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成陵的无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永成面对李成陵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那的确是非常生气的。
他没有想到,自己物色好的这么一位准备代替自己在下面大施拳脚的人选,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行贿、买官的货色,你说他怎么又能不恼火万分呢?!
这会儿,吴永成甚至于有心要把手里拿着的这个装着钱的、厚厚的信封,使劲甩到李成陵脸上的冲动----这丫的这不是在侮辱自己的人格吗?!自己是被他真心想下去为老百姓们办一点实事的诚意所感动,而他却拿出两万块钱来贿赂自己,难道说自己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还是说自己现在就缺这两万块钱呢?!
“李成陵同志,这件事情你必须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的话,我不介意把这件事情,移交给省纪检委来处理的。”吴永成的脸色黑气越来越浓了。
大滴、大滴的泪,从李成陵的眼角两侧滴落,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此时,李成陵他的脸涨得通红,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嘴角不住地翕动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吴永成感到诧异了:这个李成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给自己送钱侮辱了自己的人格,怎么自己这才说了他几句,他的情绪怎么会这么剧烈呢?!好像他本人反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要说他是被自己吓成这个样子,那也不至于呀?!再怎么说,李成陵他也是在省直机关呆了十几年的干部了,目前还挂着副处级调研员的头衔,应该是经见过一些世面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那两句话,要想把这么一个人吓成这个样子,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说李成陵这是在演戏吧,哼哼,就冲李成陵刚才放下钱匆匆忙忙往外走的神态。他也不可能是什么一名出色的演员---他还没有那么高超的演技呢!这一点,吴永成那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好了,李成陵同志。^^ ^^你先坐下来,慢慢地给我解释吧。我看你好像委屈比我还大呢!哼,真是可笑之极也!”吴永成叹了一口气,他记起来好像李成陵也跟他提起过,他自己也是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现在看到李成陵地这种可怜劲儿,一种同病相怜的心态,马上从心底油然而起。
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是出身于寒门,总得再给李成陵一个机会吧。至于刚才吴永成所说的,要把这件事情捅到省纪检委去,那纯粹是气头之时地一句话而已----他要是真能做出来这种事情的话,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敢往他跟前凑了,那吴永成他之前准备在官场编织为自己目的而服务的一张网,那就干脆成了无水之源了!
作为一个两世之人,吴永成还没有蠢到自毁长城的地步呢!
李成陵还是默默地流着泪。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两个肩膀一耸一耸的,不知道他是在为自己犯下的这极端幼稚的错误在后悔不已,还是心中别有一番委屈。
吴永成心中一动:看来李成陵要不是心中有极大地心事,一个男子汉大老爷们也不会做出这种姿态来的。
得,既然你自己想激动,那就由你先把心中的郁闷发泄出来也好。
吴永成把手中拿着的那个信封,揣到了李成陵的口袋里,转身拿了一块毛巾塞到了他的手中:这一个大老爷们。痛哭流涕的神态,看上去也实在让人感觉到心酸。
“吴、吴、吴主席,实在、实在对、对不起,我李成陵辜负了您的信任。”李成陵就在吴永成准备坐回办公桌的时候,终于哽咽着开口了。
吴永成连头也没有回。径自坐回到自己地办公桌后。嘴里说道:“李成陵同志啊,你这不光是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我认为你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同时也贬低了你自己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我、我这也是迫于无奈啊!吴主席。^^^^我也不想这么干,可、可现在社会上不都是时兴这个吗?!我是担心……”李成陵没有用吴永成塞给他的那块毛巾擦脸,慢慢地回转身子,两眼通红地诉说着。
“你是担心,咱们非亲非故的,没有一点好处,我为什么要帮你,是不是?!”吴永成直截了当地替李成陵说出了他的后半句话:“快,先把你脸上的那些乱七八糟擦干净,男子汉大丈夫的,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我真担心,像你现在地这个样子,到了下面的基层,怎么又能够让地方上的老百姓们富裕起来,还没有遇到什么事情呢,就成了一个娘们,一点出息也没有。”
李成陵听吴永成这句话的意思,好像也没有要继续追究自己的意味,好像……还要帮助自己似地,于是马上心中一喜,赶忙掏出自己地手绢,把自己脸上的泪水、汗水擦了个干干净净。
“来,成陵同志,你先坐下来,咱们好好地谈一谈,你也给我说一说,你什么时候有了这个给我送钱地念头的,我看你今天地这个样子,好像也是蓄谋已久了吧?!”吴永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李成陵说道:“顺便也把你个人的一些情况和我说一说,咱们两个一起工作了半年了,你家里的情况,我可是一点也不清楚呢!”
