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非洲旅游须知
一、禁忌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2、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国黑人对Black一词并没有抗拒心理。可是,一听到有人呼他gr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贩卖到美国做奴隶的黑人及其子孙),就勃然大怒。
非洲人对gro、Black二词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认它的含意。强调肤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称呼非洲人,最好照他们的国籍来称呼。非洲人一般说来国家意识相当强烈,直呼其国名,他们听来就很受用。
3、Afran的称呼有特定对象
称非洲黑人为Afran可犯了严重的错误。在非洲,所谓的Afran并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国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别人称他们为Afran,就露骨地表示厌恶。
4、莫拍落后镜头
任何国家都有肮脏透顶、穷人群集的地区,世界首富的美国,亦不例外。
你若在那些脏乱地区兴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当地人就会提出抗议,甚至不肯当你的向导。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最不喜欢自尊心受损,这是身为观光客务必认清的事实。一见落后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这无异在找人家的渣儿,如此欠考虑的行为,还是不做为妙。
5、莫瞪眼看对方
古时候的埃塞俄比亚,侍者是背对主人(或客人)来服务的。
埃塞俄比亚有个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时,被瞪看的人不是灾祸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
在这个国家,跟当地人交谈或碰面的时候,可不能目不转睛地瞪看对方,这么做,对方一定大感不悦。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时如果握得有气无力,被称为是“礼貌不周”。握手有气无力,表示虚与委蛇,毫无诚心,他们会生气的。
尤其在阿尔及利亚,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们认为,用力的程度跟对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们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于逛店购物
在阿尔及利亚,女性独行被列为禁例,唯有逛店购物的时候,才可以私自行动。
他们认为,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丧失“品格”的行为,身为淑女,绝不能干这种事。当然,她们想独自进入餐厅、戏院也是免谈。
8、从事狩猎旅行时要严守规定
想要进行狩猎旅行(Safar,东非可说是最理想的地方。
狩猎旅行的禁忌颇多:①不能叽叽喳喳说话。因为,动物的听觉敏锐异常。②不能任意走出车外。你以为安全无虑,其实,旁边就有猛兽在虎视耽耽,你却看不出来。③不能任意点火,有人曾经点了烟之后,把火柴随意一丢,引起一场森林大火。
9、留下一点点
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地方,有个特别的吃饭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东西在碟子上。
更怪的是,他们把那一片东西留到第二天,才将它丢入垃圾箱。他们相箱:圣灵会来吃那一片东西。
在这个国家,旅客千万不能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汤,吃得一干二净。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险
在阿尔及利亚和几内亚,常常可以看到穿古时候那种白衣和斗篷的女性。这些白衣、斗篷,是贞节、纯洁的象征。对这一身打扮的异性,无不敬重有加,就是说,视她们为值得尊敬的女性。
女性观光客如果以这种打扮到处走动,保证畅行无阻,又不会遭到任何危险。
11、镜头如枪口
非洲人普遍认为相机对准某物,拍下镜头,某物的“精气”就给吸收殆尽,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准拍摄。
观光客如想拍摄,之前最好向对方先打个招呼,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顿揍。
二、突尼斯旅游注意事项
1.签证
持护照、护照尺寸照片两张、机票定位单、工作单位证明信和个人陈述信,前往突尼斯驻北京的大使馆办理签证。突尼斯驻华使馆一般发给自发证之日起一个月有效期的一次入境签证,办理签证时间为1周。咨询电话:010-65322435。
2.交通
中国没有直达突尼斯的航班,游客一般可在欧洲各大主要城市转机。从巴黎转机费用较便宜。
3.气候
突尼斯的北部和东部濒临地中海,最南部是撒哈拉沙漠。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较热,南部属大陆沙漠型气候,气候干旱炎热。
4.语言
国语是阿拉伯语,通行法语。
5.旅游业
突尼斯政府对旅游业很重视,有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目前,突全国旅游饭店接近80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占35%,床位总数超过21万张。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是突尼斯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国。据突官方统计,从1999年起,突尼斯接待的外国游客每年都超过500万,创汇15亿美元左右。
