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法向部下交待清楚后,多尔衮只是命令部队做好进攻准备,而他则继续悠闲的在城头品着他那杯可口的奶茶。
多尔衮的日子过得很舒服,而吴三桂部的日子却过得愈发的艰难。战斗打到中午,他们疲惫不堪,眼看就要顶不住了,这时多尔衮也发现,战场上的双方就快要把那根维系着胜败生死的橡皮筋绷断了,他果断的下令全军出击。好战的八旗兵看了半天的闲戏,早就手痒难耐,如今得到命令,自是憋足了劲冲锋而上。其中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数万铁骑从吴三桂部的右侧**,清军骑兵战术娴熟,他们一边驾驭着马匹飞奔,一边搭弓射箭,箭矢像飞蝗一般扑出,瞬时间大顺军官兵成批倒下。
李自成临危不慌,当他发现清军出现时,虽吃惊不已,但仍然作出正确的决定,命后军迎击。统帅的决定虽然没有错,但毕竟再英勇的战士也是血肉之躯而不是铁打的,大顺军激战半日,已到了人体的极限,其战斗力远不能跟战斗开始时相比,而此时清军锋气正锐,可谓势不可挡,吴三桂部虽也是激战半日,但此时他们的心态与大顺军完全不同,就如同打了强心剂般,一下子仿佛又凶猛了起来,两军合一,大顺军的阵型不多时便被冲得七零八落。
大顺军仍然在作拼死抵抗,大将刘宗敏一直在第一线指挥,此时他也中箭负伤。清军一次次的冲击,逐渐摧垮了大顺军的战斗意志,四处不断出现的清军,对大顺军官兵的内心带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冲击,队伍中不断有人高喊,“辫子兵、辫子兵来了!”士卒们再也顾不得军令,顾不得他们敬爱的闯王,人类所固有的求生本能,此时已压倒一切,他们丢戈弃弓矢,一片片地败退下来,慌不择路,自相践踏。吴、清联军毫不留情,一路砍杀,大顺军死伤无数,侥幸活着的,只恨自己腿少。没有过太多的时间,战场上竟然已见不到活人,死一般的寂静。吴、清联军追击达四十余里,大顺军有部分逃到了城东海口处,被追上后砍杀而死及跳海淹死的不计其数。

这是一场极其惨烈及血腥的战斗,大顺军光阵亡的主要将领就多达十五人。而吴、清联军也是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双方留下的尸体弥满大野,沟水尽赤,被遗弃的辎重、军械遍地都是。而交战最为激烈的石河西的红瓦店一带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
史书上有《石河吊古诗》为证:
二十年前战马来
石河两岸鼓如雷
至今河上留残血,
夜夜青磷照绿苔。
这场战斗彻底改变了吴三桂、李自成及清廷的命运。而中国的历史进程亦随此而改观。对于这一点,当时的亲历者也意识到了,多尔衮就曾说:大业成否在此一战;而李自成的种种行为显示他也深知此战的重大意义;至于吴三桂,此时他与清廷已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命运前途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战争中的三方主人公,李自成无疑是最倒霉的,他的倒霉怪不得别人;吴三桂是投机最成功的,他只需感谢自己聪明的大脑;而清廷无疑是最幸运的,历史把一注最大的乐透大奖给了他们,但这天下掉下来的大馅饼最终却在以后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点一点的毁掉了这个民族,真是应了江湖上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民间有童谣曰:朱家面、李家磨,做好了馍馍,送给对面辫子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