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外门弟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义等人在百草堂大厅内坐定不久,便听得一阵脚步声片刻之后便有三人走了出来,这三人马义不认识,但曹掌柜可都见过。见曹掌柜起身站起,马义和曹宝也赶忙站起来。
曹掌柜拱手向三人行礼道:“吴堂主,孙副堂主,钱副堂主,小人在此见礼了”。马义和曹宝也在后边跟着行礼。这三人乃是堂主身份,算起来也是有官身之人,曹掌柜只是一普通富户,此时乃是民见官,所以便有‘小人’这一自称。
那中间之人便是吴堂主,虽然能看出一丝书卷之气,但眉宇间更多的是精练强干。吴堂主一挥手道:“诸位,不必多礼,咱们坐下说话”。说着便招呼众人落座。见众人坐定后,吴堂主便道:“曹掌柜,咱们老熟人便不多客套。你给介绍一下旁边的两位。”曹掌柜又赶忙起身,便将马义和曹宝介绍给众人。
吴堂主仔细打量了两人之后,和两位副堂主一交换眼色,随后便笑道:“曹掌柜,你乃我等管下之民,便不与你客气。你家孩子和这位马义小友,还是我门弟子吧?”曹掌柜答道:“正是,马义小友乃是外门执事弟子,但已有筑基期修为;犬子也挂了个外门执事弟子,却是在家。”听闻马义已有筑基期修为,三位堂主又是一番客气。
龙虎山外门执事弟子大多为普通人和练气初期弟子;到了内门弟子那已是管事之职,但大多也还是普通人,修道之人也不过练气中后期;吴堂主自己乃是返液初期,而两位副堂主也不过是筑基期,况且又有人暗中交代过,所以便对马义是分外客气。
几人寒暄片刻后,便渐入正题,吴堂主便开口道:“此次请三位前来,所为何事,想来三位也都明白。明人面前不说假话,我等看了曹掌柜所提丸剂草药制作技术,很是感兴趣。此次请三位来,一是想征询一下三位,看这丸剂草药制作技术可能转让推广;二是想和三位在探讨一下此技术”。吴堂主言罢,两位副堂主也都在旁边点头称是。
便有马义问道:“不知堂主可有什么见地?”吴堂主笑道:“我等认为此乃妙招,可推广实行”。马义一听心里先有了个小底,便又旁敲侧击道:“那丸剂简易制作到还好说,可是那精密制法便要结合咱家炼丹之术,而且还需修道之人参与方可,不知堂主可是两法都要采纳”。
那吴堂主也是一皱眉,和两位副堂主一对视,便见都有无奈之色,便道:“不错,此两法都可采纳”。
“行,这就可以大谈条件了”,马义一听那还不明白。这肯定是内门都已同意的事情,所以眼前这三位只是打前站的,相关条件就可以提高点,就是这三人不同意,那也得上报请示。
马义听闻后便有了底气,随即便回答道:“三位堂主,便由曹家小弟向三位具体汇报一下这丸剂草药制作技术,以供我等探讨”。这是在给曹宝露脸的机会,还好在下面已练习过多次,曹宝倒也没露怯。
曹宝讲述完毕后,几人便是一起探讨。马义便有听出了些门道,孙副堂主看来是医药权威,但对这丸剂之事不大认同;钱副堂看来是主管运作的,他更关心如何实现,利润如何等等;那吴堂主却是全力支持,看来是深得内门之意。

技术上的事永远没个头,几人讨论多时之后,便有吴堂主定论道:“此等技术乃是前所未有,我等确实还需详加考证,但此技术确是可行的,而且有利无害,我等此次探讨便到此为止。”说罢展颜笑道:“曹掌柜,三位,不知此等技术可否转让?”
曹掌柜便慷慨道:“三位堂主乃是卑下之父母官,三位既然开口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其中还有些涉及道术细节,还需资讯马义小友”。这却是马义他们私下商量好的对答。
见三位堂主都目视自己,马义便道:“三位堂主乃主管之人,既然已决定采纳此术,其中利弊、各色条件肯定都已考虑成熟,现在所缺者唯具体实行而以。我等愿将此技术的相关细节全权供述,以供参考。”
吴堂主便面有喜色:“如此便好,但我等也不能平白让你等转让,这价钱。。。”马义此时急忙插口道:“堂主,我等自是不愿白辛苦,但也不愿收受堂里收购”。“哦”,听闻此言,三位堂主便都有不解。
马义脸色一端郑重道:“此等技术还是未成熟推广之术,我等愿与堂里共受风险。我等以为,凡是采用此技术而售出的药剂,堂里取九成利,而我等仅取一成,如若堂里无利可图,我等也分文不取”。
此时就见三位堂主神情各不相同,孙副堂主面露喜色;钱副堂主便见思索;吴堂主略一迟疑后便决断道:“好,便按此意行事。来啊,我等立据为证”。便有执事弟子取来笔墨纸张,马义早有腹稿,笔墨挥洒间,一篇前世模样的合同便跃然纸间。
三位堂主看罢,又是各有不同,吴堂主一笑洒然签字按压;孙副堂草草一挥便过;钱副堂主却是看了几遍,在看向马义眼色便见不同;见三位堂主都已签字按压,马义等三人也都如此施为。
见正事已毕,几人便又坐下闲聊了片刻,此间马义便感觉那吴堂主对自己分外亲热,钱副堂主也是紧紧跟随。只有那孙副堂不冷不热,便有言语也是丸剂制取技术。
几人闲聊不久,话语便又逐渐转向丸剂草药话题。此时却不是讨论制取技术,而是论起如何确定成本,如何大量生产,如何推广销售。这时钱副堂主便能侃侃而言,不过在马义看来这位的本事饭吃的还是太正。按钱副堂主得意思此事由上到下而行,应是水到渠成。
马义按前世模糊了解的行商经验道:“我听闻,行商之道无非是三同而已,同势、同利、同德。”
钱副堂主听闻便虚心请教,马义解释道:“同势便是顺应大势,便如开国商人资助开国太祖于未起之时;同利者便是精明的商人行商,除了保证自己获利外,还能尽量让所有人都获利;同德者便是,行商之人应紧守自己的行商德行”。
钱堂主咋么半天后,一拍大腿向马义谢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钱某不甚感激”。马义赶忙回礼谦虚道:“妄言之语,合则听之、败则弃之,不敢劳谢。”
吴堂主在旁边哈哈笑道:“你二位也不须客气,马义小友深知此事,我便请门主调小友来此管事,为我堂下外门弟子”。
马义一琢磨:“外门弟子,这不是晋升了么?看来此事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能赚点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