6.逛街
突尼斯市的布尔吉巴大街被誉为突尼斯的、香榭丽舍大道、,道路中间是人行道,树木四季常青,两旁建筑可谓、东西合璧、,银行、商店坐落其中。这条街值得走一遭。
7.沙漠游
去突南方沙漠游可以乘飞机到托泽尔,但人们大都愿意乘车前往。突首都等大城市专门的租车公司有沙漠游节目,他们不仅可提供越野车和司机,还提供翻译和导游。
2.撒哈拉大沙漠
说到撒哈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和一本书。
自古以来,撒哈拉这个枯寂的大自然,一直固执地拒绝着人们的打扰。酷热干燥,是它的性情;风声沙动,是它的语言。
三毛,一个长发中分、身材高挑、一笑露出一口不太整齐的牙齿的小女子,不美丽,却灵动,带着她小小的行囊,一个人径直奔着黄沙满天的撒哈拉而去。从此,那一片茫茫的沙漠海,在她笔下如一幅轻巧的画卷,有声有色地展开。把粉丝叫做“雨”的中国饭店,用指甲油补牙齿的江湖郎中,棺材板做成的长沙发居然明朗美丽,旧轮胎洗干净就成了温馨的小座位……坟场区可以造出罗马,没有花朵的荒原开出了春天,千千万万个女人骨子里可望不可及的浪漫,被发挥到了极致。
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阿拉伯语意即大荒漠。位于非洲北部,西自大西洋,东进尼罗河,北起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南北纵贯1061公里、东西5150公里,面积超过九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临大西洋,东濒红海,横跨西撒哈拉、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等11国国境。
几乎占整个非洲大陆的三分之一。大多数人以为撒哈拉是一片沙丘起伏的区域,但实际上它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地方是由沙构成的。其余的地方则是裸露的砾石平原、岩石高原、山地和盐滩。
撒哈拉沙漠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现在还有大约25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有属于阿拉伯语系的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尔人;以及一些黑人种族,如图布人,努比亚人,萨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塔曼腊塞特,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和乍得的法雅。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沙漠的面积最为广阔,除少数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处都有大面积分布。
著名的有利比亚沙漠、赖卜亚奈沙漠、奥巴里沙漠、阿尔及利亚的东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纳沙漠、比尔马沙漠等。面积较大的称为“沙海”,沙海由复杂而有规则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态复杂多样,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较低的流动沙丘,还有大面积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带和大西洋沿岸地带。从利比亚往西直到阿尔及利亚的西部是流沙区。流动沙丘顺风向不断移动。在撒哈拉沙漠曾观测到流动沙丘一年移动9米的记录。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
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开始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顺着沙漠东部的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则沿着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大西洋风波险恶,也没有充分的市场,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没有超过现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东部边缘,他们的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所以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经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的袭击。
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取几内亚的资源,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紧跟其后,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业价值。
虽然殖民者们忽视了撒哈拉沙漠的价值,但现代却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
