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书1(凑字数勿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遗书
遗书指人死前给后人的书信
主要写的是财产问题,死前需要交代的事
也可以是在磁带,光盘等现代信息工具保存
跟遗嘱不同的是,遗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也没有遗嘱中所规定的条文
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想写的,任何时候写
二程遗书
二程遗书
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宋二程门人所撰。二程,即宋程颢、程颐。程颢(1032—1085),字伯谆;程颐(1033—1107),字正叔,后人称为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出身于中等官僚家庭。他们的父亲程珦历任大理寺丞、太中大夫等职。程颢进士出身,历任地方官、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屡次批评王安石新政,成为保守派的理论支柱。在哲学上受周敦颐的影响,成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程颐也是进士出身,初时有官不就,居“处士”以师事讲学为业,元佑时进宫廷做崇政殿说书。在反对王安石新政的过程中,几经排斥到地方任西京国子监,后被削职为民,“尽毁其书”。他比程颢著述较多,在哲学上是一个客观唯心主观者。二程对宋明时期唯心主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们是河南人,传统习惯称他们兄弟的学派为“洛学”。二程的言论和著作,后人编为《二程全书》。包括《二程遗书》、《二程外书》、《明道文集》、《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程氏经说》、《二程粹言》等。《宋史·艺文志》著录的程颢著作只有《中庸义》一卷,著录程颐的著作有十六种。二程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范畴——理。程颢自称“吾学虽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上蔡语录》卷上)。早在韩非的《扬权》中,已提出“理”作为哲学范畴,与“道”并题。周敦颐在《通书·理性命》章,张载《正蒙》中也讲气的动静变化之理。这还不是他们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周敦颐的哲学最高范畴是太极,张载的哲学最高范畴是太虚。二程的哲学最高范畴是“理”又称“天理”。“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二程遗书》卷二)?又云:“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遗书》卷十八)。这可以看出二程所谓的“理”有下列的特点:第一,理是天下万物要遵循而不可违反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永恒的;第二,理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它包括物的理,又包括封建社会的孝、悌、忠、信、君道、子道,都是理所规定的;第三,理早已“客观”地先于事物存在着,人和物“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主动体现它(物不能推),人能主动体现它(人能推)。不论是否通过具体的人和物的体现,万物之理早已先于万物而存在了;第四,一物有一物之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以才说“万物皆备于我”。是书,为宋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又一次重新整理。自程子死后,所传语录颇多,有吕大临、谢良佐、游酢、刘绚等诸家。颇多散乱失次,且各随学者之意,其记录往往不同,程子在时,所传已颇失其真。故朱子《语录》谓:“游录语慢,上蔡语险,刘质夫语简,李端伯语宏肆,冰嘉诸公语絮也。是编成于乾道四年戊子;乃因家藏旧本,复以类访求所益,略据所闻岁月先后,编第成为二十五卷。又以行状之属八篇为附录一卷。”是书一至十卷是“二程语录”,语下有“明”字的为程颢的话;有“正”字的是程颐的话;没有标明的分不清是谁的话。十一至十四卷是“明道先生语”;十五至二十五卷是“伊川先生语”。是书宗旨说明天理是永恒的。“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万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之。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里俱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子道多?元来依旧”(《遗书》卷十八)力图混淆自然界与社会现象的质的区别。他们把君臣之道,父子之道也说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古长存的天理。他们的“天理”其实是社会的理,更具体地说,是封建社会的社会原则。二程著作是经过不断地挖掘、整理逐步完善起来的。因此,在流传中书名、卷数亦有不同,其中个别地方也存在真伪问题。《二程遗书》在流传中也不同,今传本著录的二十五卷,但是黄震在《黄氏日抄》中只著录十七卷,传本《遗书》中《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和《附东见录后》皆在第二卷,而《黄氏日抄》则在第三卷,可见宋时亦有不同卷本流传着。有《四部备要》本。《二程全书》诸本中,明成化本、万历本为善本。六安涂氏本校订了通行诸本中的一些错误,是佳本。有明成化刊本,明嘉靖三十年李中全佑刊本。有《四库全书》本。
