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集·奇怪命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指神·第一部·我是狗仔
作者 牛人出品
蒋瑟琅将那只被闪电击中过的中指,轻轻地放在电脑上,电脑便飞快地出现着一行行的字,一篇篇水准极高的新闻稿便流水般产生。
配合倒越来越默契了。蒋瑟琅在电脑自动写稿时,居然有功夫感叹。
过得十分钟,蒋瑟琅心中想好的稿子,便全部写完,共计绝对现场的特稿五篇,消息一篇,人物三篇,评论一篇,新闻分析一篇,足够三个版了。
蒋瑟琅伸了伸懒腰,说道:“从来没这么过瘾过,想想,还缺点什么?”
电话突然想了。蒋瑟琅拿着自己动出现在手中的手机,呵呵是牛编打来的,这下,可以气粗一点了,这么多稿子,这么短的时间,这货总该满意了吧,再不会说我偷懒了吧。
“蒋瑟琅,报社编辑开了个临时会议,后方已成立了海啸专题报道组,每天八个版,全力包装。”牛编说道。
“好啊,”蒋瑟琅一听,便高兴得跳起来,说道:“牛鞭,我现在已写了大约在三个版了,讲完电话,我再去采访,搞足料,很快就写回去了。我现在传回去,查收啊。”
“不用了,”牛编语出惊人,什么叫不用了?蒋瑟琅还没来得及问,牛编继续说道:“你,现在有一个任务,就是与还在岛上的所有人,合影!越多越好,越齐全越好。”
蒋瑟琅说道:“照片我已拍了一些,有好些不错的现场,有成群的浮尸,有火化场,有医院,有军队搜救,有……”
“我说,你没听明白不是?”牛编的声音先粗了几分,说道:“让你尽快与岛上的人合影,要尽量展现,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在海啸现场!”说完,这货居然将电话挂了!
“想不明白,”蒋瑟琅忿忿不平地说道:“老子是文字记者不是摄影记者,凭什么不让我写稿子,不过,照片嘛,照几张也好!”虽然貌似在抗议,但时间就是新闻,蒋瑟琅还是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大量采访,当然,岛上的人们或者上岸的海洋动物,均大量地谋杀就菲林,除了蒋瑟琅那那台数码相机,还有大量的世界各国记者们的摄像机和相机的菲林。
都在疯狂地拍照。没办法,现在的报纸,基本进入读题读图时代,没图的稿子,基本就是往边栏去了,或者,直接毙了!
内容嘛,只要是个编辑,随便给你凑一个版,轻松着呢。
蒋瑟琅看着那么多同行都在合影,心情一下子便平衡了。自己是一个小记者,但其他人可不同,那名头,都是钢钢地。
五米之内要吸引读者的第一眼球!什么理论啊,卖报的仿佛变成了卖菜的。
继续采访继续拍照吧,码字是王道。
有功夫去怀疑办报理念,不如抽空写几句,于是,电脑又在流水作业了:
24岁的娜克西米·纳娜阳·罗伊是一名人力车夫,他与妻子拉迷塔·罗伊正企盼着第二个孩子的降生。上月26日,正当他为拉迷塔沏茶时,突然间地动山摇。
娜克西米赶紧拉着拉迷塔和6岁的儿子逃出房子。他让妻子和孩子坐在自己的人力车上,拉着他们向山上逃去。仅仅几分钟过后,娜克西米的房子就与村中数以百计的房屋一起被夷为平地。
700多名村民和娜克西米夫妇一起逃上了小岛的制高点避难。几小时后,在一片漆黑的森林里,拉迷塔出现了产前阵痛。

幸好人群中有一名护士,她让人们找来热水、线和布。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沉沉的夜幕笼罩着森林,大地随着海啸不断地颤抖,拉迷塔也在为新生命的平安降生而挣扎着。
27日凌晨4点,小生命终于要出生了。女人们手忙脚乱地用逃难时匆忙带走的纱丽(印度女性最常穿的民族传统服装)为拉迷塔支起了“围墙”,人们用树枝和干叶子不断地烧热水供她使用。19分钟后,拉迷塔家的第二个儿子终于来到了人间。
由于在条件恶劣的丛林中产子,拉迷塔出现了失血过多的症状。娜克西米赶忙带着她和两个儿子来到山下的一间诊所。在那里,一名海军军官本想调来一艘船将拉迷塔送到医院,但是受到海啸影响,船只无法靠岸。
为了让妻子得到及时救治,娜克西米和朋友们便用手将拉迷塔举过头顶,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跋涉,终于将母子小岛上的红十字会临时医院。
小家伙平安出生了。
那里的医生为这个宝宝取名为“苏拉米”,也就是“海啸”的意思。拉迷塔说:“我喜欢这个名字,我不会给他改名。”
目前更多的救援人员和物资还没有到达这个地区,从陆上抵达此地的方法只有骑摩托车或步行。而且,这段狭窄的道路还要穿过山区和海滩,泥泞难行。
还有许多人和那婴儿一家一样,徒步逃难。他们缺乏食物和水,在泥泞中跋涉了数天。“我们只有以椰子为食,喝椰子汁解渴。”42岁的灾民努莱尼说,他和儿子已经走了三天。
在逃难的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是前来寻找亲人的。他们希望了解他们的家人是否幸存,但因交通受阻到不了目的地。
……
不知不觉中,蒋瑟琅又写了三个特稿,便心情却沉痛无比。
没有人能笑对灾难中人们。
电话又响了,还是牛编。“蒋瑟琅,照片都拍好了吧。不出意外的话,三四小时之后,有一架我国救援飞机将前往你所在的小岛,你,乘飞机回来!”
“什么?”蒋瑟琅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要回去?这而刚刚发生特大灾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这里,聚集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媒体和最有名的记者,我有幸参与进来,正准备向他们学习……”
“别说那么多,”牛编说道:“这是编委会决定的。如果不回来,我们将不发你的任何一个字。”
“嘎,”蒋瑟琅的气门芯被拔,再也雄不起来了,不发稿子,这对任何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是最**裸的威胁,也是最直接有用的警告。“该死的编辑委会!”蒋瑟琅咒骂着。但只能像大多数同仁们一样偷偷进行,那是谁啊?一个老总,三个副总,还有一个广告部老总和发行部老总,哪个记者敢惹?除非活得不耐烦了。
为什么?让一个身在现场的记者撤退?蒋瑟琅想不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晚冲榜,兄弟们要来啊————————————————————
欢迎您访问君子堂,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