今日的撒哈拉,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典型的热带干燥地区。这里的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都达到15-30℃,绝对最高气温达45℃以上,地表温度可达70℃,年降水量除边缘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有些地区常年万里晴空,不见滴雨。
撒哈拉沙漠风沙盛行,沙暴频繁,尤其在春季,是沙暴的高发季节。沙暴来临时,狂风怒吼,飞沙走石,霎时间天昏地暗,黄沙吞噬了大漠中的一切,交通被迫中断。几小时后,沙暴平息,街巷、广场、房舍,到处都是一层厚厚的沙尘,树林前缘,常堆起沙堆或沙丘,可是天气特别晴朗,令人有风过“沙山分外明”的感觉,沙漠中的一切景物,好像比平时更为清晰。
沙漠中的风暴,把碎石、沙子和尘土吹走,留下的岩石裸露地表,这里便成为岩漠。岩漠又称石漠。岩漠中常常见到各种造型的独特的地貌形态。那么是谁有这“鬼斧神工”的技能,将坚硬的岩石雕琢成这一千姿百态的奇异景象的呢?是风――这个大自然的“雕琢艺术家”,因此人们把这些造型精美的景象称为“风雕”。大漠中的风力疾厉,其威力之大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它能把岩石表面已经风化破裂的碎石和沙粒吹扬带走,扩大岩石中的裂纹、裂隙,加快风化的速度。同时,风挟带的碎石、沙子,在岩石的上部和岩块之间的裂缝、沟槽中,对岩壁进行磨蚀,使岩块逐渐被磨削而变细变形。磨蚀还能随着风力的大小,风向的转换,像能工巧匠一样,不断地变换它的雕琢手法和雕力,使各种造型更加精奇多姿,瑰丽壮观。风雕的造型有的似人、似兽,有的似柱、似蘑菇,有的似墩、似丘、似城堡……真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地面上堆积的沙粒被风刮走,留下了石块、石子,这里便成为砾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戈壁。戈壁滩上的砾石,白天受炽热的阳光不停地照射,连砾石裂缝间含有的一点水分也无法保存,但被水分溶解的一些铁锰之类的矿物质,却凝聚在砾石表面上,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硬壳,使戈壁滩上一片漆黑,人们通常称它为“沙漠岩漆”。地表砾石,经风沙的长期磨蚀,表面便形成与风向相同的磨光面,磨光面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棱脊,这种砾石叫风棱石。由于风棱石的磨光面与常年风向一致,所以是戈壁滩上可靠的风向标。
当地沉积的大量沙土,被风吹刮,细的尘土被吹走,沙子留下来,再加风沙中挟带的沙子,带到这里来沉积,这样使地面上的沙子越积越多,便形成沙海――一望无际的沙漠。
沙漠中风暴骤起,黄沙弥漫,流沙滚滚,沙丘顺风移动,吞没大片沃土、牧场,掩埋许多城镇、村庄,阻塞道路交通。沙暴把大量的沙子卷到大西洋沉积,造成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的“海底撒哈拉”。据统计,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就扩大了将近1/10。一次又一次的饥荒使居民大量死亡,仅1913年的饥荒就饿死了100多万人。
但是,怀着浪漫梦想的人们从踏入撒哈拉的第一天起就会发现,沙漠是个真正无关风月的地方,一切都市中的浮躁骚动在它狂野的风沙面前都无奈地净化成一个最纯粹的信念:活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撒哈拉也许是最接近生命本原的地方。一个能润喉的泉眼,一片能立足的绿洲,一切在尘世中唾手可得因而让你不屑一顾的东西,此刻都可能成为你全身心的企望。当你的眼睛在和太阳的无限亲密接触中逐渐失去神采,当你品尝着流出苍白肌肤下久违的汗水,你也许会忽然明白,这就是撒哈拉的游戏规则,先掠走你的一切,然后不动声色地教你学会人生:你可以满怀**地想象,但是必须脚踏实地地生活。
每个人经历了撒哈拉之后,多少都会变得和以往不同,但是大沙漠却永远超脱着人类的喜怒哀乐自顾自真实地存在着。三毛用一条丝袜了断自己一生的流浪时,撒哈拉也不曾动容半分。在它广袤的怀抱里,人实在渺小得有如沙砾。
3.关于三毛和撒哈拉
撒哈拉,那片三毛和荷西情定一生的荒漠,也许是一种魅力让两个世界的人把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交织着遗留在那里;是落日的惊艳还是晚霞妩媚?是那散布满地的七彩抑或那蜿蜒在沙丘顶端的温婉?是那些正午时成群饮水的骆驼的铜铃声,还是黄昏时结队归家沙蜢的翩翩舞姿……也许,这荒漠中的景致足以让两个人牵手看一辈子。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本名陈平,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三毛作品
章《娃娃新娘》、《妈妈的一封信》、《悬壶济世》、《相逢何必曾相识》、《白手成家》、《蓦然回首》《梦里不知身是客》、《三毛——异乡的赌徒》、《衣带渐宽终不悔》、《学期作业报告》、《紫衣》、《哑奴》、《往事如烟》、《不觉碧山暮但闻万壑松》、《青鸟不到的地方》、《背影》、《夏日烟愁》。
《读三毛的倾城》、《爱和信任》、《亲不亲,故乡人》、《浪迹天涯话买卖》、《少年愁》、《长歌杨柳青青》《教书不是塔》、《写作不难》、《似曾相识燕归来》、《卖花女》、《翻船人看黄鹤楼》、《极乐鸟》《芳邻》、《随风而去》、《西风不识相》、《三毛:生命的绝唱》、《关于三毛》、《三毛的通灵传奇》。
集《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随想》、《谈心》。
4.撒哈拉沙漠岩画
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上刻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阴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
根据在撒哈拉沙漠发现的岩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
