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15章 阵痛时分 1、国企夕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注:9月22日预告的第15章舆论导向1、办报提案,改为第16章发。致歉。)

乌江县的国营厂矿,规模小,数量也是屈指可数,其经营状况,除了县煤矿在国家源源不断的技改资金投入中稳定生产着,其他都呈日落西山之态。五金厂刚遇改革开放就败下阵来,如今只剩厂房还在风雨中飘摇。离城30公里外的陶瓷厂,承包给私人后,厂长虽由乡里干部继续挂名,却是不用再去上班了,工人中具备“国家”身份的早已调离,剩下的只是一些农民工。由于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的替代,生产品种越来越少,产量像许多厂矿一样,与报表上蒸蒸日上的数据背道而驰,还不及许多乡镇企业红火。日化厂生产的肥皂,早已失去指令性计划时代的辉煌,不管是外观还是质量、价格,都难与大中城市日化厂生产的肥皂媲美,何况人们更喜欢用洗衣粉、洗手液之类,而今只能生产一些桶装洗碗剂,发一点生活费。印刷厂几经技改,却总不见技改成果,早已资不抵债,连缴税都得靠财政拨款。水泥厂的效益本来较为稳定,可新厂长上任为了超常规发展,趁水泥热销之机,超负荷生产,安定期不到就批条出厂水泥,结果建设中通信大楼的基础、复烤厂的横梁等,被迫炸掉、砸毁,县内外许多国家工程、居民建房,也趁机索赔,结果元气大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将利润从负数变为0。酒厂本来有价格不高口感不错行销周边县份的“乌江酒”,可沿江县酒厂将其注了册,再生产就是侵权;对方的酒质又不好,结果这一品牌就逐渐成了人们的回忆。饮料厂,也如战争影片中常说那句台词:作垂死挣扎。书记县长听信厂长的话,将省里三年的定额补助1000万元全部投进厂里作流动资金,以超常规发展为口号,将年产灵芝饮料1000吨的计划提高到5000吨,这计划,连灵芝产量都保证不了,只有到县外收购,加之宣传力度从省城提升到京城,成本自然增加。结果是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下来了,库房积压如山,后来出现只要有人承销就发货,发货后回收货款时,才发现对方早已破产或从人间蒸发。一些人则将收回的货款揣进自己的腰包。眼看这饮料厂也是奄奄一息了,厂里以存货折抵着工人们的生活费。

齐芳常说,拨到这些厂矿的技改资金,犹如给死人输血,拨一元,国家就损失10角。这些刺耳的话,在领导面前很少有机会说,也很少有人愿意说,说了也很少有人愿意听,听了更难有人愿意采纳,决策者看到的前景一片光明。

在平常的交谈中,方圆认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这些厂矿,只要其体制不根本改变,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加上区位劣势,领导们即使动机纯正,实施的也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术,其覆灭的命运只是迟早罢了。加上那些承包者,利用职权,精钻政策空子,吞噬国有资产,也就加速了这些厂矿的败落。

对这些厂矿,县内正准备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进行改制:将符合退休条件的工人进入社保,不符合的买断工龄;将厂矿转卖或长期租赁给外商。但决策者们难以定夺,卖租厂矿,工人们已扬言“绝不允许这种卖国者行为得逞”。买断工龄,每个工龄补发两个月的工资,按近三年县内企业平均工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是包括上划的银行、邮电、烟草等中央企业,这月工资将达700多元,财政难以承担;再一是剔除这些企业,只计算地方企业工人的报酬,每月只有300余元,工人们却又不答应。结果谁都不愿捅这马窝蜂,以“稳定压倒一切”为由,挪一日是一天。乌江县的国企改革在议而不决中进行着,处于半下岗的工人们,不少人为生活打着零工,也还相安无事。张国乾所在的机械厂,与这些厂矿命运大同小异,他看到机械厂已只生产一些打谷机之类,断定要不多久就会“关门闭户掩柴菲”,每月懒洋洋地等候那越来越难到手的100多元生活费,不如自己停薪留职给自己打工。他在一位省城战友的鼓励下,开了一家废旧物资回收店,钢材、废纸、酒瓶,只要他战友能够出手的都收,战友给他的价格也比别人高5%左右。他战友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在越南战场,如果不是国乾将其扑倒压在身下,那弹片就不是从国乾的**上划过,而可能是从他的胸部穿过了,更何况,建立稳定客户,还能薄利多销呢。从此,国乾对每月到厂里领取生活费的兴趣越来越淡了。