吴永成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我想把你扶持上去,可总不能对你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吧!这也算是两个人之间私下里交交心,否则的话,哥儿们凭什么把你看作自己的人呢?!李成陵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人家领导这是想把自己发展**家的嫡系呢!像这种好事,他哪能拒绝呢?!
从李成陵接下来的叙述中,吴永成了解到,在李成陵的身上,还真隐藏着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心酸,细说起来的话,他的这种际遇,也和大多数出身于农民家庭、通过高考脱离农村而进入城市的农家子弟们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李成陵是恢复高考之后的首届大学毕业生,要说起来地话,也算是吴永成的师兄了。
不过。要说起来李成陵大学之前的家境,那可是比吴永成要苦得多。
李成陵来自于J省南部地一个地区,家中有兄弟姐妹七人。他是家中的老二。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任制之前,J省南部地区农村的生活,要比吴永成他们梁州地区那些山区苦得多。
这说来大家也许可能还不太相信,但这是事实。
因为在农村实行集体制生产的时候,土地等一切生产资料都是属于村集体的,农民们每天按照生产队的安排,统一按时上工,到了年底的时候。再根据出勤的多少,给予口粮分红,也就是说,农民们除了按照国家政策分配给地每户半亩的瓜菜地之外,就没有任何的自留地了,而年底分到的那一点口粮,大多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坚持到第二年的秋季的,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人口多的家庭,生活就越是艰苦。
而在山区一些地方,农民们除了全国农村都一样的那半亩瓜菜自留地之外,漫山遍野地荒地,只要你做得稍微隐秘一点,随便刨一块,种进去一点山药蛋、玉米什么的,也够一家几口渡过青黄不接的春荒了,最起码还是饿不着人的。
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才促使李成陵凭着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毅力,苦下工夫,在一九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J省大学中文系。
而此时的他。已经在高中毕业之后。回到生产队当了两年地社员了。
凭着高考一跃而出农们之后的李成陵,到了大学之后。并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的劲头。
李成陵他清楚地知道,虽然说自己考上了大学。也就不用再回到农村,去受那种罪了。可他自己只是从农村出来的、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小子,能有今天,那都是自己努力学习地结果,可在以后,要想进一步地改善自己地生活质量,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家里一点帮助,那么自己就必须抓住一切时间,学到更多有用地知识,这样的话,他才有可能在大学毕业之后,留在省城工作,再找一个城里地姑娘做媳妇,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从小接受省城里高质量的教育,不用再像自己从前一样,和千百万农村的农民们,受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

就是凭着这种作为朴素的信念的支持,在大学里不少同学自认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柜,喊出来“六十分万岁”的时候,李成陵还是一如既往地埋头苦学,甚至于在业余时间,试着写了一些稿件,投到了省报社等地方,陆陆续续的也发表了不少,在大学四年临近毕业的时候,在他们这所学校,李成陵居然小有名气,被不少同学冠之为J大的小小“文学家”,这也为他在大学毕业安置的时候,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省政协通过一定的渠道知道李成陵这个小“才子”之后,把他通过省计委调入了政协秘书处工作。
一九八一年的大学生,在社会上那还是很吃香的----那会儿也正赶上了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不少老牌大学生从一介白丁,直接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
在这种趋势下,刚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李成陵,在一位政协秘书处工作的老大姐的介绍下,与他现在的爱人刘梅香---当时在省会城市L市酱油厂上班的青年女工,长得非常漂亮。
刘梅香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她是在高中毕业之后,就参加了工作的。
要说起来,刘梅香她家算是地地道道的L市人了,她的父亲、母亲都在酱油厂工作,而且,她父亲刘德海是工厂里财务处的老处长了,也算是有一定实权的人物。
刘梅香还有一个弟弟刘建刚,在李成陵和刘梅香刚刚接触的时候,刘建刚还在初中读书。
当时的李成陵也算是小伙潇洒英俊,出口又是满口的诗文,让刘梅香见过几次之后,就被李成陵的风度深深迷住了。不顾家里人的再三反对,执意与李成陵走在了一起。
新婚之夜,在租赁来地一间简陋的平房内。李成陵激动地握住刘梅香的手说:“梅香,你放心,我会让你过上幸福日子地。”
当时沉浸在幸福海洋中的刘梅香对此一点也不感到怀疑,她幸福地点了点头:“成陵,我相信你!”
可婚后几年,严酷的现实生活,就给这一对新人的美好憧憬,蒙上了一层阴影:两年之后。他们的爱情结晶----一个健康的小男孩诞生了,可随之而来的是,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已经入不敷出了。
自从李成陵参加工作之后,每个月他都要在留下自己一点少得可怜地生活费之后,就把其余的大部分都寄回家中----家里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等着他寄回来的钱上学呢!
