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木匠家带来了全套吃饭的家伙,媳妇还推着小车,带着二个小的,大的在一旁帮着。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工具,今天走的比昨天要快的多。
李木匠名字比较好李瑞,辈份比李福要大上两辈,李福叫他爷爷,这在农村比较正常。
刘铭每次回老家时,就是这样,有的只是个小孩子,可辈份大的吓人。
李木匠的大儿子叫李程文,二的叫李程绪,三的叫李程道,说是李瑞在川北给一个老秀才做活时,请秀才先生给起的,是什么以文绪道之意。
在修路上刘铭可比不上李木匠,李木匠原来曾修过路,他可比刘铭小时候参加的修路劳动要明白的多。
李木匠现在已经是这支修路队伍的工程师,李木匠还不大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看老板这么叫也就认了。
人多就是快,又有了专家,这一天就修长五百米,宽二米的路,这是在山坡上的路,这种路比较好修,因为地势高,路被雨水破坏的不是很利害,要修地势低的怕是一天能修上个五十米也就了不得了,现在可是纯人工在修,可不能比用机械的二十一世纪。
今天的收获还没有昨天多,只有二十多两,多数人对刘铭在修路收钱还是比较痛快的,这主要还是刘铭每次不收多,可比清政府在路上收的厘金少多了。这就是货比货的结果,清政府在太平天国后就开始收厘金,一开始还只是东南地区,到了后来无处不在收厘金,这以成清政府各地官员一项大收入。
中秋过后
刘铭已经来到这里快一个月了,虽然粮食的价格已经下来,可地里没有出产,大多数农民也就没有了收入,川北的农村很多人早以出外逃荒。
在这时修路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三十多人,这期间刘铭又收两个木匠、三个石匠、一个铁匠和两个瓦匠,在这十里八乡的工匠里,他们都对李木匠比较信服,这主要是人家的手艺好,组织能力强,刘铭还是用李木匠主持。
李木匠的大儿子李程文,一直跟着干,人很聪明,
这个时节正是年前商家备货的日子,来往的商队多,刘铭手上也剩下不少银子。
刘铭在路边建了几个茶馆,叫上几个工人家的小孩子烧火煮茶,给路上的行人解渴,给不给钱就看客人自觉,有了就给上几个,叫路人几乎不花什么钱就能在这喝上几碗,歇歇脚。这样既把工人家的小孩管起来,也服务了路上行人。

还要主动帮助行人,推个车呀,搭把手呀,反正就是很体贴的那种,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工人们也愿意这么干。
刘铭自己知道,自己有不是什么国家强权来保驾的部门,收钱第一因为外修路了,第二就是要有些亲情,一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吗!
刘铭每天都要来工地的,虽然现在已经不需要自己干什么活,可刘铭还是非常喜欢动动的,要不自己那个地现代减了好几年的肚子,在这一个月就减了下来了。
工地现在正在搭一座小桥,没有人安排刘铭要干什么活,可是这个老板自己非常愿意干活,大家也拦不住。
刘铭自己就找点活打个下手,刘铭这边干的正热火朝天,却不知道一个穿着羊皮夹袄老者站在他身边,看着他干了半天活。
刘铭正拿着一个木料,去找木匠,怎么还有个老头老在眼前晃荡,刘铭抬头看了一眼,还要走突然想起什么,这个人眼熟,好好一看,他还冲自己笑。
刘铭在第一次收完钱后就打听这队商队的情况,知道那次是收的是川北郭福记的钱,那个掌柜就是郭福记的老板郭广福。
这时刘铭和这个自己第一次收钱的郭广福坐在工地边上的茶馆。
“小兄弟贵姓”
“小子姓刘,单字一个铭字,老掌柜叫我一句小子以是抬举我了。”
“那可不行,老夫也不跟你客气了,就叫你一声贤侄,这可好”
“多谢老掌柜,小侄现在又多了一个亲人了,郭伯父”
“贤侄,老夫离开还不足两月,这条路可是变化很大的”
“郭伯父这可缪赞了,这还不是大伙帮忙,要不小子早不知道在哪了”
“嗨,贤侄这话怎么说的,以贤侄之才,在那不能建立一番功业”
“建立什么功业,还不大伙赏小子我一口饭吃”
郭广福原也是八股科举走过的人,后来为世事所逼,才放了科举,做起的商人,是个儒商。
在川北和陇南文县有着二十多家店铺,可是川北首屈一指的大商家。
刘铭从大学毕业后,在社会干了几年,渐渐的体会到老爸说的,在社会上,要能有所成就,就要有比较广泛的人脉,现在刘铭手上已经给来往这条路商队建立了一套档案,每有商队过往,刘铭都要亲自接洽,就是先跟各个商队混个脸熟,这就是建立人脉的基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