船山遗书
《船山遗书》
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著作总集。王夫之一生著述近100种、400余卷。哲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诗广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读四书大全说》、《黄书》、《老子衍》、《庄子通》、《读通鉴论》等。道光二十二年(1842),王世全刻王夫之遗著18种,名《船山遗书》。同治初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重新汇刊《船山遗书》,合经、史、子、集四部,共58种,另附《校勘记》,为金陵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又在湖南船山书院补刻6种,统称曾刻本。1930年,上海太平洋书店依曾刻本体例,重新用铅字排印《船山遗书》,补入新发现手稿6种,共辑王夫之著述70种,为搜集最全之印本。1982年湖南岳麓书社在旧出《船山遗书》基础上,重新精校编印《船山全书》。古墓遗书
主演:赵薇,吴奇隆,刘孜等
类型:国产片
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xiaoshuodaquan.com/gc/17355/index.html
明朝时期,神宗皇帝命诚王爷跟新科状元陆鼎文潜入太祖皇陵,寻找能治国安邦的太公天书。为夺取皇陵钥匙与尾随其后的日本忍者交手,双方几乎死伤殆尽,王爷突然翻脸举剑刺向陆鼎文,幸亏盗墓人林吉利出手相救,双方使指腹为婚。
十八年后,陆鼎文之女陆剑萍,借师傅武妈之手打退恶少,救得扮成书生的东厂杀手水若寒,与路过的小和尚释小龙、释小福。又引来微服出游的二皇子朱玉龙的注意,自此众人结成了莫逆之交。没想到陆剑萍虚有的人剑合一的本事哄得皇帝大乐,下旨赐婚给二皇子为妃,向来讨厌皇亲国戚的剑萍带武妈逃婚姻上了少林,路上又遇抢夺钥匙的水若寒,同为东场杀手的白瑞雪也在少林附近安身。东场大太监曹佑祥发现剑萍逃婚,上奏,陆鼎文将被处斩,劫囚之日,在小龙母亲隐娘等人暗助下,获救,这时隐娘拿出了第二把钥匙。若寒终于找到了第二把钥匙的下落,挟持鼎文设法脱身,又遇到剑萍追钉,小龙与剑萍在混战中落入了碧波寒潭,遇高手指点。曹佑祥告知玉龙,他是其母容妃与叛君诚武王所生。玉龙向母亲求证,容妃居然拿出第三把钥匙为证。
三把钥匙已齐,剑萍等人终于打开了机关,取出了太公天书,古墓外,众人一番交手,曹佑祥终于被自己邪门武功反噬而死。最后,武妈废了白瑞雪的武功,永远留在宋隐娘身边。小龙回到少林再继续练武。朱玉龙掩护剑萍跟若寒,并命守卫。
敦煌遗书
指敦煌所出5至11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圆箓在莫高窟第16窟甬道偶然发现藏经洞,即第17窟。其后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大谷探险队、奥登堡接踵而至,大批文书珍品被捆载而去。1909年由清政府学部将劫余的文书解省送京,入藏京师图书馆,即中国国家图书馆之前身。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6000件;英国图书馆藏13677件;法国国立图书馆藏7000余件;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18000余件。另外敦煌研究院、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等、台北中央图书馆藏、香港艺术馆、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天理大学、东京国立博物馆、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等单位都有收藏,总数在5万件以上。目前发现最早为西凉建初二年(406)所抄《十诵比丘戒本》(S.797),最晚晚为《大宋咸平五年(1002)敦煌王曹宗寿编造帐子入报恩寺记》(Ф.32a)。敦煌遗书的年代考订,可从纸质、尺幅、书法、题记、内容等方面确定,北朝写本书法带有隶意,南朝及隋唐写本为楷书,间有行书草书。八世纪末至九世纪,有木笔书写的卷子,九世纪后期出现了经折装及册子本。敦煌遗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宗教典籍、官私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书等类。敦煌遗书是人是研究中古中国、中亚、东亚、南亚相关的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资料。
武穆遗书
编辑本段简介
岳飞一生有文武两部著作,但世人只见其慷慨激昂的诗词歌赋和散文(即逝后被辑成的《岳武穆遗文》),却不见那威猛无比的岳家拳谱(即后来被辑成的《武穆遗书》)。
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许多侠士为争夺《武穆遗书》打得头破血流。可是,著名作家、“黄梅通”周濯街却通过考证得出结论:《武穆遗书》在黄梅。
据考证,岳飞逝前将拳谱传给岳震、岳霆,二人隐居于黄梅聂家湾,整理出《武穆遗书》,秘而不宣,且日夜操练。
在黄梅县小池镇,岳飞第二十七代后裔岳进,他是闻名鄂赣皖的岳家拳传人。1986年,他参加了全国民间武术表演大会,他的岳家拳技压群雄,荣获金奖。深藏于民间的“岳家拳”和《武穆遗书》于800年后,重新浮出水面。
作为忠烈之后,岳进深明大义,于1987年将古抄本《武穆遗书》捐献给国家,并获得300元奖金。
又传明清之际,一个叫姬际可的人无意中在一座破庙发现了半卷《武穆遗书》,并由此创建了内家拳的第一个拳种——形意拳。此后,这半卷《武穆遗书》一直作为形意拳的镇派之宝被传下去。
