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萧索的渡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时候,一个有些惊喜的声音传来,“斑鱯本就不多见,这么大的斑鱯更是可以说罕见。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看到两条这么大的斑鱯。不虚此行啊!”
这是有路人因这两条斑鱯而发出感叹了吗?
客人们全都十分欣喜,纷纷扭头去看说话之人。
李悠然也去看。
看清之后,一愣。
他认得说话之人。
确切的说,是他见过说话之人。
不久之前,他受天境城悦来楼老板宋元的邀请,前去参加悦来楼的一场演出。
在演出后的第二天,他到了天境城西郊的翠幽谷游玩。
在翠幽谷意外与著名大诗人,笔书小说网总编白天易相遇。
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外界津津乐道了很长一段时间。
即便是到了现在,都依然还有很多人在津津乐道。
而在和白天易相遇之前,他在翠幽谷河段的一处,饶有兴致的看了一会儿几位老者钓鱼。
其中有一位老者的鱼获颇丰。
然后有一中男子上前,想要购买老者钓到的鱼。
老者表示不卖。
但接下来却将鱼免费送给了那个中年男子。
李悠然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对那位老者的长相也很有记忆。
而现在,那位老者再一次出现在了眼前。
就是刚刚惊喜斑鱯之大的人。
李悠然真的有些愣了。
老者竟然来了出云城,而且还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了自己的摊位前。
真的是太巧合了。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世界之大,本来就无奇不有。
如此巧合,也包含其中。
愣过之后,李悠然又十分惊喜。
这样意外相遇一位之前印象深刻之人,绝对是让人惊喜的。
于是,李悠然笑道:“老人家这是特意来出云城游玩,还是只是路过?”
“哦?”老者有些意外,“小友怎知我不是出云城人?”
“对啊!”客人们也有些疑惑。
李悠然道:“因为我之前在天境城西郊的翠幽谷见过老人家。猜想老人家应该是天境城人。”
虽然也有可能老者是出云城人。
那一次和李悠然一样,只是去到天境城游玩。
但这种可能性要小很多。
老者十分意外,说道:“小友在天境城西郊翠幽谷见过我?”
李悠然点头笑道:“是的。老人家那个时候正在河边钓鱼,还免费送了一些鱼给别人。”
老者想了一会儿,然后哈哈一笑,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如此一来,我和小友很有缘啊!小友所说不错,我的确是天境城人。这一次来出云城,既是游玩,也是路过。”
李悠然又道:“非常荣幸能够和老人家有缘。欢迎老人家来到出云城。”
客人们这个时候也全都啧啧感叹。
按照老板和老人家所说,的确是相当有缘。
对于老者来到出云城游玩一事,客人们也全都表示非常欢迎。
老者十分高兴,没想到出云城人如此热情,连连表示感谢。
然后,对李悠然的菜摊有着很大的兴趣。
之前只注意到两条十分罕见的斑鱯,现在再仔细一看菜摊上的蔬菜和水果,也同样并不普通啊!
微微笑道:“小友这菜摊,可不是普通菜摊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小友应该是姓李,名悠然了。”
李悠然有些意外,“老人家知道我?”
老者又是一笑,说道:“听人说起过。小友现在名气可不低啊!”
李悠然忙道:“都是大家抬爱。惭愧!惭愧得很!不知道老人家怎么称呼?”
李悠然早就感觉出来了,这老者应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
老者道:“姓刘,刘怀礼。”
刘怀礼?
李悠然和客人们都微微一惊。
因为他们知道,有一位著名电影编剧,也是著名戏曲作家,还是著名大诗人,就叫做刘怀礼。
早已经退隐多年。
难道就是这位老者吗?从年龄看的话,应该是符合的。
果然不是普通人。
李悠然赶紧道:“原来是刘老。能够在这里见到刘老,实在是非常荣幸。”
刘怀礼摆手道:“小友客气了。我现在不过只是一闲云野鹤罢了。现在就喜欢钓钓鱼,又或是游山玩水什么的。”
李悠然哈哈一笑,“这是无数人都向往的生活啊!”
