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坛苏秦说一统 守遗命秦公弃大才(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生讲完祖师化气的往事,竹远听得惊心动魄,好半日方才回过神来,若有所悟:“弟子明白了,鬼谷子师伯必是谨遵师嘱,一心用在参悟大道上,没有时间过问天下!”
“你说得是,”寒泉子点了点头,“师兄的修为远胜为师,因而更能悟出先祖所憾。先师去后,师兄与为师共同守护衣冠冢,守满三年,师兄突然告别为师,说是云游天下,自此一去不返。后来,为师从仙友列子口中得知,师兄远去云梦山中,在石洞里苦修,已有大悟。先师说得是,天地绵长,人生苦短,师兄深感时日苦短,数十年来,一意孤修,从不授徒。前些年列子又来,说是师兄身边多一童子,为师已知师兄仍未得道,这是在择徒接力。至于师兄忽然过问世间疾苦,又收授世俗弟子,实出为师意料,想是师兄受到什么触动,这才发心问苦救世!”
“师伯问世,果是不同凡俗,”竹远不无叹服地说,“就弟子眼下所知,师伯的几个弟子一个更比一个强,出山仅只几年,天下列国已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了!”
寒泉子没有应答,闭目思虑有顷,抬头问道:“你方才提到庞涓、孙膑和张仪,这才三人,照说当是五人才是!”
竹远惊道:“先生如何判知他们是五人?”
“道生一,一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相克相成,化生天下。师兄若是问世,必收五人,使五人互有磨砺,相克相生,相辅相成!”
“先生神算!”竹远愈加叹服,“据弟子探访,除童子之外,师伯果然另收五人,至于余下二人是谁,是否出山,出山之后又身在何处,眼下不得而知。”
寒泉子闭目凝神,陷入冥思,许久,睁眼说道:“其中一人,就要来到咸阳了!”
“要来咸阳?”竹远眼睛大睁。
“是的!”寒泉子点了点头,“你可探访此人。秦公若得此人相助,大业或可成就!”
“弟子谨遵师嘱!”
惠文公在贴身内臣的陪伴下缓步走向先君孝公的寝宫——怡情殿。自孝公走后,这个宫殿就由孝公的贴身老内臣看管,除惠文公外,平素少有人来。
两人尚未走到,远远竟见孝公的老内臣跪在外面。惠文公甚是纳闷,近前正欲问他,老内臣叩道:“老奴叩见君上!”

惠文公急前一步,亲手将他搀起:“公公为何跪在这儿?”
“老奴在恭候君上!”
“恭候寡人?”惠文公大吃一惊,“你如何知晓寡人要来?”
“回禀君上,”老内臣禀道,“凌晨时分,老奴在朦朦胧胧中看到先君,先君要老奴守在门外,说是君上要来!老奴不敢违命,一直守在这儿,君上果然来了!”
“你从早上一直守到这阵儿?”
“正是。”
惠文公大是惊奇,将老内臣搀进宫中,面对正堂上的孝公灵位跪下,拜过几拜,让众人退下,只留下老内臣。
“公公,”惠文公望着老内臣,“先君还对你说过什么?”
“先君还说:‘你对驷儿说,寡人交代他的事,莫要忘了!’”
“还有什么?”惠文公急问。
老内臣摇了摇头。
惠文公思忖有顷,吩咐老内臣:“请公公守在门外,寡人只想静一会儿!”
老内臣点了点头,起身退出,走至门口,将宫门反手掩上,守在门口。惠文公对灵位再拜三拜,起身走至孝公的榻前,闭上双眼,两手抚床,似乎孝公仍在床上。跪有一时,惠文公起身走至密室,打开密室之门,从中拿出石匣,摆于几案上,轻轻打开,两眼怔怔地望着石匣上的几行文字:“周数八百,赤尽黑出;帝临天下,四海咸服。老聃。”
与此同时,惠文公的耳边响起孝公的声音:“周数八百,是说周室当有八百年气运。赤尽黑出,是说周室气运当尽,大秦当兴……商为木德,国色为青;周为火德,国色为赤;秦为水德,国色为黑。上天造物,使五行相克,克木者必火,克火者必水,是以商为周代,周也终将为秦所代。此所谓‘赤尽黑出’。周数八百,今已七百有余。也就是说,不出百年,周室气数当尽!天下列国,能够取代周室的唯我大秦。此非我愿,实乃天意啊……驷儿,如此王业,寡人已是无能为力,只能指靠你了!列祖列宗,也只能指靠你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