编辑本段《武穆遗书》
南宋岳飞著
要论一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变,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夫所谓一者,从上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联而为一贯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这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如塌,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始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争遽,按步就步,循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通贯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体百骸,终归于一气而已。
要论二
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气主于一,可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吸则为阴,呼则为阳,主平静者为阴,主乎动者为阳,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行即为阳,此阴阳之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为阳,浊者为阴,而要之阳以滋阴,浑而言之统为气,分而言之为阴阳。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此即对待循环不易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实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为拘拘焉。
要论三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以身言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而下节。以上节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以中节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下节言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以肱言之: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以手言之:指为梢节,掌中节,掌根为根节。观于是,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若无三节之分,即无著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自家吃跌,顾可忽乎哉。至于气之发动,要皆梢节动,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然此犹是节节而分言之者也,若夫合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要论四
试于论身论气之外,而进论乎梢者焉。夫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论。捶以内而发外,气由身而达梢,故气之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形诸梢,则实而仍虚,梢亦乌可不讲。然此特身之梢耳,而犹未及乎气之梢也。四梢维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诲,纵不必本诸发以论气,要不能离乎血而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及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其他如舌为肉梢,而肉为气囊,气不能形诸肉之梢,即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后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齿也。·筋稍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未及乎筋之梢,而欲足乎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亦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者乎。
要论五
