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动荡的根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三)动荡的根源
KK房近期一直处于动荡之中,这一点,郑智彬一直看在心里,心里有少有的焦虑,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藏匿于心底不为人注意的某个角落。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其人员编制一下子多了近一倍,如果这在以往,应该算是件好事,可是现在,他却笑不出来。
所来的人当中,有近一半是没有什么经验的刚毕业学生,只是在培训公司简单地培训了一个月的PCB软件知识,就通过叶婉蓉直接招聘进厂,而看上次来厂的某XPCB培训公司的负责人,显然同叶婉蓉相当熟识。
现在,有经验的熟手,不但要忍气吞声,忍受新来的同事比自已工资高出一大截的事实,还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出来培训他们,然后面对被他们取代的命运。
人是有私心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只不过在太明显的分化之后,那条看不见的敌对之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清晰。
虽然彼此坐在同一间办公室,虽然就坐在离自己不远的一米的地方,每个人却都感觉那个距离,就像是遥远的天际,永远无法跨越。
看着彼此之间冷漠的眼神,甚至于相互仇视的目光,郑智彬就感到压抑,感到心中有些窒息,他想有所作为,想调和这种敌对关系,可是现在,在上面的高压之下,他也已经身不由已,有心无力,自已感觉到有深深的无助,除了无奈,还有些许悲哀,为手下兄弟,也为自己。
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在这种看不到钱途或是前途的日子里,在被遗忘、在被忽视、在被贬低、在被压榨,甚至还要自己去培训取代自己的人时,多数人除了无奈,还有愤怒。
叶婉蓉当然也看到了两派之中的这种对立,她并未采取措施。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假以时日,他们中的大多数老员工都将受不了这种工作氛围,因而选择离开,他们的声音也将越来越弱小,还能捅出什么大的乱子?
局势也正朝她所预料的方向发展,只是有一点她忽略了,或者说超出了她的预计,那就是老员工的离职速度,要远远快于她的预期。
现在这种敌视已经越来越少,但KK房每天工作量也越来越少,虽然人越来越多。
以前虽然高工资一直都是新员工所垄断,基本与老员工无缘,但大部分工作,尤其是难的、急的、容易出错的,一向都是由老员工来完成,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他们的“专利”。
可是现在,随着老员工越来越少,随着老员工越走越快,刚刚有所改观的KK房,一下子又陷入危机。
叶婉蓉采取措施,想挽救这种不利的局势,她有所行动了。
对于自己不利的人,她毫不犹豫地让其当天离开,对于自己还未布置妥当的职位,不论当事人辞职多久,她就是不批。
本来,依照劳动法,技术工种,离职时间是半个月,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这段时间,公司可以外出招聘,来弥补即将离职人员的空缺,可是在志宇,在东莞甚至珠三角大部分地方,因为劳动法并不健全,或者说当地政府,迫于招商引资的压力,对于此种关乎员工利益的福利或保障,并不怎么在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造成了许多工厂都存在或多或少,或这或那的违反劳动法的事情。
当有法不依,或是执法不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违法就成了合法,就成了一种必然。郑智彬也看到有报纸上许多所谓专家,在点评社会许多工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没有法律意识时,他就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悲怆,或都说是出离愤怒。
这种说法,很多时候,是一种理所当然式的推测,明显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臆断,是不负责任的。试想,哪个人不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解决自己的事情?即便是畜牲也知道趋利避害,何况是人?
只是在用代价巨大、时间上旷日持久,费心费力费精神之后,所讨回的一个公道,如果与所付出的根本不成正比,试想还会有多少人去选择一种法律上的坚持?
这并不是有意去贬低法律,并不是说法律不好,法治是现实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象征,这是无可厚非的,只是在法律还不完美的时候,或者说法律对于害群之马的惩处与约束,还不足以令他们正视法律的话,处于相对弱势的工人,受苦受难是注定的,是一个逃不脱的宿命。
当然,闹出人命引起社会关注那又另当别论,这是正规工厂竭力避免的,但对于小的或是不致命的,部分违法行为,很多工厂,很多职能部门,甚至很多当事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保持沉默。
这当然有其各自的考虑,工厂有其成本,或是留住人才等方面的考虑,而职能部门除了失职外,更多的是考虑到招商引资的压力,而当事人有许多则是迫于生活的无奈,有事做总比没有事做好,你还管他正不正规?或都说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时,为什么不干脆放弃法律?去按照强者所制订的潜规则行事?