水牛时期,大约从3万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经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见到标枪,他们经常戴有圆型的盔帽。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
黄牛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一时期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有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也有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的。后期也发现一些可以聚集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
马时期,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一时期已经有迹象表明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从腓尼基人那里学会了使用和锻造铁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壁画群中动物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形象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媲美。从这些动物图像可以相当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画上有有划着独木舟捕猎河马,这说明撒哈拉曾有过水流不绝的江河。
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5.撒哈拉沙漠金脉
在撒哈拉沙漠的苍凉与死寂中,最大的金脉,是足以与亚欧间“丝路”匹敌的“盐路”。截至20世纪初,纵横撒哈拉沙漠的盐商,每年仍带着两万头骆驼的队伍横越非洲,堪称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
如今,这些商队依然行走于撒哈拉沙漠,但面临现代化货车的挑战,数目已然锐减。
中世纪及后来的阿拉伯旅者,都会谈起非洲的金矿,使得非洲产金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1826年,法国探险家荷内·凯耶终于进到“廷巴克图”(Tbuktu,现今中非马里共和国的城市),却发现廷巴克图根本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大城市,只不过是个小村。凯耶20岁前已两度航海到西非塞内加尔内地,他同时也是造访廷巴克图后第一位生还的欧洲人,对于当地的凄凉景象,他惊讶非常。
黄金城的真实面貌
揭开了神秘面纱的廷巴克图仅仅是一个死气沉沉、感觉些许凄凉的小城镇,红土建造的房屋中储存的是盐块而非黄金。他写道:“这里除了一堆破破烂烂的房子,别无他物。”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最受重视的矿藏是“铁”和被制成日常用品,“铜”则被当作交易货币及用于宗教仪式或艺术品创作。而撒哈拉沙漠最大的“金脉”,其实是运盐商队行走的“盐路”,重要性足与连接中亚与欧洲的“丝路”媲美。
万物不可或缺的盐
钠(盐)是所有生物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演化过程使生物具备各种多样性而能生存,但动植物的生命组织每天仍不免流失许多钠元素,致使它们都须靠摄取盐分维系生命。

盐不仅对人重要,对牲畜也很重要,对单峰骆驼来说,更是维系健康的命脉,因此形成一年一度专为骆驼与其他畜养牲畜而设的“盐节”。每年,当商队完成一趟旅行时,正是9月初的雨季,所有人带着牲畜集中在尼日尔的英格尔地区,让它们休息、食用该地区草地富饶的盐分。雨水会将地下丰富的盐分溶解至地表。这个活动是盐路最关键的一站,事关骆驼的健康,以及商队行走的顺利与否。
盐路让各地“互通有无”
沙漠民族以骆驼代步,是公元前525年波斯人进入非洲后的事。北非的沙漠化使得原来极度依赖水源的牛、马不再有生存能力。直到公元5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骆驼才成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不仅扮演政治、经济上的重要角色,也彻底改变了北非人类社群的分布。骆驼的出现,使得人类得以在自然环境改变后,继续在北非组成骆驼商队,进行跨地区的物品交易。撒哈拉地区大多数绿洲,也都与骆驼商队行走路线有关。
盐可能是非洲在发现石油前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并为这个地区带来极为可观的商机。
非洲较大的盐产地都在人烟稀少之处,如撒哈拉北部的咸水湖。盐业是人类存在于这些恶劣自然环境下的基础,这也让盐路得以维系至今。撒哈拉咸水湖盐产较沿岸盐产更受到内地顾客的喜爱。依照烹调特性或医疗效果,盐被分作好几个等级。盐饼仅是碳酸钠,供牲畜食用,维系它们的健康,并增加牛奶的产量;晶盐则主要供人类食用。盐路的重要性在于串连各地区的互补关系,并透过盐路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的定期交易,塑造了非洲这一地区的生活节奏,并且在北非进入西方殖民时期前,架构出该地区稳定的社会结构。
商队的盐路之行一年进行一次。它们从沙漠的边缘地**发,为犹如孤岛的绿洲带来杂类作物,以及足供绿洲居民一整年所需的食物。由此可知商队旅行的重要性。
骆驼攸关商队成败
图阿雷格人16世纪在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建立根据地,并进而控制比尔马与法奇的盐田,从事盐产开发。比尔马的盐商队由2.5万头骆驼组成,直至1913年以前,他们的生意都还十分兴隆。
盐路商队必须穿过许多根本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因此不但要带着换取盐产的商品,也必须带着牲畜的饲料、生火用的木材及水。回程时,他们则带回盐产与枣子。
