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得将这二十四字全部说出,应龙长出了一口气,今日他来这人界,先在诛仙剑阵之中,与陆压几人战上一场,如今又将这些远古之事,一气说出,一时之间,竟是说不清自己心里究竟此时,是疲惫多点,还是,自己真的已经不是那个傲气冲天的龙族之祖了
抬头看看那已然透出一丝红色的夕阳,应龙不由得暗自感叹,自己这些开天之初的第一批神灵,难不成终归要在探寻天道的漫漫长路之上,犹如昨日昙花,恍然一现,成为历史之中的尘埃,“天道之下,众生皆为蝼蚁。圣人既是天道之代表,便应按天道之意而行。不偏私,不虚妄,至诚至信以待苍生。若这些圣人,尽皆是些自私自利,明哲保身之辈,那天道至公却又从何谈起?”
听了应龙之言,赵公明也是感慨颇多。众位圣人前往三十三天外之前,那西方教接引、准提两位圣人,整日为了重整西方而奔波,虽然立下普渡众生的大誓愿,但被一洲之地占去了全部的心力,大誓愿也变成了空言;太上老君,既然立下人教,自是为了人族之事竭心尽力,但圣人,终归是三界的圣人,若仅仅是人教的教主,又如何担得起至善至公之名!
元始天尊立下的阐教,也不过只是在芸芸众生之中,挑取了那么几个幸运儿,便是比起西方教两位圣人的心胸都是远远不如。通天教主虽然立下誓言,教化世间所有一心向道之人,但这三界之内,又有几人可成仙得道,远离尘俗之苦!
这六位圣人之中,唯一一位可称得至善至公的女娲娘娘,经过巫妖之战,对于这世间之一切,早已尽失眷恋。当日的慈悲之心,也早已收起,如今每日待在娲皇宫中,不履尘世,这世间之生灵,想再目睹女娲娘娘之颜容已然不得,更勿论再如当日一般,恩泽三界。
思及此处,赵公明不由得摇头道:“圣人,终归也有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不得已的苦衷。”
“为圣者,肩负天道之责,三界苍生之愿,岂能以一句不得以的苦衷推脱!”应龙轻轻地叹息一声,看着那越来越红的夕阳,声音犹如飘渺的祷文,凛冽的寒风,将两人的身影,吹拂的起伏不定。
应龙的声音,并不大,但仍如一柄沉重的铁锤一般,一字一字的敲在赵公明的心头:“这数万年来,我从未怀疑过那人的话。既然他说你能成为圣人,那这第七个圣人,便是你无疑。既然他挑中了你,自是希望你成圣之后,至善,至公,至诚,至信,做一个真正的泽被苍生的天道圣人。”
曾几何时,自己难道不是便如这应龙一般,静静地看着蔚蓝的天,思念着那一个个逝去的故人,若是当日三族大战之时,有一圣人能挺身而出,这三族,还会没落么?若是当日巫妖大战之初,那些圣人不是袖手旁观,早早出来将矛盾祛除,巫妖两族,还会有如此多的苦难么!无边无际的地仙界,经过这不知多少万年的繁衍,难得真的只能留下那些胆战心惊的活着蝼蚁,以及意气风发,笑看山河的圣人弟子么!
想起一向慈悲为怀恩泽苍生的女娲娘娘在当日巫妖大战之后的愤怒,记起当日陆压与少昊听得父母皆亡之时的眼神,以及当日后土为了给巫族闯出一条活路而身化轮回的悲壮,难道,天道便真的将这些昔日的宠儿,一一抛弃了么!
“若公明能为圣人,必谨记今日道友之言,不负那位前辈所托,为苍生之命,为万灵之愿,为这天道之下的蝼蚁,竭心尽力。”
“若果真如此,你回到地仙界之时,我便代我龙族,向你保证,若有用到我龙族之时,我龙族之人,必将竭尽全力,助你证得圣位。”应龙见得来这人界之事已然办妥,转身便欲离开,想了一想,回头道:“与我同来那六人底细,你可知晓?”
赵公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化形之时,道祖讲道之期已过,是以这些先天大神通者,大多却是不知。更何况我向来认为,即便我与二师伯过去有些误会,但二师伯终归是混元圣人,又怎会拉下脸来,与我这晚辈计较。道友也曾言是受二师伯相邀才来这人界,你可曾知晓究竟此事为何?”