今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生性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是也。心为火,而有炎上之象,肝为木,而有曲直之形,脾为土,而有敦厚之势;肺为金,而有从草之能;肾为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必准之于气者,以其各有所配合焉。此所以论武事者,要不能离乎斯也。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两乳之中为心,而肺包护之,肺之下,胃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合焉。而两肋之间,左为肝,右为脾,背脊十四骨节,皆为肾,此固五脏之位。然五脏之系,皆系于背脊,通于肾髓,故为肾。至于腰,则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尤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水足,而金木水火土咸有生机,此乃五脏之位也。且五脏之存于内者,各有其定位,而具于身者,亦自有所专属,领顶脑骨背,肾是也。两耳亦为肾,两唇两腮,皆脾也。两发则为肺。天庭为六阳之首,而萃五脏之精华,实为头面之主脑,不啻一身之座督矣。印堂者,阳明胃气之冲,天庭性起,机由此达,生发之气,由肾而达于六阳,实为天庭之枢机也。两目皆为肝,而究之上包为脾,下包为胃,大角为心经,小角为小肠,白则为肺,黑则为肝,瞳则为肾,实为五脏之精华所聚,而不得专谓之肝也。鼻孔为肺,两颐为肾,耳门之前为胆经,耳后之高骨,亦肾也。鼻为中央之土,万物资生之源,实中气之主也。人中为血气之会,上冲印堂,达于天庭,亦为至要之所。两唇之下为承浆,承浆之下为地阁,上与天庭相应,亦肾经位也。领顶颈项者,五脏之道途,气血之总会,前为食气出入之道,后为肾气升降之途,肝气由之而左旋,脾气由之而右旋,其系更重,而为周身之要领。两乳为肝,两肩为肺,两肘为肾,四肢为脾,两肩背膊皆为脾,而十指为心,肝,脾,肺,肾是也。膝与胫,皆肾也。两脚根为肾之要,涌泉为肾**。大约身之所系凸者为心,窝者为肺,骨之露处皆为肾,筋之联处皆为肝,肉之厚处皆为脾。象其意,心如猛虎,肝如箭,脾气力大甚无穷,肝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其为用也,用其经,举凡身之所属于某经者,终不能无意焉,是在当局者自为体认,而非笔墨所能为者也。至于生克制化,、虽别有论,而究要领,自有统会,五行百体,总为一元,四体三心,合为一气,奚必昭昭于某一经络,而支支节节言之哉。
要论六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此为**。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之与左亦然,以及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岂但**而已哉。然此特分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形百骸,悉用其中矣。
要论七
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惟此是赖。故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行,根基在膊,膊不进而手则却不前矣,此所以膊贵于进也。气聚中腕,机关在腰,腰不进,而气则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堂然无能为矣。此所以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须进右,上右必须进左,其为七进,孰非所以著力之地欤,而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而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而俱无抽扯游移之形。
要论八
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裹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若有增长之势。低则抑其身,而身若有攒捉之形。当进则进,殚其身而勇往直冲,当退则退。领其气而回转伏势。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使左右无敢当我,而要非拘拘焉为之也。必先察人之强弱,运吾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以转移,不可执格而论,时而宜进,故不可退而馁其气,时而宜退,即当以退而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而亦实以赖其进。若反顾后,顾其后而亦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亦不觉其为左右矣,总之,机关在眼,变通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令而行矣,身而却,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要论九
今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敌,皆本诸身,而实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亦在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荡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所谓机关者在眼,变化者在心,而所以转变抹角,千变万化,而不至于窘迫者,何莫非步为之司命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亦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似逼,不期然而然,莫知驱而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者,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然而无定位者,亦为步。如前步进焉,后步随焉,前后自有定位,若以前步作后,后步作前,更以前步作后之前步,后步作前之后步,则前后亦自然无定位矣。