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千古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与恨的千古愁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知音难觅.所以高山流水流传千古.一如英雄求败,一览众山小更是孤独.所以后人有关羽战秦琼的时空交错,隔代相惜.若说有最能与曹雪芹对话的古人来者,我觉得李煜应该是其中最有资格的一个了.
繁华富贵,良辰美景,佳人陈酿随着所有的温柔旖旎,都一同散尽,如风如云.可风过还有拂过面旁刹那的轻轻,云散还有流过眼眸瞬间的淡淡,那经过了春花秋月和故园东风的人心中该留下怎样的涟漪或是波涛啊.那涟漪经久还不能停息,波涛历时还不曾退去.只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可谁又能解其中味呢?
那是一种什末样的味啊.悲欢离合的感慨抑或是阴晴圆缺的无奈?为何此事古难全?为何宴席总要散去,眼见人们一个个离去,只留下残席和曾经欢乐的痕迹?只有亘古绵延的时间和逝者如斯的江水载着胭脂落花,奔流而去.也许没人能真正了解,也许李虞和雪芹只能生在不同的时空,遥遥相望.人在世间行走,记忆是唯一的行李.一旦尘封无从开启.也许只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时间是很多情又无情的东西.人生苦短,所以珍贵,所以多情迷恋,不舍红尘.可草上霜,花上露怎能持久,是以无情.多情总被无情伤.一如婚姻,初时的甜蜜温馨终于变成了油盐酱醋,审美疲劳.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偏偏老夫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可再如何老骥伏栎,终于是可怜白发生.但红楼如果不悲,红颜若不薄命,终于会英雄迟暮,红颜凋谢,秋风落叶,其艺术感染力必然大打折扣.作者之大不幸乃读者之大幸.
不知李虞在曹雪芹眼中的是什末样的,也不知他喜欢他的诗词与否.可与前者隔了千年与后者隔了百年的我却把他和他放在了一起.也许爱与恨是人类永远的愁.也许只能如他们一样咏叹永恒的哀伤,时间,记忆,还有红颜知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曹雪芹[枉凝眉])

后记:这篇是很久前写的,无甚可观,聊以作抛砖之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