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津皇朝元安十七年五月初九,当朝盛宗皇帝患了一场重疾,命不久矣。
因着天气暖和,殿前的海棠花开了,如丹如霞,娇艳欲滴,昭阳宫春意盎然,姹紫嫣红,花枝斜出横飘逸,在晨风微微摇曳,衬在那素白的窗纱前。
盛宗皇帝自患病以来,夙夜不眠,半夜中总有幽女在梦中泣泣而落泪,盛宗皇帝看不清女子面容,只觉十分相似十八公主福蒙。皇帝忽从梦中醒来,大汗淋漓,竟一咳嗽变嗑出一堆黑血而来。
大惊之下,殿内殿外奴才跪了一地,太医们眉头皱起川字,面色焦急,面面相觑,殿内竟无人能治好盛宗皇帝的病症。
一时间,谣言四起,盛宗皇帝乃是中了魔盅,使其寐不安稳,乃是梦中妖孽作祟。
守卫军整装待发,只听国师李尚功一下令到灵真苑捉拿皇帝梦中女子十八公主福蒙。
福蒙乃当朝盛宗皇帝在江南烟柳之地一夜**意外偶得女,芳龄十六,慧质兰心,貌若天仙,从小体弱多病,要靠医药养活。
可母妃乃是下贱红尘女子,难登大雅之堂,盛宗皇帝为保皇朝荣誉,以掩此难齿之事,故狠心派人将其母妃烧死在宫外山野,追封其为贞荣贵妃。
太子貅乃皇帝的原配皇后明琴所生子,年仅二十,睿智过人,侧冒风流,相貌出色,是平津除东陵第一才子花三变举国最有神貌之人。
宫中有传言太子貅的阴冷怪戾,喜怒无常,好杀戮,常与身份不明女子纠缠不清。前段时间,甚至还传言太子貅与福蒙公主有**之恋,无实明证,不可为信。
花三变非但称为第一才子,也是第一美少年,年仅十九,一跟玉簪束发,白衣飘飘,不仅是具有显赫的皇亲国戚,而且也是当朝皇后明琴的旁系亲属,与太子貅乃是拥有血脉关系的表兄弟。
某一日花三变应向明琴皇后拜寿之时,意外在宫中听得一阵琵琶妙语声,便细心侧耳听之。
在这空旷深如海的皇宫之中,琴声格外动人清回,其声悠扬婉转,荡气回肠,高低起伏回旋不绝,似是激荡涛涛大军而来,又似低沉金戈铁马之音,只觉大珠小珠落玉盘,迸发出清脆的声响。戛然而止,余音饶梁不绝如缕,仿佛是一捧火,直直地映到人心里去,叫人心生澎湃,为之荡漾不已。
花三变一听,觉得意犹未尽,便提出手中的萧笛,与琴声琴萧合鸣。
忽听远处那琵琶声再次唱和起来,琵琶声激越,剑走偏锋,萧调哀婉清冷,如泣如诉,百转千回,曲折动人,清秀难言。
一萧一琵,遥相鸣奏,居然默契如己,丝丝入环,像是模拟许久的相和奇特。
一曲罢,花三变向声者望去,只见一绝色美女子正坐在门外独自忧伤弹奏。她也抬头望向花三变的方向,竟是目若秋水,面若桃花,分外娆人。她向花三变微微一笑,花三变只觉得周身春晓之花绽放,中秋之月展颜,昏昏然间,居然被这绝美的笑容夺去三魂七魄。
后来他才知晓,原来弹奏琵琶女正是平津最为百姓饭后茶余津津乐道的焦点人物——出生于肮脏之烟花场所的皇帝之女福蒙公主。
自从在宫中见到福蒙公主弹琵琶时便深深为她所倾倒,茶饭不思。
花三变得知佳人的遭遇之后,为夺佳人一笑,几番进宫陪寂寞孤独的福蒙玩耍,福蒙的身体竟比以往大有起色。夏日炎炎,福蒙住的灵真苑本是偏僻之地,冬冷夏热,花三变为了不让佳人睡不安稳,还千里加急,送来大批冰璃消夏。
灵真苑从此夺天地之造化,凉意遍布,众人都觉心旷神怡,不由啧啧称奇。
而福蒙公主虽感于心,但对花三变实在无法生出好感之情来回报他的心意,便冷冷地从此回绝他。
本是门当户对,又是人中之龙,人中之凤,便恳请皇帝开恩把公主赐于他,皇帝说要福蒙亲自应允才可下嫁。谁料如此绝世夫君,福蒙竟委言推却,道是自己一副残败身子将来必会给花三变带来危难。
从此花三变心受挫伤,对女人失去兴趣,但还是深深爱着福蒙。
盛宗皇帝病入膏肓,身子一日不如一如,虚弱地坐在软榻上,黯然叹了一口气。明琴皇后上前拉拉皇帝的明黄锦被:“陛下若想不追杀福蒙公主亦不是不可,只是要先养好身子。”
盛宗皇帝皱眉说道:“明琴,朕知道这身子是好不了了,但福蒙她虽是下贱娼妇所生,但毕竟是朕的亲生骨肉。朕平时对她冷言短语,也是从心里不喜欢她,但国师也不可贸然杀她呀……”