总之拳以论势,而握要者为步,活与不活,亦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捶名心意,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人,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膝起有数,动转有位,合膊望胯,三尖对照,心意气内三相合。拳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相合。手心足心本心三心一气相合。远不发手,捶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不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发手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发手快似风箭,响如雷鸣,出没如兔,亦如生鸟之投林。应敌似**推薄壁之势,眼明手快,勇跃直吞,未曾交手,一气当先,既人其手,灵动为妙。见孔不打,见横打,见孔不立,见横立,上中下总气把定,身足手规矩绳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明灵巧,全在于活,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不动如出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曜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有上法,动以处静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交勇者不可思悟,思悟者寸步难行。起如箭攒落如风,手搂手兮向前攻,举动暗中自合,疾如闪电在天,两边挝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斩捶勇猛不可当,斩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好似鹰鹯下鸡场,翻江倒海不须忙,单凤朝阳势为强,云背日月天地交,武艺相争见短长。步路寸开把尺,劈面就去,上右腿,进左步,此法前行,进人要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发中有绝何从用,鲜明其意妙如神。鹯子镄林莫著翅,鹰捉小鸟势四平。取胜四梢要聚齐,第一还要手护心。计谋施运化,霹雳走精神,心毒称上策,手毒方胜人。何谓闪?何谓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谓打?何谓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心如火药拳如子,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回鸟落见神奇。起手如闪电,闪电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耳。五道本是五道关,无不把守自遮栏,左腮手过,右腮手去,右腮手过去,左腮手来,两手束拳迎面出,五关之门关得严。拳从心内发,向鼻尖落,足从地下起,足起快时心火作,五行金木水火土,火炎上而水就下,我有心肝脾肺肾,五行相推无错误。

交手法
占右进左,占左进右。发步时足根先著地,足尖以十趾抓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捶要沉实而有骨力,去是撒手,著人成拳。用拳要锩紧,用把把有气,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心为主宰,眼手足随之去,不贪不歉,不即不离,肘落肘离,手落手窝。右足当先,膊尖向前,此是换步。拳从心发,以身力摧手,手以心把,心以手把,进人进步,一步一捶,一支动,百支俱随。发中有绝,一握浑身皆握,一伸浑身皆伸,伸要伸得进,握要握得根,如锩炮卷得紧,绷得有力。不拘提打,按打,烘打,旋打,斩打,冲打,锛打,肘打,膊打胯掌打,头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以及前后左右上下百般打法,皆要一起相随。出手先占正门,此之谓巧,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举手要活,不活则不快。打手要跟,不跟则不济。存心要毒,不毒则不准。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作要鹰捉勇猛,外静胆大,机要熟运,切勿畏惧迟疑,心小胆大,面善心恶。静似书生,动如雷发。人之来势,亦当审察。脚踢头撞,拳打膊作,窄身进步,仗身起发,斜行换步,拦打倒身,抬腿伸发,脚指东顾,须防西杀,上虚下必实者,诡计指不胜屈。灵机自揣摩,手急打手慢,俗言不可轻,的确有识见。起望落,落望起,起落覆相随,身手齐到是为真。翦子股,望眉斩,加上反背,如虎搜山。起手如闪电,打下如迅雷,雨行风,鹰捉燕,鹞钻林,狮搏兔。起手时三心相对,不动如书生,动之如龙虎。远不发手打,双手护心旁,右来右迎,左来左迎,此为捷取。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便脚踢,近了便加膝,远近宜知,拳打足踢,头至把势,审人能叫一思进,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捷取人法,审顾地形,拳打上风,手要急,足要轻,把势走动如猫行。心要正,目聚精,手足齐到定要赢。若是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把草,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胁在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间,身动时如崩墙倒,脚落时如树载根。