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面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昨天又见到很多“巧合”的事情。首先万事感恩。基督徒讲究属灵恩典,强调灵魂的永恒性,但这是否意味着上帝并不重视人生命呢?在《创世纪》中,还有在《约拿记》中,都记载着得救的不仅是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上帝连动物都怜悯,怎么还会不重视人生命呢?
在495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突然在路边出现了一只体型较大的猫科野生动物,想横穿马路。我若不紧急刹车,也许就要撞上了。但高速公路上是不能紧急刹车的,所以我只好点了一下车闸。值得感恩的是,那只漂亮的野生动物也非常敏捷,立即回头避开了我的车。等我车开过后,从后视镜中,看见那只猫科野生动物敏捷地在车从中穿过,横过了高速公路。在西方文化中,猫有时候会指撒旦。《圣经》告诉我们,即使是基督徒,对撒旦也要有必要的敬畏,不要轻易招惹。这一点我一直做得不好。
感谢上帝!回头再看,在我身后的车其实远远地跟着的,即使我紧急刹车也不会撞上。
我说的都是真实话。一幅有趣的场景。
很多牧师都喜欢用高速公路来举例子,说明自由和律法之间的关系。在美国,高速公路又被美名为“Free-Way”(自由之路)。牧师们就喜欢形象地说,在Free-Way(自由之路)上开车,并不Free(自由),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记得很久以前,我在Littleton镇的一条al公路上开车的时候,撞了一只鹿。我只记得当时是夜晚,很黑,怕出车祸,并没有停车去关心鹿的生命。后来才知道我的车右前灯被撞坏了。在西方文化中,鹿大概一直象征和平吧。再次请相信我说的是真话。
二)
昨天是送女儿上夏令营的最后一天。提前到了,女儿起得比较早,有点疲倦。就想在车上打瞌睡。车上睡觉自然不舒服,她就随口抱怨了一句。于是我立即开始一番说教,无非是几点:一是如果车子睡觉不舒服,可以加一张床;又会嫌没有厨房不方便吃饭,又会嫌没有厕所,最后搞成了房车了,又嫌不够冬暖夏凉。等到一切都满足心意了,却发现石油太贵了。二是上帝创造的历史很奇特,生物进化花了这么长时间,储备的石油既够大家用,又不至于多得无止境,让大家尽情地用来,直至把地球毁灭。三是世界在闹能源危机,可是太阳的能源却如此地充足,可见上帝的供应原则不是奢侈,而是足够就行了。人类的问题,好多都是没有掌握好分配。等等,等等…
一番说教后,我有点后悔,就问女儿我是不是在说教。女儿说:“Yaret”。当时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进步了。回头想想,哑然失笑。女儿已经有点疲倦了,想睡觉,我却唠唠叨叨地说了这么多,不分场合,不是说教是什么。而女儿显然在幽默地宽容我。
看来光有良好的动机还是不够的,还要戒掉一些坏习惯。
三)
到了公司上电梯时,有一个人拿着一些绿色的笔和纸。相互打个招呼,笑一笑。
他突然问我:“你要不要拿一支(绿色的)笔”。
最近我在写东西,说不需要刻意拒绝他人的善意。原则上是这样讲,但习惯上却改不过来:“怎么可以随便拿陌生人的东西呢?”。“不要”,我笑笑,拒绝了。
“你肯定不要吗?”,他盯着我问,眼神有些奇怪。
“不,谢谢”。我说。
……
一出电梯,我就后悔了。也许绿色的笔象征着要我写一些与环保和和平有关的内容。我怎么可以轻易拒绝呢?当然,电梯间里的时间太短,没反应过来。很多坏习惯,要慢慢改。
……
看新闻,又是巴勒斯坦人袭击以色列定居点,以色列人还击等等。心中不安,为他们祷告。晚上儿童活动的时候,突然看见我的小儿子打了别的小孩的脸。我赶紧上前道歉,待那个小孩止住哭声后,就把自己的儿子拉到一边教训。
儿子哭着抗议,说另外那个小朋友先掐他的手,掐得很痛,而且掐着不放手。
我说,“即使这样你也不可打人的脸。”
儿子反应很快,这点倒能接受,立即说道:“那我就打他的肚子”。人的罪性啊!