盐商队的交易
盐商队于每年9月初开拔,骆驼已在“盐节”摄取了足够的养分并恢复体能,此时的气候也较适合长途旅行。商队里的数千只骆驼,被分成100头、200头一群的小队,由专业领队导引行进。从阿加德兹至比尔马来回要花上40天,全长约1200公里。
在盐产地,盐农先在靠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渗出的水因为含盐量极高,会迅速在洼地的表面结晶、形成白色薄膜。经过蒸发,盐农便使用模具将盐制成饼状或锥状,供人类食用。
盐商队一般都不进入绿洲,只在外围的驻扎地进行交易。他们带来杂物和棉织品,交换盐农的盐及枣子。商品化的盐被制成25公斤或较小的3公斤盐饼。一头骆驼可以载运八块大盐饼及等量的小盐饼。
回到艾尔高原,盐商队先到阿加德兹的盐市出脱部分货物,并往南行走到盐价极高的地区,交换黍类及花生。目前,有能力找齐大量骆驼的团体才能继续从事传统盐业。此一地区20年来的旱灾,造成骆驼大量死亡,并危及盐商队的生存。
50年代以来,撒哈拉沙漠中陆续发现了石油、天然气和铀、铁、锰等矿产资源,素称不毛之地的撒哈拉,现今被誉为“能源和矿产的宝库”。
6.撒哈拉沙漠动植物
在浩瀚的沙漠里,也有人间天堂――绿洲。绿洲是地下水出露或溪流灌注的地方。这里渠道纵横,流水淙淙,林木苍郁,景色旖旎,从高空鸟瞰,犹如沙海中的绿色岛屿。绿洲是沙漠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中心。绿洲的外围是棕榈林,林间空地是开垦的农田。田间种植各种农作物,最普遍的是枣椰树。枣椰树的果实椰枣甜美多汁,被用来做主食,树干用来搭房架,叶柄用来当柴火,叶子用米扎篱笆和盖茅房,叶子纤维用来制扫帚、篮子和水囊,树皮用来做绳索和骑垫。
棕榈林的深处隐藏着村镇。这里的民房是土木结构,墙壁厚实,顶上用黄土垒平,屋里冬暖夏凉,既能防炎热,又能防沙暴。10月是撒哈拉的黄金季节,是沙漠商队起程的好时光。在撒哈拉沙漠的民间贸易全靠商队来沟通。一支商队大约由10多个人和100多峰骆驼组成。他们的目的地是绿洲。当他们来到绿洲后,宿营在绿洲的外面,当地穿红着绿的妇女和姑娘们,就背着椰枣和商队的小米进行易货交易。在沙漠里,盐几乎同沙金一样昂贵,商队把质量好的盐棒带回家乡出售,价格可以比原价高出十几倍,所以盐也是商队交换的一种主要货物。商队的到来,增添了绿洲集市的贸易气氛。
撒哈拉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以后,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植物非常稀少,沙丘连绵,戈壁无垠,地广人稀,在这样的地方,似乎应该是生命的绝境。其实不然,这里存在着300多种沙生动物。最招人喜爱的动物是羚羊,人们称它为“沙漠的儿女”。羚羊性情温和机灵,奔跑的速度很快,一小时可达60-70公里,特别喜欢同汽车赛跑,以沙生植物为食,其肉味美,皮可制皮革。
沙漠中的狐狸,名叫沙狐,生性狡猾。人们喜欢把幼狐带回去喂养。可是,它贼性不改,喂大后,表面上看虽然很温驯,但是每到夜晚却外出偷食,骚扰四邻。沙狐生活在沙漠戈壁的草滩、丘坡上,昼伏夜出,行动诡秘敏捷。它们主要捕食沙鼠、野兔、鸟类和鸟蛋为生,也食爬行动物和昆虫。沙狐是珍贵的皮装原料。
大漠里还有大量的老鼠,一种叫沙鼠,它耐旱,以啃嚼沙生植物的根、叶、果为生,门齿发达,尤其喜欢啃啮植物根系。据考察,100只沙鼠的吃草量超过一只羊。沙鼠还到处打洞挖**,营造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行路时如不小心,就会陷入鼠**。沙鼠破坏植物根系,挖出的沙土掩埋大量的植物,加速草场沙化。
撒哈拉沙漠有许多多姿多色的鸟类,有百灵、沙漠莺、沙鸡、野鹅、鸨等。它们三五成群,有的居住在悬岩峭壁的风蚀洞里,有的出没在沙丘的灌木丛中……靠行走而少飞翔,具有特有的保护色,因而人们往往只听到鸟鸣声,而不见它的影子。鸵鸟是现代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约2.5米,体重150公斤。鸵鸟是杂食性动物,很能适应沙漠环境,一般都群居;卵特别大,每只重1公斤左右;两翼已经退化,不能飞翔,可下肢却特别粗壮发达,在沙漠里奔跑如飞,每小时可达40公里,撒哈拉沙漠的鸵鸟,是世界沙漠中鸵鸟的奔跑冠军。
撒哈拉沙漠常见的爬行动物是蜥蝎。蜥蝎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吃东西从来不咀嚼,哪怕像自身一样大的食物,也是一口吞下去。身上生着很厚的角质和鳞片。蜥蝎居住在洞,或钻入沙丘,常和沙子打交道,为了防止沙子吸入肺腔,在鼻孔里生长着一种特殊组织,吸气时就立即竖起来,聚缩进气孔,使沙子不被吸入,另外,鼻孔里还有一对很发达的腺体,不时的向外流出粘液,排出鼻孔里积累的沙子。蜥蝎中最大最凶的是巨蜥。它身长1米多,皮肤似树皮,害怕阳光,白天钻入沙丘,晚上四处活动,行如穿梭,常常伏在树枝上“守株待兔”,捕食鸟、蛇、虫等动物,遇人便张开大口,发出凶猛的怪叫声,准备咬人。巨蜥咬了人虽然很痛,但往往因祸得福,从此对毒蛇具有了免疫力,使其能免遭毒蛇之害。
沙漠里,人们最熟悉的动物莫过于骆驼了。骆驼能长途跋涉,横穿瀚海,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被誉为“沙漠之舟”。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全为单峰驼,蹄子扁平,脚掌和腿骨之间有块弹性肌肉,还有肉垫状的胼胝体,在沙漠戈壁地上行走自如,十分平稳。骆驼在沙漠戈壁中能耐热耐寒,又能忍饥耐渴。它的体温能随周围环境而变化,不管外界气温有多高,天气有多热,它本身能自行调节体温与外界平衡。单峰骆驼的饲养不需要精饲料,沙生植物的叶子、枝条就是它的美味佳肴,甚至干燥粗硬的麦秸也会感到满足。骆驼忍饥耐渴的本领,有人说是因为骆驼背上的驼峰里装满着水,随时可以得到补充,所以几天喝不上水,也能坚持,不会有什么危险。其实不完全对,驼峰里除了贮存水分外还有粗脂。当骆驼得不到食物补充时,就会动用驼峰里的养分和水分来维持生命。大漠中气候非常干旱,地表水源奇缺,空气也特别干燥,所以只要有水井或水源,干渴的骆驼靠本身的特异功能,在数公里外就能闻到水气,找到水源所在地。一只干渴的单峰驼,一次的饮水量能达几十公斤,等于本身体重的1/3。