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下先生说捭阖 因情困二贤双出山(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鬼谷子接道:“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视这深谷,不能单靠眼睛。要用感觉,要用心。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过来说,若是真的上了远山,下了深谷,反而会观不见远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钻进林中,但见树木,不见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处绝顶,用眼望下去,用感觉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鬼谷子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苏秦、张仪心中皆是一亮。苏秦应道:“弟子明白了,审时度势,须用心眼,不能用肉眼!”
鬼谷子点头说道:“是的,心眼也叫慧眼。口舌之学,在服天下;要服天下,须观天下;要观天下,须洞悉天、圣、人三道,须熟谙捭阖之术。你们四年所学,仅是嘴皮上功夫,说人说家尚可,说国则显不足,若以之说天下,势必贻笑大方!”
苏秦、张仪面面相觑。有顷,苏秦问道:“请问先生,何为天、圣、人三道?”
“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诸人各陷深思。过有一时,张仪复问:“请问先生,何为捭阖之术?”
“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
张仪急道:“张口、闭口有何难哉?”
鬼谷子连连摇头:“难!难!难!”
苏秦问道:“请问先生,难于何处?”
“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宫廷之上,一句话入心,大功唾手可成,一句话说错,脑袋顷刻搬家。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儿!”
苏秦怔了一下,接着问道:“这——捭阖之术可有诀窍?”
“若要明白捭阖之术,先须明白捭阖之道!”
“何为捭阖之道?”

“捭阖之道,也即天、圣、人三道,就是宇宙万物的阴阳变化之道。任何事物,均可用捭阖之道进行解析。阳为捭,阴为阖;白昼为捭,黑夜为阖;开始为捭,终结为阖;善为捭,恶为阖;春夏为捭,秋冬为阖;月圆为捭,月缺为阖;向上为捭,向下为阖;长生、富贵、荣耀、安乐、利益、希望为捭,死亡、贫穷、毁弃、痛苦、损失、失望为阖……”
“先生,”玉婵儿抬起头来,望着鬼谷子若有所思,“可否这么说,凡与生相关,均为捭,凡与死相关,均为阖?”
鬼谷子点头道:“有这么个意思,但捭阖之道远不止此,你们唯有慢慢体悟,方能明白其中之理!”
张仪再问:“捭阖之道,具体到口舌之中,可有原则?”
鬼谷子沉思有顷,点头道:“捭阖之道,可效法阴阳变化。万物或捭或阖,或捭中有阖,或阖中有捭。具体到口舌之学,也有一个原则,凡朝成功方向的谋划,均叫捭,凡朝挫败方向的谋划,均叫阖!”
张仪恍然悟道:“先生之言,如开茅塞!”
鬼谷子慨然说道:“习口舌之学,捭阖之道就如一扇大门,你们唯从此门进入,方能领悟其中玄妙,方能掌握捭阖契机,方能做到何时张口、何时闭口,方能做到开口时如何开口、闭口时如何闭口!”
苏秦、张仪叹服道:“弟子受教了!”
自于猴望尖得传捭阖大道之后,苏秦、张仪再也不提下山之事,于谷中日夜感悟。每有所得,二人就在一起研讨,精进神速。数月之后,二人观物察事一如玉蝉儿,学会了如何使用感觉。又过数月,他们竟也赶上童子,能以心眼视物。
流光如梭,转眼又值深秋。朔风吹来阵阵寒意,催红漫山秋叶。秋叶一片片落下,鬼谷林中,一些树木已近光秃。
这日午后,玉蝉儿正在草堂中看书,一股冷风呼啸着吹开房门,袭入草堂。玉蝉儿陡然受凉,情不自禁地打个喷嚏,起身关住房门,拿木棍顶上,返回洞中闺房,打开衣箱,取出一套秋衣加在身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