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集 第三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懂行的音乐欣赏。面对如此宏伟、壮观的交响乐,原本感情丰富,又有一定音乐艺术细胞的朝旭,绝不可能无动于衷。坐在离舞台很近的他,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并无多少动作变化的舞台上,脑袋随着迭宕起伏的旋律,不由自主地晃动,嘴皮也在嗫嚅。他,不仅沉浸在优美绝伦的音域天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且情绪反应激烈,他忘记了主持人在开场白时对他的介绍,坐在他周围的人们一直投给他敬羡的目光。他完全陶醉在波浪壮阔的音乐之海,凤玲与江枫的夫人在轻声闲聊着,好象她们的任务就是来陪朝旭的。凤玲认为,只要丈夫高兴,她心里就甜滋滋的。坐在那边的江枫,他与朝旭有段距离,中间隔着两位夫人,他两人接不上话,看来,今晚的活动虽然是江枫发起,但他对音乐艺术并无多大兴趣,加之上了年岁,没多久,便开始打瞌睡了。
朝旭仍旧兴味盎然地尽情欣赏,他善于独立思考,也富想像力,且爱好音乐,最喜欢交响乐。当交响乐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拍着手,侧过身对凤玲说:“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交响乐给人的启示是很多的,它可以给你很多想象的余地,尤其是无标题交响曲更有这个特点,因为它没有标题的约束,概括性很强,内涵非常丰富。即使听一百遍还会有新的发现。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
江枫的夫人伸过头来听他说完,笑道:“朝市长是行家,不象我们这位,”她看了看屈着头打盹的江枫“他呀!除了看看报纸,就是中央1台,最多下两盘象棋。”
朝旭谦逊地笑道:“大姐别这么说,我只爱好而已。”
谁知江枫在说梦话似的道:“我对他们的演奏不敢兴趣,待会别忘了把朝市长推上去,我要听他的二胡,那个甚么汉、汉宫——”
“〈汉宫秋月〉吧?”凤玲接过话说。
“对对!就它。”江枫象喝醉了酒似的,轻轻抬了下放在大腿上的手。
凤玲对丈夫笑了笑,说:“你还真上台呀?”
朝旭看了一眼隔坐的江枫,弯了弯手指,笑道:“看情况吧!不过,手指头有些硬了。”凤玲有些担心,想阻止,这时,台上的交响乐队已撤离,下一个节目开始了,朝旭又正襟危坐,继续欣赏。
凤玲转过脸对江枫夫人轻声说:“随他吧!”俩人又继续她们的悄悄话。
台上正在演出的是古筝独奏,演奏者是一位婀娜多姿、举止得体、正值碧玉年华的少女。顿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她那优美的姿态,象训练有素的京剧演员亮相时甩水袖一样好看。她准确地端坐在操琴的位置上,将两只白嫩的手稍微往上提了提,全场即刻鸦雀无声。弹奏缓缓地开始了。噫!她演奏的是宋代郭楚望的《潇湘水云》。
“这小妞长得好漂亮。”凤玲将头偏向朝旭说。
是的,舞台上那姑娘人长得亮丽,琴也弹奏不凡。甜润的感动旋律,明亮的音色、清脆的指法。如清风拂面,似高山流水,穿越山谷,丝雨天籁般飘荡于秋林,流动着自然音韵的纯净,梦吟着人间天堂的神奇!简直把人带进了一个流云缥缈的仙境。如此年轻,弹奏技巧甚是娴熟,变化多样:右手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左手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缠绵悱恻,在滚奏与轮奏交替中,把乐曲的长音变得如泣如诉,如歌如吟。那穿透力足以剌痛人的心房。那双音、和弦,与音程的跳跃,不禁令人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飞花点翠般美妙、绝伦的韵味。
朝旭听得如痴如醉,心中默默地念“清奇幽雅,悲壮悠长,尽美尽善。真叫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雅乐也!”或许,台上演奏的那姑娘,知道有一大人在此观摩,故而使出了她全身解数,演奏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殊不知,曾有多少艺术工作者,在多少并不通音律的大人们前,浪费掉他们的努力与表情。今天这位不期而遇的朝大人,却与众不同,他乃“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一流人物,这是那位弹奏婵娟所始料不及的。
凤玲与江枫的夫人,听到这样悠扬悦耳的琴声,也受到了感染,她瞥了一眼痴迷中的丈夫,又见全场鸦雀无声,也中止了她们的谈话,连困顿中的江枫也揉了揉眼睛,坐正了身子,呓语般地说:“嗯!这也还听得呀!”
