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龙捷左厢都指挥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仁浦见郎兵很快平复了情绪,目露嘉许之色,凡是上不形于色,让属下猜不透心思,这样才能让属下敬畏,更好地驾驭属下。郎兵没有急吼吼地问关于自己到底升了什么职位,这个年纪做到此种程度,已经不错了,再历练一番,不难成大器。
他心里明白,郎兵还年轻,即使真的外放几年也无关紧要,年轻就意味着机会,意味着前途无量,遥想自己当年也不过是个刀笔小吏罢了。想要他留在殿前司,留在京城,只不过是因为他需要郎兵支持,眼看着离相位只有一步之遥,魏仁浦怎能不动心?
郎兵自然不知道魏仁浦这番更多为他自己打算心思,他不知道历史,自然觉得这几年无所谓,可是郎兵却清楚这几年的关键,显德六年柴荣就去世了,其后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天下改姓了赵。
“前天下午武信节度使李大人赶来了京城,宴会上见到了吧?”
“见到了,李大人还向我敬酒,真让人受宠若惊啊。”李重进和魏仁浦平级,郎兵和他隔了老远,就像南京军区的师长之比北京军区的司令,他居然向自己敬酒,想起李重进离开时意味深长的浅笑,郎兵敢肯定他绝对另有目的。
魏仁浦看出了郎兵的心思,点头道:“不错,殿前司诸将想把你赶出殿前司,李重进是想趁机拉拢你啊。他这次是专程为这事回京的,足见对你的重视。”
郎兵看着魏仁浦的神色,明显比前几日少了几分担忧,“这么说我要去侍卫司?”
魏仁浦道:“现在还说不定,老师自然希望你留在殿前司,不过现在看来希望不大;如果不能留在殿前司,那去侍卫司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皇帝掌控的禁军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两大部分。殿前之意即皇帝殿前,较侍卫亲军司更为亲近。殿前司为保护皇帝的内围力量,侍卫亲军司为外围。殿前司不但有军队而且还包括贴身保护皇帝的诸班直。因此,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虽然品级比李重进要低。实际上的权柄却并不输他分毫。
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在太祖郭威时代就开始了。在郭威之前,世上根本没有殿前司,只有侍卫亲军司,由它来掌握全国地禁军。郭威当初之所以能黄旗加身、澶州称帝,完全是在侍卫亲军司的支持之下才做到的。郭威称帝之后怕有人效仿他篡位,才平空创造出了一个殿前都指挥使司。把禁军军权一分为二,各自互不统领,相互牵制,直接向皇帝负责。
郭威挑了张永德和李重进两人分别充任殿前、侍卫两司的统领,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女婿。一个是他的外甥,两人能力相当,数岁接近,就连资历都差不多,最是合适。因为侍卫司人数众多(当时候八万),而殿前司人数少(二万多),造成了在实际上侍卫司同等将领的品级比殿前司高了一级。当时候为了搞平衡,郭威封张永德为殿前司都指挥使。而仅仅封了李重进为侍卫司都虞侯,上面却不设都指挥使,这样一来。两人就平级了。
直到高平之战后,柴荣才不得不加李重进为都指挥使,成为名副其实地侍卫司统领。但是同时他却削弱了侍卫司的实力(从八万减到六万),而加强了殿前司的实力(人数加到三万,优先挑选士卒)。侍卫司高平之战给皇帝的印象非常不好,再加上近来郎兵、王审琦在西征中的夺目表现,如今地殿前司的风头已然盖过侍卫司。向来心高气傲的李重进怎么能不心急!
“老师说的‘半定’是不是指李、张二人在陛下面前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我的前途就从他们两份提议中抉择?”
聪明的人一点就透,郎兵无疑是这种人,魏仁浦省了多费唇舌:“不错,李重进来京之后直接面见皇上,说侍卫司正缺你这样的练兵统兵地将才,希望皇上可以把你调入侍卫司,帮助训练士卒,避免高平之战时的丑剧重演。他说你战功卓著,按大周的惯例,不升你为一厢都指挥使难以服众,建议由你充任龙捷左厢都指挥使。”
“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郎兵眼睛一跳,“李大人还真看得起我!”
