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张很精致的梨心木桌,放在亮得发光的地板上,桌上是几味精美的小菜,以及两碗用鸡汤泡着的碧萝香梗米饭,米粒是淡绿色,被浅黄的鸡汤衬着,色泽非常柔和,香味扑鼻,李益忍不住赞道:“好!好!还没吃,我已经感到满口生津了。”
卢闰英却皱眉道:“雅萍,你怎么把吃点心的菜搬了来,这太不像话了。”
李益已坐下,端起碗来扒下半碗,闻言忙道:“这个好,我觉得比大鱼大肉的盛宴可口多了。”
雅萍笑笑道:“婢子看看时间也是用点心的时候,所以把大菜都撤回去,李少爷将就点果腹吧,老爷也快回来了,这时候吃饱了,晚上怎么吃得下?”
她这儿才说完,李益的一碗饭已经下了肚子,见雅萍没过来替他添饭上又不好意思叫她,只得放下了碗,卢闰英看见了道:“雅萍,还不快盛饭去!”
雅萍嗫嗫地道:“小姐,没饭了。”
卢闰英道:“胡说,家里会连饭都没有了?”
雅萍道:“白饭自然有,但是上好的碧粳米饭却没有了,厨房里不知道有客人来,还是照着平常的份量蒸的,婢子把夫人的那一份取了来的。”
卢闰英道:“一天就做这么两碗饭?”
雅萍道:“那当然不止,但是这作午后点心的碧粳米饭,却是就着老爷夫人跟小姐的三人份量蒸的,每天才蒸这么四碗,夫人中午没出来用膳,先要了两碗去,婢子已经把剩下的两碗全端来了。”
卢闰笑道:“难道你们吃的米饭还是另做的?”
雅萍笑道:“小姐,我们那有这个好福份,这种碧粳米是江南专门种了进贡御用的,在宫里也稀贵得很,据说除了圣上及后宫的两位娘娘之外,连几位贵妃都吃不着呢,因为老爷跟江南粮督卡大人是知交,承他的情,每年都着人专骑送了两石来,只够供您三位做点心用的。”
卢闰英笑道:“一样是米,我就不信有这么珍贵!”
雅萍道:“据说这种稻子祗产在无,是用玉泉山的泉水灌种的,每年一共才收二三十石,十石专供御用,还有十石就由粮督大人斟酌着做人情,而咱们家居然能分到两石,已经是很难得了。”
卢闰英不让他再说下去就摆手止住了道:“好了!好了!别这样噜苏个没完没了,也不过是米饭而已,吃了也不见得能成仙作佛,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李益却笑笑道:“绿色的米很少见,我还不知道是大有来头呢。”
卢闰笑道:“雅萍!那些话以后可得慎重少言,幸亏李少爷不是外人,否则你已是为老爷招祸。既然这是御用之物,咱们就不该有,让人知道了是犯律的。”
雅萍吓得不敢说了,李益道:“在长安,那一家没有点宫内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脂粉店里,明明是一样的东西,弄个锦匣儿装起来,就说是宫廷用物,价钱居然贵了几十倍,妙的是偏有一些人去上当,那些外地来京赶考的举子,如果不带两包宫粉回去,彷佛就不敢见人了。”
卢闰笑道:“内廷用物,能够公开买卖吗?”
李益道:“那当然不行,都是放在店铺里面,等外地客人上门时,再悄悄暗示,装模做样地卖出来。”
“东西是不是好一点呢?”
李益一笑道:“那当然,品质稍微精纯一点,也不过就是上品而已,可是加上了一个宫廷用的衔头,身价提高了十倍,那就是愚弄人了,偏有许多人为虚荣所惑,心甘情愿地上当,可见富贵二字愚人之深。其实真正的宫廷用物,还比不上呢!”
雅萍不解道:“那怎么会呢?”
