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十九 盼君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九月事)
暖风吹绿枝条的五月,皇子阿哥们跟随皇帝起程远赴塞外1.。数日后,他处理完京中事物,遵皇帝旨意赴热河行在请安。府中家眷以为二格格2.准备婚嫁事宜为由,并未一同前往。
独坐窗前,取来尘封已久的古琴,我恍惚着弹起《流水》。
琴弦轻颤,乐音如流水般奔流开来,我远眺窗外的浮云,却不知神游至何方。
动用自己全部的想象,我反复考虑着可能会出现的种种。
原本压着太子党人罪状隐忍不发的皇帝终于按耐不住,是年三月,尚书耿额等数名大臣以“为太子党会饮”罪受罚。刑部尚书齐世武更是触怒皇帝,被以铁钉钉五体于壁,号呼数日而死。
太子,是想纠集党人武力逼宫么?我皱起眉,弹拨琴弦的手指渐渐加快了速度,还好被皇帝查知,不然朝堂震动,后果不堪想象。
对于太子如此狂妄的夺位行径,皇帝就算百般仁慈,怕也心如死灰了吧。
此番木兰之行,他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康熙四十七年废拙太子与他又有什么关系?
心里满是疑问,混乱的壅塞在脑中,无人告之答案。
“啪”的一声,琴弦应声断开,我停了下来,愣愣的看着断弦划破指尖的伤口滴下一点鲜红。
轻轻叹了一口气,我起身离开琴几。身处这样纷争的环境,才发现想要独善其身的耍太极是何等困难。身边的人和事都在逼迫你去选择,左或右。
如今想来,当初置身事外的想法,不能不说是个单纯而不切实际的梦。身处宫廷,不可能不卷入其中的斗争,这是无法逃避的命运。
选择,左或右,支持太子还是加入八爷一党,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稍不注意便会粉身碎骨。而他用了怎样的忍耐与决绝来平衡二者的压迫呢?左是错,右是错,抽身事外是冷漠,投入浊流是毁灭。
眼看着变淡的手足之情,眼看着母妃明显的偏爱,他会否难过?高坐殿堂的威严的皇父那阴晴不定的喜好,又会否让他惶恐?
这就是皇家么?洗尽亲情的温暖,只剩下一个个戴着面具的可怜人,在无人的角落饮泣哀伤。
我走到窗边看着远处,云淡风清,不知他的车驾行至何处了……
“主子,今日诵念佛经么?”秋蝉打断我的沉思,小心翼翼的问道。
“恩,”拿起阿玛给我的佛珠,一颗一颗,细数着,心里却蚂蚁爬过一般静不下来,我无奈放弃,转对秋蝉说道,“去把柜子里剩下的那些红绸拿出来。”
秋蝉听了吩咐进到里间,打开衣柜取出绸子,拿到我面前,她不解的问道:“主子,拿来做什么?”
我笑着解释:“南边有个习俗,桃树原有驱鬼护宅的能力,但桃花谢了之后,却会神力大失,为保平安,家里人便要裁了红色布条结绳写上祝福,系在桃树上祈愿。”
“如此有趣。”秋蝉来了兴致,一旁的丫环、太监们也停下手里的活计,过来帮忙。我便吩咐他们把红绸裁成半寸宽、一尺长的布条。
念想着在上面写些什么祝福的话语,提起笔,心中千言万语,只落下“平安”二字。
人多帮忙,如此繁复的活计,不到半个时辰竟完成了。我领着下人们将裁好、结好的布条拿到院中。站在桃树下,每系上一条红绳,我双手合十,虔诚地在心中默念平安。

不出片刻,翠绿的桃树上火红的一片,微风吹过,扬起的那份美丽,不知觉间融入暮色中。
“为爷祈平安,主子好花心思呢。”我听见秋蝉如此说。
似乎一阵微风吹过,在心湖泛起一片涟漪。我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并不出言解释。
并非为他祈求平安呢,我所求的,是倚仗他朝中势力的家人的无恙啊……
七月,皇帝将府中二格格由郡君晋为郡主,并赦命于九月下嫁那拉星德。
我特意在王府里备了赏花宴,庆祝郡主出阁。李姐姐高兴得合不拢嘴,坐于主座接受众人的贺喜。
“福金好福气呢,皇帝特意将郡君晋为郡主,真是无上荣光。3.”秋蝉看着李姐姐脸上的自得,在我耳边低语。
我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这是自然,爷只有这一个女儿么。”
九月的最后这天,终于传来皇帝二废太子的消息。宴席上我拿着菊花酒的手微微颤抖起来,看着回府来报消息的苏培盛,我急切问道:“爷呢?回来了么?”
“还在园子那边,皇帝召集着皇子阿哥们。爷特差了奴才回来通知福晋们一声,命各位福金、格格小心行事,不可授人话柄。”说罢,苏培盛看了我一眼,仿佛暗示我警惕府中人心浮动。
我对他轻轻点点头,环视赏花宴上的诸位,个个变了脸色。
“难道又像四年前那样……”耳中传来李姐姐喃喃的话语。这个时候不能慌乱……我放下酒杯,努力止住颤抖,强打起精神说道:
“知道了。苏培盛,你下去略吃点东西即刻赶回园子,爷身边没你伺候怕是不行的。”李姐姐也在一旁附和的点点头。
苏培盛见话已传到,应声退下。
看着底下人交头接耳、蠢蠢欲动的样子,我握紧了手中的方帕,吩咐下去:“宴席暂停,大家照旧筹备郡主大婚事项,不可过于喧哗,引人猜忌。”
顿了顿,我严肃神情,警告道:“丑话说在前头,二阿哥的事儿,不可随便议论,更不可招惹外边浑水。若让我知晓,直接送宗人府法办,绝不手软!”
冷冷扫过府里一众人等,严厉弹压住浮动不安的人心。
二废太子,明日要立的,会是谁?
注:
1.“五月塞外;九月三十日结束塞外之行,驻畅春园。”
二、五、八、九、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阿哥随行。此处推测胤禛未随行,只于数日后遵旨赴行在请安,并按照惯例,设定康熙一行从畅春园起程。
2.即胤禛次女:和硕怀恪公主,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生,母侧福金李氏(即齐妃李氏)。
康熙五十一年封郡君,七月晋郡主,九月嫁那拉星德(那拉也作纳喇,星德也作兴德、性德)
(根据《清史稿》等汇集整理)
3.和硕亲王嫡福金所生之女封和硕格格,即郡主;和硕亲王侧福金所生之女封多罗格格,即郡君。(注明,康熙五十年以后,侧福金所生之女不与嫡出同,降两级封。康熙五十年之前嫡庶是不分,特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