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在返校的车上(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好车票的第四天,杨三昆就踏上了回学校的火车读啦网)在住的地方和邓九五告了别,很是伤感。这么一位大学者就要舍弃,他实在是舍不得。
是大木和燕子送的他。他们说了很多的话,在去火车站的车上。可是一上火车杨三昆就全忘记了。他责怪自己的健忘,又好像很沉醉自己的思考。是的,这座城市给他留下了太多值得沉思的东西。关于经济的,关于法律的,关于整个社会的,在这里才能感受得到边远乡村感受不到的最现实的中国。
他坐的是八号车厢,和他一个车厢的大多数是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还有就是一些带着眼镜的和他差不多大的大学生,看样子也是回学校的。
他的左边坐着的是一个中学生,他还穿着很有内地特色的泛白的中学生校服,杨三昆和他交谈起来。这个大概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刚开始有点腼腆,之后就好多了。他说他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是暑假到这边来看望父母的。
杨三昆是知道留守儿童这个概念的,因为经常在一些比较关注现实的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过。伴着这个名词的还有一个和城市空巢老人对应的留守老人。意思就是说一些父母或者是儿女出去打工的,留在乡村的一些儿童和老人。他们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笔下是成了赌博和早恋,以及偷盗的高危人群。(读啦网网友发布)当然,那些只是为了哗众取宠的文章在正直和高尚的人看来是不值得一读的。
事实上,他们留在乡村念书和照顾着田地。他们在黄昏开始想念远方的父母,在黑夜来临的时候在迷信的神灵面前祈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驱逐黑夜的恐惧和给远方的父母送去平安的祝福。而那些老人呢,他们一方面照顾着未成年的孙子和孙女,一方面为远方的儿女担心,尤其是听到别的地方哪个传来不幸的消息的时候,他们更是彻夜难眠。这一老一小守望着人烟越来越稀少的农村,他们是最可怜的人。
每次在报纸上看到这些,杨三昆就会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呢?它就像吸血的蝙蝠一样将农村所有的青壮年全部吸走,留下了大部分无人耕种的荒地和荒田。也留下了一些心灵的思念和担忧。这场战役又将到什么时候结束呢?惊心动魄,背井离乡,浩浩荡荡,依依不舍,也许到最后就是归来无期。好像这代人就是为了城市的高楼和马路而生,他们的家不定,他们的心不定,他们的灵魂不定。
杨三昆问他这边好玩吗?去过什么地方玩?他很无奈的说: “哪有玩的时间啊?我的父母都很忙,没有时间,有时候工作重我也去帮忙。没事情做的时候就呆在那个小屋子里,不可以出去,爸爸妈妈说被警察抓到了就要罚款的。来了两个月,就没有走出过那个到处像臭水沟一样脏的小区,以后就是打死我也不来这个地方了。还有就是那老板好凶,还打了我一次!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家乡的人请人家做事,那是很好的,怎么这里的人打人还有那么多的人给他干活,要是我早就走了,可惜我的力气不够那老板的大。”

他说完有点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很显然他幼小的心灵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而一个肮脏的世界也永远的定格了在他的心里。坐在他们对面的是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中学生,有一个男的和两个女的。刚开始上车的时候他们都很沉默。这下看到杨三昆左边的这个小男孩说了自己的经历,他们也就凑了过来说开了。那个梳着一对羊角辫子的女中学生说道: “我妈妈说让我好好读书,读大学了就不会像他们那样干活那么累了,而且不会受人欺负了。”
“我看不一定,那些老板的儿子也没看到读什么书啊,连一个厂的十几个工人的名字都写不全,还一开口就是脏话,可他们和我们差不多高就可以管理大人了,将来就是老板了,读了书不也要受他们管吗?难道我们自己开公司吗?哪有他们那么多的钱,我看还不如练武,到时候可以去拍电影。”在她旁边的那个男孩子说道。现实的生活让他过早的成熟起来了。最里面的那个男孩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沉默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就好像陷入了沉思。杨三昆特意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淡淡的说: “等我们长大的时候,或许一切都变了。我来过这边很多次了,几乎是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会过来的,可现在和我九岁的时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到处都是草,和家乡没有什么区别的草。只有几家工厂,可是每次来都发现增加了好多家。到去年来的时候,几乎看不草了。今年来的时候,给我一个很大的惊喜就是警察查《暂住证》不那么凶了,这都说明这一切全部在变好。我爸爸他们也说,一切都会变好的,要是这个地方做得太过分了,就没有人来这里干活打工了。事实上有些以前很凶的老板的工厂里就已经开始找不到人来替他们打工了。过年的时候就是每家去请也没有人搭理他们了。或许,等下次来的时候,会变得更好呢。”
杨三昆问他住在哪里,他说出的地名正好是大木住的小区。杨三昆有一种很异样的感觉迅速地闪过大脑,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行动使这个小男孩受了影响,还是真的变得更好了。不过他说的有一些是基本的事实,这些大木也和他讲过的。
“可是他即使变得再好,也是给他们打工啊。这和电视里面的那些打长工的有什么区别?我反正是不喜欢这个地方!”杨三昆对面的另一个男孩子愤愤的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