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和大师相处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打开了邓九五的心门后,杨三昆就天天和他呆在一起了读啦网)每天他们都有很多话说,关于哲学,关于政治,关于人生,关于社会,关于经济等等。
杨三昆就像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渊博而美妙的世界,他没日没夜地守在邓九五的书库当中,大量地读着古今中外的各种他没有见过的书籍。有不懂的关于艰涩的经济方面的问题,邓九五很耐心很详细地帮他解答,凭着他的聪明和惊人的记忆力,很多东西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能够学个大概了。
一个暑假很快就过去了。杨三昆提早去买了火车票,因为怕人多。这个暑假,他见到了中国经济发展得最快城市,也见到了快速发展背后的英雄们和种种的事情和人物。读…啦大木和燕子恋爱后,生活过得更加的有**和有奔头了。
在这期间,他也和大木他们工厂的年轻人一起到过市中心的世纪广场和他们住的地方的海边。世纪广场的繁华,热闹和海边的广阔和深沉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位五哥已经成了一位真正的拾荒者,他说自己不应该只是看,而是应该亲身去体验生活,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才更有作用。
杨三昆问了一些关于中国未来经济走向以及世界经济走向的问题。还问了很敏感的一些政治问题。五哥都是言无不尽和知无不祥。杨三昆觉得他说的很在理,也很符合现在国家的形势,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正直而求真的经济学家,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为什么会得不到重用,反而遭到了打击。或许这不是他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考虑不出结果的问题。那些勤劳而终日劳累的外来打工者,他们创造了城市,创造了无尽的财富,可是他们最终的出路在哪里呢?谁会为他们付出的青春和汗水,甚至被践踏的生命买单?老板还是政府?或者都不是,等他们不能再劳动的时候,或许他们只有躲在被遗忘的乡村的角落里用年老的双手抚平岁月的伤痕。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中国,有步骤的伟大发展战略也拉开了贫富的距离。我们幻想着富有的人会回过头来拉兄弟一把。可是意识与精神的高度和境界没有和经济的发展同步前进,至少没有以同样的速度。于是,分享财富的人们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用异样的眼神考量着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的打工者。他们不明白这个世上为什么还有如此卑微而贫穷的人们。他们的后代更是忘了在自己的工厂里坐着的那些年老的工人曾经为了这个城市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沿海经济带的形成确实是中国的一个伟大的成就,也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观,可内地的极度贫困和在同一个版图上出现的贫富的鸿沟也筑起了一道心里的厚厚的高墙。
到底是谁错了?谁都没有错,因为当责任到达时候,善于明哲保身的中国人总能从几千年来的所谓的智慧当中找到推卸的种种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理由不仅冠冕堂皇,还能让有心里隔阂的人深度以为自己错了。望着漆黑的大小河流,杨三昆想到了用环境兑换经济的可悲结果。可他这种担忧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没有人会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