一曲终了,赢得了观众持久热烈的掌声。朝旭侧俯着身子,一只手撑在凤玲大腿上,象讲解员一样,比划着对江枫及其夫人说:
“这女孩子很注重古琴中的‘吟、揉、绰、注’,重叠错落,音色即兴处理非常完美。同样是一个音,同样是一种手法,却在不同演奏者的手中还有着不同的效果与风姿。刚才那女孩子的演奏,正是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一点。”
朝旭不失为一个行家,评点言简意赅。虽说江枫他们未见得听懂了,但这番话却体现了他音乐艺术的修养。古琴的演奏者,所使用不同的力度、手腕幅度大小、指甲触弦深浅、触弦位置的上下、触弦角度的正斜、左手按弦的松紧等各种原因,都会造成音色上的不同。西方音乐重视作品结构及整体构造,音响细节的意义。中国音乐而认为一个音内部的活动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超越整体结构而单独存在。如果忽视无数单独音的独立表现能力,忽视演奏者在处理这些单独音的即兴特点,那么忽视掉的就不仅仅是那些单独的音,而是忽视了中国音乐中,由单独音色的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上的神韵。这些古琴演奏的一般道理,如果不因环境所限,朝旭也许能道其详。
大概受了丈夫的影响,凤玲自己也比较喜欢音乐,她听了刚才朝旭的讲解,自己也进入了乐境,待几个节目过后,她突然问朝旭:“她演奏的《潇湘水云》,咋和家里那张碟的旋律不同?”
朝旭边看边回答说:“这叫加花演奏,旋律、技术上的变化。一下子给你说不清楚,回家再给你说吧!先看吧!”
凤玲唯恐打扰朝旭的兴趣,不再说什么,也不再与江枫的夫人窃窃私语了。这时,她才算认真看演出。
朝旭说的所谓“加花演奏”,这在中国各种音乐体裁中都使用得十分广泛。如在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加花变奏几乎是音乐发展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江南丝竹等音乐中尤为普遍性。千变万化的旋律,并非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复杂,也不是指音高的变化复杂,而是在一个较为固定的骨干音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完全是即兴的,随着演奏者的喜好、风格、甚至心情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同一乐曲时,加花后的旋律会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演奏者在演奏同一乐曲时,这一遍和下一遍也有会有所不同。不同来历的曲子来自不同的传统氛围,有不同的传统演奏习惯,这时为了保持原有地方特色,就要尊重传统;不同的演奏家有不同的加花习惯,这是他们演奏风格不同的;曲子的风格有时是可以通过加花和其它技术的配合给以改变的。
演出快要结束了,最后一个节目是,民乐合奏《洪湖人民的心愿》。主持人没有忘记请朝旭上台表演,他处理得恰如其分。事先,主持人征求了朝旭的意见,邀请他用二胡拉主题歌,朝旭答应了。于是,当报幕员在台上宣布时,人全场掌声雷动。朝旭站起来抱拳左左右右向观众至意后,脱去外罩,交给凤玲,由主持人陪同走上了舞台。这时,台下江枫及夫人,还有凤玲高举双手带头鼓掌,全场立时暴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大声说:“今天,难得朝市长在百忙中光临我校的音乐会,这是本校的荣幸。朝市长还将为我们演一首曲子,在他为我们精彩演奏前,我建议请朝市给我们作些指示好吗?”全场众口同声说:“好——!”

朝旭笑吟吟地站在台上,问主持人:“我还说吗?可没准备呀!”主持人礼貌地坚持说:“市长您一定得说说。”这时,台下又暴发出阵阵掌声。朝旭面对观众,又留意江枫夫妇和妻子那边,他们都笑眯眯地向他投以支持的目光。于是,朝旭清了清嗓子。发表即席演说——
“今天,我非常荣幸,感谢艺术学院为我们大家奉送的美妙绝伦的音乐大餐,演出非常成功。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欣赏音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愉悦的、内在的、高尚的、合乎道德规范的精神享受。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而艺术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基本上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一些非音乐的因素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运用自己的心理要素去理解、认识、并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感情内涵的体验。音乐是抒情世界最美好的语言,音乐欣赏,实质上是一种心灵美育,是一种审美情感的教育。音乐陶冶情感,塑造心灵是它的基本功能。审美情感是多种心理功能的产物,它是个体的、感性的、有**功利的,又是社会的、生理的、非个体**功利的。因此,当审美媒介——音乐,唤起审美情感的时候,便把个体感性冲动、**、情绪、意象召唤出来,纳入审美形式之中,接受理性的规范、引导、净化,并把它引向审美境界。对音乐的欣赏,不可“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务必在欣赏过程中,通过对审美形式、审美媒介的感受,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训练、塑造,从而更加趋向丰富、成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一位英国音乐教育家,曾说到贝多芬写的一部作品时说:‘除非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它。’我们欣赏音乐,就是要通过对审美形式意味的领悟,心灵受到震荡和洗涤,进一步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