我说,你有没有先举手(请老师帮助)。我在想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的事情。小孩子先举手,就好像国家和民族之间,有冲突先向上帝祷告一样。
我又教育他,应该把手抽回来,或者应该忍耐。我又说:“世界不公平,但你要做正确的事。”
他还是不断地哭着抗议。他最大的理由,是对方掐他,掐得真的很痛。
我让他掐我试试看,看看有多痛。他有点不敢。我就用激将法,说,“不要怕,就好像我在骂你笨蛋。”
他立即就不干了,狠狠地掐我,还对着我的肚子打了一拳。
那一拳打得真痛。我告诉他,一是那一拳打得很痛,二是我已经忍下来了。我想“以身作则”示范这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但他依然在哭,还是不认错。
我又对他说,“你看,基督耶稣在左手被钉了一根铁钉,右手被钉了一根铁钉,脚上被钉了一根铁钉。这些他都能忍受。”,但他依然摇头,还在哭,还是不肯承认是自己错了。
我想了想,严肃地对他说道:“你摔在地上的时候,那么痛。你忍受了吗?你往地上打了吗?”
他很惊讶。他喜欢运动,摔倒的次数很多,却不怎么爱哭,爬起来就算了。
我说:“你想往回打一拳,并不是因为你不能忍受,而是因为你对面的是一个人。”
说也奇怪,他顿时不觉得委屈了,停止了哭声,高高兴兴地走开了。人啊,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过犯,再严重都能忍受。对他人的过犯,我们却没有宽恕之心呢?
我相信神喜悦的,是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犯并改进的人。我相信神喜悦的,是具有宽恕之心的人。
四)
请允许我写点严肃的东西。最近索马里的饥荒爆发,心里很难受,在为他们祷告,也做了一点捐献。索马里也是闹海盗的地方,由一些著名的恐怖组织控制着。一连四年,世界粮食卫生组织送去的救济粮都被阻断了,最终就导致了这样饥荒。最近这些恐怖组织才对局势的控制有一些松弛,允许一定的粮食运入索马里。但为时已经过晚,饥荒情形已经非常严重,经常有逃难的妇女和孩子倒毙的情形。网上也登出了一些文章,描写了一些母亲被迫选择是哪个孩子能得以存活的悲惨场面。还有一些人,趁机强暴逃难妇女。
免不了,有人会指责,你们的上帝在哪里?还好,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并没有这样指责。他们只是悲痛地说,这是我们人类整体的过犯。
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半之前,有四名乘小舟到索马里去的“欧洲游客”被海盗绑架(大概是丹麦人)。最后四人全部遇害(其中大概有一对是夫妇)。网上的新闻说,航海管理的官员已经再三强调,要求他们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形下去索马里。
这四名被描述成航海游客的人,是一批传教士。他们没有什么高价值的资产,却只有一批《圣经》。我相信上帝在派遣他们去索马里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当时我的心里很震惊,但没有太多的悲哀。我相信这四位传教士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五)
昨天下午和女儿一起出行,突然遭遇一场罕见的雷阵雨。只记得突然间雷鸣闪电大作,大雨倾盆,车窗的雨刷打到最足,也不能看清前面的路。为安全起见,我立即将车停到了路旁。我要求女儿与我一起祷告。神似乎不愿意听我们的祷告,反而冰雹从天而降,劈劈啪啪地打在我的车窗上。闪电一个个地击在周围。一时间,我仿佛回到了马丁路德当年被困在森林中的情景。
我效仿马丁路德,在心中许愿终身事奉神。这样的心愿其实早就许了。但这样的祷告似乎也不起作用。我就问女儿她在祷告什么。遗憾的是,她会的,主要还是感恩祷告。
关于如何祷告和如何等待神的回应,仔细介绍起来,可以写一大篇厚厚的内容。我自己曾经给女儿作过简单的介绍,那就是每次祷告结束后,我们都要说“奉主耶稣的名求”。我们奉基督耶稣的名求,就要想一想基督耶稣在相同的环境里,究竟求的是什么。我这样教女儿,只是想让她知道,一是祷告的时候,不能做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让她理解,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上帝往往也不会垂听,我们是在白白地祷告。另外也是希望她祷告的时候,多一点爱心,少为自己求,多为别人求。当然,对于她这个年龄,能够真心地做感恩祷告,知道一切所得的背后是神的爱,也是很重要的。
这些念头,在那雷鸣闪电中,只是飞快地闪过的。当时心情有些紧张,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基督耶稣教导的,教会常用的“主祷文”。
这篇主祷文的内容如下: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马太福音》6:9-13)
