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让人无奈的母校(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在正式开学的第二天就贴出了通告
“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现实,经校委会反复研究决定:所有大三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去找工作或者实习,学校提供一切方便。到时候不管考试成绩如何,一律发放毕业证书。望各位同学早做决定。”
真是极为厉害的一招了:不要考试了,不要上课了,可以出去了!于是大三的哥哥姐姐们朝母校三跪九叩地拜谢之后,背着书包,迈着大步,挺着胸膛,雄赳赳,气昂昂,直奔人才市场。至于后果怎么样,杨三昆不知道。他知道没有人再回来过,在这一年当中。他还知道学校的这招省了不少钱,可是大家都很愿意。所以学校越发地繁荣了,种暂时的繁荣就像是给自己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时机恰当,一切都会凋谢!
自大二的学生被强迫搬出学校后,学校也采取了配套的措施:学校周围的网吧以中国航天般的速度发展着。读…啦由最初的只有两家,到一个星期后的十几家。
大二的学生有了不去上课的特权,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教室不够吧,因为大二的很多同专业的班级被二合一,三合一,甚至一个专业一个班了。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可以成天呆出租房里或者是网吧里了,同时由比较认真的学生组成的合班还可以给来调研和视察的专家领导们看到教学的到课率和教学的质量了。同时,大学生不可以谈恋爱,更不可以同居的条款也从大学生守则里删除了。考试由老师发答案,所以人人及格了。大家一致赞成学校的做法,所以对被赶出来的那点小事呢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如果责任可以因为困境而被漠视,那么灾祸就不远了。作为教育机构,本应该教给人的是责任和担当,可是这一切在这里没有市场,在所有人的脑海中都没有市场。学校对学生不负责任,学生对自己不负责任。他们一起构成了对整个社会的不负责任。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杨三昆身处其中,所以在第一时间也没有感受到有什么不可以和异常。
这个学期,杨三昆照样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图书馆。那是学校的面子工程,所以每个学期都会更新很多的新书。其余的时间则参加了一些的社团活动,比如协会、法律协会以及辩论协会等等。
经过去大木那的经历和感受,他比大一的时候更加努力的学习了,而且学习得也更加的有目的性了。由于校园里基本上都是一些大一的,没有大二和大三的“老油条”的教唆,所以大学里的人好像变的更加的听话了。酒吧没有多少人光顾了,每次杨三昆去的时候都是那么几个熟悉的面孔。
辩论赛的主题没有以前那么的开放了,诸如“大学生结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随心所欲又很实在的话题再也看不到了。而今年的第一场辩论赛的主题就是:“环境和经济哪个更重要”,要是在以前,肯定有人会骂,这个关我们什么事情?可是由于各种协会基本上由那些干劲十足的大一新生在搞,所以话题也就变得很大很正式很空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