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业对农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不起,昨天写完了,可是女朋友非要用电脑,晚上没法改,只好上午改后,传上来)
望着山南下面的工厂,一个高高的烟囱,不断的冒着白烟,那是川北铁器局的炼铁厂,这是工业的符号,它代表着工业已经在川北扎下了根。
刘铭刚刚从那里出来,每次有极难之事时,刘铭都会来这里看看这些工业设备,看着它们喧闹地运转着,火焰和蒸汽会给刘铭一种力量,不由的在身体内产生,那怕压力再大都能能坚持下来。
当刘铭知道锡良不同意他提出的意见时,刘铭看了看张老顾问,自己计划失败了,锡良并没有如刘铭想的那样为了自己的官途把这事情压下去,这样川北面对的将是,清军扑灭了民党和农民起义后,川北也将面对清军的清剿,到那时,川北完了。
“你认输了”看到刘铭有些丧气,张老顾问问了刘铭这句话,“认输,我们没有输”,第二天刘铭去了川北铁器局的炼铁厂。
去年的这个时候刘铭也来到了山上,他生自己的气,满清的官员们并不是如过去想的那样一无事处,要不也会脱到一九一一年清朝才完,而对于人性,自己这个年青人,还是太嫩了。
可是刘铭不想叫自己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不能叫清军来这里,梦已经由自己建立起来,谁要打碎这个梦我就和谁拼命。本来刘铭一直认为川北和自己都太弱小,现在不能直接与清军对抗,要等四年后的一九一一年才行,到了那个时候只要顺应民意反了它就行,可是看了上个月才投产的新式炼铁厂,那里有新从国外进口马丁炉和蒸汽机,这是川北花了大价钱从国外进口的,光是这些设备可是花去川北政府几年来的大部分积蓄,在这些机械开动后,刘铭看到机械的力量,在这些设备中一一体现。
这几年川北的经济发展虽然还上不了许多人的眼,但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西方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川北许多工厂怕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样,都是一些手工的作坊,只有川北政府支持下成立一些大的工厂可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搭上一点,但是就是这样,在整个川省也是唯一的一个县,在全国来说没有几个县里有这么多的工业设备,川北在这几年来已经初步进入了工业社会
而清军还是由农业社会支持的军队,难道工业的力量还打不败它们吗?
回到川北后,刘铭连夜与李福、王大贵、张老顾问、李木匠、罗炳等人一起商谈,事情没有依照刘铭预想的那样发展,而要赢得这场战争,那就须要与大家的勾通和商量。
虽然刘铭的预想没有达到,但是从两战就可把新军围在山寨,任川北从他们身挣钱,这使得李福和王大贵对清军原有的恐怖近一步消失,以后虽然也有可能遇见赵尔丰这个川边有名的杀神,可是川北保安队在这几年也没有打过败仗。
再说川北还是不会与清军直接对阵,用刘铭的话是打一场单边代理人战争。
川北支援民党和川省北部的农民起义与清军斗,近而减缓清军进军的速度,给川北一定的缓冲时间,或是有可能在川北南部建立一个缓冲势力,来搁开清军。
在前期保安队就要快速拿下保宁府,并平稳的控制住保宁府各县,南至剑阁,东至旺苍,作为川北方面的后方。同时支援民党和农民起义军,战火控制在江油到梓潼一线,钳制清军北上。给川北方面最少四个月的时间对保宁府进行初步消化。
对清庭在保宁府所以大小产业全部接收,这里重要说的是,朝天镇的铁矿,必须在一个月内投产,供应上炼铁厂的需求;白龙江的金砂必须加大开采,作为川北的资金储备。
刘铭早就对白龙江的金砂眼馋,只是这一块也是清庭皇家的收入,由内务府管着,一直不好下手。
