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风云变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实在是不愿意搞那些小章节了,从现在开始俺也学习大神们的风范!搞这种九千字以上的大章!省的当标题党那么辛苦!希望诸位能够继续支持小弟啊!拜谢!
以范迪赛司令官为首的荷兰殖民军攻打棉兰的行动没有大获成功,也没有惨遭失败,两路出击的他们在进攻初期即遭受猛烈抵抗,遍布棉兰城周围的堑壕工事成了难以翻越的险阻,数量相当的华人武装凭借这里的地势与他们展开争夺战,时不时的白刃战令荷兰人吃足了苦头,他们队伍中的印尼土著成了破坏分子,每一次的进攻都因为他们关键时刻拉稀掉链子而功亏一篑,这令范迪赛大为光火。
就这样,击溃战打成了拉锯战,绝杀便成了缠斗,连续三日的进攻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将自己的炮弹消耗了个精光之后,范迪赛决定,将决战变成消耗战,凭着控制港口和航路的便利条件,他决定将这些人全都困死在这里,消耗至弹尽粮绝,然后一举击破!
这样的计划不是没有可能成功,棉兰正面港口被封,通往其他地方的公路很容易被截断,而且不管他们怎么筹措,这里种就是个港口城市,本地区不是产量区,粮食补给完全依靠进口,航路封锁之后,棉兰城七万多人立刻会将原本就不怎么够用的粮食很快吃尽,到时候光饿也能把他们饿死!
就算饿不死,城中的人肯定要出乱子地。逼急了的人什么都干得出来,到时候**后面一乱,什么都可能发生!那些华人武装能够对抗大军,但是却未必就能对民众下手!
三天!棉兰城中开始出现缺粮的征兆,不论是这里的华人还是其他国家种族的人都受不了了,原本就对战争心存疑虑逃掉不少。现在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在某些传言的影响下,大批地人开始逃出棉兰,他们不敢冲着两面战场走,便都选择南下多巴湖区,或者去南面的另外一个重要城市先达。
棉兰城中,维持秩序的人不过千人。还都是临时组织起来的,貌似控制不住局面,他们努力保证逃散的人不会趁乱搞事,也就任由他们离开这里,反正没有城墙挡着,他们去哪里都是随便。不过那些逃难的人绝想不到,不管他们去哪个方向,其实都逃不过华人占领军地掌握,多巴湖区和先达。甚至丹戎巴莱,明里暗里的都是华人武装在控制着。
棉兰城因为生活资料紧缺而持续减少人口,范迪赛设想中的“关键时刻从背后给叛军一击”的潜在力量无形中被削弱到忽略不计。不用多久这里就成了华人为主的世界,而他们预料中的叛军因为缺粮而崩溃的事情却仍然没有出现!对方仍然吃得饱睡得好!这是怎么回事?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群人在半年时间里将偌大的北苏门答腊区域内抢劫清理了多少次,储存下来的补给不敢说能支撑一万大军干上一年,起码三两个月是没有问题地,而三两月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
战斗持续了半个月!范迪赛期盼中的第二波援军到达,荷印军总数达到两万人。他们对面的华人武装貌似没有增加。但是仍旧久攻不下,到后来甚至荷兰海军地炮艇沿河上行努力增援炮火都无济于事。满地的堑壕和防炮工事根本就不是这些小口径炮所能够打开的,僵局!仍旧是僵局!
苏门答腊岛炮火连天的拉锯战时光里。荷印总督范。巴斯坦斯仍旧自信满满的等着他的大计的成功。^^ ^^在不断传来地消息里,苏拉威西岛和苏门答腊岛地大片地区内,已经杀红了眼的土著人将总数不过五十来万地外岛华人赶杀的四处流窜,各种战绩不断汇集到案头,看上去解决问题也就是一两个月地事情!
不过,他认为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他很明白夜长梦多的道理,也清楚的感受到国内施加的越来越重的压力,他不得不考虑那些大佬们的意志好不容易坐上这个位子,可不能随便就丢了!
华人是大麻烦,那些土著人同样是大麻烦!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的将近三百万土著人各派积极分子,他们一旦武装起来,那就是难以剿灭的一股了不得的力量!在印尼群岛这样的环境下,有了枪和训练的土著人光靠数量也能把荷兰人的统治拖垮!因此,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消耗他们的精华,越多越好!
