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爷与写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看现代印的经书,往往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是生意买卖,不是利生流通。人家送我佛书,我首先看看版页,如果有这八个字,我就不看了。问我为何不看?真善知识为利益众生,必定不要翻版,欢迎翻版。心量大,报慈济心切,心行相应的,其言语文字才可做后学参考;心量窄小,名利没放下的人,焉能写出好文章,又如何能说出大圆满,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认识佛教》)这段是净空法师的讲述。他应该是一个有足够智慧和觉悟的人。他认为带有钱有关的流通的佛经是不好的,写出来的文章也是不好的。
我很不同意:
1,没有钱的流通的商品(佛经其实也是商品)是赚不了钱的。想想,利生流通佛经发行难道是真的不要钱了吗?法师,你错了,那么印刷佛经的机器要钱的,印刷场的工人是要钱的,佛经的纸张是要钱的。除此之外,还要纳税。利生流通佛经在印刷的过程中是要钱的,相关的人还要基本的生活保障的,这个成本就转移到了佛经上,其实,利生流通佛经本身就是用钱堆积起来的。它本身就带有利在里面,如果这个利生流通佛经送出去了。没有赚到钱,数量大了,次数多了,那才是有害社会的。(因为违背了经济的规律);
2,可以理解佛门的利生流通,毕竟现在的佛学在人的身上越来越淡薄,其内容深奥,很多是古代的产物,买的人少,但是你们有想让它发扬光大,影响人们的思想(有关张洁分析过),在报刊,杂志,电视台,打广告很贵。做大型户外广告有负担不起,请名人免费做你们的代言人,心里很过意不安,这个绯闻多多的艺术界的那几爷子,能够格吗?法师心里想着,可是可以,但是我们的佛不是变了吗?不行,不要让世人揭穿我们驻好的几千年的壁垒。想过来,想过去,只有免费赠阅。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点。广告相应也好点,街上发传单生意不是很好吗?
3,其实,佛家的人没有真正的达到心净的境界,法师的一言语。“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就不看了,法师的解释是“真善知识为利益众生,必定不要翻版,欢迎翻版。心量大,报慈济心切,心行相应的,其言语文字才可做后学参考;心量窄小,名利没放下的人,焉能写出好文章,又如何能说出大圆满,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这个很大说明法师是在乎利的,利对于书是现实的东西,而法师就看见现实的东西了,就不看了。而没有看见书里本质的东西,那才是学习,领悟,是自己成为智慧,觉悟的人的本质的,法师就不看了,说明还是没有逃过利这一关,按着佛家说的“心里不能装有利”因为利是表面,而法师在表面的东西挡着下就看不见实质的东西了,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4,当然,心量窄小,名利放下的人,焉确实能写出好文章的多一点。因为一个作家,往往要深入了解周围和社会,是浮躁的,但是要写好,需要冷静下来思考,,放下一些应该放下的东西,用宁静的心态专门写要写的那个文章,肯定是好得多。所以很多出名的作家往往在深夜,在人少的地方,在宁静的地方写作,为的就是求个放得下,求个静心思考的环境,写出宁静致远的作品。
佛爷与母亲(特别奉献)
世间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为的是什么?什么力量在推动,使他们辛苦的工作,早出晚归?我想大家都能答出,是名利。利比名还重,假如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分钱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工作?自然就懈怠、懒散,不肯工作。所以,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爷菩萨既不爱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们还辛苦,比我们还努力,在那里认真教学,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力量就是第二句讲的大慈悲光明云。
诸位想想,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特别是婴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为的是什么?她为的是名还是利?她什么都不是,那是他出自内心的爱护,此爱心就是慈悲心。佛爷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就是慈悲心。佛爷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就是平等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这是一个无不强大的力量永恒的在推动着诸佛爷菩萨,无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在大圆满光明云之后,就说出大慈悲光明云。(《认识佛教》)
上面是成都文殊院净空法师讲述
很多观点,我不同意。“佛爷菩萨既不爱名,也不要利,”真是这样的吗?