手起如炮直冲,身要如活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节则首尾皆相应。打前要顾后,知进须知退,心动快似马,臂动速如风,操演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起前手,后手紧摧,起前脚,后脚紧跟,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如见空不打,见空不上,拳不打空起,亦不打空落,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前腿似跏后腿似忝,首要仰起,胸要现起,腰要长起,丹田要运气。自顶至足,要一气相贯。胆战心寒,必不能取胜,未能察言观色者,必不能防人,必不能先动。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叫一思进,莫教一思退。三节要停,三尖要照,四梢要齐,明了三心多一力,明了三节多一方,明了四梢多一精,明了五行多一气,明了三节,不贫不歉,起落进退多变,三回九转是一势,总要一心为主宰。统乎五行,运乎二气,时时操演,勿误朝夕,盘打时而勉强,工用久而自然。诚哉是言,岂虚语哉!
敦煌遗书书法
敦煌遗书书法。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对研究中国文字楷化时期的历史及其书法艺术,是最丰富、最系统的第一手资料。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经书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是两晋以后抄写经卷的重要书体。它详尽地记录了中国文字隶变以后向楷书转化的全过程,对文字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敦煌遗书中藏有唐代拓本三种。有欧阳询书《化度寿岂禅师塔铭》、柳公权书《金刚经》、唐太宗李世民书《温泉铭》,还有王羲之17帖临本3帖。这些拓本和临帖极为宝贵,是现在罕见的唐代墨迹珍品。
敦煌遗书中关于书法理论的写本有三叶残卷,颇令人注目。其一是论述写字方法的,对笔画的比例关系,粗细、长短、宽狭、字与字的大小关系都有祥尽和精辟的论述。其二和其三为王羲之书论,"笔势论"残卷,为民间传说中的王羲之书论抄件。
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所谓硬笔,当时为木笔或苇笔。从甘肃出土的实物来看,硬笔尖端劈为两瓣,完全与今日的蘸水钢笔尖相同。这说明我国硬笔书法自古有之。
由于敦煌在历史上曾被多民族占据过,因此,在遗书中还保存了许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卷。有梵文、蒙古文、回鹘文、西夏文、吐蕃文等等。其中以吐蕃文(古藏文)数量最多。这些写卷均系毛笔或硬笔书写,相当工整流利,富有节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都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有的书写雄强勇猛、大刀阔斧;有的书写娴熟娟秀,温文尔雅。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亭林遗书
此书系顾炎武以所著书十种集成。有《亭林诗文集》(一—六卷)、《日知录》等。
顾炎武,原名绛,字忠清。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明之后,因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更名顾炎武,字宁人。当时的学者们因顾炎武的家乡是南朝大画家顾野王所居住的亭林镇,因此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是江东有名的大富户之一。世代书香门第。自顾炎武的高祖一直到顾炎武的父亲,三代进士,一代副榜,祖孙五代都做过明朝的大官。
他从小过继给未婚守节的婶母王贞孝。王贞孝是辽东行太仆少卿王宇的孙女,太学生王述的女儿。“自小严整如**”,是一个有学识的妇女,不仅以《大学》之道教导顾炎武如何立身,而且还时常给他讲述明初刘基、方孝孺、于谦等人的报国事迹,在做人方面给他以启迪。她是一位典型的旧式女性,未婚守节,断指疗姑,得贞节牌坊。在明末清初时,以“我虽妇人,然受国恩矣,设有大故,必死”的信念,在六十岁时,绝食十五天而死。遗命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她的忠君爱国思想,对顾炎武一生的为人和思想品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顾炎武从三十三岁到七十岁去世时,都不肯做清朝的官。
“刀绳俱在,无速我死!”他曾多次不惜一死来拒绝。顾炎武的嗣祖顾绍芾,留心史事,关心现实,时时不忘告诫他:“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在嗣祖的朝夕课督之下,顾炎武自幼攻读经史和兵家著述,逐渐确立学以经世的志向。他最恨一般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他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庄,今之清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天启六年,顾炎武十四岁,入县学为诸生,始习举子业,尔后,连年的科场角逐,耗去了他十多年的宝贵时光。这时,时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天启七年陕西白水县农民义旗一举,星星之火顿成燎原之势,与此同时,后金政权不断威胁着明王朝。严峻的社会现实,把顾炎武从科场中震醒。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毅然抛弃了科举帖括之学。这一年起,他开始自历代史书、方志中,辑录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及地理沿革等方面的材料,倾注全力于《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的纂辑。