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或者是加里曼丹岛那些反叛者给了这些外岛华人支持和信心,以往荷兰人心目中懦弱到不敢反抗的华人,这一次却一反常态的鼓噪起来,跟土著人打得热火朝天,干的血流成河!从六月往苏门答腊岛送人开始,到现在输入进去几十万了,仍旧不见一个回来的,华人也没有被肃清!
华人的抵抗也同样逃不过总督大人的耳目,双方之间短短半个月内就杀的难解难分,不管将来如何,这血仇是彻底结下了,不管谁输谁赢,他们都难以再联合在一起,而华人一改常态的奋起反击,在殖民者看来这也是好消息!以前那些怎么折腾都不敢反抗的人,他们没有借口往外驱赶,现在,只要口上“暴民”的帽子,再简单不过了!让他们净身出户!不亦快哉!
进入七月份之后,印尼群岛上森林大火开始蔓延!这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规律的天然火头和十月之后的倾盆大雨,成为这片赤道周围土地上永恒的旋律,血与火,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任何有雄心壮志的人都不会不喜欢这一切!让他们来地更猛烈些吧!
印尼华人在拼命,中国大地上。华人同样也在拼命!从五月开始,蒋桂阎冯四大派系的人挑起了近代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大混战!多达一百余万的双方军队在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大地上你来我往的厮杀成一团,战斗打得尤其酷烈!
与另一时空不同地是,这里的中原大战双方之间对抗的区域更小,争夺战愈加残酷激烈,而要命的战争武器却整体升了一个档次!在原来时空。蒋军的武器装备跟北伐时几乎没区别,都不如西北军和晋军的好,飞机、大口径炮、装甲车辆这些很重要地杀伤性武器几乎没有,打起来全凭一腔热血**,勇猛拼斗,仗着北伐时积攒下来的余勇跟冯阎联军玩命。这种死战不退的英勇很是有效,蒋军干的很有成就!
而今,出离愤怒的陈晓奇以贷款的形式一下子给出了几千万的重要军火,从飞机到铁甲列车,再到装甲汽车再到大口径炮,特别是超过一百毫米的重炮,这种全国只有山东能造的高级玩意儿向来是列强国家敲诈勒索地好东西,买的价格奇高不说,还拿捏着控制数量。以至于在另一时空的抗战初期,淞沪大战开始到结束,日本人都非常惊讶他们为什么没有受到岸防炮地攻击。就连战胜了也没有找到一门,当时还以为**素质巨高,大撤退的时候搬走了,真实情况却是,丫们根本没钱买也没技术造那大家伙!
现在好!陈晓奇不但把自己原来的那辆专列给卖了,甚至还连那载有四门203毫米大炮为主的列车炮都供应过去,其他的武器不消说。 .coM麻烦不在于陈晓奇要干什么,麻烦在于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按照此人一贯的行事方法上看,这里头肯定有阴谋,受美式教育长大的她可是很清楚这些资本家地手段,那是一点都不下于政客们玩得伎俩!
结合最近传出来的一系列消息。陈晓奇还掺和进了南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中,南京政府都没敢承认的兰芳共和国,陈晓奇却大嘴一张就发表讲话大加称赞南洋华人的自强之举,后来果然如同很多人所料,这厮一点都不安分,四处当搅屎棍子。弄得天下皆敌,不知道是不是有自虐倾向!
轻叹了一声宋美龄道:“眼下无他途可想,依我看便先依着他也无妨,只要我们赢下这一场,以后便海阔天空无人相抗!便是他要搞些小动作也是不成!不如放开藩篱任其折腾,看看他的夹袋里面还有什么宝可耍!”
蒋中正双手轻轻一拍,笑道:“夫人真是吾之良助也!如此处置甚好!可解了我心中所虑!由他去!哈哈!”