李益笑道:“后官的宫娥彩女,多至千数人,未必个个都是有钱的,除了几个得宠的后妃用度稍宽,大多数的宫人,穷得连脂粉都买不起,闲下摘取御园的花瓣,捣成了汁来作为胭脂,很多人家为了求取富贵。把女儿送进宫去,结果每年还得赔衬往宫里贴钱。”
卢闰英听了似乎感到不信:“那里会这么苦!”
李益道:“这是实情,大家都是受了天宝杨门的影响,看见杨家以女得宠换来了大富贵,千方百计钻营,其实得如杨氏玉环者能有几人,那些女子进了宫,三、五年见不到皇帝一面的还多得很。”
“但也不至于要家里贴钱吧?”
“宫中固然有例支的脂粉钱,为数本就少得可怜,还要经那些宫监的层层剥削克扣,分到她们手里更没有几个了,而用度却又不能省。”
“在宫里还有什么用度呢?”
李益笑道:“一日三餐是有得吃的,但是衣服要穿新的,胭脂花粉不能少。就得自己掏钱买。宫禁森严,不能出来,就得请那些太监们代购,这又得经过一层剥削!”
卢闰笑道:“宫中难道连这些都不供应的吗?”
李益叹了一声:“帐目上是有的,可是落不到她们手中而已,那些执事的太监们侵吞了大部份,底下管事的小太监又分润了其余的。”
“有这么大的胆子?”
“到处都是如此,岂独宫中为然?”
“难道她们不会申告?”
“告诉谁去?有头脸的女官们得到的奉敬比份例更多,当然不会受理,宫里规矩极严,又不能随便走动,皇帝经常到的地方,自然是人人都衣采鲜明,可是一些较为冷僻的地方,三两年难得见到一个别处的人,更别说是圣上了,她们又向谁诉说去?有人受不了苛虐,在宫里上了吊,也只是悄悄一埋了事,生死根本就无人过问。”
“那……干什么还要穿戴整齐呢?”
李益又叹了口气道:“一个希望,她们总希望那一天圣上突然高与了。翩然莅临,如果是蓬头垢面,更难引起圣驾的注意了,所以她们随时随地都要梳戴整齐,唯恐后人,等待着那随时可能到来的幸运。”
“有没有希望呢?”
“大概总有吧,否则她们就不会如此起劲了,也许千百人中,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提高了她们的希望,也增加了她们活下去的勇气,盼望着那一天能飞上枝头作凤凰。”
卢闰英轻叹一声:“她们如果真的聪明,也该拿人家跟自己比一比,如果处处不如人,就安份老实点……”
李益笑道:“宫中无丑女,这倒是句实话,假如不是有着几分姿色,安安份份的,也不会想入宫了,做父母的更不会把女儿送去受活罪,正因为大家都不丑,所以才人人雄心万丈。”
“即使略具姿色,也该有个高下之分!”
李益笑道:“女人看女人,不像男人看女人这么宽大,即使是天仙化人,沉鱼落雁,在女人的眼睛里也能挑出毛病来,因此在宫里的女孩子,谁都自信不逊于他人,何况还有一件妙事,越是冷落的宫院,美女越多!”
“那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入宫的才女,是由后妃指点分发的,她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然不希望有人来争宠,绝色姿容,都分在皇帝难得见到的地方去,反倒是姿色平平的人放在跟前的机会较多。”
“这太不公平了!”
“天下事本就如此,古今一例,若是公平,美如王嫱,又怎么会埋没多年而远嫁塞外呢!”
卢闰英轻叹了一声,忽然看看雅萍道:“小鬼,你听见李少爷的话,是不是还想入宫?”
李益好奇地望望雅萍笑道:“你也想进宫去?”
雅萍飞红了脸道:“婢子那有这个妄想,是小姐要去!”
李益神色微变道:“怎么?闰英,你要入官?”
卢闰英笑道:“没有的事,前年东宫太子门下舍人张敬安到河西,对我爹说,太子妃虽经册定,但是昭仪尚缺,爹如果有意思,他可以一力促成。”
李益道:“姨丈怎么说?”