以他地功劳按理升为殿前司一厢都指挥使很正常,龙捷左厢都指挥使虽说是同等职位,实际上却凭空高了一级。殿前司主力铁骑、控鹤两军加起来才两万人,而侍卫司一厢满员就两万人!难怪郎兵有如此说法,这等于把他所统士兵加了七倍!
魏仁浦道:“李重进打的好算盘啊,如今的侍卫司只有不足六万人,龙捷左厢根本没有多少士兵,差不多就是一个空壳子,他是借着这个机会,既拉拢来一员大将,让你知他的好承他的情,更重要地是趁机把手下侍卫司满编,壮大自己的实力。”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郎兵忍不住叹道,李重进这提议恰是时候,明知道他的心思却丝毫说不出什么,柴荣也不好直接拒绝。不过这么一来,事情就变了味了,成了张、李之争,他反成了次要。
魏仁浦有些不屑地道:“要说李重进打仗倒是一把好手,这么精妙地主意我不信他想得出来,肯定翟守珣出的主意。”
“翟守珣?”郎兵没听说过这个人。
“他是李重进最重要的幕僚,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李重进这些年顺顺当当的,他功不可没。”
听到幕僚二字,郎兵想起郑萱庭的话,自己是该找个幕僚了,可是找个可心的幕僚并不容易,此人不仅可靠,还有能力才行,当将军的幕僚最好要通军事。
“那张永德呢?”
“赵匡胤是张永德爱将,赵匡胤既然提出让你到边地防御契丹人,他自然要鼎力支持。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把消息透给了好友静安军节度使张藏英。张将军在北边对抗契丹,最缺善于用骑兵的将领,他上了道折子,请求陛下调你去他那里。充当他的副手。”

张藏英的副手应该是节度副使了,这个帽子面上看去比一厢都指挥
风光,张永德真舍得下本。
“那陛下的意思呢?”
“陛下正在为难呢,你不见今天宴席上陛下没有像以往那样宣布众将的奖赏吗?”魏仁浦喝了口茶,放下杯子接着道,“张永德、李重进是大周最重要的将领,天下一半兵力掌握在他们手里。战力更是占了七八成,陛下也不得不慎重呀。”
郎兵心里却不这样想,以柴荣的英明果断,说不定心里早就定了主意,为了卖给这两人面子才装模作样。
“另外。王朴大人却横插了一脚,他建议由你领灵州刺史。”魏仁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看来你没白去王朴家拜访,灵州是上州,虽然只是虚衔,二十出头能做到这个地步,为师也感到荣耀了。”
郎兵笑了笑,心里暗忖:任你魏仁浦聪明一世。这次可猜错了,这个虚职怕要转实了,虚虚实实。这或许才是帝王地用人之道,连执掌枢密院的长官都猜不透皇上的心思。
“那王审琦和李勇他们呢?”末了,郎兵忍不住问了一句。
魏仁浦笑道:“王审琦升为铁骑军都虞侯,原本应该直接升为都指挥使的,不过御史台有人参他杀害了无辜百姓。才改为都虞侯。最大的赢家除了陛下就数你第二军了,李勇、王大山、曹彬全都升为了都指挥使,具体职务还没有安排。估计要等你的事情决定了以后才能定。”
**********************************
万岁殿,处理完一天的公务,柴荣和值班地王朴对面而坐,喝着茶,中间的红木几案上摆着几份奏折。
“没想到一个郎兵引来这么多问题,嘿,朕的两个亲戚都扯了进来,真够朕头痛的。”柴荣指了指面前的奏折,对王朴道。
王朴眯着眼睛,一眼就看穿了皇帝眼睛深处隐藏地笑意,“这不更好,陛下想让郎兵练兵,龙捷左厢不正好空着吗?有李大人推荐,相信没有谁再会饶舌了。”
柴荣哈哈一笑道:“不过也不能永德太难堪,就调五百第二军骑兵去张藏英那里吧。”
“这样最好,张大人有了交代,不会在好友张藏英将军面前失了面子。”
柴荣道:“练兵倒是不急,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灵州啊,郎兵有什么动向?”