这些水经过胃被输送到全身。在旅途中无水的情况下,单峰驼可以持续7天不喝水,只吃点粗硬的干草。负载200公斤货物的骆驼,只需消耗很少的草和水,就能在沙漠里走几个星期。在丧失体液27%(近于体重的1/4)的情况下,它还能活着。有两位美国学者在撒哈拉沙漠作了一个试验:把几只骆驼拴在太阳下暴晒了8天,不给水喝,结果骆驼体重减轻了20%,的确变得“骨瘦如柴”了,但是它们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干渴,顽强地活着……不过,如果超过了它们忍受极限,它就会躺倒,安静地等死,再也没有任何办法使它再站起来了。此外,骆驼很少张嘴,呼吸的频率低,也可以大大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发。在炎热的白天,它本身又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因此很少出汗。单峰骆驼性情温顺,不论是谁,只要牵动它的缰绳,就听谁使唤。可是,千万别惹它生气,它一旦脾气上来,十分固执,尤其是小骆驼,特别不愿意驮货,往往在主人面前怒吼、奔跳。骆驼虽然吃的是草,但是它却浑身都是宝。骆驼皮可以制作各种皮革制品;骆驼的毛绒是高级毛纺原料;驼奶和奶酪是美味食品;骆驼的骨骼是工业原料和有机肥料;骆驼的粪便晒干后还是沙漠居民上好的生活燃料。总之,骆驼的一生无求于人类,却对人类的奉献甚巨。
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身长约2.7米,鸣声似雁叫,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山斑马喜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活动;普通斑马栖于平原草原;细纹斑马栖于炎热、干燥的半荒漠地区,偶见于野草焦枯的平原。性谨慎,通常结成小群游荡,常遭狮子捕食。
斑马是珍奇的观赏动物,但由于人们追求其皮和肉曾大量捕杀,其中拟斑马已于1872年绝迹,山斑马也濒临灭绝。
7.火红撒哈拉
事实上,撒哈拉沙漠浩瀚辽阔,面积甚至跨越了非洲数国,能够踏足这个世界最大、最知名的沙漠,绝对是不少人的梦想,而在跨越多国的撒哈拉沙漠中,位处摩洛哥境内的沙漠地带特别有名,因为其他国家的沙漠大都只会呈现黄土颜色,惟独是摩洛哥得天独厚,拥有特别赤红的沙漠,身处在红土飞扬的沙漠之中,感觉也会变得特别炽热。虽然踏足这样广阔酷热的沙漠并不轻松自在,不过就算如何艰辛,仍然有人愿意一尝个中滋味,全因这个浩瀚神秘的沙漠魅力十足,无论是骑着骆驼夜闯沙漠看满天繁星,抑或是在万里无垠的沙漠静待黎明,同样美丽得像图画一样,令人心动。
国名:摩洛哥王国
独立日:3月2日(1956年)
国庆日:3月3日(1961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为红色,中央有一颗由五根绿色线条交叉组成的五角星。红色来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绿色五角星有两种解释:一、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二、这一图案是驱病避邪的所罗门护符。
国徽:即王徽。图案中间为由花冠组成的盾徽。盾面上有一颗绿色五角星,这是国旗的标志;五角星之上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前面的图案象征位于摩洛哥中北部、有天然水塔之称的阿特拉斯山。盾徽上端是一顶王冠,象征摩洛哥王国是君主立宪制;两侧各有一只狮子,象征力量;底部的绶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你助真主,真主助你”。
国石:珊瑚
国家政要:国王穆罕默德六世hadV,1999年7月30日登基。
自然地理:459000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位于非洲西北端。东、东南接阿尔及利亚,南邻西撒哈拉,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守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户。海岸线长1700多公里。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东部和南部是上高原和前撒哈拉高原,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暖的平原。最高峰图卜加勒山脉海拔4165米,乌姆赖比阿河是第一大河,长556公里,德拉河是最大的间歇河,长1150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塞布河等。北部为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平均气温12℃,7月22—24℃。降水量为300—800毫米。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温和湿润,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山麓地区年平均温约20℃。降水量从300到1400毫米不等。东部、南部为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南部不足100毫米。夏季常有干燥炎热的“西洛可风”。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挡住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的热浪的侵袭,加之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使摩洛哥气候温和宜人,四季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摩洛哥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人口:2920万人(2001年)。其中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1993年8月落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坐落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滨,通体使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宣礼塔高达200米,是仅次于麦加清真寺和埃及的阿兹哈尔清真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设备之先进在伊斯兰世界首屈一指。
