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忽然有一天,黎曙光出名了,他开始忙得团团转,频繁出差、上项目,再没有时间理家务管孩子,而邵宝娟此刻却显得比他还要忙乱,他们的家务事就处于一种无序和混乱状态,没人打理没人管。好在孩子大了,稍微好办些,黎曙光一出差时就送他姥姥家寄养,或者索性就被姥姥姥爷留下,不给送回来。家从此就像个空巢,乱七八糟没有个热乎气儿。
空巢归空巢,一般人家里能够混乱成这个样子,也是少见,外人一看几乎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意思。其实没有,这就是他们俩的日常状态。以前他们住的房子小,四十几平米的小两居,三口人住着,东西多房间小,要说乱点,倒也情有可原。那时的同伴们,几乎没有几个能一结婚就有房,通常不是租房住,就是和父母挤到一起,再不就是侵占单位单身筒子楼宿舍。他们的两居室在当时一同毕业的那拨年轻人里也是很少见,被人艳羡得不得了。这也是邵宝娟敢于在家里当甩手掌柜、把下巴翘上天去的原因。
南方人黎曙光爱整洁,又爱讲究点小情调,算是当时的小资,又加之那时不忙,没事就爱动动脑筋,把室内装饰理论运用到布置自己家庭的实践上,搞得艺术兮兮的。在卧室里不买床,只用两块席梦思垫子,还铺上地毯,做了茶几式酒柜,光灯光的变换就有四种。夫妻两个人能在卧室里对酌,还可以合成一体从床垫直接翻滚到地毯上而保证不闪了腰。最初几天还新鲜,邵宝娟还基本按着他的思路予以配合。没多久就嫌烦,她的心思不在这上边。她忙,正如日中天,整个心思都在电视镜头上,回家就是为了睡觉,全面排毒养颜,为了保证第二天上镜不出黑眼圈。家里再有什么情调她都视而不见。不光忙,还乱。东西乱扔,放完自己不记,只把自己出镜的服装严格挂起来,按时去干洗,其他的,完全是乱扔乱穿。床垫子嫌太软,喊腰疼,只好换上传统床板,铺上钢丝加密的硬床垫;地毯也被她嫌来回换鞋麻烦,给掀起来了不用了,统一用地砖。
你说咱这家是干什么用的?是给人看的还是为了满足你的情调用的?我上厨房要换一次拖鞋,进卫生间又要换一次拖鞋,进卧室踩你这地毯还要换一次软底拖鞋?我这干什么呢?到家来回换鞋玩儿?邵宝娟指责说。
黎曙光也委屈地说:我这还不是为咱家好?厨房里的拖鞋穿到卧室,不是把水都带进去了?卫生间里的拖鞋,底部是镂空的,便于排水。你总不能穿着湿拖鞋出来吧?

穷讲究!邵宝娟用这三个字终结了他的小资装饰实践。
以后进门,她是甩了外衣就扑上床,睡了一觉缓过来后,再起来吃饭洗澡。黎曙光没话说。她是家里的主宰,也是电视台的红星,在外鲜花掌声不断,在家,房子工资,都比自己有得赚。怀孕之时她也很不情愿,儿子只是他们**的副产品。在他保证把什么活儿都揽下后,邵宝娟才勉强将儿子生下来。以后就真甩手不管,真看不出她的母性在哪儿。有了孩子,家里多了一口人,就更一团糟,搞得像猪窝,黎曙光跟在**后头收拾也收拾不过来。
直到三年前,他们买了商品房,有120多平米,房间容积等于扩大了三倍,儿子又不常在家住,按说够大的了吧?可还是乱,乱成原先一样的猪窝格局:被子胡乱堆叠。碗筷都扔在池子里没刷。衣服胡乱堆在一个房间里,该换洗的和没有穿过的纠成一团。厨房墙壁溅上油烟,灶台上到处是油腻。
人哪!本性决定一切。
他到他丈母娘家一看,才明白这一切的源泉在哪儿:邵宝娟的娘家,一样的乱。丈母娘,简直是老年版的邵宝娟。她和老丈人这一对中科院研究所分所的知识分子,两人基本没有过日子的概念,不懂什么叫过日子。只要有一小块地方能看书、能写字、能搞科研就成,他们就满足,其他,吃饭、睡觉、穿衣等等,一律对付。老两口对儿女的教育和要求就是:只要你们学习好,能成才,对国家能有贡献,就成。别的,没了。我们也就算尽到责任了。
你还真别说,人家孩子也真争气,大概是基因好的缘故吧,大女儿邵宝娟考上北大,老二是个儿子考上航空航天大学,老三小儿子考上了哈工大。
也许,这就叫生活吧!黎曙光暗自感叹。也许,这就叫幸福吧!生活和幸福本无一定之规,识到了,就是幸,就是福;认定了,就是生,就是活。
邵宝娟无疑继承了她父母的衣钵。她跟黎曙光的生活,成了父母生活的翻版。结婚在一起生活十几年后,渐渐滑入惯性状态,滑入各自拼搏忙乱、彼此独立和互相忽视状态。家是旅馆。他们俩回家来,只是为了睡上一觉(通常还失眠)。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外面,在办公室加班。有事打个电话,没事电话都不用打。知道对方肯定忙,肯定不在机房就在设计室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