卢闰英道:“爹就是我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我送到那儿去,当时就拒绝了,张舍人很遗憾地说,太子府中没有几个出色的,就是雅萍这小鬼,也都是蛾眉班首。这小鬼听见就动心了!”
雅萍羞急地道:“才没有的事呢,是小姐瞎说的!”
卢闰英一笑道:“我瞎说!如果你没这个心,为什么时常在没有人的时候,对镜身着宫装,顾影自盼呢?”
雅萍更急了:“那只是为了好玩,婢子是侍候小姐的,小姐到那儿,婢子也到那儿。”
李益笑了一笑道:“张敬安是为了巴结求进,不择手段胡说而已,如果是册选昭仪偏妃,似乎还可一试,假如没有那个机会,还是别去的好,目前这位太子颇喜风月,他府中的歌伎女优,无一不是绝色,就是那些昆仑与天方的女奴,也都是一个妖娆艳美,想要出人头地很不容易!”
“你怎么知道的?”
“我去过,而且把全府的歌伎舞伶,全都召集了起来,听我选配。”
“君虞,你又在骗人了!”
李益笑道:“我不是选配了人带走,而是选择佳者,编配作水仙之宴,除了太子妃没见到之外,所有的我都一一详细审试甄选过,挑出了二十四名……”
雅萍忙问道:“她们都怎么样?”
李益笑道:“不仅是人间绝色,而且个个多才多艺。”
“比我们家小姐如何?”
李益笑笑道:“叫我来说,自然是不如,但在别人眼里,或许是平分秋色。”
卢闰英瞪了雅萍一眼道:“没规矩,还不下去!”
雅萍含笑退到一边,卢闰英忙问道:“君虞!那水仙之宴又是怎么回事?”
李益笑了一笑:“渔人将出桃源,武陵人告诉他的最后一句话,你还记得吗?”
卢闰英先是一怔,随即想起了那句话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于是对雅萍道:“把桌上撤下去,在前面听着,老爷一回来,就过来通知一声。”
雅萍满心不情愿,很想听听水仙之宴,但卢闰英的话又不敢不依,只得幸悻然地走了。
李益等她走后才笑道:“这个小丫头很喜欢说话。”
“她很精明,也很能干。话是多一点,但也排遣了我不少寂寞。君虞,你是不是很讨厌她?”
李益笑道:“怎么会呢?我最讨厌呆头呆脑的人,但是有些事不能让喜欢多嘴的人听见的,像水仙之宴……”
卢闰英更急了道:“君虞!你快说呀,这儿已经没有外人,难道对我也不能说?”
李益笑了一笑道:“不错,你不是外人是内人,因此对你是不必忌讳的。”
卢闰英红了脸,但急于想听水仙之宴的事,所以没有再纠缠下去,静静地听着。
李益见她凝神倾注时,别有一种娇柔的神态,就像个小孩子在聆听着远游归来的父兄讲着外面世界的见闻,在那幼小无知的心灵中,固然因谈话中种种新奇的事物人地感到新奇的刺激与向往,对说故事的人尤其充满了虔敬。
这使得李益的兴趣更浓厚了,一个健谈的人,最高兴的就是有人热心地听他说话。
李益是个口才很好的人,而且比一般人都高明。
读书的士子一般都可列为两个通病,长于文笔者讷于言词,这是苦读的一型,另一种则是长于文词而俭于腹藏,这是善于酬酢的一型,这两种人都是属于较为有出息的,当然更多的是两者俱缺的庸才,而最少的就是像李益这样两者俱精的干才。
李益在长安的人缘不算好,得罪过不少人,那是老一辈的居多,因为他们缺少了受批评的雅量,忍受不了一个年轻后进对他们的尖刻讥评,伤害他们的尊严。但年轻一辈对李益却是激赏钦折的多,因为李益确有令人眩惑之处,他的辩才若泻,胸罗渊博,对圣人之言,也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能引经据典,来支持他的言论,证明他并不是凭空虚构,滥发狂言的。
