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仿冒抄袭好逸恶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大军远征莫斯科,俄国祭出"焦土策略",将任何撤守的城市据点付之一炬。拿破仑虽是攻城略地,却无法就地取得补给,所有军需都要远从法国几千里外运补,加上大雪,远征疲惫、缺粮的法军不耐酷寒,终致全面溃败。这一场改写历史之战,俄国打的是拖垮对手的"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意在寻找最有利的决战点(介入点、买点),这个决战点是可调控的,也就是用我的最强(逸),去对对手的最弱(劳)。在军队中,一个高级将领被摆在一个闲差上,是最好的以逸待劳。当别人在第一线当炮灰、加速磨损时,他却躲在散兵坑中"养望",何等惬意啊!
最有利的获利点,也可以是等出来的。在企业界,"等待策略"也常被运用在慎选投资波段、地点,以规避投资风险。
仿冒抄袭,好逸恶劳
商场上最惯用的以逸待劳,是"复制成功模式"、"跟风",跟着第一品牌走、跟着成功的经营模式走。"加盟"是为典型的例子,只要你付一笔加盟金,就可以开张一模一样的店,从店面形象到产品供应、作业规范都很现成,不必从零开始,从头做起。
仿冒、抄袭名牌产品之类的投机性"跟风",本少利多,坐享其成,则是以逸待劳、好逸恶劳。演艺界的明星模仿秀,也有以逸待劳的味道,人家迈克·杰克逊、麦当娜,都是奋斗了一辈子才有今天的品牌知名度,你跟在人家*股后面勤练几招,模仿得几分神似,便行走江湖,俨然是人家的分身,大受欢迎,大发利市。这不是以逸待劳吗?

"待",是为了造成竞争态势的逆转与对调:是让我方先入为主,对手疲于奔命;是将我方的优势,瞄准对手的劣势。这也是胜负的逆转,机会的对调。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诠释】
如欲设局困敌,迫使敌人陷于动弹不得之境,并非只有正面对决一途:应该善待时机,刚强之敌会在时机中削弱;相对的,弱势的一方能够逢机转强。这正是《易经·损卦》"损刚益柔有时"所揭示的原理。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先就战斗位置者,拥有主动和充裕的优势;后就战斗位置者,被动、仓促、疲于奔命。因此善于用兵者,必设法先发制人,争取到主动攻击的位置,而不让自己陷于被动,受制于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