皇后道:“不如向外宣布把福蒙公主赐婚于臣妾之外甥花三变,也好远离宫廷,掩人耳目……”
熹宗拉着皇后的手,让她倚在他身边,笑道:“如此也好,不用大伤军队志气……”
福蒙公主终于被指婚下嫁于花三变,公主成亲,普天同庆。
花三变顿时变得神灵活现,新婚之夜,佳人在芙蓉帐内,花三变激动地正要去抱福蒙时却见她满脸泪痕,瘦弱的身子在瑟瑟发抖。
花三变顿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安慰。
福蒙哭红了眼睛说,“从今往后,你便是我夫君。有些事,你必须从我。今日是我娘的忌日,我需要去她的坟地一拜,新婚之时,是你我喜庆之日。大大不可被晦气所感染,所以墓地一行,还是我去拜吧。明年此时,你我二人再一同前往。”
花三变听了她的话之后,大为感动,心里喜喜地想:至少她今日没有再拒绝我,有如此孝顺的母亲的女儿,想必日后也会对我这个丈夫好的吧。
福蒙脱下喜服,穿上素色孝服,单身前往墓地。而花三变则在新家中等上一夜,朦朦胧胧几次惊醒过来,都未见福蒙归来。便心下觉得狐疑,怕有大事不好,女子单人恐怕早已遇到绿林大盗吧?
天还蒙蒙亮,连公鸡都没有提早报鸣,便套上一件轻纱,紧张地夺门而出。

寻遍荒山野岭,也不见福蒙的迹象。花三变顿时感到一阵恐惧,神色变幻不定地看着街上稍有貌似福蒙的人。一直找了一天一夜,饿得饥荒,连进食也未进一分,把时间始终消耗在了寻找福蒙的精力上。
近日有军队驻扎城外,营帐连绵亦是数里。,当值兵丁在各营帐之间来回巡逻,甲铠上镶钉碰发出叮当之声,那平野旷原之上,月黑风高之夜,只听得见柴火堆从中有燃烧的劈啪声响。
花三变垂头丧气,颓废之貌乍现,一双凤眸涣散,精疲力尽之时隐隐地听到远远“呜咽”一声,竟像是福蒙的声音。
福蒙道:……我知你是一心待我,待你羽翼丰满之日,我从花家逃脱,远离这个可恶一意自私娶我的花三变的束缚,我们双宿双栖,远离这尘世的纷扰。
男声道:只若等到我把绯丝巾挂在此地这棵大树上,然后我来接你定带你远走高飞,你我二人携手共度一生。
花三变闻言,胸口一阵闷疼。嘴唇蠕动,脚却如扎根一般不能移动。喃喃自语:怎么会这样……是我强求你了吗,原来你是的心里真的没有过我存在,一切都是我自己作茧自缚,自作孽,我不顾你的感受,硬要娶你为妻,本以为你见到我是开心的,嫁我之后便会从此幸福快乐,可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假象……是我害了你,原来你早已有爱人,是我活活拆散了你们,亲手棒打鸳鸯……
他不知自己是如何浑浑噩噩地一步一步拖回家中,脚似有千斤重,想释负却无力从心……
一日,盛宗皇帝感觉自己气色有佳,便对皇后说道:“皇后,朕想到殿外花园走走,你陪朕一同前往吧。”
皇后搀扶着皇帝在御花园里悠闲散步,皇帝觉得身心有些舒畅,便和皇后回忆以往的岁月走出了昭阳殿。
盛宗皇帝笑着握着皇后的手说,“明琴,你还记得我们初见时的那会吗?那年你偷偷爬到树上摘了杨桃,待我发现的时候你已经吞下了两颗。那两颗杨桃大得惊人,你却一点也不喊难受,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让我好生心动。你唯唯喏喏不肯告诉我你的名字,猛得溜走了。我找遍了整个民间也不见你的踪影,后来我才知晓,其实你就是八王爷府上的紫萝郡主,而我是你一直从小订着娃娃亲事的二皇子……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看说得像不像我们哪……”
明琴皇后眼含泪水,呜咽地点了点头,又幸福地笑了。
忽闻树木从中有人在对话,皇帝心下疑惑,便悄然侧听之。
传来一个柔弱女声:“貅,我们这样下去,定将会被父皇发现,我看还是……”
“福蒙,你是我真心所爱的女人,相爱无罪,若是连相爱的两个人都无法在一起,那么父皇和母后又该如何以身作责呢?”
