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姬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回说到苏护得知妲己的事,质问纣王,被禁固了起来
话说虚无在祖巫殿与众巫族战斗着,也是不断的接收着从虚念那里得到纣王的信息,渐渐的开始有了决定,决定让虚念将一些文治之法交给宋缘,让宋缘入商朝为官,前去辅助纣王,而纣王所谓的被美色迷惑,对圣人而言,那完全是可以将他的那段记忆进行封印,让其不受一点影响。
为了完成大劫,纣王自然是需要有一个印象给他们,不然天地大劫不完,只怕会越演越烈,成为无量量劫。到时,可就是一发不可收拾。连圣人都有可能被拖入量劫,同时被六圣围攻,就算虚无三人有天大的本事,只怕也是会成为牺牲品。来完成无量量劫,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是绝对不能干的。
随后就发出信息,给了虚念,而虚念接到虚无的决定后,就开始传授他一些当初在现代的想法,当然不会太过,毕竟超时代的产物出现,往往不会被人接受。最后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
而商容与比干前往劝说苏护,可惜的是苏护此时对于女儿这般死法,完全的接受不了,根本听不进两人的劝说,两人无法,只得退了回来,与纣王分说。
纣王听完两人的话后,思索了一会,就向着二人道:皇叔,老丞相,此时苏护听不进劝谏,只怕会出事,不如暂时将其与姬昌关在一起,皇叔,老丞相认为可好。
听到纣王的话,商容道:陛下,我认为应当将西伯候放了,陛下囚禁他已达三年之久,而其并无犯错,又素有贤明。只是凤凰在岐山鸣叫,陛下认为其可能有不臣之心,但这三年中,他规规矩矩,臣认为应当将他放了。
既如此,若是西伯候无反心,定会劝说苏护,这就当是最后一次试探,皇叔,老丞相认为如何。纣王淡淡的说道。
多谢陛下,臣二人这就下去安排。说罢,商容就与比干离去了。
却不知纣王却在那里自顾自的说道:姬昌几代都太过贤明,从前就是父皇的隐患,现在被我禁在朝歌,西岐居然还是一派生平之象,不可谓不老谋深算,若是将其放了,不亚于放虎归山,日后再想找机会就难了,你二人乃是寡人的左膀右臂,居然如此说,可见你二人还未意识到“一山不容二虎”。
商容和比干安排了苏护进入西伯候所在之地,而姬昌在看到苏护进来后,大惊,不会是纣王向着各位诸候动手了吧,纣王虽然厉害,但也没有走到这一步吧。就向着他询问道:西伯候,你为何会来到此处。
而苏护听得询问,仔细的看向此人,只见此人衣着褴褛,但面容上还是可以看出是西伯候姬昌,见到是姬昌后,苏护大惊,向着姬昌道:西伯候,你虽然被纣王软禁,也不致于在天牢中受苦啊。
听到他的话,姬昌就将发生的事与他分说了一遍,苏护听罢大怒,道:纣王竟然因此事,秘密的让你前来受苦,真是欺人太甚。
听到苏护的话,纣王立刻道:苏兄甚言,甚言,苏兄又是为何来此。

听到这话,苏护更是大怒,向着姬昌道:纣王当初取我女儿,过了三月不到,说我女儿病死,
后来我一打听乃是被道士以妖法所害,而纣王居然将事情全部推到我女儿身上,说我女儿是妖孽,此仇不报,我何以为人。
听到他这么说,姬昌就开始在心中盘算着,这是不是纣王想出来的幌子,想让我犯错,然后可以趁此机会将我一举斩杀。但若不是,这苏护不乏为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就分析起了其中的得失。
而苏护见姬昌在听到他说完后,一句话都不说,就向着姬昌道:西伯候,你在想何事,如此入神。
听到苏护的询问,姬昌回过神来,道:苏兄,此事你在我面前说可以,但不要当着陛下的面说,你女儿死了,但你还有妻儿要照顾,就这样入狱,你的妻儿,要何人照顾啊。
听到这话,苏护才反应过来,但此时已经入狱,想出去是不可能的。姬昌就向着他道:苏兄毕竟是国丈,而且因为丧女之痛,如果肯去向陛下认一个错,相信陛下定会原谅你的无心之失。
要我去向杀女仇人认错,那是妄想,我是不会去的。苏护倔道。
姬昌见得如此,想,苏护不会是纣王派来的,否则言语之间,不会对纣王如此不敬,就向着苏护道:苏兄此时手中无兵权,也做不了什么,何不忍一时之气,与纣王认个错。言下之意就是,你现在手中没有兵权,只会送死,出去后大权在握,你想要与纣王如何斗都行。
苏护也不是笨人,听到他这么说,就向着姬昌道:多谢西伯候提点。来日苏护必有厚报。
在一天后,苏护主不让牢头将话传过去,向着纣王认了错,而且说是被西伯候所劝。使得纣王异常不解。苏护居然如此快就向着自己认错了,不过苏护都认错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就让苏护去了。其子苏全忠,也是被苏护带回了冀州,意思是要将妲己的灵位迁入祠堂之中。更是使得纣王怀疑他此事的用意。不过也没法留下他,毕竟死者为大,而他对妲己也是有着一些愧疚,就让二人去了。而他对于姬昌的戒心自然也是大大的增强了。
之后商容与比干更是多次前来,让纣五将姬昌放了,纣王都是声称此时还不是时候,让他二人日后再议缓了下去。
没过多久,冀州就传来了消息,苏护反了。
使得纣王大怒,派了黄飞虎前住将苏护拿下来。对于姬昌戒备自是更加的深了,毕竟可以在无形之间就将苏护策反,这份能力,实在是容不得他。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个人认为人物的性格:这里的人物,是小道根据《封神榜》里面人物的性格来的,苏护当初提过反诗,小道认为他是比较鲁莽的人;而姬昌,可是做到食其子之肉,神色不变,到出城后才有感情表露,小道认为他是一个比较隐忍的人,而且是袅雄一般的人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