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癞蛤蟆面对白天鹅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江林几年来所接触的官场人生,发现现实生活与理想之间存在巨大冲突。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给什么样的人才提供生存环境。在传统农业社会没有注入现代文明要素的前提下,受过现代教育的专业人才很难找到用武之地。专业人才因为理性地思考问题,处事谨慎小心,如果不能迅速地得到重用,一般受到性格、所学专业的限制,往往被官场定律排斥出局,最终变得碌碌无为。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干部,行为处事不会过多考虑政策因素,更不会受到专业知识或者法律的约束,能够打擦边球,迎难而进,在基层政治中如鱼得水,反而成了有魄力有号召力的象征。加上专业干部往高不成,低不就;非专业干部像万金油。于是,在基层官场政声日隆的干部,大多是中专、党校这些非专业出身的干部。
在乡镇摸爬滚打不过两年,韩江林明显感觉到基层官场政治生态不适宜个人专长的发挥,专业知识正在被非理性的决策消耗和吞噬,再这样碌碌无为,荒废的不仅是专业,更有可能是青春和生命。
父亲过逝使韩江林这只孤帆失去了港湾,迷失在了茫茫的人生海洋,找不到精神的出路。兰晓诗的一番话,使脆弱的帆船遭受风暴的袭击,风帆已然破碎,船体四处损漏,驾驶这样的危船,还能够驶过人生的迷途么?
父亲,我到底是谁,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
我将怎样走完自己的人生?父亲,请你在天国中给我明示。
韩江林对着茫茫夜空痛苦地呼喊。

7
计划不如变化,韩江林失约了,他没有机会请兰晓诗吃饭。
当天凌晨四点,溪口村电话报告失火。灾情就是命令,除留老干部和女干部看家,在家的领导和年轻党政干部悉数冒雪赶往溪口。晨色迷蒙,道路崎岖泥泞,大家分明知道镇里的干部赶到火灾现场时,别说村民住的木楼,就是阿房宫圆明园,只怕也灰飞烟灭了。镇干部仍一往无前地冒雪奔跑,目的就是履行职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灾民手中。干部们赤手空拳,但带着一颗赤诚的关心和爱心。对灾民来说,党和政府的温暖是一件温暖的冬衣,乡镇干部就是递送这件冬衣的温暖大手。党和政府的温暖是饱含热量的木炭,乡镇干部就是点燃木炭的小小火柴。

镇里干部赶到火灾现场,火已熄灭,烧毁了二十多栋木房。在干部赶到之前,村民有组织地迅速推倒一栋木楼,阻断了火势蔓延,火灾没有酿成更大灾难。镇干部一到就投入火灾现场清理,从还在燃烧的火堆中抢救稻谷,帮助村民搭建临时住所,把散落在雪地里的物什一一收拣起来。干部们脱下臃肿的冬衣,一个个仍然干得汗流浃背,手、脸、脖子被涂成黑炭,人几乎认不出人。
看着同事们黑炭一般的脸,韩江林想起兰晓诗的话,觉得应当叫她一起到火灾现场来看一看,只有让她通过亲身体验,才会理解乡镇干部卑微的人生,服务于民的卑微人生,其实就是一部大写的人生。如果从另一方面理解兰晓诗的话,抢险这类简单的工作,确实只需要热情,而不是高深精妙的知识。正如兰晓诗所说,这种工作一般人可以承担,受到良好教育者应当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充满发挥,能够更好地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火灾起因已经查明,一户灾民烘烤过年食用的腊肉,油滴进火坑,引发火灾。
中午,刘县长和民政局的干部一道,送来了灾民急需的冬衣冬被。刘县长个人也给灾民捐了钱,带动了在场的干部纷纷捐款。没带钱的干部向同事借钱捐给了灾民。灾民握住刘县长的手热泪盈眶,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