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粮食就是动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北现在已经是一个慢慢起步,正在一点点的加速,可是清政府还在低效率的运转着,他们已经这样动了两百多年了,对他们来说自洪杨之乱后,这个朝庭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可是还不是挺过这些年,大清国是不行了,西洋鬼子可以欺负你,东洋的小鼻子也可以欺负你,可是这又怎么样,慢慢的大家也不是习惯了吗?对于赵尔丰要北洋出动的电报,几个军机大臣并没有放在心上,地方上的一些乱子,在这个时候太正常,如果那个月地方上没有报上来乱子,那么不是这个地方的督抚干的好,而是私自压下来了。北洋新军可不是说出到就出动的,这可是护卫京师的重兵,再说了要是那出了乱子都要北洋新动,还要你们这些督抚干什么?
这里面还有地方督抚和中央的权力之争,跟所有的王朝一样,前期是中央的高度集权,后期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小。现在的清政府也是这样,地方的权力在一点点的变大,有了财权兵权后,地方上有了与中央叫板的能力,使得地方上与中央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中央对地方上的事并不是那么热心,只要不闹大,中央上尽量是不出动中央的力量的,最多是叫四下的省份支援一下,这也有消耗地方实力的意思,反正清庭的这些人干实事可以说是不太行吧,这些弯弯绕绕可是门清。
就是那些民党比较气人,花着国家的钱出去不好好进学,竟干上什么革命,这几年各地最闹心的就是这些人,一点也不安生,川省在现在还没镇压下去,他们又在黄冈弄了一下子,还好两广的张人骏干事得利,没多少时间就平了下去。不像这个赵家的笨蛋,都多长时间了,川北道还乱着呢,现在这些乱民们又要南下,南洋那些张南皮练的新军,听说一直追着川南的乱党打,只是这些乱党打仗不行,跑了到是不慢。最可笑的是那个赵家的笨蛋打不好仗还说是川北的刘逆支援各地乱匪军火,这可是近年来听到的最好笑的,大清国花了多少银子才能生产出这洋枪,一个小小的川北县可以生产洋枪,真是笑掉大牙,打不好就打不好了,反正又不是你的任上出的乱子,不要说出这么没有脑子的话,要不是看在赵尔巽的面子上早就申斥他了
老佛爷也对赵尔丰平乱有些不满,想把湖广任的赵尔巽派去,兄弟俩一起平乱,也少些制肘。
民党三月二十七日黄兴由安南率革命军进攻钦州失败,使得民党高层对川省民党更加重视,这可是民党近年来起事以来,坚持时间最久的,川省南下的佘英部虽然形势不利,可是熊克武部发展的还是不错的,经过两个月的展转,于六月间熊克武收到了来自民党总部的信。一开就是表扬以熊克武为首的民党同志们起事成功,接着鼓励民党同志们再接再厉,并封熊克武为中华民国川省大都督,佘英为副都督,希望他们都够快速的攻占川省,近尔席卷西南。
这话可以说说,大家也就听听,现在三台民党众人却已经没有了起事前那种大志了,席卷西南,还有不如卷席有走更来的动人。
川省六月的天已经很热,加上众人现在心情,这天更是热的耐不住人了。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大家心里都明白,今年地里是不用想着出东西了,过完年后,只下了很少的雨,河里都快干了,地里干裂的缝子,都可以下进脚了。而本来造反后就不在地里弄食吃的各路好汉们,更加不知道怎么办了,地主家能打的都打了,打不了的也没有多少意思了。加上地里没有产出,已经饿了肚子,现在一个个的都两眼冒光,四处寻摸着,上个月农民军左标部的一个小头目,不知道是不是饿昏了,竟去打川北刘铭的主意,很干脆,刚刚进入川北州地界没有十里就被吃个干净。
听说这个小子是左标的小舅子,可是左标听了什么话也没说。左标可是自称复汉大将军,号称人马五十万,可他自己清楚,人是有五十万,可那都是老婆孩子都一快算上的数。川北的刘铭大家可都知道,手黑着呢!这几年那路好汉去了川北有过好果子吃呢?