应龙沉吟片刻,道:“此事我也觉得蹊跷。当日之时,元始天尊谴我那劣子前去寻我,初始之时,只是言道让我前来人界,助他将这道统传下。若是你出手相阻,则让我牵制与你。我因先前已是应了那人所托,故而便假意应了元始,来这人界寻你。却不知为何在即将离开地仙界之时,元始天尊突然以神识传音与我,让我助苍穹老祖几人,将你杀死。”
见得赵公明脸色难看,应龙轻叹了一声,道:“若是他人要对付与你,我自会助你一臂之力,但你当知晓,我那逆子拜在元始天尊门下,虽说这数万年来,我一直闭关疗伤,但不管如何,他终归是我的儿子。”
虎毒不食子,赵公明也曾身为人子,自是明白就算这儿子有多不堪,但父亲绝对不会轻易将其抛下,当下微微笑道:“道友能将此事告知于我,公明已是感激不尽。却又有何颜面,求道友为我而得罪圣人。”
见得赵公明并不在意此事,应龙微微笑道:“你那诛仙剑阵威力,我如今也已知晓,你有此至宝在手,又有那四象神兽相助,自是可自保无虞,故而你却不必太过担心此事。那几人,修为大抵与我相当,只要你早做准备,当无大碍。只是那通幽老祖,却最擅诅咒之术,你却需小心防范。”
见得赵公明点头示意自己已然记住,应龙犹豫了半晌,才开口道:“我那逆子黄龙,生来脾气耿直,又自幼无人照顾,是以胸无城府,最易被人利用。若是他日,他做下不堪之事,还望你看在今日之情面上,饶他一条性命。”
听得应龙突然之间,竟是说出此等要求,赵公明不由得心下一愣,但知子莫若父,以这黄龙性情,应龙自是放心不下,有此要求,倒也合情合理,当下便出口应下。应龙这才代儿子向赵公明行了一个谢礼,转身离去。
情节分割线
“师兄,这明军只是与我军对峙,却不与我等交战,却是为何?”若论修为,孔宣自是要比闻仲强上不少,但如今拜在赵公明门下,若以入门之先后而论,却是须唤闻仲一声师兄。
这西北战况,却又与穿云关商周之战不同。那明国之力,虽也是不弱,奈何前些年与武乙鏖战,伤亡惨重,元气尚未恢复,今次虽说应姬昌所求,出兵六万,兵发三山关,但却不知是因为何故,只在这关外扎营,既不求战,也不退却。商军虽说分兵三路,但大商所属,朝歌方圆之地,皆是肥田沃土,这粮草之储备,比起对方要强上许多。闻仲倒是乐得将自己带来的三万大军屯驻在三山关内,但这孔宣何等骄傲,怎会如闻仲一般在这关内苦守,是以早就心急火燎。
“兵者,杀伐也。无论何时何地,有战争,便有伤亡。我等虽是不惧,但这些军士,终归是我大商子民,怎能因得求胜之心,而伤及他们性命?”说话的并非闻仲,却是那眉目之上,稚气尽显的子辛。大商的历代帝王之中,颇多以战功闻名之人,子辛身为大商太子,虽然年纪尚幼,但自是对这征战沙场之事,甚为好奇。闻仲思及有孔宣在侧,自是不必担心他之安危,因此便也同意了此事,让他随军前来。
“你这娃娃,又晓得何事!若是他日你登基为王,为大商之主,自是要为大商子民做主。以兵威来彰显王室威严,却奈何小小年纪,学老师一般处处慈悲为怀。”见得子辛那稚嫩的面孔之上,却强做出圣人一般的严肃面孔,孔宣不由得出言戏弄与他。
“即便做了大王,又能如何?民生而多艰,若是无师伯祖那般通天本事,又如何能让四海臣服,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那子辛之母姜氏,乃是东伯侯姜桓楚之女,温婉贤淑,平日之时,常在民间走动,却是常常向子辛说起这王宫之外,黎民之苦。是以子辛听了孔宣戏言,非但未曾着恼,反而学着大人模样,轻叹了一声。
孔宣正要再次出言戏弄,却见得有一兵士前来,呈与闻仲一封书信。闻仲拆开书信,眉头紧皱,却是半晌说不出话来。
今日第二更今日两更完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