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反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敬,她没有死,帮我请江南最好的大夫。”我失魂落魄地摇着馨儿的尸体,不愿接受她死去的现实。
“公瑾,我们该走了。”鲁肃拍了拍我的肩膀冷漠地说。
鲁肃似乎有话要对我说……
我将鲁肃给我的那袋金饼全部给了酒馆里的老人,托付他帮我厚葬馨儿。之后,我和鲁肃离开了酒馆。
鲁肃说,之所以让我在酒馆闹事后,还由着我性子住在那间酒馆。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体验一下什么叫江湖险恶。那帮蓝衫人的龌龊事情被我破坏了之后,他们当然不可能善罢甘休。而那时的官府其实**着,没有人愿意去管这些‘琐碎’的事情。所以蓝衫人会在夜晚对我和馨儿进行肆无忌惮的报复,那是意料中的事情。而另一件意料中的事情——当我们打听后来到馨儿的家时,一场大火早将馨儿的家连带附近几个小屋全部埋葬。蓝衫人不但报复了我,也报复了馨儿还有她那个卧病在床的母亲。
那时我面对着那场烧红了天际的烈火,没有再流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和烈火一样的愤怒。我想去找那个蓝衫人复仇,理智在那时已经束缚不了我了。而鲁肃却拦在了我的面前。
“让开!”我厉声喝道。
“蓝衫人的父亲在江南一带握有实权,是个狠角色。你独自一人去,很明显是送死。”鲁肃说得很冷漠的样子。原来他早就知道了所有的这一切信息。
我忽然猛地一拳砸在了鲁肃的脸上,把他打得措不及防后退了几步。
“鲁肃,为什么你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却不告诉我。如果你早告诉我,那么馨儿便不会死了,她的母亲也不会葬身在这火海中,而我也不会像现在一样这么地痛恨自己的无知与一时血气的冲动。”我开始控制不住身上的颤抖,馨儿他们的死,是因我而起的……
在我急躁地挥过去另一拳时,鲁肃闪身躲过后忽然一把扣住了我的腰,一下子将我搁倒。
“有些东西自己不去经历,永远都不会有觉悟的。就算你侥幸能够救得了他们母女俩了,那又怎么样?这天下如今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的命运,就凭你一个人,一把剑,你能救得了几多。还是说靠你学的那些儒家经典便能够使这个天下太平?”
“我……我救一个是一个。”我执拗地说了一句。
鲁肃一拳毫不犹豫地打在了我的脸上,接着又是一拳。“妇人之仁!天下这么大,你的力量不过杯水车薪。英雄和莽夫的区别是,英雄创造时势,而莽夫只是跟着时势走。这天下已经在大变了。昔日的太平天下已经不复存在了,你想当改变天下的英雄,还是当只会见一个救一个的莽夫?”
我沉默了,望着鲁肃的眼睛,我突然感到自己很渺小很狭隘。鲁肃虑事深远,而我却只执着于自己的脾气执着于自己封闭的想法,从来不知变通。我还是一直没有成长啊……

“公瑾,你会如何选择呢?”鲁肃追问了一句。
对啊,我会如何选择呢?我失落地闭上了眼睛,而鲁肃也不再打我,叹息了一下,独自一个人望着那深邃的夜空。
等到东方鱼肚白之后,那场大火也消失得只剩下一片废墟。我和鲁肃丝毫没有留恋,离开了江南。而我没有再执拗于找蓝衫人报仇,鲁肃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陷入了更深一层的沉思。而我的未来究竟是什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现有些念头在脑海里交织着,使我渐渐变得有些清晰。
……
之后的路上,越往北越接近洛阳战区,入目处越来越萧瑟令人心寒。
礼乐崩坏,瓦釜雷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
那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
然而,如今这种天下再一次降临在了我所处的土地上了。
这一路上,我看到哀鸿遍野血流成河的血腥;看到过抛妻弃子认贼作父的无耻;看到过为民请命身死沙场的悲壮;看到过停驻不前不知所措的迷茫……
两个月的游学经历,使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天下。
那不是书上或是大人们口中所说的江山如画天下升平的大汉。
而是一个风骨沙埋饿殍遍野的地狱。
曾经那个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而太多太多的人都是守着那棵光秃的大树而不知道觉醒的人们。他们都还沉溺在昔时的辉煌中,却不知道天下已成乱世,还在做着他们的浮生风流梦,却不知道有一天会被现实残忍地撕裂。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的大道在战国时期天下无人问津无人愿守,使得儒家一直惶惶如丧家犬般到处奔忙?为什么师兄们毕业后却不能如想象中那样担任朝廷重职或是天下名士?为什么礼在这个天下已经行不通?
问题是,儒家只能守太平的天下,却不能治理乱世。
盛世治经典,乱世治时务。
朝廷的政令在天下已经形同虚设了。而动乱的天下必须要有新的人上来平定统一。而如果让我来任职一方,用曾经学过的这些知识来治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天下,很快就会被其他列强给吞没的。
孔子的王道治国行不通。可是,春秋时期涌现出来的那么多英雄,却有其他方法使天下一统。商鞅法家变法强国,张仪纵横家连横力抗天下合纵,白起兵家剑指天下,还有治水李冰计然蔡泽等。所有的人无不实用务实顺应时势。而儒家的学问只能在太平天下时帮助管制人们的道德,对当下的实际现实用处并不明显。
所以,对于我来说的未来,究竟是一尘不变地继续原有的生活,有一天成为为天下送葬的腐朽,还是反抗命运,去寻觅一条不可预知未来的路?
我想,我终于有答案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