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经济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云格斗场修葺一新,广场的旗杆上打起了“传武”的大字
如今已经没有人在敢来枫叶山庄寻衅了。华辰的伤势以惊人的速度痊愈着,有着星力真气的滋养,他重生的内脏生长的更加坚韧,晶莹。他以一敌四的名声瞬间传遍整个燕京城,那四个断了臂膀的武者便是最好的证明。
华辰归来了!他以强硬的姿态扫清了一切障碍。燕厉王仿佛对他仿佛格外照顾似得,竟然拨给他五百的私军,这在燕京王族内也算是少有的。
这五百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场,但是修习的却是燕军中最上乘的功夫,御敌、杀敌之法比平民出身的武徒要强上太多,是绝好的看家护院的人选。
而且他们各个配着军队才有的手弩,这种弩箭比弓箭要实用的多,弹发速度快,力道相同,便是武者对上,也难逃手弩的一排轮射。
手弩是禁器,是军队才能使用的兵器。如今华辰有了这五百人的私军,势力大增。虽然相比较燕国正规军,是沧海一粟,但是却令他郡王的名头坐的实实在在。
火云格斗场外便是驻扎了这支私军,打着惜月的旗号。
山庄内,近百名华辰最初的护卫如今也是实力大增,单兵作战的能力比私军还要强上不少。王云鹏依然还在闭关。但是卫庆,卫运这次说什么也要跟在华辰的跟边,不肯修炼。
曾经他许下的挑战也被他正式提上了章程,不过如今在也没有人怀疑他的实力。华辰七国之内第一俊杰的名头算是盖过魏无涯,稳稳的坐牢。
不过许下的挑战,不应战,在武者之间是懦夫的表现。下月初一,便是华辰接受挑战的日子,算算日子也不过十天,届时他回在火云格斗场内摆下擂台等待来人,而且所有平民都可以免费前来观看比斗。
这消息惊人,在七国内也是首开先例,火云格斗场的名声迅速大震,传向四面八方。
可是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却随之而来。
这些日子华辰大肆挥霍,如今又要养活五百私军,他钱库的存余已经开始捉襟见肘。势力越大开支越大,这几日他算是深刻的体会到了。
那微薄的俸禄对于华辰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就连枫叶山庄那些外围的农田也仅仅够他所养属下的一般吃事。
圣贤苦吃喝!这是自古由来的事情,就是圣贤之人也会发愁吃喝,华辰身份尊贵,却也被这等小事缠的头疼。
天下间什么买卖最赚钱?
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妓院?赌场?这些偏门无疑是捞钱的好行当,可是华辰堂堂郡王身份,却是不屑于做这些偏门的。
正行之中,最赚钱的便是武器买卖,便看金源阁,这个华辰打交道最多的店铺,每天的收入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金源阁真正的老板便是燕厉王长子,也是当今的太子,燕海。这些隐秘的事情,华辰如今身处高位,也是有些门道去了解的。
乱世尚武,任何人都有着一份习武保身的念头,他们必不可少的东西便是武器。秦国有关中名刀,楚国有鱼鳞宝剑,这两样都是七国中畅销的武器,属于官方,是两国一大部分的经济来源。
金源阁相较于他们,就好像一个东家对上一个掌柜,前者是创造,后者是仿造。燕国如今依然没有自己出名的武器,没有大批量生产的工艺。
华辰在典藏阁看了无数的武道典籍,这其中便有关于对武器的详细描述。
凡铁遇火,百炼成钢。刚若千锤万打便是精钢,这是最简单的制器工艺,比那些直接用稀世材料打造出来的武器要好上玩倍。
一是稀世材料难寻,二是打造出来的武器昂贵,数量也不会太多。三是稀世材料极难锻造,基本上只是初步锻造后便做成武器,以材料上的优势来提升武器的等级。这便是金源阁打造兵器的做法,极为浪费,也很不实在。

华辰渐渐的萌生了锻造武器的想法。古人以神木为器,枫叶山庄的后山便有着大量的百千,甚至千年红枫树。
上了年头的红枫树便是平常的武器也砍之不断,燕王宫曾经便是用这等神木制作木具,枫叶山庄的出名便在此处。
当然想要打造出绝世武器,而且是大量生产的武器,还是要依靠凡铁练成精钢的技艺。秦国和楚国正是有了这等技艺,才在七国中略强一筹。
当然秦国的凡铁炼钢是用的真正的凡铁,而楚国则还掺加了大量的青铜,孰优孰略自然一比可知。
不过这等事情是急不来的。如今挑战当前,华辰自是专心备战,天晓得这次前来挑战的武者会不会比张顺还要厉害。已经吃了一次亏的他,如今做起事来也稳重了不少。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是这次他根本不知道谁会前来挑衅。无聊之余,华辰和卫庆,卫运两人便演练起武道。
二人师承魏国真武殿,但是武道见解却是与华辰了解的大相一致。
武者是武徒的延续,招式的运用,和厮杀的手法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前者加持了真气,威力相当于后者的百倍。
他们二人短短几日却是从华辰的演练和讲解中惊人的提升了一个层次,从原先的下等武者直接成为了中等武者。
他们早就突破许久,真气的浓厚丝毫十分惊人,只是苦于一直未有人论道,武道之学的境界却是停滞不前。
华辰还教了二人很多实用的招式和一些秘技,二人的作战实力直线提升,如今两人合击对敌堪比上等武者。
两人在惊讶华辰武道积累的同时,对他们境界和实力提升的速度震撼万分。他们苦修了十年都未见有寸进,顶多是武技运用的更加精湛,真气运用的更加自如,但是受到华辰的短短几日的熏陶,就抵得上他们十年的努力。
其实武道一学,说是步步艰辛,很多人往往卡在一点,终身未难突破,那是因为他们有了庞大功夫的积累,但是却缺乏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道!
武道之学,在乎其道,道字逍遥,神妙,捕风捉影!很有人真正明白他的意义,从而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外功外器终归是小道,不过却又是最直接最快速提升实力的方法。华辰在典藏阁一年,熟读万书,精读百书,可谓对武道一学有了新的认识。
感悟自然!感悟天地!感悟世间百态!是大道。
积累庞大的知识!积累广博的见识!积累繁复众杂的武学,而精其一二!是中道!
大道难求!中道次难求!
但是中道却又与小道是天壤的差别。仅仅看小道的提升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便可知道中道,大道的难度。
在这一年内,华辰的大道没有寸进,但是中道上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要不是他如今年级尚轻,修炼岁月短暂,恐怕直接突破到武圣之境未尝不可。只要给他世间,武圣之境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简简单单的几句武道之论,皆是他总结的精辟见解,卫庆、卫运仅仅是领悟了十之五六,就已经突破。
“主人,您已经比魏国真武殿的武圣大师还要厉害。”卫庆一脸恭敬的拜谢道。
他们说的是实话,武圣之境的人也不见得有他这等待遇,通读一国的典籍。从他们称呼的改变,便能看出他们是真心把华辰当作一辈子要跟随的主子。能让武者这样称呼,华辰的魅力不可谓不大。
“好了,你们静休几日吧,这几天我也要闭关修养,下月初一的比斗,我定要全胜惊人。”华辰自信的说道,一股自信之气油然而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