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19章 喜从忧来 3、人来人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仲江出任教育局长后,时有客人来访,时间被来访者打得支离破碎,不要说写文章、看书了,连电视连续剧也成了电视“断”续剧。来人有扯闲谈的熟人,多数时候是熟人带来他们的熟人请求帮忙:或想改善教学设施,或想提拔任职,不一而足。这办事中,又以要求调动工作最多:或从村小调到乡(镇)所在地,或从小学调进中学,或从乡(镇)调进县城,或从县城调往省市,或从教育改行到行政,也是名目众多。理由也充分:或是父母年迈,或是夫妻分居,或是照顾小孩读书,或是发挥其特长,等等,目标都是从“坏到好”。

凡要求办事的,临门多有见面礼,仲江开始时一再推谢,结果收效甚微,看看太频繁,只好用“谢”表示,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也就懒得去说了。只不影响教学质量,不违反县里和局里的规定,都尽力而为。但有两点原则:无论如何绝不收取现金;坚持原有的规定。比如,“调入学校必须空编”,必须由党组研究同意。这是因为偏远乡(镇),特别是那些偏僻村小,师资力量主要由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组成,老师本来就少,然而刚分去不久的也在寻找各种理由调动,不得不如此。渐渐地,要求调动的人少了些。

光阴易过,转眼迈进新世纪,回首已是新千年。新春佳节,人来人往,与去年比较,仲江和辛娅更有应接不暇之感,除了接待来人,还要应付吃请和请吃。这天下午,在吴义勇家吃过“便饭”,宁愿在家煮面条也不愿去别家吃饭的颜海菊打电话给仲江,说颜孟江伯爹来了。仲江赶回来,留下辛娅在那里打麻将,得知海菊已将孟江带来的汤圆和绿豆粉煮来吃过了,孟江正在客厅看电视。孟江特来商量他儿子石牛转学到这里读书的事,说拿点零钱给石牛上学,早餐都不吃,不是和同学到处耍,就是到游戏室打游戏,留了一级,考试还是科科不及格。说他不听,打他也是宁死不屈的样子。仲江说:“石牛现在这样子也是你们老少娇惯的。转到这边来读我没有什么意见,老师些也熟,但我和他二妈一天都忙,也照管不了好多。只能是换个环境看看,读书主要还是靠自觉。”

二人的谈话还未结束,听得门边一个声音传进来:“在家呀?我还以为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呢,吃饭都没有时间!”仲江抬头一看是陈春明,昨天下午他请仲江去他家吃饭,因张国乾和任齐芳已提前约好了,只好说改期。仲江嘿嘿笑着站起来,走到电视机前从条柜里拿出一条打开的软包装遵义香烟,取出一包抛给春明,随后又递一包给孟江。春明伸出双手将烟接住,笑着说:“这里来得,不送烟还发烟。”

仲江说:“反正是人家送的,我没有花分钱,又不抽烟,便宜来便宜去。”

仲江刚说完,春明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打开手机刚说上两句,只听得他说“我马上来”,朝仲江双手一摊说:“这年都不让人过了。”仲江问是什么事,他边说边向外走:“离开这几分钟,又有人报案,说摩托车被偷了,金项链被人扯了。”

仲江送他到门口笑着说:“说我比总理忙,我看你比总书记还忙。”春明嘿嘿笑着离去时,听到楼下有人问颜局长家坐哪里。他伸头一看,从楼梯上路灯下走来的人,手提红布口袋,头发黑白相间,鼻梁高高的。那人抬起头向上看时,仲江不觉喊出一声:“牛老师!”来人是牛永发。

仲江将牛永发让进屋,看电视的孟江起身给牛永发让坐,从桌上的烟盒里抽一支烟递给他,从饮水机里泡了一杯茶端到他面前。仲江接过他手中的口袋,放在条柜上时发现里面是瓶茅台酒,一边问他什么时候进城的,一边问他吃过饭没有。牛永发回答时,仲江又递给他一包软遵。推让中,牛永发说,还是抽草烟劲头大点。仲江劝他:“你带在身上,拿去递人。”闲聊了一会,仲江几次看到他欲言又止的样子,主动问他:“牛老师,你今天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牛永发黑黝黝的脸开始赤红,说话也全无在学校上课时流利了。他结结巴巴说半天,仲江听清了他是为“民转公”而来。说第一年参加考过,得了第五名,后来有人举报他,说他母亲捡那个男孆,是他所生的第四胎。第三胎是女孩,出生不几天就抱养出去了。这个男孩是他两口子假装扯皮打架,老婆跑到外面生后,托人放到他母亲赶场的背篼前,请她照看一会,那人去了就再没有回来,他母亲因此被乡里计生股罚款2000元,他老婆离开半年后又回来了。他是民办老师,书教得不错,人缘也不错,再说这青龙坝也缺老师,乡里就没有过多追究。“民转公”开始后,有限的指标,让符合条件的人瞪绿了眼睛,他被举报了,举报人声称只要乡里查处,愿意出资到省城作亲子鉴定,他只好放弃。也因此,连中级职称也不敢申报,至今还是初级。

仲江听完他的想法后,对他说:“牛老师,这样,‘民转公’省里规定了,只要符合条件,如果教龄达到,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明年全部转完,你就不要去争了,等到最后一批,只要不影响别人的利益,一般就不会有人干损人不利己的事。职称的事……你获过什么奖没有?”

