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醒时分(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笑间,护士已经换好了药,说等下再来就出去了读啦网网友发布)他顿时觉得心里好空,很失落,找不出什么原因。只是有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他知道,那就是没有多和护士说几句话。至少打听清楚对面的几个人到底是谁。即便是打听不出来,让她给已经确认了的徐主编通个信也是好的。他们就是中暑的小毛病,应该可以走路,说不定能来这个冷清的病房里讨论讨论方面的事情呢?
说到这个徐文妙,杨三昆还真是打心理喜欢的。这个人个子不高,瘦瘦弱弱的。文笔很好,曾一度在学校的作文大赛中拿下满分,硬是将他扬大才子压在了第二名。还好那只是在自己的书法上扣了分,否则他杨三昆是一定要找他再比个高下的。年轻好胜的心里在年轻的男孩当中产生的最为激烈和直接。杨三昆就是这么想的,当然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输。
除了这些,他还比较的礼貌和重义气。他们虽然只是在一次比赛的颁奖晚会上见过一面。可是以后每次见面,徐文妙都会先礼貌的打招呼,礼貌是一个人的外衣,这件漂亮的外衣让杨三昆看到了朴素之外的华丽,他还总是在校报上推荐杨三昆的文章,这种热情是礼貌之外的又一美德,这种美德让杨三昆从他华丽的外衣里看到了一颗真诚的友谊之心久来久往,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
由于两人又都是大忙人,所以每次聊的时间反而不多。说他们无话不谈,是说他们之间以文会友,以文传情了。往往是学校有什么事情,两个人的文章就会一来一去的要来回写几篇,那种意境只有他们自己心里能体会的出来。或许这就是一个所谓的青年认为的神交了,不过这些都是短暂的,因为现实一旦让彼此分开,就谁也忘记了谁。这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友谊呢?杨三昆直到现在了还是在思考。
说到讲义气,杨三昆还想起在高二下个学期的时候。杨三昆因为年轻气盛,把一个校领导的儿子当众给痛快的挖苦了一番,把那个家伙招惹得是无地自容。恰好那个领导又对杨三昆的成绩老压在他儿子头上很不满,早想着帮儿子和自己找回一点面子了。他总觉得自己领导的儿子怎么能输给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的儿子呢?狭隘的思想如果遭遇了冲动,又在权力的支配下发酵的话,那酿出来的就不止是酒,而是阴心灵暗的毒药。

刚好这次机会来了,他准备建议学校给杨三昆安个处分或是警告什么的。当然他想过更彻底的是把杨三昆赶走,这在一般学生身上,凭他在学校的势力,当然没有问题,也是史有前例的。可他更想过那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个学校可以没有他,但不能没有杨三昆。因为杨三昆是学校精心培养的冲刺北大的重点对象,也是学校打破无北大清华记录的一支利箭,更是关系到学校申请市重点的宏伟大计。还关系到一些利害关系人的升职问题,所以万万不可以太过分。来绝的不行,就来轻点的,虽然不能解一时拔钉之快,但在未来就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
他嘿嘿的笑了,很是为自己的阴险和会利用社会偏见和弊端来解恨而高兴。他想把一个当众挖苦别人的学生说成是处心积虑,品质败坏并不过分。记个处分或是给个警告,相信他这个副校长是可以做到的。正当杨三昆被逼得无计可施之时,他的这位好朋友--徐文妙因为在学校身兼要职。所以更明白那位副校长的险恶用心,更清楚自己的好朋友的恶劣处境,于是很聪明的通过校报先发制人。在那位副校长刚要在下周的校长会议上提出来之前,就在学校的里澄清了事情的真相:是领导的儿子无理在先,杨三昆只是维护自己的尊严才作出的反击。他还以此为题开展了一次全校性征文大赛,讨论当自己的尊严受到侵害时,是屈于权势还是勇于反击的问题。可以预想,结果当然是领导歹心无法实行,而杨三昆逃过了可以记一生的永久耻辱的记号了。这件事让杨三昆对这个文弱的书生心存感激之外还心生敬意,他想这一辈子是认定这个朋友了。
现在他就在对面,只是两堵墙的距离。可是却好像隔得很远,想见一面是那么的困难。莫非真的是自古知音难觅,咫尺天涯?杨三昆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和默默祈祷。感叹相聚的遥远和无奈,祈祷自己的好朋友赶快身体康复,再回战场。以在高考中力争上游,金榜题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