谢奉琦要去招揽各地农民军,响应的倒是极多,一听民党要吸收人,那个积极,态度比刘铭那可是好的极多了。大家现在都吃不上饭了,都打着去民党这里大吃一顿,对于饭主态度能不好吗?现在都听你的。

熊克武从川北回来带来三百支枪,谢奉琦一趟出去带回来三万人,这个数字还只是暂时的,听说民党哪有吃的,先到的人,远一点的人现在还在路上,后面还跟着很多人,反正说不上来有多少人,看样子怎么也有个十万、八万的。
本来民党的家底也不厚,这一来到也是大家都光光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在各地趴了数月的好汉们,为了肚子,都开始行动起来,最先动的是朱天宝部。
在江油的朱天宝部的压力也不小,境内的地主差不多都已经打下来了,土地也分了,粮食到手也不少,可是天旱没有收成,坐吃山空,他也很急连连给川北去信,请求川北支援。
现在川北相对还是好点,虽然自战乱起来后,大量民众向川北涌来,粮食压力很大,好在政府和商人手中在去年屯了大量的粮食,现在还不断的从陇南和汉中购粮,粮价是虽然上升了一些,但大家还能吃饱。
为什么呢?(蔡明音)以工代赈,利用河水浅,正好可以修许多工程,这可比水丰的时候好修多了,这可是刘铭的看样本事。刘铭去看过,几千人的工地,场面很是壮观,铁揪推车,男女老少起上阵,这使他想到小时候看的新闻联播,记得九十年代初国内水利工程或是八十年代末,许多水利建设还有用人海战术的,镜头前是一片热闹的场面,四下里彩旗飘扬,人们用小车推着土,一趟趟的把土运到坝上。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想着大概是九八年大洪水过后,再也见不到那种人海战术的场面,往往只是几台车辆在那干着活,不变的还是那些彩旗,依旧随着风飘着。
对于朱天宝要的支援,刘铭更只是给予了一部分,主要是武器和弹药,这也是刘铭答应的,武装他训练好的士兵,但是这些也是要用物产去换的,没有白白给的,刘铭与朱天宝的关系更似现代的总公司与子公司,人员是可以调动的,财务上是可以给的,但要明算帐的。对于朱天宝要的粮食,则一粒也没有。刘铭给他说,想要粮食从清军那抢。
在得到川北的支援后,看着自己手下也有了经过川北训练的四个连队兵,朱天宝开始四下里找下嘴的地方,可是近处有粮的地方都有大量的清军守着,而且粮食都不是很多,从多方面考虑,为了这点粮食去打一个重兵守卫的地方得不偿失。绵阳到是有粮食不少,可是那里是赵尔丰的亲信傅嵩沐守着,光巡防营就有十二个营头,是清军北部防线的支点,防守十分严密,不好啃。
朱天宝自觉还没有这么好的牙口,这块硬骨头他是啃不动的,向西是汉羌杂居的山地,比这里更穷。东面是已经被各地起义军吃光的梓潼县,去了也是赔本。北面是不用想的,那是川北,现在那只有南面了。
朱天宝在地图上看着,你守在安县和绵阳,那么我就跳过这两个地方,去绵竹。
得意于川北的情报支持和互动,朱天宝对川省各地清军都十分清楚,清军在川省实行的是北守南攻,原本只有一万余人的清军,虽然经过的扩充,也不过两万人。就拿在绵阳的傅嵩沐来说,十二个营头只有七个是老营,那五个都是现扩的,守城还行,打不了野战。而在绵竹只有两个营头,还都是现招的人,没有什么防范,县里的富户不少,还有不少是从绵阳跑到那里的,粮食应该不少。
有了目标,就要去实现这个目标,这可要好好筹划一下,朱天宝找到在这训练士兵的孟子锋,把自己的想法与他说了,孟子锋半年来每日光是训练这些士兵早就腻歪了,要不是有川北保安军参谋部给他的训练大纲,他必须按上面的要求完成,他早就向朱天宝请战了。听朱天宝现在要出战,心里那个高兴,别看他是个读书人出身,可别人更加好战,往往为此去军纪处的次数属他最多。现在训练大纲基本已经完成,就请川北的参谋部派人来验收,就可以发兵打仗了。
其实在川省,大家都在等时间,清军在练新军队,调整部属,不使事态扩大;川北在消化地盘,发生生产,扩充实力;而各地农民军们则在吃大户,这些都需要时间。
现在时间到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硝烟又要再次燃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