人的感性、情感本是与个体欲念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带有狭隘的个人功利的,日常生活的情感除了这种个体欲念之外,还交织渗透各种其他实用功利、道德功利,在这种状态下难以持有审美态度,难以进入审美经验过程,获得审美效应。我们借助充满、渗透着理性和社会历史内容的形式的审美媒介、审美形式,如音乐、歌舞等,有目的地引导人们进入这种对审美媒介、审美形式的欣赏、感受,那么他的感性、情感的个人欲念、功利便得到理性的净化、洗涤,而转变为渗透着理性和社会性的审美情感。休谟说过‘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发展就意味着审美心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审美个性的确立,个体的全面发展。陶冶性情,不是以理性压抑、排除、舍弃感性,而是保留、调节感性,净化感性中的欲念、功利,使社会性渗入个体,理性渗入感性,从而使情感高尚起来,使人走向超个人功利,乃至超道德功利的审美境界。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我希望能把我朝某也融汇到艺院中音乐来,在这个艺术的殿堂得到薰陶、净化。”
江枫在台下对凤玲说:“朝旭是个全才,我还不知道对音乐理论还有这么深的造诣呢!”凤玲幸地笑了笑。
朝旭的简短的讲话,赢得了全体观众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还没放下鼓掌的手,便又大宣布:最后一个节目:民乐联奏:《洪湖人民的心愿》,我们隆重推出,尊敬的朝市长主琴。全场热烈鼓掌。说完,一位礼仪小姐从幕后捧出一把二胡,送到朝旭面前,朝旭将二胡拿在手中,笑容满面地向观众们行了个礼,这时,台下掌声暴起,一阵接一阵。朝旭端坐在折叠椅上,俨然象个熟练的演奏家一样,轻轻试了试琴音,镇定地面向指挥,还是那位穿燕尾服的小个儿指挥,他很礼貌地向朝旭点点头,似在请示他“可否开始?”朝旭也向他点头示意开始。指挥奉命,将两手向前一平伸,指挥棒略向下一点,然后,用力往上一挑的同时,再使劲划了一个圈,随着他头部激烈的颤动,乐队向一列刚刚发动的火车头,轰轰隆隆,吐着白烟徐徐向前,渐渐地走向远方;陡然,如当头一声炸雷,舞台上一片阴暗,紧接着——
5625——5625——……
朝旭因未参加排练,前奏部分他合不了拍,他动了动身子,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坐在台下的凤玲也为他捏着一把汗,急得拉着江枫的夫人,小声说:“他没参加排练,咋能合奏呢?这不闹笑话——?”。江枫的夫人更不懂经,不好怎么回答凤玲。其实,指挥正在小声告诉朝旭,现在不必参与,叫他只拉主旋律,也就是韩英在牢中唱的那一段。朝旭悟性高,对这一段谱子他并不生疏,而且是平时拉琴必练的曲目。将轮到朝旭演奏了,指挥提前对朝旭说:“朝市长准备!”朝旭点头,并注视他的指挥棒,说时迟,那时快。那指挥棒从合奏队伍迅速移将过来,在指挥话音刚落的同时,棒尖对朝旭一点,说声“起——!”朝旭将头一甩,成功地运出第一弓——
1.23253212——
开始,指挥担心朝市长难以独立操作,除了要乐队轻轻伴奏,还有意在他的后面安排了一个琴师持琴跟着,以防不测。谁知,朝旭这一段拉得有声有色,虽有小许地方不象专业那么到位,但水平还是够可以的了。指挥放心地笑了,并示意伴奏把声响再压底,突出朝旭的二胡声音。朝旭从小就喜欢《洪湖赤卫队》这部影片,特别欣赏其中的几首曲调。从开始学二胡的第一支曲,便是《洪湖水,浪打浪》,尤其是《洪湖人民的心愿》,他拉了多少年,对这支曲子的理解认识,早已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由于他长期地练习,准确、细致的感情内涵,获得了更深刻的体验,较好地掌握了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他在演奏的整个过程中,琴身一体,感情充沛,那姿势几近到了忘我的境地。他时而将脸贴近弦弓,时而情绪激昂地扬起头,将持弓的手高高举起,弦声中痛苦的倾诉,令人肝肠寸断;激烈反抗的强音,叫人奋不顾身;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想,在琴弦上一泄无余。深深地打动观众、乐队、乃至指挥,他们都在揣摩,他,堂堂的楚云市长,原来还是个音乐专家。随着琴声**迭起,台下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朝旭高吭激昂的演奏,极大地鼓了乐队全体乐手,他的琴声也与伴奏、联奏、齐奏浑然一体。
演出结束,全场起立,掌声不断。主持人已经将凤玲和江枫夫妇请上了台,和全体演员一道谢幕。这时,只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披着一件高档貂皮短大衣从后面钻出来,站在朝旭夫妇中间。主持人刚想说什么,朝旭夫妇笑道:“就让她待这儿吧!”她,就是刚才演奏《潇湘水云》古琴手虞凤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