佛爷菩萨既不爱名,也不要利。翻译成现代的意思就是,一个有智慧和觉悟或者寻求德行,功德,并且付出行动的人,是不要名和利的。这个可能吗?你看看现在很德高望重兼之才华的人,那个能保证和名利没有关系。
这个社会要发展,首先必须要有矛盾,形成竞争。而名和利是贯穿这个社会的,他是矛盾的的实在的另外一种解释,如果真的没有名和利了。这个社会就能发展了。也许会这样想,我佛门可以不为名和利,但是佛门外的人,总还是为名和利的。社会没有发展,人就很难生存,佛门能生存下去,说明还是在名利这个社会矛盾体中。即使你白吃,白喝,成天念佛,打坐,教化他人。其实你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佛门外的人提供。你们享受了名利人提供的东西,难道能说你们就没有名和利,你们是站在名利中说没有名利。就好比,一群避暑的人来到一颗枯萎的大树下乘凉,说“你看看,伙计,这棵树真难看,真瘦,果实很小”一个道理。
再者,“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难道真没有名利吗?这可错了。讲到这里,我要从古代说起,在古代有很强的封建观念;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2,传宗接代他的意思很明显,一个女孩子在没有扯结婚证前不管有多高贵,只要嫁到男人家,都要从头做起,比如:该洗碗就洗碗,该侍奉公婆就要好好的侍奉公婆。不管男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有缺陷,该一起睡觉就必须一起睡觉。男人叫你吹拉弹唱,作为一个已经扯了结婚证的女孩子就必须按着男人的要求做,男人要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床,作为一个女人也只能看着,听着。男人要乱搞,比如娶个小老婆婆,偶尔逛逛妓院,你也只有忍着。因为这时,你不是女孩子了,而是女人了。正因为这样,男人的地位就高。所以,为了稳固男人的地位,必须传宗接代,什么是宗,就是男孩子,所以,古代的女人很不愿意看见自己生的是女孩子,如果生了女孩子按着封建的教育来说,你必须劝老公在找一个臀部比较大,又漂亮的女孩子,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皇宫,皇帝本来宠爱你一人,就是自己不争气,只能生女孩子,皇帝按着祖制,要和臀部比较大,又漂亮的女孩子发生性关系。大家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感情的,加之臀部比较大,又漂亮的女孩子又让皇帝快乐,又有生龙子的可能行,开始本来很受宠的那个女孩子,就开始感到自己失宠(这样的女孩子很可悲,严重的打入冷宫,有的皇帝死了,在死前的圣旨中要求陪葬),于是生怨恨之心,宫廷政变和宫廷后宫斗争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说穿了,就是争宠和传宗接代的问题。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一般的家庭中,一个女孩子如果生了个女孩子,会被婆婆公公责骂,骂你不争气,不吉祥,接着,在和男人发生性关系,如果还是女孩子,就要修掉你,即使不修掉你,在你的老公第二任可以生儿子小老婆中,你的地位就很低了。所以,在古代封建时期的女人,如果有儿子了,就很关爱他,把他当作宝贝儿,这个宝贝儿就是她以后在家族中或者后宫中的地位象征,是她幸福的根源,法师,你说这个爱真的没有带名和利吗?只是这样的名利在已经内化到孩子的里面。被母亲爱孩子的那个动作迷惑了而已。
而现在,难道没有封建思想的影子吗?法师呀!你要相信一点,文化的传承是不可能改变完的。
假设,如果“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真没有名和利了,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能做得到,那就是,孩子就是自己,只有自己对于自己的本身,为同一个人时,才能做到这样,没有名和利。但是,一个母亲会要求孩子做这样,做那样,必须要好好的照顾自己,而且对自己有高的期望。翻译成自己,就是,一个母亲要求自己要做这样,做那样,必须要好好的照顾自己。而且对自己有高的期望。这个难道就一定能保证能在名利之外了吗?法师,你说能吗?你说“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人是社会人,换句话说人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母亲也是人,她也没有出家当和尚,入佛门。所以母亲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而假设母亲对孩子无名和利,那么孩子就等价于母亲本身,所以,推理出,孩子和母亲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既然法师佛爷菩萨既看着母亲对于她的孩子不爱名,也不要利,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