所以李益在长安仍然能成为一个名士,而且把他的诗文广为推介流传出去。尤其是在平康里巷,红粉青楼之中都把那些别具绮思的诗词写在扇叶上,绣在罗帕上。
一个粉头儿,如果不得李十郎的一首新诗,就是庸俗脂粉,为雅士们所不屑一顾者,往往有很多名媛为了增添身价,千方百计而求得一诗者。
这是李益来到长安,挥霍金尽,迁到新会里后那一段日子的事,他省了客栈里的大笔开销而酬酢依然,有些红歌伎还私下拿出体己钱去求得一诗的。
因为这缘故,才使李益在脂粉队里成为贵客,也因为这缘故,使他对少女的情怀了然如视。
因此他叙述水仙之宴时,也就更形精采了;对太子府中的景物陈设以及那些伶人歌姬的情态姿容他都能作极为生动的描述。
这让卢闰英更为倾倒了,她家有钱是不错的,但是在河西边镇之地,即使他父亲是节度使,为一郡之首,可是跟长安一比,又差得很多。
李益能叫出名目的东西,她连见都没见过,那就要问,问了李益就要讲解因此他笑道:“闰英!像你这样打岔下去,什么时候才讲得完?”
“讲不完就慢慢地讲,我可不能听漏一点。”
“姨丈快回来了。”
卢闰英看看铜漏,笑道:“还早;至少还有一个时辰,他既然要邀人回家吃晚饭,就不可能回来太早。”
李益也知道,姨丈必然是有要务处理,所以才会在人家里耽得很久,又怕冷落了自己,才吩咐留饭,而且邀人回来晚餐,那时所谈的必然是自己能参与的,因此也必须把一些属于他工作上的机密事务谈论完毕,不会回来太早。
不过李益有他自己的打算,对这个表妹,他是千万分的满意了,看来婚事也不会太多的碍难,只苦在自己能留在长安的时间不多,他要尽快地赶到郑州上任去。
一郡的主簿业务很重要,不容久悬,而自己是初放新职,更不能延误的。
在长安,只有三五天逗留,在这三五天中,他必须要把事情敲定,而敲定一件事,并不太容易,尤其是表妹现在的门第家世,再加上她本身的姿色才具,正是万家争取的对象。
李益更明白,除了表妹的一心痴恋外,他的条件不算太好,最多再加上姨母的一点私心,要敲定这头亲事,他必须得要多做一点。
当然,这要做得自然,他必须要细心安排一个情景,使卢闰英自己慢慢地投进来。
就像小时侯设阱捕雀,陷阱是固定的,雀鸟却是飞动的,以呆板的陷阱去捕捉飞雀,必须要费点心思安排,雀鸟很容易受惊,一个少女也是如此。
对雀鸟,是用食饵去诱惑它,因为他们饥饿。
对卢闰英,他必须用一些游词,因为她怀春。
但是不能太粗俗,因为她是一个闺阁千金,不是无知的乡姑村女,李益在动着心思:“闰英!昨天我赶了几百里路,深夜才到长安,今天上午就来了,这一身酸疲可够累的,回头姨丈来了,我还得打点精神,你总得让我歇歇。”
卢闰英找了个凉枕,让他席地躺下道:“那这样靠靠吧,你既可以养息,也不妨碍说话。”
李益微微感到失望,他原是希望能到她榻上去的,不过李益是很有耐心的,他继续在故事中安排他的饵。
卢闰英为听得亲切,跪坐在他身边,而且还轻轻地为他按摩肩头,帮助他消乏。
那一张娇美的脸,那一副玲珑的身材,以及那一股动人的幽香;使李益怦然心动,于是他着重故事的渲染上,正好讲到他受命安排新戏,策划水仙之宴,挑选歌姬舞优,所以特别着重点染:“我为了要使这一次宴饮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自然不能有一丝瑕疵,所以在选人时十分慎重,找了一间静室,叫她们一个个列队而进,在静室中除去衣衫……”
“她们肯脱吗?”
