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倡正义 男子汉为情翻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3)倡正义 男子汉为“情”翻天
※————————正版尽在 http:///book/32992.html——————※
那天晚上,她基本上一宿未眠,第二天早晨,由于她租住的房子离医院很近,所以就多睡了一会,看看快到七点半了,她才起床梳洗,刚刚打上半盆热水准备洗脸时,就听有人敲门。开了门,两个警察站在面前,后面跟着护理部主任齐妍。
俩警察不由分说,架着黄二丫钻进了楼下的警车。路上她问两个警察,要带她到哪里去。其中一个警察说:“监狱”。
黄二丫一听监狱两个字,当时就声泪俱下,一时间哭了个天昏地暗,后来哭哭啼啼的问为什么?另一个警察不耐烦的说:“你私自用药,致人死命,难道不应该吗?”
黄二丫说着说着又开始抽抽噎噎的哭了起来,陈实只好一再重复:“别急,别急。事情总会弄清楚的”。
黄二丫说:“我真的不是私自用药,我是听大夫的口头医嘱配的药,可是肖大夫为什么就不承认他接诊过那个患者啊?”
陈实急忙问:“你怎么知道肖大夫不承认接诊过那名患者?”
“是那两名送我到监狱的警察说的”黄二丫无奈的说。
陈实恍然大悟,心说:“黄二丫啊黄二丫,怪不得你走进了监狱”。
看到黄二丫情绪稳定下来,陈实问:“你今天找我,就是为了反映这些的吗?再有没有其它的问题 吗?”
黄二丫慌忙说:“不是的,我不是叫你来听我诉说的,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我们 是老乡’,是吗?”
陈实感觉很诧异,随口说道:“对啊!难道不事吗?”。
黄二丫犹豫了片刻,才期期艾艾的说:“我的意思是,你什么时候回家,如果方便,告诉我的爷爷奶奶,就说我去了外地,可能一年半载回不来……”话未说完,又开始放声大哭。
陈实准备还问一些其他问题,结果旁边的狱警看了一下表,说时间到了,便一把将黄二丫搡进了监狱。
陈实不知道是如何离开监狱探视室的,当他打的赶到报社时,已经是灯火阑珊了,他冲进都市部主任文仲青办公室,文仲青正准备收拾下班,陈实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黄二丫的遭遇简短讲述了一遍。
听完了,文仲青问陈实:“就这?”
陈实点点说“就是。”
文仲青边整理桌上的烂书破报,一边说:“这个稿子报道结束,能不能找一些其它线索做?”
可能是出生牛犊的缘故吧,陈实直截了当的说:“报道结束,可是事件并没有结束啊
!”
文仲青看一眼陈实预言又止,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说:“小陈,我知道你的心情,到报社快一个礼拜了,一篇稿件都没有发,着急是吗?但那得有个过程,好了,明天我给你找几条线索……”
“王主任,我不是为发稿”陈实说完,转身离开了文仲青办公室。当时,陈实都有一种就此离开报社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他签完到后,立即赶到康德医院,通过四处打听,找到休息在家的肖韧大夫的电话,经询问,就像黄二丫所说的那样,肖韧大夫拒绝承认他指示黄二丫为病人输液一事。随后,他找到黄二丫所说的那个同事小杨,确定当天肖韧主任确实找过黄二丫,并要求黄二丫给病人输液这一事实后,立即赶到报社,根据事实依据,写了一篇题为“小护士狱中开言 输液看病是大夫授命”的《感冒就诊,小护士一针毙命》的追踪报道。
稿子写完了,他不知道该往哪发,交给主任文仲青吧,肯定是石沉大海,因为文仲青早晨就已经明确表示,此事件已经结束,新闻稿件也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直接给编辑部编辑吧,一来他根本就不认识谁是编辑,再者没有合法的路径,编辑们是不会擅自发稿的。想来想去,陈实也想不出个让稿件见报的办法。最后,为了这个世界少一件冤案,他牙一咬,索性找总编辑王笑天得了,虽然那样会造成许多负面效果,但是时间紧迫,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陈实是赶在王笑天下班前将稿件送过去的,王笑天耐着性子看完了,然后抬头看看陈实,问道:“你所说的是事实吗?……你采访过了?”
陈实再次将自己如何采访现场,跟踪当事大夫及其黄二丫,如何探监又如何到医院采访,及其部门主任对此事的意见等等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王笑天听完,考虑了一阵,然后说:“好吧,这事我知道了,你再去落实一下”。
陈实不知道总编辑王笑天要让他去落实哪部分,告辞出来后,一时间感觉空落落的,于是他决定再去一趟女子监狱。
等他带着一大包洗嗽用品和生活用品,敲开女子监狱的大门,门卫问他是哪个单位的时,陈实首次理直气壮的说:“我是记者、《警报》记者”。当门卫再次问他干什么时:他便如实回答:“探监,送东西”。幸亏陈实说自己只是探监,如果他当时逞能说要调查采访的话,就他当时的经验和水平,再也休想走进监狱半步。
陈实的再次出现,让黄二丫惊愕的半天合不拢嘴。等她从似梦似幻的境界中清醒过来后,要不是腕中的“手镯”和旁边的狱警,她肯定要扑到陈实的肩头大哭一场。
陈实没有告诉黄二丫采访和稿件的事,只是等她安静下来后,轻轻的递上了那个包裹,然后说:“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我会想办法的”。
走出监狱,准备乘车回报社的时候,陈实陡然想起了他本身最为致命的经济问题和口粮问题。昨晚从阅览室那个领导一样的人(早晨问阅览室管理员小詹,才知道那人是外号“背头”的专业摄影师)那里拿了两百元钱,除去打的买东西,目前加上自己那可怜的几张毛票,已经不足五十元了。等待报社发工资,至少还要等二十来天,现在,就这五十元,别说给背头还钱,就是每日啃大饼,又能维持几天呢?
本来从女子监狱到报社至少要倒四趟车,现在,陈实决定先走一段,只坐一次车,然后,到他靖北的“亲人”宋大姐家去。605次公交车到宋大姐居住的小区门口,陈实又犹豫起来,自己上班以来,已经花宋大姐的一千余元了,现在,屁事没做,说是当了记者,可是报纸上连一个豆腐块,甚至连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文章都没有,还好意思去伸手要钱?这样想着,就错过了下车的站点,等他发现后就索性不去借钱了,默默念叨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在桥头自然直”,一直坐到605终点站。
下了车,他就失去了方位感,不知道现在身在何处,因为心疼钱,所以也就不准备坐车,只是问一个过路的小伙子,警报社在什么地方,小伙子胡乱指了一个方向,陈实就顺着小伙指的方向一直走了去……。
※————————正版尽在 http:///book/32992.html——————※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