首都:拉巴特(Rabat);人口人(2000年)。
行政区划:全国有68个省(市),划分为16个地区:苏斯-马塞-德拉,西部地区-舍拉拉德,沙维雅-瓦拉迪格,马拉喀什-坦西夫特-豪兹,东部地区,大卡萨布兰卡,拉巴特-萨累-宰穆尔,杜卡拉-阿卜达,塔德莱-艾济拉勒,梅克内斯-塔菲拉勒特,非斯-布勒曼,胡塞马-陶纳特,丹吉尔-得土安,以及西撒地区的达黑莱-黄金谷地,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雅-哈姆拉和盖勒明-斯马拉。
摩洛哥是非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最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前15世纪起受腓尼基支配。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受罗马帝国统治,6世纪被拜占庭帝国占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公元788年建立了摩洛哥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帝国。此后经过多次王朝更替,柏柏尔人建立的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最为强盛。现在的阿拉维王朝建立于1660年,哈桑二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21位君主。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04年10月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瓜分在摩势力范围的协定。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的“保护国”,同年11月27日,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狭长地区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区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21年2月,摩北部里夫地区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1924年成立“里夫部落联邦共和国”后遭法、西联军的残酷镇压。1947年摩苏丹穆罕默德五世要求独立,改变保护制度。1953年8月法国废黜穆罕默德五世,另立阿拉法为苏丹。1955年11月法国被迫同意穆罕默德五世复位。1956年3月2日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同年4月7日西班牙也承认摩洛哥独立,放弃它在摩洛哥的保护地。1957年8月14日正式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逝世,3月其子穆莱·哈桑王储继位,称哈桑二世。哈桑二世在平息了1971年和1972年两次政变后,经过与各党派的多次对话和协商,于1977年通过选举组成由主要政党参加的议会(代表院)和政府,近年来摩国内政局比较平稳。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西迪·穆罕默德继承王位,称穆罕默德六世。
经济:农牧业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水果、蔬菜等,其中柑桔、橄榄和蔬菜大量向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出口,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摩洛哥有17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极为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沙丁鱼出口居世界首位。摩洛哥素有“磷酸盐王国”之称,其储量为110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75%,目前年开采量达2500万吨,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磷酸盐产品出口是国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锰、铝、锌、铁、铜、铅、石油、无烟煤和油页岩等矿藏也很丰富。工业不发达,工业企业主要部门有:农业食品加工、化工医药、纺织皮革、采矿和机电冶金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产品有毛毯、皮革制品、金属加工品、陶瓷和木制家俱。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1/5,占出口收入的30%。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7%。主要出口产品有食品、矿产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糖、奶制品、茶、食油、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半产品等。