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她老子啊有些熟悉他们家庭的同志赞叹着。【】可于而龙却觉得,她更像芦花,不论多大的压力,决不低头弯腰。
等她下班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回到家,就不是那个刚强不服的于莲了,而像一个可怜巴巴的,受了委屈和欺侮的小孩子,泄气的皮球似的,倒在沙发上,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要不,趴在她妈妈怀里,呜呜咽咽地哭上一顿,弄得那时在厂子里也一筹莫展的于而龙心烦意乱。
天天如此,一家人都愁眉不展。
“好啦莲莲,也许我们来想点什么挽救办法吧”谢若萍真后悔让于莲去学画,从她的毕业作品深夜,到留学回国后的作品母亲,都是幸亏“将军”出面讲话,才免去许多不自在,如今难道还去求爱护于莲的周浩么谢若萍犹豫了,正要抓起电话,于而龙按住了她:“你这是把有把的烧饼送上门去呢依我,就找王纬宇和夏岚,干吗老躲在幕后唱戏,问问他们到底莲莲是该杀该砍,不就解决了吗”
“哦”善良的医生从来不曾想这样多。
“去找他们,我倒要看看这些人是不是穿连裆裤”
从六七年以来,王纬宇政治温度计的水银柱一直是上升的,到了七十年代,他已经是非同小可的人物,忙得不亦乐乎。想找到他却非易事,配了两个秘书、三个联络员,据说要和他见面谈话,也得排在一周以后。特别是一些儒家法家从“四旧”的故纸堆里爬出来,被时代的脚灯照亮,学过历史的王纬宇更是脚打后脑勺地奔走不停了。
但有一天晚上,两口子不请自来了。
“看看吧看看吧我早就说过”王纬宇一进门大声埋怨。
于而龙关掉电视,向屏幕上慢慢淡逝的人影说:“对不起,车把式,你遛你的病马,我可要接待贵客了”
谢若萍忙着张罗,因为王纬宇光临,从来是要沏杯上好茶水接待的,好像成了规矩:“好久都没来串门啦”
“打扰你们家的平静来啦”夏岚笑着说。
于而龙回答说:“主任驾临,拍马屁都来不及呢”
“戴上你的老花眼镜”王纬宇向他下命令,接着扔过来一份报纸送审清样,“看看吧,我早就说过”
他早就说过什么于而龙对着那黑麻麻的一片老五号字,猛一下看不出什么名堂,他如今深刻体会到红楼梦里王熙凤在办理贾母丧事时,那种处处掣肘,力不从心的支绌局面。一个生产指挥组,不知为什么竟比当年领导整个工厂的通盘工作,还要吃力,还要费劲,一点都不得心应手。他总想可能自己迟钝了,老朽了,是啊,连一篇报纸大样看起来都那么困难。
好汉不提当年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喝,那么多设计图纸,技术文件,甚至还有许多等不及专家工作处翻译出来的原文资料,都是一目十行地迅速审批,交给小狄去分给有关部室车间,谁都知道他的脾气,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绝不拖延,办事非常痛快。
那些年忙到端饭碗时都得批文件,一厂之长嘛哪桩事能不由他拍板因此,谢若萍给精力饱满的丈夫,在餐桌旁边拼上一张工作案子,他可以边吃边看边批,甚至吃着吃着撂下筷子去打电话,发出一些简洁的指示;或者叫孩子到书房里,找一本什么皇家年鉴之类的厚书。讲究文明卫生的谢大夫,也无可奈何。他好像从来不懂得疲倦似的,在沙发上打个盹,接着搓搓手又干。

也许那时风华正茂,精力要旺盛些
夏岚告诉谢若萍:“情况有点不大妙,莲莲要触霉头,我一直担心会出事,到底捂也捂不住,一篇有来头的评论文章里,点了莲莲那幅作品。”
谢若萍才想张嘴,求两口帮帮忙,谁知都上了报,妈呀大夫跌坐在沙发里,只有叹气的份了。
“妈,瞧你,大惊小怪,无非我于莲臭名远扬罢了,不同样风头十足么”于莲伸过去手,“爸爸,给我看看判决书”
于而龙好不容易才在那大块文章里,找到有关他女儿的章节,差点没背过气去。作者写道:“靶场里的主人公,摆在突出位置上的,绝不是主宰时代的人物形象,而把一个没落的,早被历史的滚滚潮流冲走的,企图阻挡历史前进的绊脚石,重新像沉渣似的泛了上来。作者竭力美化这种失去天堂,而又不甘心失败的人物,从意识形态领域里鼓舞那一类退出历史舞台的家伙,以十倍百倍的疯狂向无产阶级反攻倒算。而且作者以阴暗的阶级心理,恶毒咒骂生活里出现的新生事物,和丑化代表革命的新生力量”
“纯粹是莫须有”于而龙撇掉那张清样,实在使他厌恶,只不过半个火柴盒那么大小一段文字,就像啐在脸上的一块又黄又臭的黏痰,让人觉得恶心。
“你还有劲头嚷,我早就说过”
“你早就说过什么少扯淡。”于而龙反驳他。
“不要不服气,我早嗅出味道不对头,本末倒置,怎么能把一个代表新生力量的年轻人,处于被审判的地位,而把老家伙摆在一号人物的突出位置上,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夏岚说:“埋怨也来不及了,原稿有些词句就更不客气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打字稿念着:“为谁歌功颂德为谁树碑立传
正是怀着被打倒的新仇旧恨,才战兢兢地请出亡灵,画了这幅七十年代的末日审判。我们可以回忆作者在黑线包庇下抛出来的株株毒草,不言自明,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她合上稿子,“我对他们讲,旧账还是不要提了吧算是删掉了。”
“我看不用删,还在乎前科吗横竖判了死刑,再多的罪名,也只是枪毙一次。”于而龙说。
王纬宇好意地说:“不要说负气的话”
“要我感恩戴德,谢谢大老爷杀我头”
“总是有错吧”
“对操着屠刀的刽子手来讲,只要想结果性命,还怕找不到下刀的地方”
正在看清样的于莲扑哧笑了出来:“看哪爸爸,这篇文章把你们二次上台,穿新鞋,走老路的这些老家伙,又扫了一笔,说这是社会上的一股反动思潮”
于而龙无需了解什么了,拧开电视,再也不参加他们的讨论。“我说老于,你也该接受这个教训,现在很难说这盘棋就是定局,识时务为俊杰,莲莲不画,哪至于闯祸”
try{mad1('gad2');}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