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蒋慕白此人,国人当戮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章蒋慕白此人,国人当戮之!
坐在办公室里,想着爹的话,我微微一笑,开始琢磨怎么写史量才交代给我的那篇章,任鹏年等人的攻击我不清楚,但是起码我得把我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以及这部电影想要表现什么,一五一十地呈现给读者,让他们了解我的良苦用心。www.TTZW365。COM书友整_理*提~供
章涂涂改改,写了一半,我抬头看看墙上的钟表,已经三四点了。
顾嘉棠和高鑫宝回来的时候,我写得已经快要吐血了。
“张静江怎么说?”我问道。
“师父,张先生听完这话,二话没说就打了个电话,说是没问题,明天《民国日报》上绝对不会刊一篇针对我们的章。”顾嘉棠的话,让我放心了许多。
正说着呢,门被咣当一声撞开了,史量才、张石川、郑正秋三个人一身的酒气,东倒西歪地滚了进来。
“怎么样了?”一看到三个人,我立马迎了上去。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郑正秋已经完全醉了,瘫倒在椅子上,嘴里面高声朗诵着词,张石川身体胖,估计也醉得差不多了,压在椅子里,看着我,嘿嘿傻笑。
三个人当,唯一正常一点的,就是史量才了,不过这老兄也是脸红脖子粗。
“慕白,放心,全都,全都摆平了”史量才拍着胸脯,搂着我的肩膀:“我们仨,全部把他们拿下”
“呵呵呵,《时事新报》被我们搞定了,答应现观望一阵,至于其他的那四家报纸,也是按照我们说的功德圆满。”张石川笑道。
如此,便好
“虎头,他们都醉得够呛,带他们去后院休息吧。”我对虎头点了点头。虎头、顾嘉棠和高鑫宝,一个人一个,拖着三个家伙离开了。
唉。我长叹了一口气,坐下来,开始继续琢磨我的章。
也不知道写到了什么时候,趴在桌子上竟然睡了过去。
一觉睡到了大天亮,早起进屋的阿福看见我这样心疼得不得了:“五少爷,你又操劳了一晚?可得当心身体我给你做吃的去。”
“阿福,今天的报纸买来了吗?”这个时候,我还哪有心思吃饭。
“刚买来,虎头让我把街面上的报纸都买了,我这就去取。少爷,下去吃饭吧,客厅里大家都等着你呢。”阿福答应道。
下了楼,到了客厅,见看见桌子上放满了豆浆油条,张石川、郑正秋和史量才三个人,却是一口没动,围在一起看着桌子上的报纸,见我下来,全都指了指报纸。
没有人说话,房间里的气氛很压抑,看着他们一张张沉凝的脸,我就知道事情怕不好办了。
“怎么了?登出来了?”我强作了欢笑,走到了桌子跟前,摊开了上面的一份报纸。
呵好大的手笔
不管是《大公报》还是《新闻报》,抑或是《时报》、《华新报》、《民国日报》、《时事新报》,乃至史量才的《申报》头版头天,最显著的位置,刊登的都几乎是同一个消息。
《孙先生现身上海,亲自观看《倩女幽魂》》《孙山观看《倩女幽魂》,看后悄然离场》、《《倩女幽魂》映引孙山现身》《一部电影震动上海,孙山现身《倩女幽魂》映式》……看着这些标题,看着配的孙山出现在虹口电影院的巨幅图片,我微微一笑。
消息是同一个事件,但是从报道的角度和语气上,却是千差万别。《大公报》的报道基本上还算是公平,客观地报道了孙山现身的始末,以及《倩女幽魂》的映盛况,最后写了观众的反响,自然有说好话的,也有说坏话的。
除了《大公报》之外,其他的几份报纸,就明显有些主观倾向了。
《新闻报》、《华新报》报道的角度最为刁钻,孙山虽然占了不小的篇幅,但是更多的笔墨却是对准了《倩女幽魂》和梅兰芳的擂台赛,大篇幅地报道了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所谓的批评意见,《时报》更是在结尾处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荧幕上的浪声艳语竟能让民众趋之若鹜,梅先生之国粹竟然受到冷落,真乃天下奇闻,我族之耻辱”
《民国日报》是国民党的党报,最然把重点放在了孙山的身上,大篇幅地报道了孙山此行到上海的目的和重大意义,最后才点出了孙山观影的全过程,特别浓墨重彩地写道了孙山对《倩女幽魂》的高度评价:“山先生言,他看到了最好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黑暗追寻光明的主旨,深深打动了先生”
至于史量才的《申报》,那就更大手笔了,报道这件事情,就花了两个大版。第一版,客观记载了《倩女幽魂》的拍摄全过程、电影映的盛况、民众的热情反应。第二个版面,完全是在诠释这部电影的意义。