现场的客人们听刘怀礼刚刚那样说,知道此刘怀礼的确就是著名电影编剧、著名戏曲作家、著名大诗人刘怀礼。
一时之间很是有些兴奋。
既兴奋在老板的摊位前,又遇到了一位大名人。
也兴奋这位大名人,也知道老板的名字。
而且,还非常欣赏的样子。
老板真的是越来越牛批了。
兴奋的客人们也纷纷向刘怀礼问好。
“刘老好!”
“见到刘老太荣幸了!”
“欢迎刘老来到出云城。”
“……”
刘怀礼很高兴,连连向客人们表示感谢。
好一阵热闹之后,李悠然说道:“刘老现在出城,可是要去什么地方?”
刘怀礼点头道:“听说东郊外有一处叫做风陵渡的地方,风景很是不错。我打算去看看。”
风陵渡?
客人们听后,有人一脸懵逼,“东郊外有这么一处地方吗?我怎么不知道?”
“这……我也不知道啊!没听说有这么一处地方。”
“风陵渡?是一个渡口吗?”
“我倒是听说了好像是有一处地方叫做风陵渡,但好像挺远的。”
“……”
客人们很多都不知道风陵渡这个地方。
李悠然则有些意外的说道:“刘老竟然知道风陵渡?那个地方并不出名啊!”
李悠然知道风陵渡,但从来没有去过。
刘怀礼微微笑道:“风陵渡的确不出名。我是从一位老友口中,知道出云城东郊外有这么一处地方的。”
“刘老。既然不出名,你为什么要去看呢?”一位客人这样说道。
刘怀礼道:“正因为它不出名,我才更想去看看。在我们国家广阔无边的大地上,其实有很多地方虽然不出名,但却非常值得去走走看看。这些地方往往会比那些著名景点,更容易带给人惊喜。”
客人们听后一想,全都不住的点头。
不错,不错,的确是这样。
很多地方虽然不出名,但去了之后往往会发现惊喜,觉得去得相当值。

刘怀礼说得非常有道理。
李悠然也是眼前陡亮,他完全赞成刘怀礼的说法。
十分欣喜的说道:“东郊外的确有一处地方叫做风陵渡。我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但还从来没去过。不知道今天可否有幸和刘老一起前往?”
刘怀礼听后哈哈一笑,“好啊!小友有兴趣,这简直太好不过了。”
客人们一听,顿时也全都生出了非常强烈的兴趣。
“刘老、老板,我们也想去。让我们也一起去吧。”
“是啊,老板,我们也想去。”
客人们纷纷表示要去。
包括萧雨、唐茜、冉莹几个妹子。
连陈远都表示,“我马上找人来把这两条斑鱯运回去。然后我也和大家一起去风陵渡看看。”
客人们想去,李悠然当然没有意见。
人多热闹,挺好的。
关键就是刘怀礼会不会嫌人多太吵了?
刘怀礼笑道:“好啊!既然大家都有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人多还更有意思。”
客人们全都十分欣喜。
那么,赶紧商量一下怎么走?
很快,达成了统一意见。
风陵渡附近有一个叫做风陵村的村落。
小车能够直接开到风陵村村口,路程大概25公里。
再从村口步行出发,大约走上两公里左右,到达风陵渡。
大家自行结伴开车前往,然后在风陵村村口会合。
……
两个小时之后。
风陵村村口处。
李悠然、刘怀礼,还有客人们,包括萧雨、唐茜、冉莹、陈远等人,在这里会合。
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兴致都非常高。
在出发步行前往风陵渡之前,先欣赏一下眼前的景色。
景色是很漂亮的。尤其是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客人们来说,更是感觉入眼处都是美景。
青草、绿树、野花,简直让人心旷神怡。
连呼吸的空气,都比城市里清新了许多。
感觉身体机能都变得更好了。
多出城走走,果然是非常重要的。
“老板,风陵渡要怎么走啊?要进村子吗?”有客人问道。
李悠然道:“似乎不用进村子。这样,我去找人打听一下。”
正好有一位村民从村口走出,肩上扛着一把锄头,应该是要下地。
村民看到李悠然一行数十人,十分惊愕。
很明显,他不明白这里为什么会突然聚集着这么多人?
