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女掌柜初七放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澜的确搞错了,安澜起床后以为是初八。(读啦网网友发布)根据分班,安澜属于年前值班,她是初八上班。
这天是初七,安澜本来想懒床,竟然不瞌睡,就匆忙起床,胡乱地洗了一把脸,蹬上车子就走,饭也顾不上吃,当然,没有做饭吃啥?
平时点名,大队长马风程并不是次次到场,可是,今天来了。
点罢名,安澜正欲逃回家去,有人喊:“安澜,大队长叫你。”
崔大队给安澜安排了交通简报工作。内容主要是交警大队及早进入工作状态,写好县局要转发,并寄四大班子。
崭新的工作开始了。
安澜还以为是初八,心里说:“今天初八,八八八,发发发!安澜要放一挂鞭炮!”
初六安澜还没起床,窗外便鞭炮次第炸响。很多做生意的门店都是在初六开业。六六六,顺顺顺!
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谐音文化。
安澜掏八元钱买来一挂三贤市的鞭炮。是安澜定的价,安澜说:“八元买一挂炮。”当然,那挂鞭炮也可能仅值六元、五元、或者更少。安澜要的是价位。
春节放炮都是把祭品准备好,燃上香后才开始的。安澜今天特意把电脑打开。甄玉德写《阮籍大传》春节前已经校对完毕,出版社承诺,春节后就要开印安澜相信鞭炮奏出的凯歌会变成优美的文字。电脑就是最好的祭品。
安澜学着甄玉德的样子,把鞭炮从外向里燃去,向家里燃去,取意“发家”。
王春花从楼道里过,她很奇怪安澜今天怎么放起炮来。
鞭炮声声,格外响亮,格外悦耳。安澜很高兴。
王春花问:“今天不是初八吧?”
安澜问:“那是初几?”
王春花说:“初七”
安澜回到家里看了一下农历,嗨,真他妈的不是,果真初七,农家历是不会错的!
安澜说:“安澜放错了吗?”
初七,初七,起来的“起”!七七七,起起起!
安澜怎么会放错呢?
甄玉德该站起来了!
安澜是不会把鞭炮放错的。
甄玉德不在家,安澜就承担起甄玉德所做的一切,包括春节放炮。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进行到12时,主持人宣布了新的一年开始。
而安澜的新年是从自己放炮开始的。
不打无准备之战。安澜首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安澜花了100元买来一大盘炮。是一大盘子,不是一挂。安澜耽心鞭炮嘣手,就找来了一截竹竿,一段香,火机。
人勤春早。安澜象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攻占山头一样,为抢夺时间,11:30,安澜没等城里传来鞭炮声,便点燃了。

这次鞭炮是从家里向门外燃放的,取迎喜接福之意。确切地说:是迎接甄玉德归来。从看守所归来。
为郑重期间,安澜精心打扮了一番。她一身短裙配马靴,青春辣妹一般,中间的手指上还戴上了钻石戒指。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戴法是:食指———想结婚,表示未婚;中指———已经在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经订婚或结婚;小指———表示独身。安澜要和甄玉德恋爱一生。
不错,甄玉德是有缺点的,比如他的愚忠、软弱和缺乏主见,但安澜想:爱一个人就爱他的全部,包括他的缺点。假如甄玉德的腿上长了疮,在安澜的眼里,红肿之处,艳若桃花,她会毫不犹豫地趴上帮他吮吸。
一个生活的强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会拒绝挫折的,挫折是无尽的财富。安澜经历人生挫折让她生活得更加从容淡定,她看了看手指上的戒指,她感到以前的她像金子一样金光闪闪,但潜沉的她像是钻石的光泽一样有了底蕴。
安澜打开了自己家的大门。霎时,烟雾便从楼道里弥漫到安澜的家里。安澜象麒麟一般开始腾云驾雾了。
重德修身的人上不去,营营苟苟的人春风得意。安澜感到,那都是暂时的迷雾,用不了多久,必将还回一个清澈玉宇的世界。
不错,牛见草是一个聪明透顶的人,甚至是精明。他很会算计,注重生存的技巧,其原则就是实用为本。但聪明不是大智慧,大智慧讲究的是策略和道义,追寻长远。大智慧就是文化,就是道德。小聪明的人在一时一事上做文章,大智慧为了百世之业却不惜在那里丢失地盘。表面上,大智慧不断吃亏,可最终,胜利的桂冠赐给了大智慧。
就是这样,一个人,你讲道德,讲素质,是你的东西,你躲都躲不掉,到头来,那一切的一切象一个温存已久的女郎,会毫不含糊地扑向你的怀中。
安澜从王春花那里知道了墨镜给牛见草的巨大回扣,她起身去见墨镜去了。安澜想,你牛见草不是躲在暗处吗?你牛见草的心灵不是黑如墨染吗?应该来个“以墨制墨”。
其实,安澜并不想这么做。甄玉德对牛见草忠心耿耿,誓死不承认酒后驾车的牛见草。这都是“忠肠逼路”造成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大的人权是生存权,甄玉德罪不该死,甄玉德不能死。走着走着,安澜仿佛听到有人在空中高喊: 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警官甄玉德曾因“冬至事故”入狱,经明察暗访,甄玉德实属冤枉,无罪释放!
钦此,领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