摩洛哥是一个文明古国,旅游业发达,居非洲国家之首,收入居侨汇之后,为第二大外汇来源,占国家外汇收入的13%。主要旅游点有:拉巴特、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非斯、阿加迪尔、丹吉尔等。在首都拉巴特有公元1至5世纪时期罗马人建筑的乌达亚城堡,还有著名的哈桑清真寺遗址,有举世闻名的阿拉伯古城——非斯、马拉喀什。古都非斯是摩洛哥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都,城内古老的王宫和麦地那老城堪称阿拉伯世界的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1100多年历史的卡鲁因清真寺也位于非斯城内。与众不同的是,这座宏伟的清真寺同时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卡鲁因大学。这所伊斯兰高等学府,其历史比英国牛津大学还要早几百年,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那里藏有非洲珍贵的古籍——珍本、善本和手抄本的经典。此外,反映摩洛哥各个历史时期在艺术、建筑、和科学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遗迹遍布全国。
中摩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早在我国唐代和宋代,两国间就有往来。中国的造纸技术十二世纪初就传入摩洛哥。14世纪中叶,中摩两国的大旅行家汪大渊和伊本·白图泰几乎在同一时间实现“互访”,谱写了中摩友谊史上的美好篇章。17世纪时中国绿茶传入摩洛哥,成了民族饮料延续至今。1958年11月1日,摩洛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高层领导人曾多次互访,双方在经贸及文化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强。1999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对摩洛哥进行国事访问。2002年2月,摩洛哥王国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摩洛哥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
摩洛哥是个不需要风景名胜即能给人带来好情绪的国度。在这样一个放眼看上去不是黄沙就是绿树丛的地方。当地人以马、以骆驼为交通工具,懒懒散散地行进;每一回到不够富裕的国家旅行,都会发现无所事事、呆坐路边的人特别多,而孩子们则拼命地追着观光客,为的可不是要些糖果饼干,“钱”这个字的英文他们向来能准确的发音。而摩洛哥,恰好也是这样的地方。
黄沙野地,是摩洛哥景观上的特色,因为没有带着浪漫的想像,反而更能体会当地人的生活,风沙烈日与贫困,使得成年人脸上写下了漠然,羊群为了寻得更多的食物而攀上了枝头,甚至连马的脸上都散发着疲惫的味道,只有偶尔来自孩子眼中的纯真与羞涩才是我们熟悉的神情。
到摩洛哥人的传统屋舍中享用一杯热腾腾的薄荷茶,应该是在当地观光意味最浓郁的活动。
喝薄荷茶通常都在白色的屋舍中进行。一群人席地而坐、专注地看着摩洛哥长者泡上一壶香香的薄荷茶、烧水、斟酌茶叶的多寡,将银制摩洛哥壶举得老高,看着也听着水以优美的弧度与旋律落入杯中,加上大量的糖,不禁觉得,摩洛哥人泡薄荷茶,尤其是摩洛哥长者泡薄荷茶,专注讲究得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而围在身边等着领取薄荷茶的我们,也屏气凝神地恍若在等待一杯圣水。
摩洛哥人嗜甜,薄荷茶要加上大量的黑糖才好喝。甜味与清凉的薄荷味混着摩洛哥的清风飘散在各个角落。
在摩洛哥,能让人抛开黄沙野地之落寞印象的,应该只有集市了。
与当地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集市,向来是旅行时最不愿错过的地方,不一定要花钱买什么,集市里有的是不用花钱的民情体验,逛一圈下来,荷包没有出血、记忆里却盛满丰富的异国滋味;而关于摩洛哥集市的记忆,是五颜六色而且让人大开眼界的。
长而暗的集市,从最不善推销的贩子开始,摆出一副事不关己、仿佛眼前堆放的蔬果都跟自己不相干似的姿态,越往集市深处走,贩子脸上的表情越丰富夸张,各种肢体语言也正式上场。
摩洛哥是个不能不杀价的地方,会吆喝着客人上门的贩子多半都是在打观光客的主意,他们各个铆足劲引客人入门、之后便和客人比赛杀价的技巧,一来一往地讲价,谁最坚持谁就是赢家,这就是摩洛哥集市里的游戏规则。
不过,他们那些色彩鲜艳、造型很摩洛哥式的锅碗瓢盘以及五颜六色味道奇妙无比的香料,着实也吸引人,感觉上,你花钱买的不是商品,倒是一份摩洛哥的风味。
在摩洛哥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地毯”是观光客到当地最想购买的物品。毛料的地毯、地毡在设计和色彩上每区都不同,拉贝特(Rabat)是最有名的一个集散中心,而且保有中东制地毯的传统。
摩洛哥的地毯色调调和着蓝、红、绿、和黄色等丰富的色彩,样式设计上通常有一个中心主题和错综复杂的滚边,滚边越宽、越复杂的地毯就越贵。除了拉贝特(Rabat)外,多数的地毯都是柏柏尔部落制造的,每个部落都有其特有的设计和颜色组合。另一个辨认是否为部落出产的方式是,柏柏尔人的地毯都没有边框。
判断地毯价值的要素,除了设计的复杂程度外,地毯的年代、节的数目(一平方公尺有数以千计的节,可以增长地毯的寿命;一张顶级的毯子每平方公尺会有十五万个节)也是评断地毯好坏的因素之一。选地毯最重要的是毛料的强韧度,越强韧的毛织出来的地毯寿命越长。在染料部分,虽然植物染料通常比较不易褪色,但近年来化学染料已取代了天然的植物染料。
另一种毯子“Kils”,是一种平织的毯子,可以挂在墙上或当床罩使用。与地毯不同的是在花样的设计,Kils只有两种主色,与地毯千变万化的设计不同是它交织优美的直线样式。Kils样式简单,但是需要更多的工且价格也比较贵。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