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那我也来写一首,凑个热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经过王龄的介绍,李悠然也知道了黄庭卿的身份。
两个人一番见礼。
之后,黄庭卿笑道:“悠然小友这个时候到了君子集,可是打算明天去参加比翼城诗会?”
李悠然点头,“的确打算去看看。”
黄庭卿又是哈哈一笑,说道:“好!好啊!明天的诗会有悠然小友参加,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李悠然忙道:“黄会长太高看我了。我只是去看看,涨涨见识。”
黄庭卿又笑着表示李悠然太谦虚了。
之后,王龄又笑着说道:“明天的诗会有悠然小友在场,的确会让人非常期待。”
王龄这个时候在这里,很明显明天也会去诗会现场。
当然,是以嘉宾的身份。
王龄要去,李悠然当然非常高兴。
说了几句关于明天诗会的事情之后,几个人的目光都落回到牌匾上。
继续看上面记载的,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看完之后,黄庭卿说道:“坐怀不乱柳下惠。悠然小友,如果这是一句上联,你可有下联?”
这一句上联,可以说非常简单,要对出下联十分容易。
所以,黄庭卿明显不是为了考究李悠然的对联能力,而是突然有了兴致,随口一说。
李悠然笑了笑,说道:“那我就对,‘抛妻弃子陈世美’。”
陈世美?
黄庭卿、王龄、秦月三个人都有些疑惑。
黄庭卿道:“悠然小友,这陈世美是何人?”
李悠然哈哈一笑。他知道三个人会是这般反应。
因为陈世美并非历史上的人物,而是前两天系统掉落的,一个叫做《铡美案》的故事里的人物。
两天前,李悠然通过农场远程操作,收获农场地里的蔬菜时,掉落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在地球上广为流传的故事,非常出名。
说的是有一个叫做陈世美的男子,家境十分贫寒。
有一妻子叫做秦香莲。
虽然家境贫寒,但两个人十分恩爱。
陈世美十年苦读进京赶考,竟然高中状元。
中了状元之后,陈世美隐瞒家中已有妻子的事实,被皇帝招为驸马,过上了荣华富贵的生活。
秦香莲在家中苦等许久,毫无陈世美的音讯,便携子上京寻夫。
但是,陈世美不仅不肯与其相认,还派一个叫做韩琪的人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最终自尽以求义。
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
幸被一个叫做展昭的勇士所救。
再后来,包拯介入。
将一切查清之后,不畏公主与太后的权势,将陈世美送上了龙头铡。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陈世美并非地球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而是虚构的人物。
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当然就更没有这个人物了。
同时,这个世界也没有《铡美案》这个故事。
所以,黄庭卿、王龄、秦月三个人,当然就不知陈世美为何人了。
陈世美抛妻弃子,还派人追杀,其人品极尽败坏,与坐怀不乱的君子柳下惠相比,一个在天,一个深埋底下。
黄庭卿刚刚说,如果“坐怀不乱柳下惠”是上联时,李悠然突然想到了这个故事,想到了陈世美,便随口说出“抛妻弃子陈世美”。
现在三人问陈世美是谁?
李悠然笑道:“三位不知陈世美很正常。因为这是我正准备写的,一个故事里的虚构人物。这个故事我还没有正式完成。”
三个人听后都微微一愣。
而后,秦月莞尔。黄庭卿、王龄两个人都是哈哈大笑。
好个李悠然,竟然弄出了一个自己故事里的虚构人物。
就说嘛。如果陈世美真是名人,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啊!
不过,陈世美现在不是名人,以后很有可能会是。
等到李悠然将这个故事发表之后,就会是名人了。
三个人都认为李悠然的故事,绝对有这样的影响力。
当然,从“抛妻弃子”四个字看,陈世美显然不是什么好人,人品定然极差。就算真的成为了名人,定然也是被人唾弃之人。
黄庭卿道:“非常期待悠然小友这个关于陈世美的故事啊!”
