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黎曙光又急又无奈地说:我说老穆,你能不能少问几个为什么?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个人做主说了算的,我也回答不了你。我只能说,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我能保证的是,和你一起精诚竭力,把这个conceptdesign方案设计做好,争取让它以95%的胜算概率完美胜出。
穆勒尔这才不再钻牛角尖提问,而是转向谈具体操作事宜。
黎曙光夸下这个海口,就是为了把事情凿实,拽下穆勒尔来参赛。无论怎样,只要先能动员穆勒尔参赛,拿出设计方案来,就算是走好了关键的第一步,朝向胜利之门的路也就不再遥远。
邀请穆勒尔一块儿来做,是从黎曙光拟定的三种参赛方案中选取的最好的一种,属于上上签。还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上中签--联合国内同行一起做,下下签--自己单独做。
采用排除法,首先排除的是下下签"自己做"这一项。在时间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单靠他自己完成这样一项大的公共建筑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光是画图就可以把人累残。所以这个不可行,去掉。
而找一个有经验的伙伴合作,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上中签,是找国内同行来联合做。这一条恐怕也不行,获胜的几率不大。先不说国内建筑设计师的技术水平没有几个人能超得过他,单说要对付另一对双打选手洪肖奇和陆文誉,从人际关系上看,就不占优势。洪和陆掌握着本省建筑行业人际关系的操控权,肯定要事先上下活动托人请吃,预先就把评委官员什么的打点好了。在这一点上别人根本不是他们对手。必须要避开跟他们一样的形式组合,要有所不同、另辟蹊径。
看来这条路也走不通。
那就只有最后一条--邀请国外设计师一同来做了。以黎曙光对穆勒尔的了解,无论从名望还是水平上,他都完全能够胜任,是一个合作好伴侣,尤其是他有过设计世界杯足球比赛场的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国情和圈内的游戏规则都表明,近些年来,凡有外国建筑师参与的设计方案竞赛,在投票时,往往会得高分。也许,只有在一点上,才有可能跟洪肖奇陆文誉他们对票数的操控来匹敌。
唉!黎曙光感叹。中国啊!中国!在还没有开始做一项专业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技术、水平,却是人,是评委,票数,是人际关系!唉!真是让人感到悲哀啊!

反过来说,无论参加一项什么比赛,除了当事者的技术因素外,其他诸种因素,不也得全盘综合考虑吗?一个参加奥运比赛的运动员,比如说刘翔,也不是说脑袋瓜子一拍,拔腿就能奔过去参加比赛的,而是要事先考虑分析好所有参赛对手的情况,知彼知己,还要考虑抽签在第几跑道、场上风速、场地的硬度、裁判的偏向和误判等等这些非身体因素,其他还有办理签证啊机票啊预订酒店啊食宿交通啊……这些烦琐而避不开的例行事务,也都得有人去处理去应对。一个微小的细节没有处理得当,就会导致全盘翻车前功尽弃。只不过全盘考虑处理的任务落在教练、领队、队医、营养师、后勤、翻译以及厨师等人身上,所以运动员本人不觉得,他只单纯想着把技术练好,届时正常发挥、不乱吃东西不跑肚不拉稀别误食了兴奋剂就行。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考验的不是单打独斗的竞技者的水平,而是考验的集体、团队、国家的力量和水平。一个人的背后,依仗的永远是国家,是集体,是团队。
如今,黎曙光这个运动员,被他所属的那个团队排挤出来,归属到了旷乃兴这个团队。面临着一系列众多新问题,他还有点儿不适应,以前是单位替他承担与解决的一些技术性以外的问题,现在他必须自己出面解决,必须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又当领队又当营养师又当厨师……他必须重新在实践中学习,在斗争中成长。
本来,他只是一名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他的特长是闷头搞设计,是研讨艺术,是明晰现代建筑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准和未来趋势,预备把自己锻炼铸造成为新一代建筑设计大师。而处理其他俗世事物都不是他的特长,甚至连一点儿门儿都摸不着。所有这些预备对付对手和裁判的方法和参赛形式选择,都是他那个学建筑出身的老同学、而今已是深谙中国国情并有一定操控能力的地方小官僚旷乃兴教给他的,而且是现教现卖。
尤其是这次为了能邀请到穆勒尔--这位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得主,旷乃兴又特地叮嘱黎曙光:一定向对方强调我们许诺的竞赛设计获胜后的酬劳,凇州会按照付与外国人的最高标准,给他最高18%。这个数目本身就可以说明问题,表达了我们最诚挚的邀请和对大师名望的尊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