:果然有燕国败军逃来,如果是史朝义,就是天助我李阳创建奇功了。
李阳当即传令,将人马左右排开,务必要将这支人马一网打尽。
史朝义逃离幽州城下,逃到榆关近郊,被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史朝义放眼一看,见那彪人马中飘扬着渤海军的旗号,不禁大喜道:天不亡朕,果然有救兵在此等候。
史朝义拍马上前叫道:前面将军听着,朕是大燕国皇帝,快请你家主将前来答话。
渤海军中冲出一将,横刀立马,喝道:史朝义,大唐亲王李阳在此等候多时了。你已穷途末路,还不赶快投降!
史朝义吃了一惊,勒马问道:你是大唐亲王李阳,为何带着渤海国人马?
李阳骂道:亏你还自称大燕国皇帝,竟然不知道本亲王带着渤海国人马在幽燕转战三年之久。我父王不能生擒安录山,遗恨终生。你今天撞到本亲王马前,该着让我洗刷两代叛国罪名。赶快下马受缚,可以让你多活几日。如若不降,立马叫你粉身碎骨!
史朝义这时才如梦方醒。他在洛阳不断接到李怀仙的告急战报,说幽燕遭到李阳数万人马的攻击,还以为李怀仙是为了保存实力,不肯发兵救援洛阳的托辞,没想到李阳横行幽燕竟是真的。李阳借兵报国,是要洗刷父子两代叛国的罪名,其锐气不在李光弼之下。史朝义落到李阳手中,定是九死一生。可是史朝义不甘心这样受死。他还要垂死挣扎。
史朝义向李阳拱手道:久闻李阳殿下大名,今日能得幸会,也是天意。殿下要立功报国,我可以成全你。不过我有个条件。你打的是渤海军旗号,我就只降渤海国,不降大唐国。请你将我送到渤海国上京,任凭渤海国王发落。
李阳冷笑道:你是大唐国的叛逆,就必须接受大唐国的制裁。本亲王限你在十个数之内向大唐国投降,若敢拖延,立即斩首!
史朝义知道降了大唐就是死路一条,就想出只降渤海国不降大唐国的诡计,准备到渤海国向文王乞求活命。见李阳不准,赶紧把马一带,向着榆关郊外的森林落荒而走。李阳岂能放他走,当即纵马追杀。两人一前一后奔入森林,眼看越来越近。史朝义见逃不脱,索性勒马回头,要和李阳拼个死活。两人就在森林中大战起来。一个是穷途末路的亡命之徒,已经毫无底气,打斗起来连连失手;一个是报国心切的奋勇亲王,斗志高昂,越战越勇。相斗数合之后,胜负早已分明。只听李阳大吼一声,手起刀落,将史朝义斩于马下。

李阳正要下马割下史朝义的人头,忽听一阵人喊马嘶,一彪人马冲进森林,把李阳团团围住。一位将军纵马而出,和李阳相隔五十余步对峙起来。李阳赶紧上马挺刀向那将望去,一眼就认出那是幽州节度使李怀仙。
李阳冷笑道:你这乱臣贼子,还想来救你的主子吗?可惜晚了一步。史朝义已经命丧黄泉。你已经是无头之蝇。
李怀仙勒马应道:李阳你听着,本帅现在是大唐幽州留守大将军,奉了大唐兵马副元帅李光弼的将令,专程来取史朝义的人头。你将史朝义的尸体交出来,本帅可以替你向大唐皇帝请功,如敢不交,就把你和叛贼一起处死。
李阳道:真看不出你是条变色虫,一转眼又成了大唐国的留守将军。你初归唐营,寸功未立,想必是十分渴望这份功劳。怎奈我已经亲手斩了这个逆贼,你无功可立了。我要将史朝义的人头亲自送到李光弼大营,你赶快闪开!
李怀仙道:现在本帅是堂堂正正的大唐边将,你却是个逃亡的罪臣。本帅命令你交出史朝义,你敢抗命吗?