“有,学校每年都给我评为先进工作者了,乡里也得过十来次。”

仲江心里一笑:“那你没有发表过论文吧?”当看到牛永发尴尬的点头后说,“我给你写篇,寄到《锦江教育》或者《锦江报》发表,我有熟人在那里当编辑,到时你到我这里来拿样报或者样刊就行了。如果你写去,他们不熟,每篇要收300元版面费。”他绕着说了半天,其实是怕牛永发写出来的论文质量只能“有偿发表”。


牛永发疑惑地看着仲江:“这样不好吧?以后人家知道了,举报说弄虚作假怎么办?”

仲江笑笑说:“这你不用管,大多数老师都是买版面发表,如果都查,十有**过不了关。你先将材料准备好,等到秋季学期,乡里的职称评完上报后,给你戴帽下一个中级名额,等评下来,我想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牛永发说了许多“谢谢”“麻烦”,正欲起身出门时,又走进来一位中年人,仲江一看,是辜家伟。仲江招呼他坐下,将牛永发提来的口袋提在手中送他出门,出门就将口袋递给他:“牛老师你,你来就来,不要兴这些。学生毕业这些年早把老师忘记了,老师来看望学生,还带礼物,你让我脸往哪儿搁?”牛永发胀红着脸,推让说“这大新年的,拿点东西遮个手,是不是嫌少了”之类的话。仲江将口袋揣在他手斩钉截铁地说:“牛老师,你不要多心,学生心里时常记着的,没有你就没有学生的今天,全天下人送的礼我都可以收,你的无论如何都不能收!”

牛世发见他把这话说到这份上,只好把口袋接过来,停了一下说:“我们学校那教学楼要垮了,你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找点钱维修一下。”

仲江说:“你写个报告,拿给教办签意见了拿上来。全县的教育危房太多,即使解决也就是几千块钱。”牛永发刚走,仲江还未转身就见关兴明提着烟酒走上来。他将兴明让进客厅,把辜家伟喊到厨房问他有什么事。家伟说因体罚学生,局纪检组要给处分一事请仲江说说情。仲江说:“你也是哦,学生上课吃零食,你把她拖来丢了就是嘛,何必打她。”

辜家伟叹息说:“当时就是不冷静哟,我去拖时她不放,我骂她,她还骂,一气之下给了她两耳光,当时用力也不重,不知怎么就失聪了。”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学生好。这样,我给校长讲一下,医药费学校报销,差额部分你负责,听医生说,她是暂时性失聪。我给家长说声,现在已经医好了,就不谈那些护理费、生活费、精神损失费之类了。你与他家又不是有九恶十仇,想来他们气头中说话,也不会死死咬着不放。只要家长不追究,我给纪检组的说一下,给你个通报批评就行了。”

送辜家伟出门,仲江问关兴明负责的两处教学楼施工情况,兴明回答后,他嘱咐说:“我一再给你讲啊,一定要注意质量哦。”

“见一次你讲一次。你放心,这修学校不比其他,我宁愿少赚点,也会保证质量的。”兴明笑着说,“不说其他,总不能把你那局长的帽子搞掉了嘛。”

“教学楼垮了,就不是帽子的问题,也不是损失几个钱和坐牢,随便就会丧失几十上百条人命。现在多数都是一两个小孩,是缺人不是缺钱。将心比己,你我都不可能拿子女的命来换钱。”

兴明回答着“是是是”,他要求说:“上班后——这正月间是上耍耍班。过了十五你给我拨点款,我垫付的太多了,工人的工资都还差一大砣。”

“不是拨给你了?不可能全额拨给你。县财政没有钱,配套资金拿不出来,上面来的投资都被挪用一部分来发工资了。你可以先将主体工程修好,早点让学生用上新教室,钱不够,可以把操场、厕所、围墙这些摆在后面。”仲江说着,突然醒悟似地问,“人家反映你卡工人的工资,年前你说拿去付工资,我们拨那些钱应该够付了吧?”

兴明嘿嘿笑着回答:“每人也该不了多少。全部拿去付了,我这年要不要过?大人小孩要买套新衣裳,亲戚朋友些也要拜拜年。再说,我全都付了,他们就不一定跟我了,另外喊一批人又得重新熟悉。”二人正说着,辛娅打电话喊仲江去接她。仲江一看,时间已近12点了。

仲江接辛娅时,将孟江的想法说后,她说:“不管你的,我们一天吃饭都顾不上,哪里还顾得上他学习。下半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后,我们更忙。”

仲江说:“是不是请一个保姆,不然海菊一天吃饭也成问题?”

辛娅停下来说:“把江燕从双龙中学转到一中来,和我们一道吃住如何?”

“舅妈和她都不愿意,说离家近点,每个星期可以回家看看。”仲江隐隐约约听说过,江燕也怕像江霞那样,来后家务越做越多。

“以后考上大学了我怕她不去!”辛娅停了一会说,“把楚娟喊到家里来吃住行不行?她在学生宿舍住的条件差,生活也不好,有一个月送她那100块生活费加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够了。那姑娘也还勤快,每次来都主动做这做那的。这样海菊也有人打伴了。”

“管你怎样做都行。”仲江说,“要问她愿不愿意,她已经读高二了,不能影响人家学习。虽然她读书不行,但也要防止以后说些多话。”

“嗯,这我知道。”辛娅回答说。

(第19章喜从忧来4、雹灾水患,下周一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