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思同简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思同个人简历
陈思同,男,1973年3月20日生于河南省尉氏县年转警,三级警督。1998年入党。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先后任宣传副股长、宣传股长(县公安局1999年16号、驾校校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正股级)。
长篇小说《爱情花手巾》(暂定名),是其处女作,20万字。2007年第一稿完稿。
陈思同曾在乡学校、乡政府、开封日报社、县公安局、县委工作过,包过村,驻过队,历经队,村、乡、县、市四级,可谓是“党、政、军、民”比较完整。比较高级的领导办公室去过,大老粗、贫困户的家访问过。又因为警察和记者的特殊身份,有机会接触社会各色人等。
座右铭:人与人之间,比来比去,最终比的是文化。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叶公好龙。只有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把人间的爱弥漫开来,从而让世界显得那么美好,那么值得留恋。
联系地址:河南省尉氏县交警大队 邮编:475500 电话:0378-7993636 思同博客:博客昵称:尉氏之韵 具体经历: 199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大学期间,任校团委干部、校通讯社长、校社副社长、校报记者团团长。成功组织社员到开封第一监狱、机械厂、新郑市采访及黄河采风等,荣获开封市教委、团市委、大学生联合会颁发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十佳”个人。
1993年在大马乡一初中教书。
1994年大马乡政府借调办公室工作。当时在《人民日报》发表《农民考职称》受到县委书记的提名表扬。
1995年借调至《开封日报》编辑部工作。采访了英雄人物“江姐”(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演员于蓝饰)。所写《“包公”该不该收钱?》、《不爱为何入洞房?》、《王花改嫁》等新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接着,报社领导便把“读者来信”栏目交给思同组编。当时,尉氏县委宣传部、县交警大队、《尉氏报社》、尉氏电台工程指挥部欲调思同。热爱警察,选择交警。

1996年借调至尉氏县交警大队。当年思同荣获全省交警系统信息报告一等奖、宣传报道工作荣获省、市、县先进个人。开封市公安局演讲比赛创作一等奖。被县委宣传部、县委纪检会聘为特邀宣传报道员。
1997年转警。
2007年借调到县委宣传部。
从警以来,思同在各级新闻媒体发稿1000多篇。在《人民公安报》发表《局长挂帅访司机---记副局长兼大队长孙廷全......》、《和谐社会的铿锵足音----记大队长霍国防......》、《办公桌在马路上---记大队长崔建民》等头题多篇。在《开封日报》发表头版头题《尉氏交警执法彰显“人性化”特色》、《尉氏交警“十谈”点亮和谐之光》、《尉氏县公安交警“三基”打造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等20多篇,重点稿300多篇。特别是2005年,思同所撰写的“交警简报”得到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世军的表扬。开封市副市长刘玉虎签字2篇转发全市。
从警10多年来,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好新闻一等奖”等各种荣誉证书70多个。
同时,陈思同热爱。发表过小说《爱的故事》、《沉默30秒》、《听房》、《半夜鸡叫》、《半夜敲门》、《麦子熟了得时候》等,发表过诗歌《黄河》、《我是月宫中得嫦娥》、《那盆菊花枯萎了》等,发表过文艺评论《你吃一个太阳吧,杨君》、《爱你没商量》等。另外,思同在幼儿教育方面有钻研,出版过《幼儿智能训题集萃》一书。
陈思同尊重领导,热爱群众,工作勤奋,善于创新,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有一定才华,不怕吃苦,对党忠诚,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事迹典型,成绩突出,深得领导和朋友们的喜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