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末日审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达,画得好好哦,你真是天才——”
“爱达爱达,这朵花给你!”
“爱达,我们永远在一起吧——爱达和洁卡儿,并蒂姐妹花,哈哈!”
“爱达,这位是雅各布,他是位流浪艺术家,就象从前的吟游歌手一样云游四方……”
“爱达,雅各布向我求婚了呢!你说我要不要答应他?”
“爱达,我要和雅各布在一起,对不起。”
“再见爱达……我会永远想念你的!”
“咚!”突然撞痛的额角,把偷闲打了个小盹的爱达从梦中敲醒,那张春花般灿烂的快乐脸孔从眼前消失了!
洁卡儿!爱达抚住了心口,为什么又梦到了她!在自己把她赶出梦境许久之后,又梦到了那甜蜜的笑脸,清亮的笑声!
那象魔咒一般绑紧全身的痛苦感觉在这明亮的午后复苏了!
为什么?!从今早梦到那神秘的蓝美人之后,她的心底里就一直有某些东西在隐隐翻腾,在拼命撞击着她牢牢封锁的心门!
洁卡儿的记忆溜了出来,一如既往地打扰了她的生活,她竟无法再把那些记忆塞回阴暗角落,思绪飞回了秀美如画的田纳西乡村,那两个扎着蝴蝶结在田埂上快乐飞奔的小女孩,清脆的笑声穿越过时空在耳畔回响不息……
“小姐,小姐——”突然在眼前放大的一张男人脸孔吓得她差点惊跳起来!
“你,你没事吧?我长得有这么‘惊恐’吗?”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有点委屈地看着她的脸。
“啊,对不起,我没事。”她吐出了一口气,脸孔象戴上面具般恢复了冷漠。
“有没有卡拉瓦乔的画?”年轻人瞥了她桌子上艺术鉴赏师的牌子一眼。
“去意大利的博物馆找吧。”对销售额完全破罐子破摔的她淡淡道。她的专业知识不知道比另一个刚从三流艺术学校混毕业的女孩强上多少倍,但她的销售额却几乎不到那女孩的一半。
她想是自己那张艺术名校的文凭让老板一直没有炒掉她,她不是老板想要的机灵女孩,这也不是她想从事的工作。
“哎哎,我不是要买真品,那种东西谁买得起啊!”年轻人对她的态度并不生气,笑道,“我就想买幅仿画。”
“只有一幅——《酒神》。”她起身把年轻人领到了画前,但完全没有讲解的兴致。
“我看了德瑞克·贾曼的电影《卡拉瓦乔》,我最喜欢德瑞克的电影了!”年轻人兴致勃勃地盯着那幅画。
我就知道!爱达在心底叹了口气,慢慢讲解道,“卡拉瓦乔是十六世纪的意大利画家,是一位极具创造性的画家,他擅长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人物素材,这位青年酒神体态丰腴,神情慵懒,带着些东方妇女的柔软感觉,虽然他手中的酒盏和葡萄藤花冠显示出他酒神的身份,但由于细致严谨的用笔风格,让这位酒神非常贴近普通人的形象,也许就是你的酒宴上一位做作的半醉青年……”
她侧头看着年轻人的惊异表情,停下了解说,“你想说什么?”
“嗯,啊——没什么。”年轻人看着她的眼光中多了几分崇拜神色,笑道,“人家都说金发女孩有貌无脑,你明显是个例外嘛!”

“谢谢——不过我的头发是染的。”她淡淡道。
“哦,真的吗?不过金发很适合你呢!”年轻人信以为真地赞扬道。
“这幅画——”她把话题引回正题,指了指《酒神》。
“我要了!”年轻人四下看了看,笑道,“好多宗教画,你每天被这么多神灵环绕着不觉得有点恐怖吗?”
“对我来说,它们只是艺术作品。”她走回工作台给年轻人开配送单,虽然有很多用色很凝重的宗教画画面压抑,但她的确不觉得恐怖,只是觉得悲哀,因为成列在这里的只是艺术家们的梦境,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救赎,而美早已失落在时光的梦里。
不知道是因为画廊的位置好,还是老板的运气好,画廊每天来的客人并不少,虽然大多数不懂行,但越不懂行的人掏钱越爽快,她曾接待过几个小有名气的画家,结果和一群人探讨了半天,却一幅画都没卖出去。
“你对画这么有鉴赏力,为什么不画画呢?”年轻人临走时有点疑惑地凝视着她,笑道,“如果你哪天要卖你的作品,别忘了第一个通知我,你这么有才华的女孩一定会画出最美的画的!”
年轻人由衷的期待让她的心绪再难平静,她的脑袋里又浮现出了那绝美的幽蓝身影——那个在她彻底放下画笔的三年后,让她又有了绘画**的男人,那个让颜色重新回到她眼睛里的男人!
是的,她从小就是家乡的天才,她曾经对绘画投注了全身心的热情,她曾经是一流艺术大学最有前途的优秀学生,她曾经在艺术创作中体会过那么多绝顶的快乐!
但是——那个曾经和她形影不离的美丽影子带走了她所有的明亮颜料,只给她留下了最枯燥压抑的灰色来涂抹生活!
她已经独自在这个繁华城市生活了四年,不谈恋爱,不交朋友,每天上班,下班,做梦,清醒。
她想起了今天早上上班时路过的一幅演出广告画——“教你自杀”——那邪恶的黑色却给她安定的感觉,而红色的血就象流过生活表皮的梦,醒目,却日渐枯竭。
她有时会到酒吧喝几杯,去看一些阴暗乐队的演出,在各种压抑灯光,邪恶歌词中让自己心底的恶意弥漫,她欣赏着那些做作夸张的表演教唆着无灵魂的人们走上末路。
她知道人们最终会走上末日的审判席,无人可逃脱,所以她一点也不嫉妒那些现在快乐阳光的人们,他们故意忽略自己的影子,但他们同样带着自己的罪孽!
想到这里,她突然想起了当自己在凝视那幅自杀美景时,旁边那个红发如火的少年向她投来的一瞥。
那孩子身材单薄,衣衫破旧,却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而他流转而过的眼波亦象某种鲜活的暗示般让当时的她匆匆逃离了现场。
她不得不承认她怕那样的孩子,那样炽烈的活力会烤干她灵魂上所有的阴湿!那孩子的气息和墙上的宣传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冲撞感,让她感到了一种让人颤栗的余波。
《9.末日审判》完。
2008.03.11/0:23
pool于成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