陈晓奇工作汇报很快就接到了总裁批示,蒋总对于陈老板地这种心系天下黎民苍生,不仅仅将一点财源惠及少数的光风霁月一般的大家风范甚是赞赏。不但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很大方的提供一批可用之人给陈晓奇来交流合作,作为辅佐助力。对此陈老板甚为感激,并再三保证这些人一定可以人尽其才,着力重用。而挂着中央头衔的一大批江浙财团的人也再次与陈老板等人举行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商业贸易洽谈会,据说会议是圆满的,议题是成功地,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意义是无比重大的。未来是无限美好地。成绩是令人振奋的。

1930年9月18日,阎锡山终于盼到了他想要的臂助。拥兵三十万雄视东北的少帅张学良宣布入关调停战事,十二万大军以三小时一辆军列的速度涌入山海关。数日之内遍布京津各地,名为调停,实为占领抢地盘。
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山东陈晓奇也在当日宣布出兵调停战事,山东军精锐部队硬顶着傅作义突进到沧州衡水一线,西面则顶到濮阳兰考商丘等地,就地拉开架势对着双方虎视眈眈,明眼人却是一下子就看出来,这分明就是拉偏架!
已经陷入节节败退境地的冯玉祥和阎锡山万万想不到算来算去没有算到这帮人说话不算数,特别是陈晓奇整天吆喝着绝对中立,谁都不惹,结果事到临头看着有便宜可捡,还是照样地出手抢夺,这种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但是,他又能怎么样呢?
在围困、背叛、战略战术多重失败地打击之下,原本就没什么大局观的两个大头很明智地选择了休战下野,这一场席卷半个中国上亿人口、一百多万大军参战,死伤四十万的惨烈战事终于落下帷幕,战争以蒋系大获全胜、冯系彻底完蛋、阎锡山收缩下野、张学良和陈晓奇捡便宜结束。
战后,冯玉祥光杆司令跑回去山西陕西地界儿,某图东山再起,但这时他地那些昔日强军投降的投降,叛变的叛变,就连一向器重的宋哲元都存心找别的出路,明里暗里的跟老蒋眉来眼去的,却也不当他冯玉祥是一回事,可以说除了雷中田等少数人外,绝大多数冯系的军头都另投明主了。而当杨虎城率军进驻陕西,他所能指望的地角,也只剩下陕南一点和甘肃而已,在宁夏、甘肃、青海。以马福祥为首的“西北马家军”正紧锣密鼓的绸缪自己的基业,可谓暗潮汹涌。
阎锡山下野不假,却是派手下得力干将徐永昌收缩兵力到晋绥之间,自己跑去大连日占区当寓公,遥相控制,其实晋军根本未损,仍在他掌握之中。
东北军占了京津之地,分了绥远察哈尔以及陕西等地,算是吞了冯玉祥的地盘,从此之后张少帅便有些志得意满兼乐不思蜀,在蒋中正和陈晓奇等人的连番迷汤不停的灌下去后,飘飘然自觉大业初成,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京津之地花花世界,旧朝古都,其繁华亮丽可不是偏远寒冷的东北可比啊!
10月,中原大战刚刚结束,战火硝烟尚未清理,山东方面便拿出新一轮地救灾方案。组成新的救灾团队再次经营西北,同时被严重耽搁的铁路修筑计划再次提上日程,他这种专门对民生经济而来,丝毫不管那些政客军头闹腾的做法很受赞赏,毕竟谁也不希望这么一头凶猛的大鳄一口咬过来,谁也受不了!
而陈晓奇跟张学良之间却也很快打得火热。大家年龄相当,又都是一方成就的军阀,虽然表面上张占了六七省,拥兵超过四十万了都,但俗话说地好,高处不胜寒啊!别看名义上蒋主席给他了个老二的地位,能拉一些近在咫尺的盟友更好一点不是?要知道陈晓奇的兵力顶在沧州不进不退的,可是时刻能威胁到他的势力,能够跟日本鬼子打上一场地山东军的战斗力。兵力多了好几倍的张学良是不敢小觑的!况且,对方的海空军还那么的强悍!大家当朋友比当对手强!
蒋中正很怕这俩人合起伙来对付他,张学良是个愣头青。从小上边没人管,骄傲自大惯了,一些糖衣炮弹打过去便能照顾的服服帖帖,可陈晓奇不一样!从商业场混出来的油子,貌似莽撞实则精明,心机深沉眼光开阔,根本都糊弄不了他。不受人夸也不受人欺。就是个油盐不进的主儿,他要是跟张学良合起伙来。那还真是悬得很!好在,陈老板很给面子。很让老蒋放心!