“有什么不肯的,我告诉过她们舞剧的情节,那是一项别开生面的尝试,而且这是一个展示她们**优点的大好良机,如果能邀得太子的青眼相加,日后就是无限的荣华,她们唯恐不中选,每个人不但在我面前脱掉了衣服,而且还有意地向我讨好呢!”

“当着那么多人,不会这么放肆吧?”
“不!我顾虑到她们的矜持,每次都是一个人进来的。”
卢闰英忍不住地笑了:“你倒是眼福不浅!”
“岂止是眼福不浅,而且艳福不浅,因为我甄选的水仙不但要身段姣好,还必须要受过训练的;不但是懂得舞拍,必须还要技艺精熟的。”
“那怎么挑?每个人都表演一次给你看?”
“本来是应该如此的,但是时间不只够,我只好采取另一个方法,既省时,又省事,虽不中,亦不远矣!”
“什么方法?”
“叫她们一个个走到我的面前,让我捏捏她们的胳臂,大腿,小腿,手掌贴着小腹,让她们躺下举举腿……”
虽然是在口中说话,卢闰英仍然红了脸道:“敢情是这个方法呀,你分明是存心轻薄!”
李益满脸正经,无限委屈地叹了口气:“闰英!你真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纵然色胆包天,也得看看时间地方,在那个节骨眼儿上,我还能打什么坏主意不成?”
“可是你这种方法听来就莫名其妙!”
“一点也不,那受过正统歌舞训练的姬人,一看我甄选的方式就知道我是行家。而且我先叫进来的两个是教舞的队长,借她们的口出去对别的人一说,果然后来的人一个个都循规蹈矩,老老实实来听候吩咐,有问必答,自己会什么?能什么?都先告诉了我。”
“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最正确的方法,她们的教师也是用这种方式去考察她们的勤情进境。”
“这能试得出吗?”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经常练习舞蹈的人,肌肉紧结。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松弛,女子因为肌肤细致,不像男人那样,常动的人曲突有致,必要用手掌的触探,才能够知道实在的情况,所以我用这个方法遴选的人,没一个错的,就是不入选的人,也都心服口服。”
卢闰英张大了眼睛:“君虞!你真懂得那么多?”
“这还能假的?”
“不!我不相信,你是从那儿学来的?”
李益微微一笑道:“这是广阔交游的好处,因为我是名士,当名士有个好处,就是能够交到各种朋友,而且都是各种行业中的顶尖人物,这是黄九郎教给我的。”
“黄九郎又是谁?”
“这人是长安市上一个名人,原本是杨家虢国夫人的家童,自幼习舞,人也长得聪明俊秀,伶俐异常,一般家童到了十五岁后就要打发出府了,可是他到了十九岁,还是在杨家献舞,杨氏三姊妹,韩,秦,虢三位国夫人都把他当作宝贝,据说贵妃杨玉环也很喜欢他,召进宫中住了一阵,霓裳羽衣舞就是他教的,但是她的三个姐妹不肯让黄九郎久居宫中,才个把月又便要了回府……”
“你又胡说了,大内禁苑,岂准男子在内居宿……”
“他是乔装女优进宫的,因为生得俊美,扮起女子来,妩媚姣艳,竟是国色,听说被玄宗皇帝看见了,一定要召他侍寝,结果还是妃子装着吃醋争风,才免了他一劫。”
卢闰英笑道:“宫闱之中会这么乱?”
李益笑道:“长安最乱的地方就是禁宫内苑,一直到天宝之后,才稍微好一点,但习气已成,否则太子府中,怎会养着那么多的姬人呢?”
“那个黄九郎现在还在吗?”
“在!这家伙对女人是个权威,所以艳福之盛,玄宗皇帝也无以过之,天宝时的几个名女人,他都交接过,而虢国夫人更是拿他当宝贝,直到他及冠成年,再也不能献舞了,才命他为教习,仍然留在府中,一直到安禄山乱起,京师沦陷,他才离开。安史乱平后,他就在长安设立了柳莺班,专事训练女弟子歌舞,现在五十多岁了,仍然是白面无须,看来依稀是个少年郎。”
“你怎么会交上这种朋友的?”
