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风流采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鞍山是安微的一个小城市,因马钢而出名,离南京特别近,只有四十多公里,开车一会就到。
大伟一上车,就把MP3给我,让我用车载音响放出来。都是一些节奏强劲的HI曲,DJ现场打碟的版本,在这劲爆的乐曲中,一路飞奔而去,不一会就到了马鞍山的采石矶。
采石矶这个地方我来得比较多。有山,有江,有寺,有楼,有历史,有文化,花费的体力又不多,两三个小时,便可神游一翻。
采石矶自古就是长江重要的古津渡口,南北交通要道,又因地势险要,锁钥金陵,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发生于此的战争凡二十多起,其中就有多起决定兴衰成败、朝代更迭的战争。
周景王二十年冬,这里就发生过著名的吴楚“长岸之战”,随后的历史长河中,孙策突袭牛渚营、东晋灭吴、韩擒虎伐陈、黄巢“击楫中流”、赵匡胤攻南唐、宋金采石之战、常遇春三打采石矶、陈友谅称帝、太平天国守天京,无不在这里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争。
现在在采石矶上还有一个大脚印,据说是当年常遇春打元朝大将蛮子海牙的时候,一蹬而上,踩出来的。
当年的陈友谅还以采石山麓下的五通殿为行宫,自称皇帝,国号“汉”。当然,称帝不到四年,就在跟朱元璋的战役中兵败身亡。
登山远望,江水环绕而去,舟辑点点,千古风烟,皆付笑谈。
这个地方也是李白非常喜欢的地方,多次登临,留下五十多首诗作。还有一个太白跳江处,据说李白当年喝醉了,从这跳到江里捉月亮,骑鲸升仙而去。有一个唐朝始建的太白楼,介绍诸多诗仙的事迹,还有李白的塑像,迎风而立,又象大鸟一样欲乘风而去,颇有几分神韵。

在一片竹林的掩映中,还有一个林散之馆。现代草圣的记念馆,以茅草为顶,看他的生平事迹,欣赏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也是一种享受。
一群小孩子跟在我的身后,听我侃侃而谈,一个个都心悦诚服。SS道:“大叔。。。不,老大,你是不是导游出身的?”
大伟道:“去去去,小孩子一边去。大叔这么有气质,有素养,有知识,有文化,人家至少也得是个旅游局的局长吧!什么导游出身!”
歪枣笑道:“SS要罚酒!”
听一群小朋友这样起哄,感觉也不错。
逛完采石,我们直奔翠林。翠林的洗浴文化在沪宁线一带都非常有名,看一看停在院里的车牌,外地的至少占了一半。
进去以后的每一步都有人大声唱出来:“六位先生更衣!”“六位先生下水!”令人想起《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更夫们打更唱的数一样。真是皇帝般的享受。
更衣的时候,我扫了一眼。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山狼。身材高大健硕,宽肩窄臀,肌肉虽然没有非常清晰的线条,然而圆润的轮廓反而更加舒服。他身上基本没有什么毛发,光洁白晰,似玉般晶莹透明,十分诱人。当然我也没忘记扫一眼他的鸟,安静的垂着,尺寸应该还可以。。。。。
大伟他们几个看到我的**,吹了一声口哨:“大叔,你好壮!”
“那么多的毛,返祖了。。”
“你瞎说什么,没听说过好男一身毛吗!”
“听说毛的数量跟**强弱成正比,不知道是不是。。。。”
这些小孩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