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回 【取道嵩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菩提流支缓缓收回在场中的目光,对着道宠道:“徒儿,你是汉人,可曾听说过陈香救母,斧劈华山?”
道宠不觉点了点头,这连陈飏都知道的家喻户晓的传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菩提流支接着说道,“传说也是在汉代的时候,发生了斧劈华山这么一桩事情。陈香为人至孝,当时的霹雳大仙看不过去,便传了他一手七情钺。霹雳大仙本是从兵中得道,这七情钺也是兵家绝学,一共有七式,分别对应人之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相传当年陈香用这七情钺中的‘怒’式,一斧劈碎了十丈厚的华山黑云洞山门,救出了母亲。当然这些都是传说野史,不可尽信,但这一手功夫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世上。本座看眼下这为施主所施展的,八成便是七情钺中的‘悲’式了!”
道宠和陈飏听罢,乍舌不已,尤其是陈飏,想到原来这些传说中居然还有那么多隐秘的故事现代人都无从知晓,深深地为历史而感到悲哀。原本为了失去一身本领而懊恼低落的他,现在想想,就算自己一身本领俱在,在这些人的面前还是会如同十岁小儿一样一碰就倒,不觉间便英雄气短,长吁短叹了起来。
菩提流支侃侃而谈的光景,底下的两个人却早就又战成了一团,萧红雨一身功力全开,软鞭如同巨蟒翻腾,一丝都不象死物,在陈文赞面前活蹦乱跳,防不胜防,堪堪敌住书生手中惊天地泣鬼神的劈山大斧。
菩提流支见两人吃饱喝足了,就叫过小二来付帐,也不管两个正看得欢的小孩,一脸假笑地说道:“阿弥陀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处是非之地,不可久留,陈小施主还是随本座尽快赶往洛阳,以证正果吧!”
说完,哪里管陈飏答应不答应,一把扯过衣领便又上路了。
行了几日,菩提流支虽然是天竺僧人不惯骑马,但他轻功高绝,脚程甚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嵩山脚下。
中岳嵩山。峻极于天。
嵩高峻极,自古以来便是帝王将相封禅拜相之地。
嵩山古时候被称为外方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左岱右华,嵩山位于中央,是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嵩山从东至西横卧蜿蜒一百四十里,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嵩山之顶名曰峻极,峻极之上,北可望黄河之雄,南可极山川之秀,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

太室山为嵩山之东峰,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太室山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倚石俯瞰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
少室山景则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东天门下面有条东门壕,壁如刀削,宽不过十余米,深却有数百丈,谷内经常云雾弥漫,袅袅白云在峡谷中奔腾翻滚,如风浪呼啸,奔腾谷外。此处风景尤宜人,下看云雾缭绕,上看怪石林立。
此刻一行三人站在太室奇峰脚下,觉得气势雄奇,一时间流连往返,而菩提流支竟隐隐还有欲翻山而过的意思。
这两天却是苦了陈飏,每天被菩提流支夹在腋下狂奔,时常还要赶夜路,早就被颠得七荤八素。幸好这印度和尚没有狐臭,不然陈飏真的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得二次投胎了。这一会他听菩提流支竟然还想爬山,不由得开口骂道:“你这印度佬,什么时候有这样的雅兴了?小心我一趁你不注意跳下山去自杀!”
菩提流支听了大笑,正想开口驳斥陈飏,远处的山道上忽然传来了一阵悠扬的歌声。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陈飏是个半文盲,听不出个所以然,但稍有些文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本来是大唐诗鬼李贺的“马诗”,为何突然穿越了三百年在这里出现?
菩提流支心下震骇,他早已听出来人的功力相比自己只高不低,抬眼看去,只见山路的尽头,缓缓地出现了一个骑着白驴,须发皆白的黄袍道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