“你别瞧不起他,这个人很风雅,也很有点学问,不是真正的名士,他还不屑交往呢?”
“你跟他很熟吗?”
“名士风流,还算相契,遴选舞伴的那一手,就是他私相传授的法门,原是教给我如何评选好女的,想不到却帮了我一个大忙……”
卢闰英的手仍是为李益轻轻地捏拿着,但是掌心已经渐渐发热,而且脸也更红了。
李益知道她已经动心了,但是仍然装作不知道:“他说有些女子虽然姿色平平,却是别有动人之处,祗可意会而不能言传,而识别之法,就那种手法上!”
卢闰英笑笑道:“谁家女子肯给你这样探索的?”
李益道:“他祗要我懂得这种技巧,万一家中有这种瑰宝,不可辜负佳人而应善加启发,即使不得其人,对自己的老婆,也可以知所短长而加以改善,以增闺房情趣,因为有些内媚之功,是可以藉后天的训练而增长的,所以他的用意极佳……”
“那又是个怎么试探法?”
李益忽而坐起道:“你坐着别动,我可以从一些轻而易见的地方,告诉你那些地方是天生之秀,那些地方尚待加强的。”
卢闰英起初不免有点畏缩,但是见他一本正经,遂即泰然道:“我倒不信你胡说八道,能诌出什么名堂来!”
她闭上了眼睛,可是眼皮却在轻轻地跳动着,可见她心里很紧张,李益端详了片刻,手轻轻地抚着她的颈子道:“你的脖子很好,长短合度,女子的颈子就怕粗短,那样未入中年就会发胖,颔下多出一圈肥肉,不仅有损媚姿,而且也让人看了恶心,因为颈子短,气息必粗,略一亲近就吁叮直喘,油汗直流,丈夫纵有千万斟爱意,也会冷了一半,更难求闰阁绮情弥久且笃了。”
卢闰英被他摸得痒痒的,已经忍不住想笑,再听他那样一说,格格地笑了起来。李益道:“我说的都是正理,难道有什么不对?”
卢闰英笑道:“不!很对,我是想起拜会时,见到的几位贵夫人,都是你说的长相,忍不住就觉得好笑。”
李盆正色道:“你不要以为好笑,我敢担保她们的丈夫一定畏之如虎,家里小老婆一大堆,还要在外面偷偷地私营金屋,这正是她们不懂得养媚之道,否则纵然不能使良人终月相守,独擅专房,至少也不会使丈夫往外跑,置两个身边人也就能把丈夫稳住了。男人并不是喜欢打野食,只要枕边人能够有一二可取之处,绝不愿意往外跑的,除非实在不堪承教,才因厌而生恶,因恶而生畏。”
卢闰英果然不笑了,李益说的是一般官宦之家中最通常的情形,富贵之家不必操劳,美食丰富,是为致肥之由,而生育之后,充分的调养,尤易发胖,十之**,都是在那个时候胖起来的,而富人家主妇,十之**是胖的,虽然美其名曰发福,富态,稳重,福相,但是胖绝不是福,那些身受者的体验尤深,本身懒散,就忽略了对夫婿的照应,而且更由于情感有了对子女的寄托而冷落了良人,纳妾宠姬,都是这段时间发生的。因此卢闰英笑了一声道:“君虞,你是很善于为下一步铺路的人!而且铺得很巧妙,不着痕迹!”
李益心中一震,他的手已经滑到肩头上,而且是穿过衣领,贴着肉滑下去的,忙停了下来,似有一种心事被人揭穿的倨促。
卢闰英却一笑道:“不是吗?你明明是在为将来置侧室,讨小老婆做掩饰,却搬出了这一套大道理由来。”
李益这才吁了口气,原来卢闰英只是想到了这些,乃涎着脸笑道:“闰英!天地良心,我不否认有见异思迁的男人,但绝不会是我,别人没有我这么好的福气,讨到这么美的者婆,整天黏在你身上都不够,还会有心思去找别人吗?”