现在叶婉蓉就是出于这种心理,完全拖住想要离职的老员工,不论他们已经递交离职书多久,就是拖着不批,以此来换取自己力求改变面貌,所需要的时间。
对于此种情况,志宇向来就有先例,那是迫于招工压力的无奈之举。
可是珠三角并不只有志宇一家公司,人员的流动不是她叶婉蓉或是一个志宇就能阻挡得了的。
在去意已绝,一心想早日逃离志宇这个是非之地的很多人眼里,在别的公司已经开出远比志宇优越的工资与福利条件,在权衡得失之后,尽管没有拿到叶婉蓉的签名,很多人依然先择了离厂——自离。
自离在东莞并不是只有志宇一家独有,自离就是不要工资,自行主动离厂。

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当事人等不到离职拿工资的日期,而自行离去,这是在外打工之人,一个最为无助、最为无奈、也最没有办法的一种选择。尤其是在许多工厂将工人工资押了几个月之后,选择自离,就意味着放弃自己几个月辛苦的劳动报酬,这是最令人心痛的事。
志宇的工资是押一个月,选择自离就意味着丢掉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不要。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人做此选择,最主要的是离职太过麻烦。因为这个原因,高峰时期,志宇离职的人当中,自离曾占到30%之多,可想其中的无奈与心酸。
打工的确是不容易。
叶婉蓉倒是未考虑别人的这种感受,她只是简单地想留住人员,给自己赢得更多布置的时间,只是在许多人考虑到别厂所开出的更有利的条件后,无条件地自离而去,确实打乱了她的计划。
现在,留下来的老员工已经屈指可数,少之又少了,在新员工还未完全上手之前,面对越来越大的出数压力,只能是更多的事情,越来越重的任务,压在仅剩的几位老员工的身上,而这又将导致更多的人离去,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只是她叶婉蓉现在已经理不了这许多,毕竟最终他们都要离去的,只要他们在这里多坚持一天,自己的人就又多了一天的练习,离完全上手就又近了一天,离自己的目标也又近了一天。
越来越大的压力,越来越繁重的工作,使仅存的老员工在精疲力竭的同时,对于亲疏有别的不满,终于在一次导火索下爆发。
起因是KK房CAM工程师聂荣健在刚制作完成一款特急特难的生产单后,刚想喘口气,而上面新进厂的杜雪丽又排了一款过来,使得他有些许火气,而在杜雪丽看来,聂荣健的此种不满对于自己是一种挑衅,于是就大声K了他几句,就是这几句将聂荣健心中早已经积压的不满,以愤怒的方式宣泄出来。
“这一款生产单,你放在手上已经半天了,我在急赶手上资料时,旁边那么多人无事可作,你不排给他们,现在我半天未休息,刚完成你就又拿给我,我做不了!”聂荣健不满地说。
“他们是他们,你是你,我排单自有我自己的考虑,不用你提醒,你只要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其它的事不用你管!”杜雪丽生气地说。
“谁有心情管你?自做多情,我告诉你,这款单我做不了,他们整天无所事事,轮也应该轮到他们了,为什么就一直是我们拼死拼活地赶?”聂荣健也站起来大声抗议。
“你可以不做,你自己去跟叶经理解释!”杜雪丽也是语气不善。
“他妈的,你个三八少动不动就拿经理来压我!我做不了就是做不了!找别人!”聂荣健火气上冲。一把将制作指示扔得老远。
“你敢骂我?我让你今天就走人!你等着瞧!”杜雪丽恶恨恨地一甩手,一拍桌子,向叶婉蓉经理办公室走出。
“妈的,谁怕谁,走就走,你以为我怕你?”聂荣健向杜雪丽的背影吐了口口水说。
*******
“郑智彬,怎么回事?”叶婉蓉听杜雪丽哭诉后,将两位当事人连同主管郑智彬一起叫到自己办公室问。
“我刚开会回来,也刚了解了一下,是阿丽排单上与阿健起了点纷争。可能是因为近期事情较多,压力太大,所以阿健的语气上有点不好,小丽以后在排单上也多注意,不要总是排几个人,长期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下,是很容易出错的。”郑智彬说。
“我有什么办法,上面摧得那么紧,排给他们也只是浪费时间,最后漏洞百出,也出不了,最后还不是要排给他(聂荣健)做的。”杜雪丽已经停止哭泣,瞪着聂荣健,气呼呼地说。
“那你也不应该总是排我们几个人,我们就活该累死?”聂荣健不满地驳。
“是这样的,”看到两人依然在生气,叶婉蓉开口道,“因为近期人员离职较多,而新员工还未上手,所以只能是辛苦一下你们了。能者多劳嘛!“
叶婉蓉说。
能者多劳,我们累死累活,还不如人家刚入职的,什么都不懂的职位与工资高呢?聂荣健心里说。
“近期可能是会累一些,请相信我,过不了多久,这一切就会有所改观,”叶婉蓉说。
然后又看着杜雪丽,“阿丽以后排单时也留意一下,急单与难度较高的单,尽量分开排。这样可以分散一点压力。”叶婉蓉说。
杜雪丽点了点头,心里却说,现在人是有不少,能做事的就这么几个,你叫我怎么去排?排来排去还不就是那几个人?
“好了,我不希望下次还有这种纠纷,如果有意见,可以提出,但不能发展到依争吵来解决。你们听见了吗?”叶婉蓉看着三人说。
三人各有所想地点了点头。
“好了,你们下去工作吧!”叶婉蓉说。
*******
事后,聂荣健对郑智彬不满地说。
“为什么工资高的做事还少一些?为什么像我们工资低那么多事情却要做得多些?
为什么他们做得少些还做容易的,为什么我们做得多些还专做难的?”
多日的不平终于让郑智彬说出了心中的不满,
“人家有后台,你有什么?”郑智彬平静地对聂荣健道。
聂荣健一下子哑口无言,呆在当场,许久之后,长长地吸了口气,默默地接过郑智彬手中的单,转身走到自己的电脑前。
看前跟随了自己近两年的兄弟,郑智彬心中也有些许愧疚与无奈,如果聂荣健足够聪明的话,就能听出郑智彬语气中的伤感与无助,刚才那句话,以其说是说给他聂荣健听的,还不如说是说给郑智彬自己听的。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