王龄也说道:“我也很期待。悠然小友要尽快将其完成,然后发表啊!”
李悠然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他说这个故事还没有正式完成,的确是事实。
因为他在想,是不是可以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戏曲?又或是电影?
他更倾向于改编成电影,让这个故事首先以电影的形式,与这个世界的观众们见面。
因为这个故事非常适合拍为电影。
感觉拍为电影的话,会相当的火。
事实上,在地球上,这个故事就以非常多种表现形式存在。
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等形式都有。
每一种形式都非常受欢迎。
这个世界,李悠然也打算推出多种形式。
然后从电影形式开始。
恰巧几天前,刘怀礼不是在问,有没有兴趣创作一部电影剧本吗?
现在,李悠然还真有了很大的兴趣。
他跃跃欲试,隐隐颇有些兴奋。
真拍成了电影的话,那种感觉应该会非常不错吧?
李悠然很期待。很想尝试一番。
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
改天好好想想。
现在,先不去管它,还正在看眼前的破庙遗址呢。
这个破庙遗址非常有看点,值得细看。
李悠然非常有兴趣。
王龄、黄庭卿两个当然也一样。
三个人在此逗留了许久之后,才终于决定离开。
再去君子集其它地方看看。
四个人同行,走出柳树林,回到君子集街上。
沿着街道慢慢走。
君子集虽然不大,但值得看的地方却很多。
感觉任何一处地方都值得好好看看。
任何一处地方,都能够找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李悠然的兴致越逛越高。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六点。
还没有将君子集逛完。
不过,差不多应该回去了。剩下没有逛完的地方,下次再来。
一行人回到比翼城。
黄庭卿表示要尽地主之宜,请王龄、李悠然、秦月三个人吃饭。
王龄、李悠然两个人没有拒绝。

而秦月当然是听李悠然的。
李悠然没有拒绝,她当然也跟着一起了。
无独有偶,黄庭卿选择的地方也是飘香楼。
秦月觉得非常有意思,然后将之前在飘香楼发生的事情说了。
王龄、黄庭卿两个人听后,不禁啧啧称奇,竟然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称奇一阵之后,黄庭卿说道:“悠然小友,你是不是也可以给我搞点鱼啊?当然,我出钱买。”
王龄之前颇为详细的,给黄庭卿介绍了李悠然的情况。
所以,黄庭卿对于李悠然种田卖菜、养鱼卖鱼之事,并不意外。
他早就已经啧啧感慨过了。
不过,虽然不意外。但是,他对李悠然卖的菜和鱼,却是非常有兴趣。
他还从来没吃过呢。
所以,他很买李悠然的鱼。
李悠然表示没有问题。
而且,第一次不收钱。
说明天诗会结束之后,他免费送几条鱼给黄庭卿。
黄庭卿哈哈大笑,也同样没有推辞,说道:“那就多谢悠然小友了。”
李悠然同样一笑,“黄会长客气了。”
接下来去飘香楼。
凌小双和同事们见到李悠然,当然是极为的兴奋和激动。
总厨罗武听说之后,同样非常惊喜。
本来不在飘香楼的他,在第一时间就赶回了飘香楼。
并且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
最后,在黄庭卿的邀请之下,还坐下来和几个人喝了一会儿酒。
今天晚上这一顿饭,又非常热闹。
……
第二天。
比翼城诗会就在今天。
诗会地点是北门外,一处叫做“映月荷”的庄园。
此次诗会由比翼城诗词协会主办,算是官方性质的。
此次诗会是大型诗会,预计到现场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将会超过一万人。
有比翼城本地人,也有来自其它城市的人。
此次诗会是半比赛兴致。虽然有比赛环节,但并不是什么比赛规则严格的正式比赛。
主要还是以诗人、诗词爱好者们相互之间自由交流为主。
上午八点。
时间还早。但映月荷庄园已经陆续迎来了,前来参加诗会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
而且,还颇有点络绎不绝的意思。
大家相互之间各种议论,每一个人的兴致都很高。
“今天的人可真多。听说将会超过一万人。”
“的确要超过一万人。而且,还有很多颇有名气的诗人。感觉今天会相当热闹。”
“不知道今天都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优秀诗篇?真是让人越来越期待了!”