年轻的顾炎武,试图从中探寻国贫民弱的根源所在,从而揭开了自己一生为学的新篇章。正当顾炎武在讲求实学的道路上苦苦求索时,明清更迭的巨大震荡,使他不能再安于书斋。崇祯十七年四月,明亡的消息传到江南,正在苏州的顾炎武赶回昆山,把家疏散到常熟唐氏,后再迁语濂泾。五月,南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他受人举荐为官。当他取道镇江,前往南京赴任时,清军已挥师南下,连克徐、泗二州,血洗扬州,兵临江北,弘光政权遂被清军所灭。目睹清军的暴行,顾炎武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斗争,但义军势单力薄,接连兵败,昆山、常熟失守。山河破碎,家破人亡,他的两个弟弟死于乱军中,生母虽免于一死,却终身残废,嗣母绝食身亡。
在这样窘困的环境中,顾炎武只能寄心事于笔端,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的诗篇。他发出了“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呐喊,以衔木填海的精卫自比。之后的五年中,为了实践自己的誓言,他蓄发抗拒清廷的剃发令,潜踪息影,辗转于太湖地区,与各地的抗清志士秘密往来,坚持抗清活动。
这时顾炎武又遭到了昆山豪绅叶方恒的迫害,不得不伪作商人侨居南京神烈山下,改名为蒋山佣。
顾炎武在南京逗留了一年,深感在南方难以久留,于是决心北游。他的《流转》诗说:流转吴会间,何地为吾土?登高望九州,报目皆榛莽。寒潮荡落日,杂杳鱼虾舞,饥鸟晚来栖,弦月阴犹吐。晨上北固楼,慨然涕如雨。稍稍去鬓毛,改容作商贾。欲念五年来,守此良辛苦。畏途穹水陆,九仇在门户。故乡不可宿,飘然去其宇。往往历关梁,又不避城府。丈夫志四方,一节表奚取,毋为小人资,委肉投饿虎。浩然恩中原,誓言向江游。功名会有时,杖策追光武。
时局险恶,豪绅迫害。顾炎武决意远离故土,到中原去。顺治十四年秋,四十五岁的顾炎武将家产尽行变卖,只身弃家北去,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漂泊不定的游历生涯。北行之后,他首先在山东章丘县桑家庄购置了田产,作为一个中转地,频繁行游于直、鲁、江、浙间。北到山海关,南抵会稽山,名山大川无不留下他的足迹。
顾炎武到山东的第三年,游历了河北的许多天险要塞,考察了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蓟州、昌黎等具有军事意义的战略重地,他的《昌黎》诗中说“弹丸余小邑,固守作东藩。列郡谁能比,雄关赖此存。霜搓春砦出,风叶夜旗翻。欲问婴城事,声吞不敢言。”短短一首诗反映了不忘旧国的心志。
顺治十六年夏秋之夜,郑成功、张煌言兵进长江,直逼南京。顾炎武闻讯南下,但刚到扬州就听到了郑、张兵败的消息。十八年,郑成功退往台湾,同时偏居西南的永历政权也灭亡了。眼见复明大势已去,顾炎武决心“笃志经史”,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学术事业。
自康熙六年起,顾炎武开始了他北行的第二个历程,游历了河南、山西、陕西各地,在这其间,他除了继续撰写大量的诗文杂著外,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日知录》的写作。但这时,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稳定,也开始了对思想文化的压制和清洗。康熙二年,清政府制造了震惊朝野的庄氏明史案文字狱。冤狱牵连广泛,被害七十余人。他早年的好友潘柽章、吴炎也在其中。噩耗传来,他万分悲痛,于是在山西汾州旅途遥为祭奠,“一代文章在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以歌当哭。
康熙五年,山东莱州人姜元衡告发黄培收藏“逆诗”,指控署名陈济生的《忠节录诗集》为顾炎武到黄培家搜辑刻印。七年二日,顾炎武因之在济南入狱。幸有友人搭救,于当年十月取保出狱。莱州诗案了结后,他一如既往,潜心著述。频频奔波于鲁、晋、直、京之间,以二马二骡装驮书卷,攀山越岭,不辞辛劳,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考察。
康熙二十年八月,顾炎武由华阴抵达山西曲沃;不幸染上不治之症。翌年正月初八日,与世长辞。他的弟子家人收集他的遗作,集成了这部《亭林遗书》在乾隆年间,清朝政府四库馆,动用了四千三百零三人,前后花了八年的时间,编成了九亿八千万字的《四库全书》。共计有三千四百七十种,九千九百一十八卷,三万六千三百册。为了鼓励民间献书,乾隆皇帝下诏:书中即有忌讳字面,亦无妨碍。但当民间开始大量献书后,清政府就露出了本来面目,一面发扬文化,一面大肆摧毁文化。1776年,下诏: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自当在销毁之列。1778年又下诏:如有收藏明末国初悖谬之言,急宜及早交出。”其中被定为全毁的书目在二千四百五十种以上,抽毁的在四百种以上。
《亭林遗书》被列入抽毁的书目中。据《禁毁书目》记载:“查此书系昆山顾氏撰以所著十书合为一编,内除亭林文集、亭林诗集二种中均有偏谬词句,应行销毁,又《昌平山水记》一种亦有乖谬之处,应行抽毁外。其《左传杜解补正》、《九经误字石经考》、《金石文字记韵补正觚十事》及《顾氏谱系考》等7种,均系辩正经史之书,有补考证查无干碍,应请毋庸销毁。”
