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四章 月下斗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良臣点头道:“这话问得好!不亏是将门虎子!”
陆归舟道:“宗望围城之后——我朝一百六十七年的太平岁月,汴京城里最老的老人都没有见过刀兵。而面对从天而降的大祸,汴京军民却全然不惧,同仇敌忾,誓与城池共存亡。汴京民众自动集结起来,运送粮草,捉奸细。据城应战。
宗望本人也不敢久留,汴京被围,陕西军急忙东下援救,两河和江东、江南各地的乡兵也组织起来开往汴京勤王;河北重镇,大多还是宋兵驻守,很可以在金人北归之时,设伏河岸之北,阻截金人归路。宗望心里不能没有这些顾虑。所以缴纳的金银财帛一时凑不齐整,宗望故意杀使臣梅执礼等人,可以窥知宗望焦虑之心。
彭岑道:“单凭宗望那些人马,他自己也没想要攻下大宋的都城,有点儿像路上的流匪,夹着灭辽后的余威,能抢多少就是多少,抢完了就走。宗望可能都没想到能一路到汴京来。”
陆归舟道:“果然等各地勤王兵马纷纷开到汴京,宗望没等金、银凑足数量就撤兵了。宋廷却已经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肃王赵枢为质。
而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军民据守不降。结果这年八月,金人说我们不割三镇,又背盟,再次兴兵两路南下攻宋。种师道带一万五千西兵援太原。九月宗翰攻下太原,种师道一万五千西兵全军覆没。十月宗翰又破真定,长驱直入。
钦宗命李纲为枢密使,领河东、河北宣抚使,折彦质为副枢密使,统军御敌。李纲渡河指挥众将北援太原,折彦质领兵拒守黄河河防,拱卫京畿。
折可求和折彦质世代将门,杨老令公杨业妻的母家云中折家之后。折可求曾随童贯越军都山攻云朔,受封靖康军节度使。其兄折可大主府州军政后,曾率西路军征讨方腊,回师途中又讨宋江。折可求率兵三万,东援太原,与鹿延路统帅刘光世同行。刘光世怯战缓行,折可求西行至天门关(太原市西六十里),为金军所败,退屯汾州(今汾阳)。
李纲六月到达山西,命解潜驻守威胜军(今沁县),刘恰屯辽州(今左权县),王以宁、张思正以兵加强折可求部,范琼屯南北关,加强解潜军;约定三道并进太原。一切安排停当,然而朝廷也遥控前线诸军,诸将事皆专达,李纲徒有元帅虚名,诸路大将都不听他节制。
刘恰先进,先败。解潜遇敌南关,也败。折可求等集兵十七万夜袭金将完颜娄宿于文水,先小胜,二日再战,大败于子夏山(山西文水西),死伤数万。汾、泽、晋、绛州及成胜军、隆德府(今祁县境)居民闻讯南奔渡河,陇中县邑皆空。金人遂军至汾阳(今孟县)。
折彦质十三万大军列营黄河岸边,声势甚盛。娄宿集中全军战鼓,击之达旦。河南宋军皆临时征集,军威不整,号令不从。金人隔岸击鼓,以为金人过河,四散惊逃。娄宿这才真的过河,进陷洛阳,西向陕西。两路大军皆败,宋廷只得再度求和。
这下子情形急转直下。金人这次胆气愈壮,不仅仅是只要‘割让三镇’就能求好的了。金军于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达汴京,围城数日,索要徽宗为人质。并于闰十一月初攻城。
这一回,也不知道为何,各地开到的勤王之师竟然被钦宗以‘无力供应粮草’勒令回归原处。留在城中被委以守城重任的是个叫郭京的骗子!这贼厮自称能施‘六甲神术’,招募的都是一些市井游懒,自称‘六丁力士’,‘北斗神兵’‘天阕大将’。就这么一干乌合之众守城,如何抵挡得了城外的洪水猛兽。二十五日,汴京被金军攻陷。

徽宗、钦宗亲至金营上表投降。结果被粘罕扣在营里。第二年粘罕废将徽宗、钦宗父子废为昏德公、昏德侯,携了两个皇帝回北国。北宋于此而亡。金人所到之处,杀人如麻,死尸数百里外仍能闻到臭味儿。”
李悦闻听,气得气血翻涌,两手发抖。李雨辰满面通红,半日才道:“原来金人二次围攻汴京,才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捉走。原来如此!这样的措置就是三岁小儿也知道不成。怎么就这么做了呢!”
杜良臣道:“咳,那钦宗皇帝,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受过什么风雨!出门有车轿,行动有人护卫扶伺,哪里见过刀兵。听见金人铁骑来了,你问他东南西北他都分辨不出来了。强敌围城,如何不慌?就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看来,赵桓和一干大臣不是一般的胡涂,赵桓的意思是明白,怕宋兵抵挡不住金军,又惹恼了金人,不如退兵,息人宁事,讨好金人。——难道金人是为了受你讨好才来的?”
陆归舟道:“诸路将帅无能,也有以死坚守的宋将。东京的宗泽、长安的唐重、潍州的韩浩、熙河的刘惟辅、淮宁的向子安、洛阳的翟进、陕州的李彦先、淄州的杨粹中、大名的郭永都坚守城池。朝廷一味懦弱妥协,大宋的百姓却有血性!——好男儿怎能眼睁睁坐着引颈受戮,看着自己妻子母亲受金人淫掠!河东、河西、还有陇中的百姓纷纷组织‘忠义会社’,抗击金人。河北河东的‘忠义军’兵众达十万人之多!庆源府真定五马山的赵帮杰和马扩组织的‘忠义军’,打着从金营逃回来的信王赵榛的旗号,在河北声势最盛大。王彦的人马,全部在面上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天下人就称他们作‘八字军’。
后来,高宗在应天府继位。宗泽受命到达开封任开封知府并东京留守,统领各路军马和新招募的义兵,活动在沂水的王再兴、李贵,山东濮州号称拥兵十万的王善,洛阳有三十万人的“没角牛”杨进,都愿意归宗泽节制,宗泽拥兵百万,一时声威大震。老帅宗泽,屡次上章奏请高宗回銮开封,前前后后一共上了二十四道。高宗就是不肯。拥兵数十万的李成、杨进都说愿意渡河,把徽、钦两个皇帝接回来,黄潜善、汪伯彦两个奸臣根本置之不理。老帅宗泽不能畅行其志,忧愤而卒。临终时仍高呼“过河!”
杜良臣道:“宗老帅迂腐,徽、钦两个皇帝接回来,高宗怎么办,好不容易当上的皇帝当还是不当?让不让位?”
李雨辰道:“如今河东、河北还有陇中的那些忠义军还在不在?”
陆归舟叹气道“这又是朝廷的措置不当。有这些忠心耿耿的好臣子、百姓,可恨赵氏朝廷却不给与支持。‘忠义军’要粮要饷,都不理睬。宗则一死,各路抗金义军群龙无首,又无朝廷粮饷支援,结果有的被击破,散落在各处,有的撤离到两湖、江淮一带,沦落为寇。李成、张用原先都是义军。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