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李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奚菡没做成王妃,成了公主,宇文邕认她做皇妹。第二日,朝廷颁布封赏令,满朝文武张目结舌,就连宇文护都怀疑这个青年皇帝有问题。

这之后,穆衍的评价是:“我们安全了,宇文邕不会发现奚菡身上的印记;但是叠的计策失败了。奚菡不能离间宇文邕和权如玙君臣。”

杨柳舒乐于接受这个事实,奚菡成了公主,居住宫廷,就算她不能和权如玙在一起,做个公主也是好的。

……

下了朝堂回府,杨柳舒立刻陷入闹市中……
杨柳舒的将军府是个极其热闹的地方。虽说潼关回来后杨柳舒心灰意懒疏于军务,她的那帮杨氏兄弟孩儿门却没有放过她。几乎日日,成群结队的府兵校尉灰头土脸地跑到她府上来汇报,手中往往提着操练场上刚打过人的军棍或刚试练过的强弩。这大群的军官汇报的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经常要混到吃一顿午饭才走。于是杨府外日日车水马龙,热闹如集市。而杨府管家婵夫人也乐于招呼这些军爷,整日和这些人嬉笑怒骂,也是混得热熟。
每日来的人越来越多,杨府的门槛几乎被踩烂,到了这几日许多人直接来吃饭而没有任何公务了,就连面孔也渐渐生疏起来。
进了将军府,杨曦立刻停下与婵的笑谈,领着一帮士卒向她行礼。
“杨将军(杨曦),今天来有何事?我不是说下午去军营见面吗?你又为何过来了?”
“杨将军(杨柳舒),下官带兵巡查到此,顺路过来向将军请安!”
“杨将军(杨曦),我看你们面前的茶都凉了,留在我府上也不是一时半刻了吧。公务要紧,继续巡查吧!”
“是,杨将军(杨柳舒),下官就此别过!”
“杨将军(杨曦),好走!”
……
看杨曦带队离开,杨柳舒松了口气,与自己的下属对话总是杨将军来杨将军去的,让人头大。这些情同手足的弟兄们都一个姓氏,反倒不好称呼了。
终于把一队人打发走了,可是……
天井里还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婵穿梭于其中不亦乐乎。杨柳舒的每月的俸禄就是消耗在这些人的晌午膳里……
等到天色渐晚,杨柳舒拉过婵询问:为何来府上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何那么多生面孔?
“没什么生面孔吧?这几日,你整日泡在穆大人府上,自然有的人不识得了!”
婵一脸正气,反倒说得杨柳舒脸红。她也不想纠缠这个问题,直入主题道:“奚菡成公主了,叠大人会有什么新的指令?”
这次婵没有避讳谈论叠的事情,反倒坦然说:“我今晚要去见叠大人,不如你一起去如何?只要他想见你,自然就会出现的!”
……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杨柳舒跟着婵七拐八弯地进了小巷,在一处梧桐树前停下。空旷的巷道里是一处破落的院落,几只野猫窜过,残破木门内冲出的阴风卷起几片蚀洞的梧桐叶。
树随风动,明月在梧桐枝丫间慢慢爬升。直到爬上树顶,周遭除了野猫的几声叫唤,没有任何动静。

杨柳舒立在婵身后,不经意间看到她鬓角的一丝白发。自己八岁时第一次见到她,那时她还青春年少,如今,也不年轻了。
“我们等了许久,叠大人怎么还没出现?婵夫人,你见过叠大人吗?”
婵摇头,道:“我也想见他。平时联系都是一位叫云啸的信使收送信件。云啸总是黑衣蒙面,看不到真人。但有时我总觉得来送信的不是一个人,或许其中有几次是叠大人亲自送来的……最近几次我就觉得不是原来的那个云啸。或许是叠大人吧,希望今天来的也是他……”
这或许只是一种猜测,这个云啸穿梭在李叠、穆衍、婵、兰陵王之间。这影谋样一个横跨两国的联系网里,竟然只有他一个人?婵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风突然止了,一个黑影从梧桐上掠过。行动之快犹如电掣,那轻功是炉火纯青的境界。杨柳舒立刻随婵追赶上去。然而黑影就这样晃过,没有停顿,就在他消失在树梢上时,一个石块迎面飞来。婵右手一伸接过石块,落地,看向巷道深处那黑影消失的方向。
“是叠大人还是云啸?”
婵没有立刻回答,打开手掌。那李子大的石块上包裹这一张纸,纸上写着几个字。字小,杨柳舒没有看清,但是右上角一个金色的蝉形印记在银白的月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叠大人的命令?”
“对!”婵收起纸条,又说,“今天是云啸!叠大人稍高些,功力更深,行动也更加迅速。”
云啸,杨柳舒默念这这个名字,回想起梧桐树上了一晃而过的人影。那个黑色的身影怎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杨柳舒不解,但她知道婵也不能给她答案。
……
关于李叠的种种仍然是个迷,不过他新的指令并没有对奚菡或杨柳舒造成什么伤害。婵拿了纸条却没对杨柳舒有任何吩咐。
奚菡成为公主居住深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杨柳舒、穆衍或者权如玙都没有见过她。权如玙再没有提起过美人,就如这个曾经让她魂牵梦萦的人儿没有出现过一样。或许他是没有机会提起。
就在奚菡成为公主不久,宇文邕得到西北邻国吐谷浑龙涸王的密信,即刻派权如玙前往吐谷浑见龙涸王。之后的两三年间,权如玙一直奔波在周国和吐谷浑之间不得闲暇。穆衍说:龙涸王要投奔周国,周帝很在乎此事。
杨柳舒问道:“那我们要做什么?齐那边有什么吩咐吗?”
穆衍抬头若有所思,最后只是一笑。他没有明言,或许是这已经在他能力范围外,他只是对虔诚看着他的杨柳舒说:“好好做你的京城宿卫吧,要做什么我、或者叠会告诉你!”
千里之外的齐国出奇地平静,新皇登基之初还看不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迹象。
在杨柳舒看来,这三年就在宇文邕的哈欠和穆府的夜夜笙歌里波澜不惊地过去了。然而,周齐两国的抗衡正在潜移默化中倾斜。两只蛰伏的巨兽等待那一声惊醒的雷霆。
直到三年之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