而战事的扩大,保安队也必须再进行招兵,在三个月内再扩充四个连队,这已经是川北现在最大可能,加上先前扩招的四个连队,使川北有十六个连队,四个营,总兵力达到为两千五百人。川北可是一直实行的是精兵政策,如果不想叫这些新军当炮灰,没有三个月的训练是不能上战场的。
兵力的扩大,需要更多的和其它装备,还有支援民党和农民起义军的,这就要求川北的生产在现有的基础上在扩大。

这些都是要钱的,军事上刘铭还有些自信,可是经济上却要好好想想,各种物资是否可以支撑是关键,好在今年在陇南劫了一票鸦片,这些钱正好补上这个空子。而对民党和农民起义军的,也不会是免费的,最多咱少挣一点,再说保宁府还控制着向陕省的商道,这也是一个油水多的地方,而从旺苍到巴中的商道,不会断绝,这就使川北在战时,不会过分影响经济,使经济萎缩,工业有着强大的生产力,但也需要强大的物资供给,没有了供给,它们也是一堆废铁。
而在清庭的眼中,民党现在是他们第一大敌,只要有民党在前面顶着,川北一时半会儿,还不入清庭的眼,虽然锡良可能对川北比较有心,可是赵尔丰到成都后,锡良怕是在川省呆不了几天。
现在罗炳有一点向川北保安队参谋长的方向发展,顺着保安队的规模一步步扩大,刘铭越来越发觉,在军事安排上,光是自己与几个军事主官商量是不行,刘铭到是知道现在应该有一个参谋长,可是在川北没有合适的人,最后刘铭老是不自觉把罗炳安在这个角色上。
刘铭就叫罗炳根据这个制定出一个军事计划来,这个计划思路上是刘铭的,要扩大农民起义规模,现在川省北部的农民起义的规模还不够大,达不到刘铭要求的可以牵制住清军的目的,川北保安队只是在必要时进行支援作战,还是以小部队的形势进行。
而在如何扩大农民起义的规模上,要听张老顾问的,清末也就他们弄的大发,如何激发农民斗志他是有一套。于刘铭要罗炳来问他,张老顾问到是没说什么,只是看他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而刘铭感觉上是从地狱里放出了一只恶魔。
刘铭在罗炳制定完计划后,还是认真的改了一下执行方法,老家伙在死人堆里爬过,有些太不拿人命当一会事,可是刘铭却不想死这么多的人,这对川北以后的经济影响太大,没有人也就没有了市场,川北的商品住那里卖?
民党连番作战极缺,当夜又调人猛攻川省机器局,机器局的围墙很高,修建时就有想到被攻击的一天,民党队伍很难攻上,只是不想被人用炸药在围墙炸了一个大口子,机器局很快就失陷。
这一次还是特别行动队干的,他们利用苏若和收买清军后,搬运设备的时机在围墙下埋下了炸药。
民党熊克武已经决定今天还拿不下机器局,民党就要考虑是否还要在成都坚持,现在四下清军已经上来,他对能否守住成都很是怀疑。这时攻下了机器局,虽然可以补充,但是对民党来说已经有些鸡肋。
此时成都内情况越加不利于民党了,民党没有快速的结束城内的战斗,使民党不能形成有利的姿态,总督署一直卡着民党的吼,而不能攻下,等到赵尔丰到达城外后,立刻以援救不速的名义,拿下了几个清军官员的脑袋,如此一来,清军从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对民党的进攻。民党现在虽有近五千的队伍,可是主要的作战人员多是新军第五营的士兵,其它最有力的只是佘英手下的敢死队,其他多是新附民众,那会什么战斗,但是这几日的战斗对于新军和敢死队损伤都很大,再加上枪械不足,使得民党在成都城内无法支撑。
最后由熊克武决定分两路,佘英带会党主力南下发展,而熊克武带以新军为主力北上,会合农民起义军。本来民党也无意分兵,可是佘英主张南下,南方佘英会党势力很大,足可以支撑,谢奉琦和张培爵等人也有此意,川南经济发达,民众认可革命者很多,可是高德英却不同意,认为川北有农民起义,正好借机北上,与他们合流。
这些天民党攻击各地主要都靠新军,这使得高德英一改当初畏手畏脚,如果南下,佘英等人必将为主,而北上自然以新军为主。
而熊克武也支持高德英,争论了一番后,双方无法达到统一,只好分兵,以新军为主的二千人北上,而以会党为主的近三千人南下。
十日夜半,分别从北门南门突围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