他的手很自然地捏住了她的粉肩,轻轻地插进她的腋窝,卢闰英忍不住格格直笑:“痒死了,你要干吗?”
李益道:“为未来两情久长,你要忍耐一下!”
卢闰英忍住了笑,但还是不行,李益的手只要一动,她就笑得直颤,李益道:“没办法,手探之不得,只有目察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轻轻地解开了她绢衣的丝绦,使她的前怀敝开,一抹鲜红的束胸,虽然遮了一半,但如玉的肤色尽收眼底,使他的心怦然而动,不过他还是稳住自己,抬起她的腋下,然后摇头叹息道:“你很笨,此事万不可再为,既受痛楚,又损娟媚!”
卢闰英为敝衣而引起的窘迫被他的言词消除了,忙问道:“又是那儿不对了?”
李益道:“你不该把腋下的毫发拔掉的。”
卢闰英红着脸道:“那又有什么关连吗?”
李益道:“关连很大,谁给你出的主意?”
卢闰英道:“没人,是我自己,因为天气热,有时要穿浅色的衣服,透出来很不好看。”
“那是你自己的想法,一般腐儒之家,认为妇人腋毛有损端庄,才加以拔除,其实这正是女性妩媚之天赋,所谓有损端庄,正是因此易启人非非之思……”
卢闰英道:“难道要我亮给每个人看去?”
李益笑道:“话不是这么说,你深居内院,本来就不会见到很多的男子,而且也不会经常穿浅色的衣服,可是这么一来,连自家汉子也跟着遭殃了。”
卢闰英红着脸道:“你说得真难听!”
李益轻拥着她道:“这本就是事实,男女相悦,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本能,自然也有许多天赋的相互吸引的因素,夫妇之伦,虽种因于传宗接代,生息子女,但没有一个男人是为了后代才去找女人的。女子要到十七八岁才嫁,因为她们到了这时才成熟,才把女性最吸引男人的天赋发挥表现出来,是故,天下有不育的妇人,却没有不可亲的女人。可见上天使女人生具这些动人的妩媚之处,是为了吸引男人来亲近,然后间接地达到繁衍的目的。”
一面说着话,一面在她的身上轻抚着。
一个怀春的少女,面对着一个自己心所锺寄的男人,而这个男人又是如此的俊美,如此的解意。
这个少女就很难抗拒那个男人的任何行动了。而李益不仅是一个懂得挑逗的老手,更是一个女人很难抗拒的男人。
他最高的手法是不猴急,不鲁莽,而且对每一步侵略的行动都有一套美丽的言词为解释。
他的目的虽然是占有这个女孩子,但是他用的是王道的功夫,远以来之,近而悦之。
在他真正采取行动前,他已经把对方引导入佳境,把对方的**挑引到了无法遏制的顶点。
老练的鲍十一娘,也无法抗拒他的魅力,卢闰英自然无法抗拒了。
一个阅人无数的欢场女子,都无法不为他动心,一个满怀热情而又正在春思如潮的少女,能不为他痴狂吗?