“蒋慕白先生留学美国,接受了美国民主自由思想的洗礼,回国后,扛起了电影救国的大旗,其行为之可贵,其勇气之可嘉,其理想之崇高,实让人敬佩《倩女幽魂》,表面上说的是一个聊斋的鬼怪爱情故事,但熟悉聊斋的读者能够现,这个故事和原来的小说,有很大的改变。”

“蒲松龄是用鬼怪来讽刺当时没落之社会,而蒋慕白,则是将如今的社会影子投射到了这样的一部电影魑魅魍魉横行,民不聊生,人不成*人,鬼不成鬼,这边是今日之国而唯一的出路,便是我们永远坚持心的爱,这爱,不是小情小爱,不是**女爱,而是我们对这华夏对着民族的赤诚大爱有这爱,四万万同伴携手,如同宁采臣和聂小倩那样,愤然反抗,我泱泱华夏才能有希望”
“《倩女幽魂》,是部伟大的电影电影艺术我不清楚,我也无言权,但是这电影和我看过的任何电影都不同,它是有灵魂的它是可贵的对待这样的一部电影,社会上定然会有居心叵测之人要用什么1un理道德的名头来扼杀,这样的人,是我们的耻辱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用我们的关心,来呵护这样的一棵可爱的小花,而不是把它扼杀在摇篮里,否则,那真是悲哀了”
这篇章,扬扬洒洒,写的酣畅淋漓,读得我心情舒畅,而看那署名,竟然是史量才的大作
“老史,你什么时候写了这样的一篇章?”我愣道。
身为报业的领袖之一,史量才的笔绝对在全国数得着的,不过这家伙做了经理之后,很少写章,能够让他写出这么多来,我还真有面子。
“看完电影我就写了,写完了就交给下面的人了,不过间有些话,是我后来改的。”史量才微微一笑,却并不是十分高兴。
“慕白,看看下面的那组章吧,攻击的力度,乎我的想象呀。”史量才深吸了一口气。
我缓缓地翻开了《大公报》,迎入眼帘的一篇篇章,一个个利刃一样寒光闪闪的标题,深深刺入了我的眼睛
“真是分工协作,蔚为壮观呀”郑正秋冷哼了一声,气愤无比。
第一篇章,周瘦鹃的。题目言简意赅,声嘶力竭——《庸俗的格调,险恶的用心》
“蒋慕白的一部《倩女幽魂》,骚动上海,街头巷尾的人儿见了,莫不嘿嘿一声坏笑,凑过去低声道:瞧瞧去,露大腿。映之时,万人空巷,高音喇叭想得不知惊醒了多少家庭的多少孩童,yin声荡语,回荡在这上海,这明之地,国人听了,莫不捶胸顿足,洋人听了,莫不视我为猥亵之民族实让人痛心”
“蒲松龄的《聂小倩》,传诵良久,脍炙人口,为何?一曰情节精彩,书生女鬼,跌宕起伏,蒲松龄之笔,空灵飘逸,一段爱情,花前月下,写得委婉动人,二曰格调高雅,君读《聂小倩》,那夜半敲门、月下花容、执手看月、低头观花,雾里朦胧,讲究的便是含蓄二字,美得让人心都酥了再看改变的这《倩女幽魂》,便粗俗得要命哪有什么雾里朦胧,哪有什么含蓄动人?满银幕都是****,满耳朵都是哼哼唧唧,床底之事,直展于民众眼前,格调没有了,美的东西没有了,就剩下了**贪欢”
“蒋君据说也曾留学美国,西洋化,相比也懂得一些吧。洋人之莎士比亚君,地位崇高,《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绝伦,都说洋人观念开放,但那经典的爱情,却同样美得让人窒息,夜莺婉转,玫瑰花香,诗一样的表白,情道浓处,化成了山盟海誓,哪里有过****哪里有过当众**?试问蒋君,此等手法,是何居心?”
“爱情,是人事顶美好的东西,乃是人活下去的一个终极真理,如此表现,实在让人拍案而起蒋君的一部电影,倒是胜过了洋人的千万炮弹,炮弹虽毒,只不过坏人躯体,蒋君电影之毒,却比鸦片更甚十万倍,不知道要坏了多少国人的心灵”
“影戏这东西,本来便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了,也变好,用不好了,便是另一种鸦片枪有人用它来赚钱,却昧了良心本来,成立影戏公司是好的,却故意以这种噱头来麻痹勾引大众,从他们本来就干瘪的腰包里掏大洋以饱私囊,此等情景,不但玷污了这美好的爱情,更让人为之不齿此等庸俗的格调,此等险恶的用心,国人当讨之此等低劣之人,国人当戮之”
周瘦鹃和我不对活,多半是因为顾洛然,这个我知道,但是他写章骂我,却出乎我的意料,而且章写得也符合他作为一个鸳鸯蝴蝶派人的一贯作风,咄咄逼人,非得掉书袋把莎士比亚扯上也就算了,最后干脆对我人身攻击,让我哭笑不得。
他这章,煽动性极强,估计不明事理的人看了,也会点一点头。
这***,算是和我杠上了。
翻过了他那章,再看下面几篇,我是越读越心惊,越读越心凉,越读越愤怒,而一个比一个有名的名字,更是让我目瞪口呆
史量才说的没错,这场暴风雨的力量,远远乎我们的想象
###
第二更送上,求月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