顾炎武是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的人。在他青少年时代,也曾象当时的文士一样,“注虫鱼,吟风月”,“为雕虫篆刻之技”。然而,经历了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动荡,他断然一改旧心,以“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自誓,一洗明季的浮躁习气。主张“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树立了现实主义的文学观。
他提出“文须有益于天下”,他赞同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关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写作视为一种救世手段。他指出:“救民以事,此达而在上位者之责也;救民以言,此亦穷而在下位者之责也”。因此,他要求自己的文章,“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的诗文集中充满了反映现实,体现忧患意识的作品。
在明朝灭之后,他曾把希望寄托在南明政权身上,作《感事诗》“日角膺符早,夭拄主■临。安危宗社计,拥立大臣心。旧国仍三豪,多方有二斟。汉灾当百六,人未息讴吟。”又“缟素称先帝,春秋大复仇。告天传玉册,哭庙见诸侯。诏令屯雷动,思波解泽流。须知六军出,一扫军神州”。这些诗句表达了他拥立福王的心情和收复失地的决心。
南明政权覆灭后,他又把希望寄托在民间斗争上。如《千里诗》: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推官二子被难》:苍黄一夜出城门,白刃如雪日色昏。欲告家中卖黄犊,松江城上去招魂。反映了作者不为清军暴行所威胁,决意继续斗争的心情。这一时期他的诗深刻揭露了明末**的政治,也热情讴歌了抗清志士,同时控诉了清军的铁蹄蹂躏。风格沉雄悲壮,朴实感人。在他北行之后,他“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则多是眷恋故国,关怀民生心境的真实写照。苍劲沉郁,颇有杜甫的遗风。如:《重谒孝陵》: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五十初度时在昌平》一诗是他晚年作品,也仍然有着浓重的怀念故国的情怀。“居然■落念无成,陈驷流萍度此生,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常随黄鹄翔山影,惯听青骢别塞声。举目陵就犹旧国,可能钟鼎一扬名。
在他笔下也寄寓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他的《夏日》诗写道:“未省答天心,且望除民患。《黍苗》不作歌,《硕鼠》徒兴叹”。他憧憬着“四海皆农桑,弦歌遍井闾”的太平盛世,表示“愿作劝农官,巡行比陈靖。畎浍氵遍中原,粒食始百姓。”
在顾炎武的文集中,他的文章以文字淳朴,不事雕琢而见长。他强调文章的实用性,因此极少去写那些为死者歌功颂德的应酬文字。他曾说:“《宋史》言,刘忠肃每戒弟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现矣’。仆自一读此言,便绝应酬文字,所以养器识而不堕于文人也。就是对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因为做了“无关于经术致理”的应酬文章,顾炎武也对他持保留态度。他说:“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若但作《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序》诸篇,而一切铭状概为谢绝,则诚近代之泰山北斗矣。今犹未敢许也。”
顾炎武不仅拒绝做应酬文章,而且有力抨击了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于文学中的拟古弊病。他指出:“近代文章之病,全在摹仿,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况遗其理而得其皮毛者乎。”因此他断言:“效《楚辞》者,必不如《楚辞》;效《七发》者,必不如《七发》。盖其意中先有一人在前,既恐失之,而其笔力复不能自遂。此‘寿陵余子学步邯郸’之说也。他还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证了这个问题。他说:“《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而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者,势也。用一代之体,则必似一代之文,则后为合格。”因此在他的文集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切中时弊,干人论世大有裨益。
在学术研究上,顾炎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主张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为转变明季空疏学风,开启清初实学先路,作出了积极贡献,使他成为清初务实学风的倡导者。《亭林遗书》中许多的学术著作反映了他在考据学、金石文学、音韵学方面的巨大成就。
他的《左传杜解补正》,破除了《左传》研究中今古文壁垒,博采《左传》、《公羊》、《谷梁》三家之长,并且对前人所讥刺的唐人啖助的《春秋》研究尤加赞许。他不同意对啖助“不本所承,自用名学,谓后生诡辩为助所阶”的批评。认为:“故啖助之于《春秋》,卓越三家,多有独得。”所以,顾炎武的《春秋》研究深为后人重视,被评为“扫除门户,能持是非之平。”
正是因为顾炎武深湛的学术造诣,才使得这些学术作品没有被一同禁毁,得以保留,并影响了清代的学术研究。开创了一代学风。
慈湖遗书
CihuYishu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