李益想要的女人,只要给他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就无法逃过他的捕捉。
是幸?还是不幸?这很难说。
撇开礼俗,这是一个女孩子的幸运,因为他是一个懂得爱的男人,因为他的挑逗是身心并进的。
在一个女孩子的一生来说,这也是幸福的。
因为李益当要一个女人时,不是为了占有这个女人,而是为了征服这个女人。
女人的第一次是痛苦的,但李益能使痛苦在快意中美化为如诗如梦如仙的境界。
女人在献出初贞时,往往很难满足的,多半是为了得到一个男人,但李益却能使对方一而再的满足。
现在卢闰英已完全**了,但她毫无羞耻的感觉。
望着她美丽而动人的**,毫无掩饰地展现在眼前,也望着堆散在四周的衣裤,李益也很满足。
他还没有求亲,但是他有把握,这个女孩子已经完全属于他了,没有任何人能抢走她了,连卢闰英自己都不能,即使卢闰英嫁了别人,还是会想着他,念着他的。
因为李益相信,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提供给她如此的乐趣,如此美好的感受。
因为卢闰英没有第二次的初贞了,第一次往往是最美的一次。
也许为了将来自己前程的发展,李益需要这么一个妻子,需要她娘家的帮助。但李益却并不十分热切。
他是为了要这个女孩子才做的这一切,为了要拥有这个美好的**才做的这一切,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但是李益的意兴却很索然,卢闰英的身体无疑是十分美好的。
看上去动人,拥在怀里更动人,可是真正地接触她后,才会体验到她并不是十分美好的。
因为她太容易冲动,又太容易满足。
对女人,李益可以说是一个权威,但是他没有遇到一个像卢闰英这样的女孩子,这样的女人。
再者,李益发现了卢闰英第二个异于常人的地方,她太贪。
李益接触过好几个处子,也接触一些沙场上的老将,如鲍十一娘之流,她们很难得到一次满足,而且,那一次的冲击到达顶点时,她们的反应,她们的感激,以及她们对这个给予她们满足的男人温存,依赖,使李益在内心里有另一种满足之感。
她们很少会要求第二次的,因为她们把全部的体力,精神,都贯注在一次享受中了。
但卢闰英却不然,她的兴趣却是持续的,几乎是漫无止境的,而且是主动地要求。
如果不是初次的那一片贞红,李益几乎会怀疑这个女孩子的贞操了,因为她对**的敏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迅速,李益的手指才抚触到她的**上,那感受是令人心荡的,柔纫,坚实而又细致洁滑,像抚着丝缎一样,可是那两颗**很快地紧缩如半熟的樱桃,嫩红,坚挺!
太容易得到的,就缺少了隽永的意境。
使李益更感到委屈的是无法表现他的情爱技术。
千斤的石担只有力士才能举起,以显示他的神勇,但一副纸糊的石担,人人都能举起来,力士何为?
就像下棋一样,要两人棋力相当才有意思,高手遇上了一个庸劣的对手,三两着就使对方全军皆墨,已经冲淡了胜利的意趣,如果这个庸劣的对手一而再,再而三,拖着对方下个不停,那就是件苦事了。
李益还是拥着那一具美丽的**,心神却飞驰得很远,他忽然想到了一个有趣而乏味的故事。
那也是一个名士朋友,一个棋中圣手,所向无敌,据说他的棋艺得自天授,故而凡间无匹。
有一次,他远游迷途,夜处荒野,投宿在一个山家,那家中只有婆媳二人,都长得很清秀,不像是普通的山居村妇;本来她们是不肯留宿的,但后来看他是个斯文人,又听说他对下棋有兴趣,才答应了。
到了屋子里,枰上摆着残局,这人就着了迷,可是过去一看,却大失所望,原来枰上祗摆了二十几手,且完全没有章法,只是像无知的顽童信手乱摆,毫无意义。
这人家一共才三间茅屋,婆媳俩各住一间,只好委屈客人在堂屋里打地铺。大家安歇下来,客人已倦极欲眠,婆媳俩却睡不着,隔屋交谈,先是婆婆开口:“一局棋才下了半局,就被这个客人打断了,好不扫兴。”
媳妇也道:“是啊,偏偏又无余屋,客人就睡在棋枰旁边,无法继续,媳妇已构思了几手妙着,这次必胜无疑,害得我连觉也下能睡。”
客人在外面想笑,她们这种章法也敢说对局,而且才下了二十几手,就说是半局,真不知她们是怎么下的!
婆婆却道:“我不信你有什么妙着能胜过老身,我的白子比你多占了半目,已经稳立于不败之局了。”
媳妇道:“那是我故留的破绽,以为后来伏兵的策应,您老人家如果不信,我们就口战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