春风得意的张国乾,却在11月6日这天深夜,与愁眉不展的齐芳急匆匆来到仲江家,在齐芳的埋怨和解释中,弄清了他俩都遇到的麻烦。

齐芳遇到的麻烦已由大变小。前段审计局例行审计时,发现预算股拨给印刷厂的30万元技改经费没有县长批条,也没有局长签署意见。齐芳作为预算股股长,绝对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权力。齐芳听说,立即翻出笔记本,找局长解释,局长向县长询问,目前已基本有了眉目。当时县长和局长都在省城出差,电话指示先拨给印刷厂,回来再补批条。他们回来后,不是印刷厂追不紧,就是县长不在家,三拖两拖拖到了现在。齐芳后来听厂长说,这钱一部分是领导拿到上面跑项目,一部分用来交税了。

国乾的麻烦就要大一些了。前不久,机械厂出售一批废旧设备、材料,他出价比市价高,加之厂长“同等条件下本厂职工优先”的照顾,他在竞争中取胜。买来后他打算拆散、清理,将那些可用的电机等设备出售,这收入至少会翻番。问题出在这购买废品的资金上,收购资金10万余元,国乾当时对齐芳说其中有8万元是在同学处借的,其实是他在双龙财政所工作的同学挪用了支农资金。当时以为最多一个月就会还回来,哪想到转身不久就被清查镇长问题的纪委顺便查出,如果不在一周内将资金还回去,移交给检察院后,其量刑轻重难说。这几天时间哪里去筹集这么多钱呢,如贷款,即使有指标,那繁琐的手续也来不及了。同学家中无积蓄,其父亲听说后,将准备用来做寿木的柏树砍倒卖掉了,同时卖了猪牛羊,结果也只筹了5000来元。国乾来找仲江辛娅的目的,看看能不能借点。

“我们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前些年三灾两难的,没有存钱还该帐。刚刚有点积蓄,又交了集资建房款,还有一半集资款房子交付使用前必须交清,我们也在发愁,不知道到哪里去借这笔钱。”辛娅将自己的困难提出后,又出主意说,“你们问问包县长,他们负担轻,应该有点积蓄吧。另外还可以问问国乾那战友,看看能不能预付点钱救急。”

国乾低着头,一口接一口地抽烟,齐芳勉强笑着说:“那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刚才去了章莲姐家,她答应借2万元,国乾那战友说,可以预付3万元。”说完她的脸阴沉下来,喊国乾快点走,以防人要找的人睡了。

仲江知道辛娅所说也基本属实,家中搜尽,也不足2000元了,于是对即将出门的国乾和齐芳说:“明天我去别人那里看看,帮你们借万把块。”

国乾和齐芳走后,辛娅的脸沉了下来。仲江知道她为什么,向她解释说,人家这种情况,能帮就应该帮一把。辛娅气鼓鼓地说:“你不是不知道,那房款都还没有着落,你商也不商量就擅自作主,人家还以为是我有钱不借呢。”说完转身向卧室走去了。

仲江嘿嘿地跟进去,换上睡衣钻进被窝,伸手摸向辛娅胸部。她将他手一拍:“没心情!”随即将背脊对着他。他又将手伸向她小腹,她将他的手打开:“滚开!”,他想再努力,她说:“再这样,我去睡沙发了。”他只好赌气说:“好!好!好!”随手将灯关掉。

仲江在床上躺下,大脑越躺越清爽,只好起来抱床被子到客厅,随便抓一本书半躺在沙发上翻着,睡意来临时,已是凌晨2点钟。

感觉入睡不久,就被那享受正科级待遇刚装不久的手摇电话声吵醒了。他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还不到6点半。他想是谁呢,这电话装上后,打进来极少,更何况这么早。他拿起转角柜上的电话一听,是县委办的,要他7点钟前赶到县委常委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不得迟到,不得请假。他放下电话想,县里有什么紧急电话需要他参加,不可能是战争爆发了吧?

(第15章 阵痛时分 2、暴力袭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