王朴道:“陛下让我提前透漏消息给他,这事又不能明说,我那天点卯的时候给了薛居正一点暗示,他果然不负所望,当天下午就把事情告诉了郎兵。郎兵是机灵人,第二天就开始召集人手秘密去西北打探消息,他还唯恐臣不知道,还特意让几个人去他府上,由他亲自送出了城。”说着他又笑了笑,“他为了尽快打探消息,不惜重金,听说郎家的府库几乎被搬了个空。”
柴荣点点头:“朕这些日子越想郎兵的话越有道理,历朝历代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都不得不花费巨资养马,汉、唐为对付北方的匈奴、鲜卑,无不举国施行马政养马,如今大周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实力,不得不另某他法。希望郎兵不要让朕失望。”
“是呀,臣以前也疏忽了。辽国贼心不死,时常犯我边境,杀我子民,臣最近多关注了辽国的动向,关注的越多越是心惊。契丹铁骑纵横北方无敌手,战斗力强大,机动性强,我朝多步兵,与之在平原交战,处于不利地位。更让臣心惊地是,契丹人才占据燕云十六州不足二十年,居然能拿得出二十万石粟来援助刘承钧,真是可怕。”
柴荣北伐给北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天灾总在**后,今年北汉赶上了天灾,粮食歉收,百姓衣食无着,刘钧不得不屈膝向辽国求援,耶律述律虽然昏庸,却还是清醒的认识到北汉牵制大周地重要作用,在朝中有远见的大臣支持下,拿出二十万石粟来帮助北汉渡过难关。
“臣自负见识不落后于人,以为契丹再强不过汉之匈奴唐之鲜卑,等我大周扫平南方,可以一鼓荡之,如今看来臣错了,陛下和郎兵的见识臣不及也,还差点误了国家大计,朴深感惭愧。”
柴荣笑道:“爱卿这话朕不爱听,人各有所长,哪有十全十美的?朕跟随太祖历经大战,见识过契丹铁骑锋利无匹;而郎兵也见识过契丹兵锋,潞州也曾遭遇过契丹人洗劫,仇恨让他对契丹人格外重视,有这样的看法不足为奇。要说见识、谋划,王爱卿当仁不让数第一。”
“陛下过誉了。”王朴挺直了身子努力不让自己地感动表现出来,“臣又仔细读了郎兵那道《平边策》奏折,虽然不完整,却说出了要点,如今的契丹和当年的匈奴、鲜卑都不同。匈奴、鲜卑是完全地游牧民族,靠天吃饭,一旦出现天灾,为了生存,内部各部落就会自相残杀,从而元气大伤。鲜卑实际上不是唐军打败的,而是败于天灾和内部的消耗。而契丹不同,它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可以像我汉人一样耕作,受天灾的影响小了许多,一旦出现英明的君主,改变掠夺的习性,把燕云十六州融入辽国,那真是个亘古未有的强大敌人了,远比匈奴、鲜卑来的可怕。”
柴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幸天佑我大周,契丹出了个耶律述律这个酒囊饭袋。”
王朴见柴荣脸上露出倦意,说道:“这事还不急,可以慢慢谋划。陛下请早点休息吧,明天早朝还有要事等着陛下宣布呢。”
柴荣笑了笑,才起身回内宫。
第二天早朝,柴荣当堂宣布了西征将领的奖赏:王景镇守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赏赐向训袭衣、金带、银器、帛、鞍勒马。高怀德为铁骑军都指挥使,王审琦为铁骑军都虞侯,郎兵为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领灵州刺史。赵晁、张建雄等高级将领虽没升官,却也封赏甚厚。中下级军官很多人都升了一级以上,散出的钱财更是无数,估计够三司使张美心痛好一阵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