1930年11月,当初从美国定制地两艘六千吨级轻型巡洋舰终于建成下水!这些被命名为“济南级”的轻巡舰都是以大城市来命名,首舰“济南号”,次舰“青岛号”,在跟随整个建造后半程的美国海军留学生为主地官兵主持下,从美国东部直接横跨大西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穿越苏伊士运河到达印度洋,而后经过马六甲海峡短暂停靠。
因为155毫米舰炮技术的不够成熟,最后仍旧是采用了德国人原来设计的150毫米三联装舰炮的设定,防空力量在当时看来是足够,但以后来的空军发展看则不够,而起150毫米炮的对舰攻击效果比较鸡肋,对岸攻击也是不上不下,可以说这种巡洋舰的设计实际上已经落伍了。
没有别地选择,山东方面设计先进战舰地经验不足,空有一些理念落不到实处,在别无选择的采用德国人地设计的情况下,搞成这样也只能先凑合着了,毕竟这也是中国目前最大地战舰啊!美国人造船的效率比德国人要高一些,新技术的大量应用让舰体更坚固,可用空间更大而重量更轻,跟踪制造过程的好处,让这些几乎都没经过战阵的海军将士们对整艘舰艇的每一个角落都摸得清清楚楚,下水后的新舰到了他们手中操控起来如同亲近了许多年,根本看不出生涩!
在新加坡海港,当两艘驱逐舰先后升起代表着目前中国正统地位的青天白日旗的时候,整个新加坡沸腾了!
早就得知有祖国的战舰要来,新加坡华人华侨一下子激动起来,很多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当年大清帝国北洋水师“定远、镇远”那代表着东方一流的铁甲大舰来到南洋时,那种令人振奋的情景,尽管后来全军覆没了,但是来自祖国的战舰却像是在给海外游子们心里打气,后面撑腰似的,让他们从心底上觉得自豪起来!大清没了,中华民国还在!祖国还在,家园还在,当此时,这代表着祖国领土的海上战舰,便是无数人内心唯一的寄托!
“王师!王师啊!天可怜见!有生之年,能在这里见到母国的战舰,便是死也瞑目了!”一名耄耋老者用袖子擦着眼泪,颤抖着手指着远处那高高扬起的旗帜,喃喃说道!
他的旁边,另一名老者也是热泪盈眶,大声慨叹道:“多少年了!只见外人大船进进出出,何曾见到我中华海上军威,多年期盼终于梦圆,何其幸甚!”
后面一群青年学生讶然问道:“这两艘战舰看起来不小,但比起英国人的大舰,日本人的大舰,这都算不得什么啊!你们这也太过激动了吧!”
老头气的大声呵斥道:“混账小子!你们从小到大见过一条咱们中华的大船么?你们见过一条这么大的战舰么?有战舰才有国威!有战舰在这里,咱们华人才算有主心骨!你们回头看看那些土人的脸色,你们去问问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青年学生闻言,真的是回头看了看跟在华人后面看热闹的马来土著印尼土著,甚至还有一些暹罗(泰国)人,赫然发现这些人眼睛里闪烁的目光浑不似往常看华人一般挑衅或者无视,而是明显有些畏缩惊惧的样子。不过这些青年心中仍旧是不大以为然,不就是两条轻型战舰么,至于这样么?
因为两艘战舰只能是短暂停靠,并非是正式友好访问,所以海军官兵们只能在码头附近散散心活动活动,却不能深入到城市中去消遣,所以他们身着白色军装的身影在岸上看去都是模模糊糊的,而港口区的那些华人有幸能够接触到的,却一个个的激动无比,恨不得拉着他们不让走了。经历无数艰苦磨难、歧视压榨的华人,才真正懂得海军的意义啊!
青年学生们仍然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不再口出滥言胡乱轻视了,这种时候,他们明显可以感受在周围的华人中,有多少这样的**在涌动。老一辈人曾经见过国家的舰队在这里宣扬国威,尽管没能改变他们的生存现状,但是那种有所依靠有所期盼的心情,却是难以言表的,何时何地,这种来自于母国的海上长城能够成为给他们挡风遮雨的屏障,他们毕生付出的辛劳和支持,就一切都值了!
票不求就没有!值此大章开更之际,俺也厚着脸皮求一遭,您扔剩下的别浪费了,砸一张可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