李成陵觉得这也是自己的责任,这是理所当然的。
可在结婚之后,随着小孩的出生,他就只能缩减了每个月给家里的汇款----对于这个。家里的人也都能理解,而且李成陵的母亲还扔下了家里地一大堆的家务,从乡下来到省城为儿子照应坐月子的媳妇和刚出生的小孩。
可是由于一直在城市长大的刘梅香的生活习惯,与来自于乡下的婆婆格格不入,又加之一间房子过于狭窄,到了晚上的时候,李成陵只好再跑到别人的单身宿舍去借宿,李成陵地母亲在来到省城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不到一个月之后,就因为婆媳之间的关系恶化。只好撇下还没有满月的孙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母亲走后,照应刘梅香母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李成陵地肩上,李成陵只好在单位和家庭之间来回奔波。
请个保姆来照应刘梅香母子地想法,李成陵不是没有想过。可就凭他当时每个月六十多块钱的工资(刘梅香所在地单位因为是企业。在一个月的产假之后,不上班就没有一分钱地收入了)。还要每个月给老家寄回去一点,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乎。这个曾经幸福的小家庭,就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
每到这个时候,刘梅香就哭着骂李成陵:“你说你一个大男人的每个月的工资,还没有我一个女人挣得多,当初我爸妈就不同意咱们俩的婚事,就是因为你家在农村,结婚以后不仅帮不上咱们的一点忙,反倒要拖累这个家,可我为什么当初就瞎了眼睛,非要上你的这条贼船呢?!”
在当时,刘梅香所在的这个企业效益还是非常好的,结婚三年之后,李成陵又在老丈人的帮助下,住到了酱油厂的家属宿舍,所以,每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听着爱人的唠叨。
而在单位上,尽管李成陵笔头功夫过硬,也成为了政协秘书处离不开的“一支笔”,但因为家庭的拖累,自己又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直到李成陵参加工作十年之后,还是一名普通的主任科员,而比他迟四、五年参加工作的一些后生小辈们,也在政协挂上了副处长的头衔,有一些背景特别强的,甚至于当上了处长。
偏在这个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不少人下海挣了大钱,就连李成陵那个高中没有毕业的小舅子刘建刚,也在南方折腾了几趟之后,腰缠万贯,在他这个姐夫面前抖了起来。
与此同时,昔日辉煌不可一世的酱油厂这个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却开始每况愈下,李成陵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雪上加霜了。
眼看着自己的小孩越来越大,也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了,孩子的教育投资又是一块不小的支出,刘梅香就整天唠叨着:张三辞职下海发了财,李四经商挣了钱,可李成陵这个大学毕业生,既没有当了什么官,也没有发了什么财,硬逼着他也辞职下海,发展自己的小家庭经济。
李成陵知道单凭自己在大学学到的那点专业知识,闯到“海”里瞎扑腾,说不准就难以上岸了,而他好不容易才谋到了现在的这个饭碗,那是绝对舍不得扔掉的。
所幸,就在李成陵倍感无奈的时候,他被提拔为副处级的调研员,虽然说工资并没有增加多少,家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拮据,可刘梅香却从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也不再总是念念叨叨地逼着李成陵辞职下海了。
前一段时间,李成陵在陪同吴永成下乡调研之时,遇到余乐县偷牛贼刘成有哭着喊着要进监狱的事情,再次深深地触动了他,他深思熟虑之后,向吴永成提出了下基层工作的想法,而吴永成也全力支持他。
就在他回到家里,吧自己的想法以及吴永成的态度,和爱人刘梅香说了之后,刘梅香也全力支持他,毕竟在基层发展的机遇,要比省城多得多。
不过,刘梅香也劝他给吴永成送一些东西:“人家吴主席跟你不沾亲不带故的,凭什么白白地给你帮忙呀?!现在都时兴送钱,你别再像过去的时候,把什么机会都错过了。”
当时李成陵并没有听刘梅香的。
可是直到昨天李成陵得知省委这次对李晔等人的安置之后,才知道了吴永成的神通广大,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梅香之后,刘梅香就再次逼着李成陵来给我一次送钱了,并声称:如果李成陵不听她的话,她就坚决和李成陵离婚,她实在不想和他这个窝囊的男人一起生活了。
“吴主席,您知道吗,就是这一万块钱,也有五千是我爱人从她娘家借来的!”
(为了表示对上个月的道歉,老西本章多送大家五百字。鞠躬求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