“今天的竞争定然会非常激烈。的确非常让人期待!”
“对于诗人们来说,今天这场诗会是一个扬名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够做出技压群雄的好诗,一夜之间就有可能成名。很多人都铆足了劲,竞争肯定相当激烈。”
“很多人早就准备好了诗作,就等着今天这个机会呢。”
“哈哈!那就看今天都有谁能够脱颖而出了?”
“……”
……
李悠然、秦月两个人也来到了现场。
走进映月荷,李悠然顿觉眼前一亮。
入眼处尽是假山小池、楼台亭阁,还有小桥流水。
再加上各种绿色植物与鲜艳花朵,看上去非常非常漂亮。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又十分漂亮的大型庄园。
好地方!
秦月笑道:“这个地方还不错吧。”
李悠然点头,“非常漂亮!”
现在虽然时间尚早,但庄园里已经十分热闹了。
诗人、诗词爱好者们已经到了很多了。
秦月提议先在庄园里转一转。
李悠然欣然应允。
庄园里各处不仅景色漂亮,一些早到的诗人、诗词爱好者们,还已经聚在一起,在庄园里写诗作词了。
算是进行一下热身运动。
四处转一转,定然会非常有意思。
两个人在庄园里慢慢走。时不时就能够遇到聚在一起写诗作词的人。
每一个聚集点少则几人、十来人,多则数十人。
每到一个聚集点,李悠然、秦月两个人都会饶有兴致的看上一会儿。
又到了一个聚集点,这里有十几人聚在一起,正在以“雪”为题作诗。
“雪”是最常见的诗题之一,并不困难。
现在只是热身,自然不会出太难的题目。
不过,“雪”虽然容易作诗,但要作出好诗,却也非常不容易。
现场已经有了十来首诗。李悠然看了看,全都非常一般,没有一首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这十分正常。
作诗不难,但要作出好诗,就十分困难了。
况且,大家现在应该也只是随便写写,并没有完全拿出自己的真正实力。
热身而已。哪有热身就用尽全力的?
“这位诗友既然已经来了,要不也写上一首?”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子对李悠然说道。
这眼镜男子应该是这个聚集点的发起者。
为了提高这个聚集点的人气,出声邀请李悠然作诗。
李悠然笑笑,正要婉拒。
他并没有作诗的打算。
他看看人家写的诗就好。
但是突然,他想起了之前系统掉落的一首,关于雪景的诗。
那是一首非常特殊,也非常有趣的诗。
初看之下,粗鄙不堪。但细细一琢磨的话,又会发现很有些意思。
甚至可以说一个“妙”字。
要不现在就把那首诗写出?
李悠然有些心动。
那首诗写出来,这里定然会变得非常热闹。
不是因为那首诗有多好?而是因为那首诗自带话题。
写出来之后,绝对会话题不断。
好像会非常有意思的样子。
李悠然越想越意动,所以将准备婉拒的话咽了回去。
然后微微一笑,说道:“好啊!那我也来写上一首。凑个热闹。”
眼镜男子大喜,说道:“好!好啊!欢迎诗友。诗友这边请,这边有纸和笔。”
李悠然点头,表示感谢。
眼镜男子大喜,不是因为他对李悠然的诗有多期待,而是李悠然答应写诗,有助于这个聚集点的人气提升。
作为这个聚集点的发起者,他自然希望这个聚集点的人气变得更高。
只要不断有人作诗,人气肯定就会越来越高。
诗写得好不好?并不重要。
只要一直不断都有人写诗就可以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