李阳心想,现在和他打斗又要背上反唐的罪名,不如趁早脱身,就笑道:我早晚要去皇帝驾前讨回公道。这具尸体对我已毫无用处,就送给你去请功吧。
李阳拨马而走。李怀仙就把史朝义的人头高挑在枪尖上,让部下高唱凯歌,返回幽州。
公元763年,大唐代宗广德元年,渤海国文王大兴27年,正月,燕国显圣皇帝史朝义逃亡到榆关森林中,被大唐亲王李阳一刀劈死,被大唐幽州留守李怀仙割下头胪。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燃尽余火,灰飞烟灭。
李阳带着一万人马返回榆关,向吕德信禀报了杀死史朝义,以及李怀仙夺走史朝义头胪的经过,感到十分遗憾。吕德信也无可奈何,只好守住榆关,占据平州,等待大唐皇帝派人来交涉。
李怀仙得到了燕国皇帝史朝义的首级,立即向大唐兵马副元帅李光弼报捷。李光弼获得这天大的喜讯,不敢有分毫耽搁,立即派快马向兵马大元帅太子李适报捷。李适则带着亲兵押解史思明的头胪,星夜奔回长安向代宗皇帝报捷。
这时在大唐京城长安皇宫中执政的皇帝是代宗皇帝李豫。他的祖父玄宗李隆基和父亲肃宗李亨,在上一年的四月相继驾崩。两位饱受安史叛贼折磨的先皇帝,都没有看到安史之乱的终结,带着无穷的遗憾离开了世界。
比玄宗肃宗父子更加遗憾终生的是大诗人李白。二年前,当李光弼都统河南淮南山南东道五道节度使,出镇淮阴讨伐叛军的时候,六十一岁的李白激动不已,他不甘心背负着胁从李璘叛乱的罪名,也和李阳一样要用奋勇杀贼的实际行动来讨回自已的清白。他当即告别妻儿,奔赴李光弼大营,准备再次投军报国。可是这位谪仙人因为长年纵酒,又经历过坐牢和流放,浑身是病体质极差,行至半路突然胁痛病发作,只好半途而返,在当涂养病。因为胁部疼痛难忍,他更加依赖酒精来麻醉病体,终日沉醉在酒中。
大唐代宗皇帝李豫继位,为了召示天下太平和展示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志,在上元三年八月开科取士。这时滞留在中原的渤海国学生王孝廉已经重回长安国子监学习,赶上皇帝开科取士,就报名应考,竟然幸运地考中了进士。藩国学子在大唐考取功名之后,可以留在中原做官,也可以要求回本国效力。王孝廉决定归国效力。代宗皇帝就封他个渤海太守虚职,让他带着五品官秩归国,以此来昭示皇帝隆恩。当时幽燕被史朝义的叛军阻隔,渤海太守王孝廉就随着李光弼的大军往江淮进发,想从扬州乘船经海上归国。他到了当涂,听说嫡仙人李白正在病中,就登门拜访问候。
李白已经病得不行,见王孝廉是新任命的渤海太守,又自称是渤海国王子大宏临的陪读书童,就想起和大宏临共同效力于永王军营的日子,不禁百感交集,激动万分,就把王孝廉当做大宏临,滔滔不绝地倾诉自已坎坎坷坷的一生和壮志难酬的痛苦,不禁悲怆难当,热泪横流,纵酒高歌道:
彭蠡天将合,姑苏在日边。宁亲侯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不转,参差远岫连。相思无昼夜,东泣似长川。
这天恰好是十一月的月圆之夜,王孝廉陪着李白把酒赏月。李白病痛加心痛,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就拼命饮酒,忘情狂歌,朦胧中竟然扑向江中月影,从此长眠在茫茫大江之中。王孝廉被李白的悲情深深地打动了。他当即了放弃了归国计划,重返长安,要为李白辩冤正名。
李白死后两个月,燕国的末代皇帝史朝义灭亡了,安史之乱结束了。大唐代宗皇帝李豫改元广德,大赦天下。这时李阳凭借渤海军的实力占据着平州,他立即抓住时机向代宗皇帝上表,首先申述了永王起兵抗贼的经过,为父王李璘辩冤;其次详述了渤海国王借兵杀贼的经过,为自已正名,希望得到代宗皇帝的同情和理解。王孝廉乘机把李白晚年仍有投军报国之志,因病不得不放弃平叛行动的详情写成奏章,请鸿胪寺代为上奏,希望朝廷能够对李白的一生给予公正的评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