这篇祷告文我很熟悉,首先,称呼神,要用“我们在天的父”,而不是“我在天的父”。这提醒我们,基督徒必须与教会联为一体。“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说的是请求神的宽恕。就因为神宽恕我们,我们也应当宽恕他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则是我这篇文章开头写的内容,放胆传扬福音,但不要轻易去招惹撒旦。在危急的时候,要记得求告神,只有神能救我们脱离撒旦的权势。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予我们。”,这句话的原意,是佑护当时传福音的使徒们的日用饮食。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文化传播没有充足的经济支持,主要靠“吟游诗人”这类的一个群体。这些文化传播者的生计,有点类似于乞讨。基督耶稣的使徒们传播福音,采取的也是类似的谋生方式。伟大的使徒保罗,原本是一个犹太人的经学家,也是当时的罗马公民,本有一个美好富裕的前途。但他却将这一切都放弃了,来充当基督耶稣的福音使者。他的生活,靠的是一边传福音,一边帮助人做一些诸如编织帐篷这样的杂工。
在现代社会,这句祷告文似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只记得很多次用主祷文时,都有意无意将这段文字忽略了。
而这次用主祷文祷告时,因为与女儿在一起,我不得已用英文祷告。对主祷文的英文版我并不熟悉,仓促之中,竟然将这一祷告内容放在了最后。
然而就在这句话刚说完,女儿就说:“See,it?ended”。感谢神,就在那一瞬间,冰雹就突然停止了。而我也顿时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犯的一个错误,基督耶稣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予我们。”,这句话不仅是指物质的食物,更是指神的话语和神的爱。
这句话的英文对应是:“Givetodayr-daily-bread”。
我前面在解释马丁路德的“我们都是乞丐”的那句话时,我的解释是:“马丁.路德说:‘我们都是乞丐’,指的就是当时新教传教的窘困状况,也是赞誉那些新教徒们追求神的信心。”
然而与这句主祷文联系,以及与这雷鸣闪电般的经历联系,我才真正地明白了马丁路德的“我们都是乞丐”说的是什么。
据说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当时的天主教规定,除了高级神职人员以外,人们没有权利自由地阅读《圣经》。
我在网络上查询,天主教并不完全承认“没有权利自由阅读圣经”这样一种说法。但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德文版《圣经》和英文版《圣经》的翻译,都是在马丁.路德时代进行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人们用的《圣经》大概是希伯来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译本。普通人即使有机会阅读《圣经》,也没有办法学习领会。
而当时的天主教本身,主要重视的是宗教仪式,对《圣经》讲解却不重视。
对神的儿女来说,神的话语就是他们每日的食粮。我们在今日的索马里看到了饥荒,我们的眼睛若擦亮了,就应该在当时的天主教里,看到一个个属灵营养不良的孩子和成人。
所以马丁.路德的“我们都是乞丐”,是要把神的子民应得的属灵粮食乞讨回来,喂养给他们。为此他被送上了在沃莫斯教廷审判会,面对死亡的威胁也毫不畏惧和妥协。
然而神的子民饱受饥荒的日子又何止这一日呢?
神的仆人摩西小时候,与他同时出生的以色列人的长子都被埃及法老屠杀了。他的母亲将他放在一个篮子里,顺尼罗河飘下。埃及长老的女儿捡到了这个孩子并收养了他。
喂养摩西长大的,不是埃及长老的女儿,而是摩西的母亲。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将爱和耶和华神的信息默默地传递给了摩西。
这也是我们的神面临的窘境,?的子民,?只能偷偷地喂养。
在《圣经》里,有多处描写这个世界上易子而食的事情,但那毕竟是少的。然而我们看看今日的属灵世界里,发生的又何止是易子而食呢?父亲、母亲直接扼杀子女的良知和灵魂的例子还少了吗?
我们擦亮眼睛,真的要看到遍地的属灵饥荒。
基督耶稣为了喂养我们,愿意破碎他的身子作为面包,愿意流出他的血作为我们的葡萄汁。
我们都是乞丐,但我们不是没有食物的乞丐。我们是一群用我们的爱来祈求他人,感动他人的乞丐,因为我们要喂养给他们和他们的子女的,是基督耶稣破碎的身体和流出的血,那正是他们生命和灵魂的粮食。正是这血可以洗净他们的罪,正是这粮食可以让他们本应归入永恒的生命,不至于在这个世界中途夭折。
人啊,你们不要学那索马里的海盗,因为内心的骄傲和种种的因由而断绝被赠与的食物。你们要自己来信福音,你们要传播福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