“可是,貅……”
“蒙,此地不可久留,我们来日方长,等那父皇一死,我继承大统,再将你更名换姓,天下还会有谁能阻挠我们!”
……
盛宗皇帝一听大怒之下现身,颤抖着身子道:“如此不孝子女……我竟瞎了眼睛!咳咳……”
话未说完,盛宗已口吐鲜血,皇后大声地唤着太医,泪如泉涌。但最终是无力回天……
皇后愤怒加上悲痛,厉声道:“一国太子,竟做出与亲妹妹**如此伤风败俗之事!皇家的颜面将何存?来人——”
福蒙上前流泪抱住皇后,道:“是我不对……请求母后莫要处置太子!”
“难道这里还有你这个贱人说话的份吗?”皇后冷冷地说道。
福蒙痛哭着,声音颤抖:“我……我已怀了皇家血脉……”
皇后大惊,怒火攻心,倒在病榻上一连三日。太医上前诊脉,扎针疚,灌药汁,宫娥捧着明晃晃的御用之物来去不停,那琉璃珠帘疾疾地晃动,太子貅在一旁坐立不安。
三日之后,皇后苏醒,已恢复常态。语气坚决地说要下令处置福蒙公主,赐其鹤顶红一杯,白绫三尺,自行解决。
福蒙深知自己犯下的是滔天大罪,万不可婚前与男子厮混,更严重的是和亲生哥哥**,实属大逆不道。留下一封遗言写在画有火红扶桑花的绯丝巾上,上面写着请花三变公子把她的遗体保存完整,埋于宫外安定之处。只有花三变才能对她如此好,可是她在临死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她默默含泪在心中念道:三变,今生今世,你我缘分太浅,只怪我没有珍惜你,错失幸福,来生我定当追随你,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花三变接到福蒙公主的尸骨,痛彻心扉,抱着她的尸体度过七日,鬼魂顺利回天,才下葬之。从此花三变不问世事,一蹶不振,潦潦倒倒以醉酒度过余生。
元安十七年八月五日,盛宗皇帝突毙于宫中,不幸驾崩,享年五十五岁,举国服丧。
同年八月十日,福蒙殿下因幼疾缠身死于宫中,尸骨由起官人花三变带回民间。
同年八月十二日,太子貅继承皇位大统,史称孝宗皇帝,庙号永安,改年号为元定。
史家记载:元安十七年八月是个多事之夏,被后人称作为著名的“元八之变”,后有史学家考证,福蒙公主确实是间接破坏国家的元凶,遂称福蒙公主为“亡国之女”。
元定皇帝统治平津五十余载,于元定八月初一,便死于外贼的刀剑之下。
后有史家记载,元定皇帝临死之前颓然涕泣,哽咽地长叹一声:“朕对不起东庭的列祖列宗啊。”
元定五十年八月初二,司寇家族侵兵而入,从此,国家改朝换代,改国号为长祯,开祖大帝改年号为仁清。
百年平津皇朝毁于一旦,朝夕只间,春去秋来,又是半生转去……
于是我们的故事便发生在五十年后乱世的今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