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东方地平线"
这个春节,黎曙光没有过好。经过八个星期的艰苦鏖战,凇州新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的参赛设计方案完成。他和德国穆勒尔建筑设计事务所一起合作并联合参赛。
穆勒尔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欧洲很有名气,设计师穆勒尔有设计大型公共建筑的经验,先后为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国家设计过教堂、民宅、体育场、剧院等,他们的作品有一种简约主义倾向和诗性风格,强调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内心情感的诗意表达。设计师穆勒尔本人曾经获得过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策奖"。黎曙光在德国学习时就跟他认识,并且在一起有过短暂而愉快的合作。后来在几次国际建筑学界会议上他们偶有相逢,相谈甚欢,处得跟老朋友一般。
这次,在动员穆勒尔共同参赛的事情上黎曙光下了不少工夫,的确是费了不少的口舌。穆勒尔这个有着犹太血统的大胡子高个,内心非常执拗,不太那么容易轻易被人说服。当然,凡是有个性的艺术家内心都是执拗的,都比较善于固执己见。老穆虽然也就五十出头,但早已是功成名就成绩斐然,免不了多出一份成功人士的矜持和傲慢。如果不是被单独邀请委托做项目的话,很难想象如他这般的设计大师,会来参加一个遥远东方发展中国家一个地级市的设计竞赛。
该怎么跟他说呢?黎曙光处心积虑,左思右想,设计着打动他的言辞。不错,像他们这种建筑设计行业对外开放较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设计市场已经呈现出国际化竞争的局面。由于我们给了外国建筑设计师极高的政策和资金上的优惠,一时间许多家大型外国设计公司都在中国派了办事处,或搞分支机构,搜集有关政策,对中国本土设计单位的情况作详细分析,扫描着将来某一天的下手之处。当国内各国营建筑设计机构还在晕头转向研究如何搞转轨改制时,人家已经把我们的建筑市场和政策研究得很透,大门一开,洋人就有备而来,用他们的一个个洋葱奶酪红酒浇铸的头脑智慧淘金捞钱,把一些高端项目全抢了去,像国家大剧院、CCTV新址的两根斜梁塔、中国电影博物馆等大项目,全是外方设计的。就连一些中低端项目他们甚至也不放过,一些城市住宅项目和几千平米的小型广场,他们也会伸手力争,这一伸手就轻轻松松拿走若干万以美金结算的方案费回去。洋设计师们蜂拥而至,几如过江之鲫。那些中间经纪人的腰包也跟着鼓起来,赚得盆满钵满。同样,那些拍板的地方领导、企业领导也不白干,拿着国家的地皮和资金,赚得了个有品位、有眼光、有魄力、支持开放的好名声。

中国的设计师们有的就望洋兴叹,有愤慨不平者说,这哪里是什么引进开放搞活,这简直是文化殖民!一群败家子引狼入室!等着吧,等到中国大地上到处布满了鸟巢气泡、一团乱麻、接不上榫的斜塔这些后现代电子游戏建筑,我们就该要遭到子孙万代唾骂了!
如此这般,慨叹忧思完了以后,他们很少有人反观自身,检查一下自己为什么抢不上巢、争不上捻,落标落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究竟是技术水平不行,还是抵抗风险的努力和心理脆弱?要么不敢竞标、怕选不上丢人;要么一旦某一次竞赛落选以后,从此再无兴趣甚至不敢去参加比赛--这些,是我们那些体制包养下成长起来的设计师们所普遍存在的毛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