李悠然走上前去,笑着说道:“叔,打扰一下。我们想去风陵渡。麻烦问一下叔,应该怎么走?”
“风陵渡?”村民疑惑道,“你们去风陵渡做什么?”
李悠然又笑道:“倒也不做什么。只是听说那里景色不错,我们想去看看。”
村民点点头,又说道:“那里早都已经荒废了。你们要去的话,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走到……”
村民指着一条路,将应该如何走的路线说了。
李悠然连连表示感谢。
村民笑了笑,表示不用谢。还让李悠然等人注意安全。说那里有一条河,河水很深。
李悠然再一次表示感谢。
客人们也同样向村民表示感谢。
接下来,就要出发去风陵渡了。
根据刚刚村民指的路线,的确不用进村子。
再酝酿片刻,然后一行人正式出发。
……
一路上,风景依然不错。
近处、远处的地里,各种庄稼的长势都非常不错。
看上去非常喜欢人。
每看到一种蔬菜,又或是其它什么作物,客人们都会啧啧议论一番。
走了不久之后,一条大河出现在视线里。
所有人心里都是一喜,这证明他们走的路线是对的。
因为根据之前那位村民所说,走上一里路左右,会看到一条大河。
现在,大河出现了。
接下来,只需要跟着大河走,再走上接近两公里,就能够到达风陵渡了。
继续走。
所有人都更兴奋,兴致也都更高了。
就连刘怀礼,都越来越期待了。
他不远千里来到出云城。风陵渡就是他重要的目标之一。
李悠然当然也很期待。
知道风陵渡这个地方很久了,今天总算是来了。
沿着河边慢慢走,大概走了一公里左右,河道慢慢变得更宽了。
差不多得有十来米宽了。
目光所及之处,已经没有了土地和庄稼。
有的只是越来越幽深的环境。
树更密了,草更绿了,景色更好了。
鸟鸣声也越来越清脆和悦耳了。
“这是什么鸟儿在叫?感觉挺好听的。”萧雨这样问道。
李悠然就在旁边不远,闻言笑道:“这是黄鹂。叫声很是洪亮悦耳。”
“真的呀?这就是黄鹂的叫声吗?果然非常好听啊!这么说来,这些树上有黄鹂了。”萧雨很是有些惊喜。一边说,一边仰头在树上寻找黄鹂的影子。
周围唐茜、冉莹等人也同样惊喜,也仰头寻找黄鹂的影子。
大家都对黄鹂非常有兴趣的样子。
当然,这并不奇怪。因为黄鹂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儿。
黄鹂,也叫做黄莺。是一种中型鸣禽,体型颇大。
体羽鲜丽,多为黄、红、黑等色的组合,看上去十分漂亮。
叫声则十分洪亮悦耳,很是好听。
周围的树上的确有黄鹂。
萧雨、唐茜、冉莹等人很快就在树上发现了黄鹂的影子。
体羽以黄色为主,间有黑色,喙红色。
很漂亮!
萧雨、唐茜、冉莹等人更是惊喜。
其余客人们也都发现了树上的黄鹂,全都十分高兴。
在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一行人继续前行。
景色越来越深幽,也越来越漂亮。
又走了一段路之后,一个荒废的,疑是渡口的地方,出现在了眼前。
这里就是风陵渡了吗?
的确就是了。
因为众人在一块很大的岩石上,发现了三个很大的字。
三个字已经满是岁月的痕迹,但依然能够认出,正是“风陵渡”三字。
一条小船横在水面上,似乎也表明着这里是一个渡口。
小船同样满是斑驳的痕迹,但应该还能够使用。
只是早已经没有了撑船之人。
周围的景色很漂亮。
但莫名的,所有人都突然感到有些萧索。
因为这一个渡口,而感到萧索。
这里曾经或许也是一个热闹的地方。
但是现在,只留下了些许斑驳的痕迹。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